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75.51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29、自北魏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
这其中主要是因为他们( )A、与汉族贵族联姻B、采用了汉族的官制C、学习汉族的礼法D、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了汉族姓氏30. 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加强了汉与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B.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C.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一条通道D.这条通道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二、列举题(共10分)31、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3分)32.列举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
(4分)33、举出本册书中著名的雕塑艺术成就三例(3分)三、材料分析题(共30分)3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12分)请回答: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其中孝公是谁 (2分)②此人的主张是什么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3分)③这一理论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1分)④此人的变法是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进行的(2分)⑤这次变法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条(1分)⑥这次变法实施奖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⑦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条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2分)36.阅读下列材料:(9分)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
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
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
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上文中皇帝指谁他建立的政权叫什么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2)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4分)(3)请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2分)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月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C、2D、3A、4C、5C、6B、7C、8A、9C、10D、11D、12B、13C、14B、15C、16B、17D、18D、19A、20C、21D、22B、23C、24C、25B、26B、27C、28D、29C、30C二、31、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也可列其他)32、(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削弱封国实力(颁布推恩令)(3)强化监察制度(中央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33、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秦陵兵马俑三、34(1).商鞅秦孝公(2).不因循守旧,实行变法。
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21小题,每题3分,共63分)1.国庆十一长假,小明高兴的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元谋人遗址在我国的( )A.云南省B.贵州省C.浙江省D.陕西省2.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人工取火③种植水稻④禅让制A.②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②④③①3.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分别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方式成为部落联盟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 D.禅让制4、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 D.人工取火的发展5.下列分别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简图,造成这种建筑结构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双方( )A.建筑观念不同B.生活习惯不同C.使用的工具不同D.所在地的气候和环境不同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只靠个人力量难以生存B.智力低下C.喜欢群居生活D.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7. 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善于想象B.中华民族的前身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融合而成的华夏族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中华民族对华夏始祖的尊称8.传说时代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与群众同甘共苦,治理洪水的英雄是()A.尧 B.舜 C.禹 D.启9.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盘庚迁殷②牧野之战③国人暴动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10.下列成语出自城濮之战的是()A.卧薪尝胆 B.围魏救赵 C.退避三舍 D.纸上谈兵11.下列属于战国七雄争霸战争的是()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长平之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_____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
初一历史月考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这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叫( ) A .小篆 B .金文 C .甲骨文 D .隶书2.看下图是秦长城分布图。
秦长城的起止点是A .西起临洮,东到咸阳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 .西起咸阳,东到辽东D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3.学习了活字印刷术后,小强做笔记如下。
