东北北部高寒地区超早熟大豆育种研究-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221.44 KB
- 文档页数:2
试析东北寒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摘要】大豆是我国东北寒地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由于我国东北寒地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我国东北寒地地区的大豆成熟期相对来说较少,因此大豆的产量并不是很好,要想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东北寒地大豆的产量,就需要采用合理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对大豆产量进行有效的计算,选择适宜的大豆生产基地,从而保障东北寒地大豆产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本文就东北寒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东北寒地;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为,其被各个地域的人民所重视,其种植的面积也相对较广,但是就大豆的产量来说,其在有些地区去无法达到高产,东北寒地地区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东北寒地地区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大豆的成熟周期相对来说较少,其产量也相对较少,无法达到高产的指标。
其实针对大豆生产的研究也相对较多,但是其中忽视了对大豆产量表现的分析和研究,因此,要想有效的提高东北寒地大豆的产量,就需要对大豆进行增产配套措施的改进,采用合理、高效的高产栽培技术,选用高品质的大豆品种,建设专门的大豆生产基地,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大豆生产的总量,以保障东北寒地大豆可以实现高产的指标。
1.东北寒地大豆高产栽培的品种选择东北寒地在对大豆进行种植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大豆的高产栽培,就需要根据东北寒地的地理条件以及气候条件来对大豆的栽种品种进行选择,最好选择能够在早霜来临之前就可以成熟的大豆品种,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早霜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大豆都具有异地增产的效应,根据大豆的这一特性,需要相关的大豆栽培人员能够在东北寒地地区进行混交作物的种植,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大豆的产量,通常来说,采用这种换种的方式可以使得大豆的产量至少提高10%。
另外,就东北寒地地区的大豆种植情况来说,大豆的种植面积相对来所较小,而且每个种植地块也不相同,所以,要求种植人员能够根据地块的不同,来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并且所选用的大豆其生育期也需要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同一气候条件的区域可以选择相同的大豆品种,而在同一区域的高岗地带以及低洼地带,也要注意选用不同的大豆品种,最好高岗地区选用的大豆品种成熟期要比低洼地区大豆的成熟期晚至少两天,并且要充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栽种成本,同时也可以使得在东北寒地高产大豆自身的品质得到有效的保障。
东北北部高寒地区超早熟大豆育种研究作者:孙宾成张琪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0期摘要东北高寒地区是我国超早熟大豆主栽区,主要为MG0000组和MG000组,这两组大豆品种数量较少,优异种质资源匮缺。
根据大豆生育期的遗传规律,探索超早熟大豆品种的改良方法、选育途径,创新超早熟优质种质,选育超早熟大豆新品种。
关键词高寒地区;超早熟;大豆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0-06576-02基金项目现代农业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004PS03)。
作者简介孙宾成(1969- ),男,山东菏泽人,副研究员,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6111 东北北部超早熟大豆的区域分布及气候特点我国东北北部极早熟大豆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麓、东北麓、小兴安岭高海拔地区,以及大小兴安岭交汇处地区和海拔较低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冷凉,作物生育期间有效积温低,≥10 ℃活动积温只有1 700~1 900 ℃,作物生育期短,一般只有85~90 d,并且多为山区,小气候明显,同一个村屯不仅山上山下气候大不一样,而且就同一地块而言,南坡北坡气温亦有很大差别。
该地区土壤多为黑土,降水充沛,主要种植小麦、油菜及超早熟大豆。
2 超早熟大豆品种选育概况1983年,王金陵等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超早熟大豆东农36,这一品种的推广将大豆种植向北推进了约100 km,开创了超早熟大豆育种的先河,以后又选育出超早熟品种东农47-10、东农78-34等超早熟品种。
黑河农业科学研究所、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嫩江试验农场、北安农业科学研究所、呼伦贝尔农业科学研究所等育种单位相继进行了超早熟大豆品种培育工作,重视农家种的收集利用,并培育出多个超早熟品种,如在内蒙呼盟的额尔古纳右旗收集到早黑河大豆,并利用其做亲本,选育出多份优异的超早熟材料。
2013年韩天富课题组把东北高寒地区超早熟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组进行了划分,其中MG0000组有东农36、东农41、东农41C、呼交072123、呼交072479、岭北8等,MG000组有登科2号、黑河11、黑河14、黑河20、黑河28、黑河35、黑河41、黑河44、黑河49、垦农8号、北疆1号[1]。
高寒地区大豆种植与栽培技术作者:孙文浩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05期大豆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非常普遍,每年大豆产量也都比较高,东北高寒地区是优质大豆的重要发源地,由于气候以及温度的特殊性,对于大豆种植与栽培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本文针对高寒地区大豆种植与栽培技术进行探究,为高寒地区大豆种植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实现高寒地区大豆种植产量品质的提升,以此来提高高寒地区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
