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的滨河景观设计_以山东海阳东村河湿地公园设计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00 MB
- 文档页数:4
城市滨水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探讨作者:蒋泓彦兰妮毛云燕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年第11期摘要:城市滨水景观生态设计有助于解决城市地表硬化的问题,增强滨水区域的公共性,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以及重现城市的历史文脉。
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生态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在满足城市防洪需求的同时,遵循生态优先、开发在后的原则,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滨水景观;生态设计;重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生态设计理念倡导人们保护环境,注重减少工业生产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这是一种新的设计方向,也是最重要的设计原则之一。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因此,对城市滨水景观生态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对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概念简单来说,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含义主要可以分为“滨水”和“景观”两部分,即对水域和陆地的交界区的处理。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对城市滨水岸线的处理,旨在协调人与自然、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都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但不同城市在地理环境上存在差异,其滨水景观设计会各有偏重。
笔者以重庆城区滨水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城市滨水景观生态设计方法。
二、重庆城区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在不断增长,城区面积不斷扩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环境负担。
尤其是以前对河道进行的硬化处理,导致河床和周边环境缺乏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进而引起了城市内涝、水体黑臭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对河道进行的硬化处理也剥夺了人们的亲水空间,使得人与水之间被隔离开来。
滨水区域的公共性不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失衡;河岸护堤的不断加高,使得人们丢失了亲水环境。
部分工程建设者忽略了对河岸生态的保护,浪费了滨水区域所具有的地理优势,也忽略了河流生态景观的重要功能,大大降低了市民的幸福感。
湿地公园优秀设计案例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保护、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
优秀的湿地公园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其生态、景观和社会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休闲活动空间。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湿地公园优秀设计案例,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和启发。
该案例位于某市郊区,占地面积约为100公顷,设计围绕着当地的湿地资源展开,充分利用湿地生态环境,打造了一个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设计方案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充分保护湿地生态。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尊重并保护了湿地原有的生态环境。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植被配置,最大限度地还原和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为湿地中的各类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其次,注重科普教育功能。
设计中设置了生态科普展示区、湿地生态保护区、环境教育中心等功能区域,通过展示馆、信息栏、标识牌等形式,向游客介绍湿地生态环境、湿地保护知识等相关内容,提升了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再次,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设施。
公园内设置了湿地步道、观景平台、休闲广场、儿童游乐区等休闲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方式。
同时,公园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主题展览等,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最后,合理的管理运营模式。
公园采取了专业的管理团队,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服务流程,保障了公园的良好运营。
同时,注重与当地社区的合作,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和社区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共治氛围。
