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色素的稳定性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葡萄酒冷稳定试验方法和判定规程一、葡萄酒冷稳定试验方法葡萄酒冷稳定试验方法,主要是判定葡萄酒酒石和色素的稳定性。
酒石和色素的稳定性一并采用下列的方法判定,而不采用酒石稳定和色素稳定分开试验判定的方法(如:酒石稳定采用-5℃冷藏一周和色素稳定采用0℃冷藏48小时的方法)。
因为根据实践和生产经验,分开试验合格的葡萄酒往往经过冬天(仓库无供暖)仍然出现沉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葡萄酒中的色素可以和酒石结合出现酒石沉淀,特别对色度高的葡萄酒更容易沉淀。
因此该试验包括酒石稳定性和色素稳定性两项试验。
(一)冷冻破坏法取冷冻罐中葡萄酒300ml~500ml,实验室内利用抽滤瓶过滤。
首先利用硅藻土为过滤助剂过滤两遍,再利用除菌纸板过滤一遍。
硅藻土过滤时:首先抽滤瓶布氏漏斗内垫两层滤纸,然后取少量葡萄酒和硅藻土搅拌均匀,接着开抽真空泵,将混有硅藻土的葡萄酒倒入布氏漏斗中,形成过滤层,最后将瓶中的葡萄酒过滤完毕。
第一次过滤完后,根据以上步骤重新敷硅藻土再过滤一遍(重新更换滤纸和硅藻土)。
除菌纸板过滤时:首先将提前剪好的和抽滤瓶布氏漏斗内径相匹配的除菌过滤纸板放入漏斗中,然后开真空泵并利用一漏斗蒸馏水冲洗纸板,待蒸馏水快过滤完毕时,加入30ml左右的葡萄酒冲洗纸板,直到葡萄酒过滤完毕后,将葡萄酒和水混合物倒掉,并将抽滤瓶刷洗干净,接着重新安装好过滤设备,利用纸板将瓶中的葡萄酒过滤完毕。
过滤好的葡萄酒倒入375ml白瓶中,以备做冷稳定性试验。
过滤好的样品放入-15℃~-17℃的冰柜中,保持12~14小时,冰溶化后观察有无酒石析出。
备注:1.每次硅藻土过滤完、纸板过滤完和葡萄酒装入375ml白瓶后均要用清水刷洗抽滤瓶。
2.每个纸板不要超过五个过滤样品,否则应更换纸板。
(二)酒石析出量测定法同破坏法的试验条件和要求。
但是要精确计量做试验时葡萄酒的体积(ml)。
(三)冷藏法按破坏法的要求准备好待做冷试验的样品,再根据做好的葡萄酒样品的数量(ml),利用95%(v/v)酒精将葡萄酒的酒精度增加一度。
稳定性实验影响化妆品乳化体稳定的因素很多,主要是乳化体系稳定性和微生物稳定性两个方面,配方设计时的稳定性实验分为乳化体系稳定性实验和微生物稳定性实验两个方面。
一、乳化体系稳定性实验:1、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为了保持产品在储存、使用过程中性能稳定,不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不出现渗油、析水、粗粒、破乳等现象,应在配方设计时进行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这是设计化妆品配方时首先要考虑的。
试验的环境条件应尽可能模拟产品实际环境条件,甚至应比这个可能的实际条件还要严格。
例如为严寒地区研制新的护肤品,除了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所规定的,-15 C/24小时进行低温耐寒试验外,还要掺照产品使用地区实际的情况进行更严格的耐寒试验,依据试验的结果确定原料的稳定性和配方的合理性。
观察项目有外观变化(色调差别,变褪色,条纹颜色不均,混入异物,伤痕,浮游物,分离,沉淀,发汗,白粉,浮起,麻点,疏松,龟裂,胶化,透明性,结块,光泽,陷塌,裂缝,气孔,气泡混入,真菌生长等)。
气味变化(直接,容器的气味混入,使用时)。
实验室中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在40C-50 C电热恒温培养箱中放置30—50天,恢复室温后观察,(2)24 小时之内,在0C -50 C之间来回频繁变化,如此反复操作15-30天,恢复室温后观察,(3)在-5C及40C下循环存放3次,分别每次存放24h,即在-5C存放24h后,在室温下存放24h,再放入40C恒温箱中存放24h,依次循环3次,观察其稳定性;(4)在-5C下存放1周, 观察其稳定性;化装品原料发展更新很快,原料的生命周期很短,而原料或多或少会对成品的的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设计人员在配方设计时要尽可能选择稳定性好的原料,一般而言,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越好,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效果越好,反之亦然。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香波有洗发、护发功能分离的趋向,高温、低温贮存稳定性试验对香波型乳化体而言是个重点。
葡萄酒工厂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教育环节,是我们食品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对于加强学生实践观念、专业运用观念和就业观念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实习学生能增长实践知识,以方便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同时还可以部分的了解本专业发展,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三、实习地点宁夏巴格斯酒庄宁夏西夏王葡萄酒贸易有限公司四、实习公司简介巴格斯酒庄(Chateau Bacchus)酒庄始建于1999年,拥有500亩自主经营葡萄种植园,恒温、恒湿的地下酒窖,用法国橡木桶陈酿。
由庄主王三伟、王彦辉夫妇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兴建。
酒庄主体工程于2006 年5月31日奠基动工,按照国内一流葡萄酒庄“绿色”、“健康”、“人文” 原则独资兴建,经过8年的精心打造,最后于2007年7月30竣工。
,。