但有一项不确切,你能帮他挑出来吗?A .它是最早的印刷术B .发明人北宋毕昇C .它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D .比欧洲早约400年4.“苏湖熟,天下足”表明了两宋时期某个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它是( ) A .太湖流域 B .长江流域 C .黄河流域 D .淮河流域5.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A .四羊方尊B .司母戊鼎C .青铜立人像D .大盂鼎6.春秋后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铁工具的使用 B.铜工具的使用 C.石器的使用 D.钢的使用7.西汉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A.和亲之路 B.丝绸之路 C.反击匈奴路线 D.出使西域路线8.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那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A.老子 B.孔子 C.屈原 D.孙子9.既是唐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当时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A.长安 B.洛阳 C.上海 D.建康10.西汉灭亡,建立新朝的外戚是()A.王莽 B.王猛 C.王导 D.刘秀二、判断题11.内容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它的作者是司马光,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土桥学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1929年,我国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头盖骨化石,震惊了世界。
该发现将人类历史提前了50万年,使中国成为当时全人类的发源地,这种骄做和自豪多年保留在中国人的心中。
这个头盖骨化石是下列哪一古人类的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2. 毛泽东在《贺新郎·咏史》中吟道:“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下列对“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人与猿只在一起磨过几个石头后就告别了B.人与猿在几个磨过的石头边告别了C.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D.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磨几个石头3. 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就是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传说人物()A.炎帝和黄帝B.尧、舜、禹C.黄帝和蚩尤D.炎帝和蚩尤4. 下图为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传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开山鼻祖是()A.炎帝B.黄帝C.尧D.舜5. 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A.舜传位于禹B.禹传子家天下C.西周分封制D.商鞅变法之后6. 《荀子》一书中写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表明,周初最受周天子信赖的人是()A.周王子弟B.周王亲戚C.有功之臣D.旧邦首领7. 俗话说,狼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诚信”。
下列诸王中因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而失信失天下的是()A.夏桀B.商纣王C.周平王D.周幽王8. 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锋,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以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9. 以下关于如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战国时期合纵战略示意图B.战国时期连横战略示意图C.有“合众弱以攻一强”之意D.图中战略的代表人物是苏秦10. “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周王)。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新人教版)(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A.夏 B.唐 C.周D.秦2.“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A.黄帝 B.夏启 C.秦始皇 D.孝文帝3.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四兄弟的情况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B.老二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C.老三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兄弟二人却经常挨饿4.唐朝诗人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是A.秦始皇 B.秦孝公 C.秦穆公 D.秦惠文王5.秦始皇巡游各地前要向各地颁发圣旨,让各地作迎驾准备,圣旨上文字的书写应该是A.小篆 B.甲骨文 C.楷书 D.金文6.我国最早将货币统一成右图样式的朝代是。
A.汉朝 B秦朝 C 唐朝 D 宋朝7.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这个“他”是指A.唐太宗 B.乾隆帝 C.秦始皇 D.汉武帝8.历史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里的“沛公”是指A.吴广 B.项羽 C.陈胜 D.刘邦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中提到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是焚书坑儒和A.灭六国,统一中国 B.秦末农民战争C.秦的暴政 D.修筑长城10.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
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A.颁布“推恩令” B.商议开凿灵渠C.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D.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11.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佛家学说 D.儒家学说12.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地区陆续出土了许多汉代的丝织品,这主要反映出A.西汉开始出现丝织品 B.丝绸之路的开通C.汉代新疆人主要穿丝绸衣服 D.新疆在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13.他是以大一统王朝使臣的身份开辟域外交通路线的第一人,经过他的探险,形成了丝绸之路,造福当时,泽及后人。
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下面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
A. 商朝
B. 唐朝
C. 秦朝
D. 春秋时期
2.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A. 西安
B. 广州
C. 北京
D. 长沙
3. 兵马俑是在哪个朝代建造的?
A. 唐朝
B. 魏晋时期
C. 秦朝
D. 隋朝
4. 以下哪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
A. 孔子
B. 刘备
C. 秦始皇
D. 李白
5. 下面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成立了?
A. 五四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文化大革命
D. 南京大
第二部分:问答题
1.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如何发明的?