综上所述,这个湿地公园设计案例充分体现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相结合的理念,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闲场所,展示了湿地公园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希望此案例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和启发,推动湿地公园建设朝着更加生态、美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第5期(总第241期)规划设计■浅谈滨水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以永定河“一河两岸”滨河休闲绿廊设计为例苏春晖(厦门路亨园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0)摘要以永定河“一河两岸”滨河休闲绿廊设计项目为例,通过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文化底蕴融入、驳岸及配套设施设计、硬软景设计、夜景照明等方面,从整体到细节逐一论述了滨水景观设计中应做到“以人为本”,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观环境。
关键词滨水景观;人性化设计;安全舒适;以人为本0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普遍感到生活压力不断增加,而放松身心、缓解各种压力也逐渐成为了现代城市居民的共同愿望。
城市滨水空间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色鲜明的自然景观,比其他地区拥有更为有利的娱乐游憩环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滨水景观项目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怡人的亲水环境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人际交流。
而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进行景观设计,为人们营造舒适安全的环境空间,也显得尤为重要。
1滨水景观的特点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毗邻水系的地区都会成为建造乡镇、城市、贸易区的首要选择。
除了便利的水系交通航运条件以外,人们内心渴望亲水的天性也希望在居住地附近有水系存在,水系的经过与流通为一座城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叫滨水空间是城市中尤为重要和独特的组成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
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
滨水景观设计,应统筹考虑,通过步道、自行车道及景观节点,将整个景观空间进行有机的串联,构建立体的滨水景观带O2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现代景观的设计中,创造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是人们最大的追求和愿望,而“以人为本”是其中最基本的的设计理念。
通过对环境景观的营造,让人们忘却城市的忙碌和喧嚣,提供人和自然与谐共处的生态空间。
只有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才能营造更为符合人们实际生活习惯的景观环境空间。
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分析单译峣(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备受关注。
环境承载力越来越弱,人们精神压力过大,城市公园的出现就是使环境变得美好。
本文在规划设计中以绿色生态为主建设绿色慢行体系,注重运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手法在设计中采用了界定景观轴线、区分空间等级、对比与调和等方法,使公园的生态行性功能更加良好,构造人与环境融为一体,并在生态环境中悠然自得的氛围以及景观特色。
关键词:生态景观;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2-0089-02本文中提到的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以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为例,龙凤区位于大庆市东南部,东接安达市,南接红岗区,西毗让胡路区,北靠林甸县,占地约123000m2。
设计中的滨河公园景观就位于大庆市龙凤区内,距离区政府1.1km,距离大庆市人民医院1.42km,周边毗邻住宅区和大型商场,人流量较大、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地势平坦。
我国东北部地区四季分明,公园植物景观多选择常绿乔木或灌木,或者落叶乔木等,本次就以大庆市龙凤滨河公园为例探讨城市滨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公园景观设计的要点。
1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滨河公园规划与设计的理念崇尚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主题以绿色生态为主,休闲娱乐为辅,为大庆市居民打造一个生态滨水“游乐园”,其主旨是打造绿色生态下沉绿地长廊,为大庆市居民提供一个绿色生态亲水游园。
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景观、园路、娱乐设施,人们进入到公园内部,让人们感觉进入到绿色森林里,有阳光、草地、流水,惬意自然。
在设计中加入景观元素,同时加强功能分区的主题分化。
人们在公园中,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享受自然带来的惬意时光。
1.1生态性原则滨河公园景观的生态性设计原则就是实现公园景观和自然的融合,以达到生态平衡的效果,生态景观设计就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设计,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环保和低碳,保留原有生态环境,突出滨河宗旨,如生态绿岛的设计是为了缓解空气污染,生态停车场的设计是为了缓解汽车带来的噪声和污染。
湿地公园优秀设计案例湿地公园是城市中难得的绿色空间,它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还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优秀的湿地公园设计案例,不仅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还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为市民提供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湿地公园优秀设计案例,探讨它们的设计特点和成功之处。