酒庄占地面积达6, 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 200平方米,绿化率54%。
酒庄由酿酒车间、地下酒窖和商务中心三大建筑群组成,呈现出欧式园林建筑风格,以巴格斯酒神像作为酒庄的标志性建筑。
巴格斯酒神是原始自然、绿色健康的象征。
巴格斯酒庄坐落于我国葡萄原产地产品保护区域一一宁夏贺兰山东麓,美轮美奂,是酒神巴格斯的东方家园。
酒庄将得到酒神的护佑,源源不断地为世间酿出最美的佳酿。
酒庄秉承“崇尚自然,精心酿造”的经营理念,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条件,引进己被证实在本地区表现优良的葡萄苗木,在国内众多知名酿酒师和品酒师的指导下进行庄园酒的酿造,并亲自实施酿酒的关键工序。
同时,酒庄将每年从法国进口橡木桶来补充和替换,保证葡萄酒橡木桶陈酿的效果,最终酿造出充分发挥宁夏贺兰山东麓原料优势,具有国内顶级品质的巴格斯酒庄酒。
西夏王葡萄酒贸易有限公司夏王葡萄酒,即西夏王葡萄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宁夏农垦集团西夏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宁夏农垦玉泉营葡萄酒厂。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目录实验一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的测定实验二脂肪氧化、过氧化值及酸价的测定(滴定法)实验三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一)实验四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二)实验五绿色果蔬分离叶绿素及其含量测定实验一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的测定一、原理美拉德反应即蛋白质、氨基酸或胺与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美拉德反应开始,以无紫外吸收的无色溶液为特征。
随着反应不断进行,还原力逐渐增强,溶液变成黄色,在近紫外区吸收增大,同时还有少量糖脱水变成5-羟甲基糖醛(HMF),以及发生健断裂形成二羰基化合物和色素的初产物,最后生成类黑精色素。
本实验利用模拟实验:即葡萄糖与甘氨酸在一定pH缓冲液中加热反应,一定时间后测定HMF的含量和在波长为285nm处的紫外消光值。
HMF的测定方法是根据HMF与对-氨基甲苯和巴比妥酸在酸性条件下的呈色反应。
此反应常温下生成最大吸收波长的550nm的紫红色。
因不受糖的影响,所以可直接测定。
这种呈色物对光、氧气不稳定,操作时要注意。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一)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水浴锅、试管等。
(二)实验试剂:1.巴比妥酸溶液:称取巴比妥酸500mg,加约70ml水,在水浴加热使其溶解,冷却后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
2.对-氨基甲苯溶液:称取对-氨基甲苯10.0g,加50ml异丙醇在水浴上慢慢加热使之溶解,冷却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冰醋酸10ml,然后用异丙醇定容。
溶液臵于暗处保存24小时后使用。
保存4-5天后,如呈色度增加,应重新配制。
3.1mol/L葡萄糖溶液。
4.0.1mol/L甘氨酸溶液。
三、操作步骤(一)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 1.0 mol/L葡萄糖溶液和0.1mol/L赖氨酸溶液,编号为A1、A2、A3、A4、A5。
A2、A4调pH 到9.0,A5加亚硫酸钠溶液。
5支试管臵于90℃水浴锅内并记时,反应1h,取A1、A2、A5管,冷却后测定它们的258nm紫外吸收和HNF 值。
药剂试题及答案1. 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药物制剂的设计、制备、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
请简述药剂学的主要任务。
答案:药剂学的主要任务包括:(1) 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2) 探讨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3) 进行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4) 研究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
2.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保证药物疗效的重要条件之一。
请列举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答案: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包括:(1) 药物本身的化学性质;(2) 制剂中辅料的选择;(3) 制剂的包装材料;(4) 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5) 制剂的pH值;(6) 制剂中的微生物污染。
3. 药物的溶解度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
请简述提高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答案:提高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包括:(1) 使用增溶剂;(2) 改变药物的晶型;(3) 制备药物的盐类;(4) 使用表面活性剂;(5) 制备药物的复合物;(6) 制备药物的微粉化制剂。