2. 请简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和意义。
3.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做的一些事情。
4. 简述文化大革命的起因和主要影响。
5. 请简述中国成立的背景和意义。
第三部分:论述题
1. 请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
2. 请谈谈你对中国革命历史的看法。
以上试题为中国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题目,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答案。
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字数不限。
祝你考试顺利!。
[中学联盟]辽宁省辽阳县某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
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A.城濮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2.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秦的暴政B.焚书坑儒C.修建宫殿和陵墓D.法律残酷3. 秋收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互访,在餐桌上他们的食物中,应该包括①大米饭②小米粥③猪肉④鱼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 《黄帝史诗》是一部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
剧中提到的黄帝和炎帝,共同被尊称为A.治水英雄B.人文始祖C.兵家鼻祖D.一代天骄5. 《封神榜》再现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商纣灭亡和武王兴起的那段历史,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A.大禹治水B.打败商汤C.涿鹿之战D.牧野之战6. 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首先实现霸主美梦的是()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秦穆公7. 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争夺激烈。
同学们收集了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例进行探究学习,其中不能列入的是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涿鹿之战8.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的事物能够互相转换的道理。
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孟子C.韩非D.孔子9. 能够通过《史记》这部著作查到的史实有()①秦始皇统一文字②文景之治③蔡伦改进造纸术④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10.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度11. 秦朝的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下列关于秦朝疆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北到长城一带B.南到南海C.西到临洮D.东到东海12. 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13. 继秦之后,公元前202年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王朝建立了,它的都城位于 ( )A.咸阳B.陈C.长安D.洛阳14. 如果你是汉代的商人,那么你用于交易的货币是()A.圆形方孔铜钱B.半两钱C.五铢钱D.刀形币二、简答题战国时期和秦朝修建的水利工程三、综合题材料一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材料二西汉的疆域图(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否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经过地区的名称写出来?(2)对材料二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历史意义?四、填空题某校七年级(1)班再学习本课时,同学们对西汉的政治经济措施进行了探讨,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山东初一初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新朝最后的结局是A.被农民起义推翻B.被朝中大将篡权C.被外戚夺权D.被少数民族政权推翻2.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3.在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中,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的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光武帝4.动摇了东汉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是A.黄巾起义B.州牧割据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光武中兴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史记》B.《汉书》C.《资治通鉴》D.《论语》6.如果让你扮演华佗,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①针灸②外科手术③创制“麻沸散”④创造“五禽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7.下列哪些史实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①山顶洞人的生活②武王伐纣③陈胜、吴广起义④商鞅变法⑤焚书坑儒⑥班超出使西域⑦文景之治⑧城濮之战A.①②⑤⑦B.②③④⑤⑧C.②③④⑤⑦⑧D.①③⑤⑥⑦8.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A.一些封建贵族信佛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C.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D.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9.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
从史实来看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正确C.①正确,②错误D.①错误,②正确10.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张衡——创造了“五禽戏”C.华佗——制成“麻沸散”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11.张骞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
2. 北京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A. 170万年B. 70 - 20万年C. 3万年D. 1万年。
3.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会使用磨制石器B. 会人工取火。
C. 过着群居生活D. 身体各部位进化均衡。
4.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共同特征有()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房屋④制作陶器。
A. B. ④ C. ④ D. ④.5. 河姆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A. 粟B. 水稻C. 小麦D. 玉米。
6. 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炎帝和黄帝。
7.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
8. 夏朝建立于()A. 约公元前2070年B. 约公元前1600年。
C. 公元前1046年D. 公元前770年。
9. 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A. 桀B. 纣C. 汤D. 盘庚。
10.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产生的。
A. 奴隶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禅让制。
11.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 四羊方尊B. 司母戊鼎C. 毛公鼎D. 青铜立人像。
12.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
13.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
14. 战国七雄不包括()A. 齐B. 楚C. 鲁D. 秦。
15. 商鞅变法发生在()A. 魏国B. 齐国C. 秦国D. 赵国。
16. 都江堰是由()主持修建的。
A. 李冰B. 商鞅C. 管仲D. 孙武。
17. 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墨子C. 孟子D. 庄子。
18. 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