首先,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是一个典型的湿地公园设计案例。
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区,奥林匹克公园在保留大片湿地的基础上,还建设了大型运动场馆和文化设施。
公园内的湿地区域通过人工植被的种植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与此同时,公园内的运动场馆和文化设施也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使得湿地公园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休闲胜地。
其次,上海世博公园也是一个成功的湿地公园设计案例。
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遗产,世博公园在保留原有湿地的同时,还融入了现代城市园林的设计理念,打造了集休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内的湿地区域通过精心的规划和设计,形成了独特的水系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与此同时,公园内还设有音乐喷泉、儿童游乐区、户外雕塑等多种休闲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选择。
最后,杭州西溪湿地是另一个令人称赞的湿地公园设计案例。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西溪湿地在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还注重了湿地公园的生态教育功能。
公园内设置了生态科普馆、湿地生态展示区、生态农庄等多个生态教育基地,为市民提供了了解湿地生态、保护自然环境的机会。
同时,公园内还有大片的湿地草坪和湿地步道,供市民进行休闲散步和户外健身活动,使得湿地公园成为了市民健康生活的重要场所。
综上所述,优秀的湿地公园设计案例,不仅要注重保护原有的湿地生态,还要充分考虑市民的休闲需求,打造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
通过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上海世博公园和杭州西溪湿地这几个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湿地公园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城市实际和市民需求,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绿色宝藏,为市民带来健康、快乐和美好的生活体验。
现代滨水景观设计的人性化设计摘要:在现代大都市生活中,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精神的需求越来越高。
由于当今城市交通、住宅、人群拥挤、杂乱现象明显,人们渴望到一个安全、舒适优雅的环境下得以放松。
例如,城市的冰河、湖泊地带的滨水公园景观。
与此同时,现实中不乏有许多滨水景观的设计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人的因素还不够、尤其是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导致当今城市滨水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因此,在现代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着重以人文本的原则,就要充分考虑到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现城市滨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给人们提供一个多功能复合人性化的优质环境。
关键词:创新、设计、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现代城市海滨公园景观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为一体的公共开放空间。
滨水区景观越来越受到当代市民的青睐,能够极大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也反映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所以,海滨公园景观设计非常具有挑战性和研究价值,从现实角度看:结合设计项目该滨河公园周边环境优越,东临南北沂河,西沿滨河大道,周边为城市形象居住区:沂河花园——开元商城、香榭丽都、香榭丽舍等项目。
该区环境优雅迷人,通过眺望可以一览沂河两岸美景,沂河南北三大桥:沂河老桥-沂河中桥-沂河大桥(新桥),同时还可以尽情地观赏闻名中外的沂河橡胶坝的壮观。
根据其周边环境背景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在海滨公园设计规划中采取多种手法,注重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从而又为整个城市增添一靓丽的风景,更趋人性化、科学化;同时,海滨公园的建成也不仅提升了周边房产的升值,也塑造了整个城市的形象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城市海滨公园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中最为复杂、综合性很强的的课题,而景观设计师必须通过遵循滨水景观设计的原则进行创新、设计,着眼现实,从角度出发,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双重价值。
“诗意的栖居”始终是人们内心的向往,而海滨公园景观设计正是通过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活品味,以人为主体,以空间环境为客体,构架着现实通向理想的桥梁。
湿地公园设计案例湿地公园设计案例湿地公园是一种特殊的公园类型,它结合了自然环境保育和休闲娱乐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近距离接触自然的场所。
以下是一个湿地公园设计案例,以展示湿地公园的特色和功能。
湿地公园位于城市的北部,占地面积约10公顷。
设计师采用了湿地激活技术,将原本杂乱无序的湿地进行规划和改造,以达到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的目的。
湿地公园主要由三个功能区组成:生物区、游憩区和教育区。
生物区是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用于保护和繁育湿地生物。
这里有一片大型湿地池塘,供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栖息繁衍。