一、高寒地区气候特点分析我国东北高寒地区由于纬度比较高,气候寒冷在大豆种植和栽培过程中整体积温比较低。
另外高寒地区大豆生长发育周期段,冬季漫长,霜季比较早,无霜期比较少,气候比较好的地区,无霜期仅仅在110天左右。
除此之外,高寒地区的小气候比较明显,同一个区域山上和山下温度差异明显,甚至南北坡温差也都比较大。
东北高寒地区的低温早霜给农作物的种植和培育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在大豆的种植和栽培中要利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实现科学播种,提高高寒地区大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二、高寒地区大豆种植与栽培的技术要点1、根据气候科学选择大豆品种东北高寒地区气候条件多变,极大影响大豆的种植和栽培,因此在大豆的选种过程中首先要关注早熟的大豆品种,选择优质产量高的大豆品种类型,同时在高寒地区种植的过程中也要合理根据区域的气候特点以及土壤特点等进行选种,在气温气候比较好的第五积温带,可以选择黑河17、黑河22以及黑河29等大豆品种。
而在气温气候比较差的地区可以选择,黑河25和东农44等早熟的大豆品种。
同时也要根据种植区域南北坡的温差,来进行不同品种大豆的种植。
2、选择合适的播种期进行早播在高寒地区由于气候多变大豆播种期很难进行确定,过早种植大豆容易受到晚霜的影响,降低大豆品质和产量,而过晚播种大豆也容易受到早霜的影响。
经过多年大豆种植经验的分析,高寒地区第五积温带可以在五月中旬左右进行大豆播种,第六积温带则可以选择在五月下旬进行播种,在播种期内要尽可能早播,在大豆种子的播种过程中要对种子进行包衣,有效避免大豆病虫害的威胁,影响大豆的品质。
2018 年第 10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61科研◎技术推广论北方(高寒地区)大豆种植技术唐建友大豆作为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北方属于高寒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更是优质大豆的发源地。
大豆种植技术直接影响到大豆生产的经济效益,如何更快地提高北方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相关人员探索和研究的首要课题。
本文针对北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为北方地区大豆种植效益提供参考。
1 北方大豆种植技术1.1 精选良种种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日后农作物的质量。
因此选种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选种时,尽量选择高蛋白豆种,这是因为大豆主要的营养价值就体现在蛋白质上。
比如选取高油豆种有二积温带黑农41、东农163配合黑农44;合丰41号和三积温带东农163。
高蛋白豆种有二积温带黑农43和三积温带黑农35。
普通豆种有绥农10和二积温带绥农14;绥农17和三积温带合丰39。
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的特色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1.2 优化耕作大豆成苗时对土壤的敏感度较高,一般不重茬耕种,因此要根据大豆的生长周期特性选择合理的轮作方式。
轮作方法是前茬主种马铃和薯玉米。
精细耕田。
秋耕秋起垄,尚未镇压田地要早在清明前镇压;秋耕末起垄田地尽快耙耢顶凌起垄镇压;土质墒情不好的田地,采取原垄种床深松播种,避免散墒;带状机播田地,应搞耙后耕播。
耕地情况达到土层土质疏松、细碎、田地平整,十米宽幅内高矮不大于三厘米,满足符合耕种状态。
优化耕作可以为大豆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生长环境是农作物顺利成活的保障。
因此,在进行优化耕作是操作一定要细心。
1.3 科学施肥大豆的生长需要肥沃的土壤和养料。
大豆施肥一般需要三次。
第一次是底肥。
主要目的是使土壤更加肥沃,提高土地养分。
第二次是种肥,主要是为大豆日后生长提供各种肥料。
第三次称为追肥,目的是保证大豆健康落种,促进大豆健康生长。
北方大豆高产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言,大豆是其生活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也是作为豆科植物中比较容易消化、营养价值比较高、含有的蛋白质比较多的食物。
所以,大豆的日常生活需求量比较大的。
但是由于我国的黑龙江等地区的气候比较寒冷,昼夜之间的温度差比较大,一般存在积温不足等问题,多以对于大豆的种植有着严重的影响。
所以,对于北方地区而言,种植大豆技术已经是现在农业科技人员的课题之一。
基于此,本文从大豆的种植技术入手,分别阐述了其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细节。
标签:北方大豆;高产种植;技术大豆是豆科植物里最容易消化也是最富有营养的作物,同时又含有特别高的蛋白质。
它很受欢迎,因为它的营养价值很高。
同时,大豆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好,可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尤其是北方大豆主要种植区。
近年来,大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必须保证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基于此,探讨大豆种植技术的要点是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一、北方大豆种植技术在中国北方,大豆通常是每年收集的。
大豆生长一般经历六阶段,即播种期、苗期、花期和荚期、灌浆期和成熟期。
为了实现大豆高产、高产,每一个时期都要小心,掌握相应时期的技术并加以管理。
具体的操作技术如下:1.精选良种任何农作物在进行播种之前都要进行选种。
因为种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日后农作物的质量。
选种是关键的一步。
在大豆选种中,尝试选择高蛋白大豆,这主要是因为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体现在。
例如,好的品牌有”农”和”东农”;更满足了两种产品三产品的温带温带农、农等的要求。
只有选种的种子,才能保证良好的发芽率,才能保证种子的正常生长。
另外,根据不同产地的特点,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适宜品种。
2.优化耕作优化耕作可以为大豆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生长环境是农作物顺利成活的保障。
因此,在优化耕作的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
大豆幼苗对土壤比较敏感,一般不种植耕作,因此要根据大豆轮作模式的生长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一般的做法是在耕作前先将土地,然后松散的土壤,尽可能地以最优化的集约和细致的耕作,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