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4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关于元谋人说法不正确的是A.距今约170万年B.能够制作工具C.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D.知道使用火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B.半坡居民C.北京人D.河姆渡人3.“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说明北京人①会制造石器②会种植粟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B.①③④C.①②D.②④4.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剑D.铁斧5.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应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B.饲养猪、狗等家畜C.使用骨耜D.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里6.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饲养③聚落④磨制工具⑤城市的出现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7.《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
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
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
你认为“寻根问祖”应追溯到A.炎帝黄帝B.半坡人C.元谋人D.三皇五帝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秦始皇B.尧C.禹D.启9.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上将都城迁到殷的是A.汤B.盘庚C.纣D.周武王10.右图情景发生在西周后期,国王因统治残暴,被平民赶走,被迫逃亡,这一事件史称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1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人面鱼纹盆C.毛公鼎D.司母戊鼎1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七年级(上)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Ⅰ选择题部分:(24分)
一、选择题:(2×12=24)
1、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是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巩龙公墓……,你知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是哪里吗?[ ]
A浙江河姆渡 B云南元谋县 C陕西西安 C山东大汶口
2、2008年5月28日台湾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访问大陆,他想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国家会安排他去[ ]
A秦始皇陵 B中山陵 C黄帝陵 D十三陵
3、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晚在北京开幕,作为文化古城的北京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人的瞩目。
如果来观看比赛的你想进一步了解北京的历史,你可以去参观哪个古人类遗址[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4、右边这尊青铜像属于 [ ]
A半坡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三星堆文化 D大汶口文化
5、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封神榜》该电视剧用神话的手笔描绘了姜子牙辅佐武王打败纣王的故事,这部电视剧所表现的时代大约发生在[ ]
A夏朝时 B黄帝时 C战国时 D商末周初时
6、我们说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这是因为[ ]
A新旧制度更替 B战争频繁 C百家争鸣 D诸侯争霸
7、假如你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一位农民,生活中不可能有的事[ ]
A参加国人暴动 B用牛耕地 C使用铁农具 D去修都江堰
8、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窒与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这主要是评价[ ]
A君县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9、雄伟的秦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独创的象征。
下列关于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咸阳,东至鸭绿江 B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C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D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10、假如你回到秦朝,下列哪种食物你吃不到[ ]
A粟米 B稻米 C小麦 D葡萄
11、七年级(1)在学习中华文化课时,老师写出这样一幅对联:“借来医圣千秋名,添得药方万般彩”。
这一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A张衡 B张仲景 C扁鹊 D华佗
12、按照存在时间由长到短排列下列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
①春秋②战国③秦④西汉⑤东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④③ C⑤④③②① D③④⑤①②
Ⅱ非选择题部分:(46分)
二、组合列举:(6+6=12)
13、你知道下列是哪些思想家的观点吗?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3)春秋无义战------------
14、列出汉武帝大一统的举错。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思想上——
三、读图填空(2×3=6)
15、(1)图右人物是______。
(2)下图的数学等式反映了谁的悲惨生活:___________ 。
(3)上图是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_______ 。
四、材料阅读:(12+8=20)
16、材料一、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以上缴纳给国家。
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多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人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材料二、秦朝的刑法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车死等十多种,而且一人有罪,家族和邻居都要受到牵连。
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刑的处治。
材料三、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阅读后回答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这句话是谁说的。
他讲这句话是为什么?此人,后来有什么壮举?(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没有联系。
为什么?
17、读图并回答问题
(1)此人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2)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
五、活动与探究:(8分)
18、假如你是商鞅,你提出的变法主张得到秦孝公的批准,请你召集众官员开会,宣布变法。
并写出自己的变法讲话稿。
(字数,100——150之间)
七年级(上)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Ⅰ选择题部分:(24分)
一、选择题:(2×12=24)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答案 B C A C D A A B C D C B
Ⅱ非选择题部分:(46分)
三、组合列举:(6+6=12)
13、你知道下列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吗?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2)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孙武
(3)春秋无义战------------孟子
14、列出汉武帝大一统的举错。
(1)政治上——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2)经济上——盐铁官营,中央专卖等。
(3)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三、读图填空(2×3=6)
15、(1)右图人物是秦始皇
(2)下图的数学等式反映了谁的悲惨生活:奴隶。
(3)上图是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方孔钱。
五、材料阅读:(12+8=20)
16、(1)反映的是秦朝赋税、兵役、徭役繁重。
刑法残酷。
(2)陈胜。
为了号召大家起义来推翻秦朝的统治。
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有联系。
正是因为秦朝统治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来推翻秦朝统治。
17、(1)孔子。
春秋时期。
儒家;(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人师焉。
六、活动与探究:(8分)
18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