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1
- 格式:ppt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8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大量的名言名句,以下是部分摘抄并附上解释:
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解释:这句话是说,君子应该追求知识而不是物质享受,对待生活要谦虚谨慎,与有道德的人相处,这样可以算得上好学之人。
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释:这句话是说,学习要不断地温习,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也应该感到高兴。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解释:这句话是说,只有通过对过去知识的温习,才能不断发现新的东西,掌握新的知识,这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老师。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解释:这句话是说,只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变得茫然无知;只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变得危险。
5.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解释:这句话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只有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知识水平,才是真正的智慧。
6.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解释: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解释:这句话是说,看到有道德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
【导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部以记⾔为主的语录体散⽂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及其弟⼦的⾔⾏,集中体现了孔⼦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下⾯是⽆忧考分享的关于论语名句集锦及翻译。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君⼦成⼈之美,不成⼈之恶。
⼩⼈反是。
”(《论语·颜渊》) 【翻译】孔⼦说:“君⼦成全别⼈的好事,不促成别⼈的坏事。
⼩⼈则与此相反。
” 2.孔⼦对⽈:“政者,正也。
⼦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翻译】(鲁国当权的季康⼦向孔⼦问政时)孔⼦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
你⾃⼰带头端正,谁还敢不端正呢?” 3.曾⼦⽈:“君⼦以⽂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翻译】曾⼦说:“君⼦⽤⽂章学问来聚会朋友,⽤朋友来帮助⾃⼰提⾼仁德⽔平。
” 4.⼦⽈:“后⽣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罕》) 【翻译】孔⼦说:“年轻⼈最值得敬畏,怎么知道他们将来不如现在的⼈呢?” 5.⼦⽈:“名不正则⾔不顺,⽅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路》) 【翻译】孔⼦说:“名义地位不当,说话就不顺理;说话不顺理,事情就办不成……” 6.⼦⽈:“其⾝正,不令⽽⾏;其⾝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路》) 【翻译】孔⼦说:“⼀个当政者⾃⾝⾏为正当,即使不发布命令,事情也⾏得通。
如果不正当,纵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你。
” 7.⼦⽈:“⽆欲速,⽆见⼩利。
欲速,则不达;见⼩利,则⼤事不成。
”(《论语·⼦路》) 【翻译】孔⼦说:“不要贪图快,不要贪⼩利。
只图快捷,反⽽达不到⽬的;贪图⼩利,办不成⼤事。
” 8.(⼦)⽈:“⾔必信,⾏必果……”(《论语·⼦路》) 【翻译】孔⼦说:“⾔语⼀定要信实,⾏为⼀定要果断……” 9.⼦⽈:“君⼦和⽽不同,⼩⼈同⽽不和。
”(《论语·⼦路》) 【翻译】孔⼦说:“君⼦通过表达不同的意见来达到与⼈和谐相处,但不盲⽬附和;⼩⼈只是以盲⽬附和来假装与⼈和谐相处,⽽不敢表达⾃⼰的不同意见。
(名言名句)《论语》经典语句及译文01.言必信,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02.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0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0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0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0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0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0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0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10.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经典名句集锦1、德不孤,必有邻。
一一《论语•里仁》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一一《论语•学而》4、子谓一一《韶》:“尽善矣,尽美矣。
”一一《论语•八佾》(尽善尽美)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一《论语•颜渊》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论语•卫灵公》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一一《论语•述而》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10、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一一《论语•里仁》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1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论语•卫灵公》1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1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1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一一《论语•泰伯》1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一一《论语•卫灵公》1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论语•季氏》1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一一《论语•里仁》20、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一一《论语•子罕》22、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一一《论语•宪问》23、见义不为,无勇也。
一一《论语•为政》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一一《论语•子罕》25、孝弟(t [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一一《论语•学而》2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一一《论语•为政》(温故知新)27、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一《论语•里仁》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一《论语•学而》2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一《论语•为政》3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经典名句大全《论语》经典名句大全:1.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孟子2.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孟子3. 抛掷文房四物,耻辱前辈,可谓何等之不可饶恕也。
——《论语》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5.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论语》6.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善恶,畏言语。
——《论语》7.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论语》9. 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
——《论语》10. 朋友相交,比翼连枝。
——《论语》11. 愿闻其详,愿见其貌。
——《论语》12. 无能无以立身者,必有可耻之处也。
——《论语》1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论语》14.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15. 君子正己,而天下正之。
