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18个文言虚词整理及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1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文言虚词练习(一)

而:A连词,表并列;B连词,表递进;C连词,表承接;D连词,表转折;E连词,表假设;F连词,表因果;G连词,表修饰;H代词,你,你的;I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罢了”;J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2.人非生而知之者()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4.抱明月而长终()

5.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7.赂秦而力亏()

8.穷山之高而止()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1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去今之墓而葬焉()

1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17.潦水尽而寒潭清()

18.酌贪泉而觉爽()

19.忽然奔腾而澎湃()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22.而母立于兹()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选项见上)。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何:A疑问代词,作谓语,“为什么”“什么原因”;B疑问代词,作宾语,“哪里”“什么”;C疑代,作定语,“什么”“哪”;D副词,句首或动词前,“为什么”“怎么”;E副词,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怎么”“多么”;F复音虚词“何如”,表疑问或反诘语气;G复音虚词“何以”即“以何”。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大王来何操?()

4.其间旦暮闻何物?()

5.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6.徐公何能及君也?()

7.开国何茫然!()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9.是何故也?()

10.今日之事何如?()

11.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2.何以伐为?()

13.童子何知。()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句: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如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选项见上)。

“徐公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何()也?其所据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何()其大也!然何()人能忘情耶?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何()如?

文言虚词练习(三)

乎:A语助,表疑问语气;B语助,表揣度商量语气;C语助,表反问语气;D语助,表感叹语气;E语助,用在句中表停顿,无义;F介词,“在”;G介词,“对(于)”“向”“给”等;H介词“比”;I介词,引出宾语,不译。J形容词词尾。

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儿寒乎?欲食乎?()

3.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5.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6.宁赴湘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8.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9.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10.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选项见上)。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乎( )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而王胡为乎( )如此好乐?若恢恢乎( )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乎( )?

文言虚词练习(四)

乃:A 副词,“于是”“这才”; B 副词,“却”“竟然”; C 副词,“只”“仅仅”; D 人称代词,“你(的)”; E 判断词,“是”“就是”。 F.固定句式“无乃……乎”,意即“恐怕……吧” 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1.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4.项王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

5.其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

6. 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 7.臣乃敢上璧。( ) 8.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二、下列句中的 “乃”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A.而后乃今培风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D.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选项(选项见上)。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 )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 )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乃( )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 )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 )不得已而谢。

文言虚词练习(五)

其:A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B 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C 指示代词“这”“那” D 指示代词“其中(的)”; E 连词,“如果” F 连词,表选择关系“是……还是……”; G 句中语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