设计师在池塘周围种植了一些湿地植物,如芦苇和莲藕,以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给鸟类和小型野生动物。
公园中设有观鸟亭和观赏平台,供游客近距离观察和拍摄湿地生物。
游憩区是湿地公园的娱乐和休闲区域。
设计师在生物区和游憩区之间设置了一条景观步道,供游客漫步欣赏自然景观。
步道两侧种植了各种花卉和观赏植物,形成了四季花海。
在步道的尽头,有一个儿童游乐区和一个户外运动场,供儿童和成年人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教育区是湿地公园的环境教育区域。
这里设有一个湿地生态展览馆,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展览馆内设有一些交互式展品和模型,供游客学习和体验湿地生态环境。
公园中还设有一个户外课堂,用于举办环境教育活动和讲座。
除了以上三个功能区,湿地公园还设有一些配套设施,如停车场、洗手间和休息区。
公园内还设置了一些垃圾桶和标示牌,以提醒游客保持环境整洁和保护湿地生态。
这个湿地公园设计案例充分发挥了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休闲娱乐价值,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场所。
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运营,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还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山东天鹅湖湿地公园案例分析水云浓淡里,横竖有无中山东荣成天鹅湖湿地公园景观廊及观鸟塔A Simple Take on NatureThe Swan Lake Bridge House and Viewing Tower, Rongcheng, Shandong刘晨刘通 LIU Chen, LIU TongAbstract华黎的建筑作品向来以“在地性”而闻名。
但在新建成的天鹅湖湿地公园景观廊及观鸟塔中,“在地性”并不能完全而准确地诠释作品的内涵。
面对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华黎仅用“一横”“一竖”两个形态,便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深远意境。
这一看似简约至极的设计是于“在地性”基础上升华而成的无为之治。
(图像)景观廊全景©陈颢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天鹅湖湿地公园景观廊及观鸟塔业主:荣成市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建设局项目地点:山东省荣成市项目功能:咖啡厅、卫生间、游览观光设计单位:迹建筑事务所(TAO)主持人:华黎设计团队:华黎、雷铮、刘秋兵、马坤结构工程师:马智刚机电工程师:吕建军及Kcalin卡林设计团队李鑫、李伟施工团队:威海建设集团三公司建筑面积:278.2 m²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设计时间:2017年施工时间:2017年—2018年造物在我辈,巧手入天工。
——西塞罗《记神性》,公元前45年1 归来几年前,华黎的迹·建筑事务所(TAO,下文简称“迹”)在山东威海塔山公园的一片树林中放置了一个大取景器,它有三个直愣愣的枝杈,尽端分别对着一座岛屿、一片海港和一座楼台。
白得耀眼,没有杂质。
人们走近它,会有一种极不自然的感觉;进去喝茶、看风景,又会觉得心旷神怡。
它是“建筑”吗?不好说。
至少,这是一个不太正常的房子,满足了最简单的功能之后,它似乎还有更大的野心,甚至向“存在即合理”这一命题发起挑战。
很快,这个取景器成了建筑系“环境应对”教学的经典案例,学生们东施效颦,老师们奈何不得。
图1 上游河道
图2 河床中的湿地现状图3 东村河入海口
3.2 挑战
一是怎样通过规划设计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由于地处滨海,在公园用地河口段存在土壤盐碱化,不利于植物生长。
二是公园用地内现状地形形态单调。
4 规划构思
从石人泊桥至东京桥附近橡胶坝处,由于橡胶坝对河水有拦截蓄水功能,形成较稳定水面,对水利工程要求较高(图1);根据其靠近城区及周边规划今后多为商业居住、高新科技工业用地等因素,开发可稍强,建成城市新区“一河两岸”的景观类型,为今后周边居民提供滨水休闲空间。
东京桥橡胶坝往下,由于受潮汐利用,开辟为生态湿地保护教育示范
区。
河口处,主要为泥沙淤积而成,
黑礁石成片,生态脆弱,同时也是侯
鸟迁徙的进出通道,不可过多建设,
应严格加以保护及控制人的活动,最
大化保护生物廊道(图3)。
同时,它也
是与万米海滩浴场及海上诸岛的连接
节点,可于边缘设置少量设施以满足
旅游需要。
5 景观分区
根据用地现状及周边用地性质,
将规划范围分为四个功能区域:滨水
文化休闲区、湿地核心保育区、海产
养殖观光区、金凤滩观光区(图4~5)。
5.1 滨水文化休闲区
滨水文化休闲区从石人泊桥以
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活动、亲水
活动等空间,打造都市休闲文化、
人文文化,通过沿河的滨河步道与绿
带中的园道,有机地把各个景点连接
起来(图6)。
滨河步道以步行为主,
绿带中的主园路可结合自行车、电瓶
车,让游人在沿路欣赏清清的河水、
多彩的林带、步移境异的亮丽景点。
从北至南,东村河西岸布置有石人泊
广场、碧水云天、杨林观河、枫林泊
(码头)、枫映红霞、新区礼赞和晚
樱含露等景点;东岸为万紫园(已建
成)、果林飘香、梨花渡(码头)、
梨开万树、竹林幽居、碧河品茗、童
真天地、倚廊观河和五彩桥头等景
点。
5.2 湿地核心保育区
位于三支流交汇之处至滨海路桥
图4 功能分析图图5 公园总平面图
态科普教育、观鸟、湿地景观旅游等活动。
景区规划为:
湿地保育区域:利于原有河中岛屿,规划控制为不可达区域,作为湿地保护与培育的核心区域,是鸟类、鱼类栖息的重要场所(图6)。
湿地展示区域:控制少量人进入,作为观看鸟类及湿地景观的场所人行设施采用木栈道的形式,有利于生态系统完整,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干扰。
观鸟廊、摄影站等采取隐蔽局以保护河口湿地为主,建设鸟类
栖息的天堂,有限制开发阳光海滩及
水上活动。
在金黄的沙滩上观潮汐、
望海,体验海滩、礁石及河口典型湿
地景观。
景区同时也是海阳著名的万
米银滩的重要景观节点,连接两个旅
游区,使河流湿地游览和海滨沙滩游
览形成一个整体。
主要景观节点有海
心沙的“金凤朝阳”和河口沙滩上的
“山海盟” 等 (图8~9) 。
6.2.1 分级控制 沿线将规划范围分为
三级控制区域,即保育区域、展示区
域和防护区域:
保育区域:河流蓝线范围内及其
沿岸部分地段,作为保育范围,规划
为不可达区域,严格控制人类行为的
入侵。
展示区域:河流沿岸部分区域,
控制少量人进入,作为欣赏湿地自然
景观、进行亲水活动的场所。
防护区域:河道两边100~200m
图6 滨水文化休闲区效果图图7 湿地核心保育区效果图图8 海产养殖观光区科普馆图9 金凤滩观光区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