——《论语》16. 大臣不可以私其心,不可以昧其言,不可以廷其行。
——《论语》17. 天道无亲,师道有贤。
——《论语》18. 治人事天,莫逆于心。
——《论语》19. 我无封神之言;我有经之度。
——《论语》2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21. 仁者愛人,智者慮己。
——《论语》22. 敏而行,慎而不失其所。
——《论语》23. 两人同心,其利断金。
——《论语》24. 迩之信,至之诚,广之情,久之久。
——《论语》25. 事先心,言行顺,莫嫌慢,可然有理。
——《论语》26. 治大国,若烹小鲜。
——《论语》27. 无怨无悔,才可以容人。
——《论语》28. 仁者怨不怨,恶报之有时耳。
——《论语》29. 无礼无礼,可以为表率。
——《论语》30. 智者慎其独也,愚者怒其无助也。
——《论语》31.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知者明人,无为而治。
——《论语》32. 听义勿藐,听辱勿怒。
——《论语》33. 学而不思,犹罔鬼之见阎罗。
——《论语》34. 贤与不贤,是贵不是贱。
——《论语》35.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论语》36. 智者博学,识者广视。
最新的论语经典名句大全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论语·子路》3、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8、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9、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10、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
”——《论语·八佾》(尽善尽美)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1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宪问》1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15、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论语·卫灵公》16、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1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1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20、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2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2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导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是⼀部以记⾔为主的语录体散⽂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及其弟⼦的⾔⾏,集中体现了孔⼦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下⾯是分享的简短《论语》名句及译⽂阅读。
欢迎阅读参考! 篇⼀ 1、君⼦求诸⼰,⼩⼈求诸⼈。
译⽂:君⼦严格要求⾃⼰,⽽⼩⼈则千⽅百计要求、苛求别⼈。
2、君⼦欲衲于⾔,⽽敏于⾏。
译⽂:君⼦要少说虚话,多⼲实事。
3、质胜⽂则野,⽂胜质则史,⽂质彬彬,然后君⼦。
译⽂:质朴胜过了⽂饰就会粗野,⽂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饰⽐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
4、⼠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
译⽂:⼠不可不志向远⼤,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5、⼰所不欲,勿施于⼈。
译⽂:⾃⼰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
6、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师了。
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译⽂:颜回这个⼈很好学。
为⼈不迁怒他⼈,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8、欲速则不达,见⼩利则⼤事不成。
译⽂: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利。
求快反⽽达不到⽬的,贪求⼩利就做不成⼤事。
9、吾⽇三省吾⾝:为⼈谋⽽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我每天三次反省⾃⼰:为别⼈做事,是否尽⼼、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10、⼈⽆远虑,必有近忧。
译⽂:⼀个⼈没有长远的考虑,⼀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篇⼆ 1、⾔必信,⾏必果。
译⽂:说话⼀定要讲信⽤,做事⼀定要果断。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译⽂:见到贤能的⼈就要(努⼒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就要(以他为反⾯教材)做⾃省。
3、敏⽽好学,不耻下问。
译⽂:做事勤敏,⼜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为耻。
4、君⼦坦荡荡,⼩⼈长戚戚。
译⽂:君⼦⼼胸宽⼴,⼩⼈经常忧愁。
5、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
论语中的名句,论语中的经典名句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于予与改是。
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5、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2、往事已不谏,来者犹可追。
1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1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5、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6、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1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8、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19、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1、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2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24、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已者。
过,则勿惮改。
26、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见义不为,无勇也。
2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8、不知也。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29、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30、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32、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33、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5、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6、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经典名句诵读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2.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为人弟和为人子的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话要讲究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3.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供养父母,能进自己所能。
侍奉君主,能贡献生命。
交朋友,要言出必行,有信用。
这样的话,虽然他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4.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
那么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
5.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译文:夫子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6. 礼之用,和为贵。
译文: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8.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自真情’。
”9.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
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