4. 药物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是指药物制剂在体内吸收和利用的一致性。
请简述生物等效性评价的常用方法。
答案:生物等效性评价的常用方法包括:(1) 血药浓度法;(2) 药动学参数比较法;(3) 临床疗效比较法;(4) 药代动力学研究。
5. 药物制剂的安全性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请列举药物制剂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答案:药物制剂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有:(1) 急性毒性试验;(2) 长期毒性试验;(3) 刺激性试验;(4) 过敏性试验;(5) 致畸性试验;(6) 致癌性试验。
6.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试验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
请简述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的主要内容。
答案: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的主要内容有:(1) 加速稳定性试验;(2) 长期稳定性试验;(3) 影响因素试验;(4) 特殊稳定性试验,如光稳定性试验、高湿稳定性试验等。
7. 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对制剂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请简述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对制剂质量的影响。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完善和改进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是生物学和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之一,该实验通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并用化学方法进行分离,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及其结构,为深入了解生物的结构和代谢提供了基础。
然而,传统的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存在一些问题,如提取条件不稳定、分离效率低、方法不够灵活等。
因此,需要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实验的稳定性和精度。
一、实验方法的改进1、提取液的改进传统的绿叶提取液一般使用沸水或乙醇等单一溶剂提取,虽然提取效果较好,但如操作不当易破坏色素结构并导致提取条件不稳定。
因此,可以使用混合溶剂提取。
混合溶剂包括乙酸乙酯、异丙醇和二甲苯等,通过调整不同溶剂比例以提高提取效率和稳定性。
2、色素分离方法的改进传统的色素分离方法主要为薄层层析、纸层析等方法,由于这些方法操作简单但分离效果不太理想。
因此,可以尝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高级方法,使色素分离更为准确。
同时,还可以使用色谱柱进行分离,使分离效果更好,同时减少试验过程中对样品的污染。
3、分析仪器的改进在实验中,仪器的选择也极为重要。
传统的绿叶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一般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但如对样品处理不当或试验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时,测量结果会受到影响。
因此,可以使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仪器如;液相色谱质谱仪进行测量,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信赖度。
1、样品的选择在进行实验前需要选择优质的绿叶样品,并保持样品的新鲜度,否则会影响存放时间太长或存放条件不当样品的质量和实验结果。
2、操作的精准度在实验时,需要精确控制溶剂的比例和使用仪器的操作步骤,避免误差引起实验结果的不准确。
3、数据处理的准确性进行实验后,需要仔细处理实验数据,按照正确的流程处理并分析数据结果。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实验中可能会产生的误差,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绿叶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在现代科学研究和生产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和仪器,提高样品的选择和操作的精准度等方法,使实验结果更为准确和精确,揭示绿叶中食物成分的结构组成和特性,在食品领域和健康保健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化妆品中的皮肤光敏性成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评估化妆品中的皮肤光敏性成分是指容易在阳光的照射下引发皮肤光敏反应的物质。
这些成分在化妆品中常常用于提供美白、抗衰老或色素调节等功效。
然而,由于其光敏性的特点,若稳定性不佳或使用不当,可能产生皮肤刺激、红斑、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因此,对于化妆品中的皮肤光敏性成分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一、皮肤光敏性成分的稳定性评估1. 稳定性测试方法为了评估化妆品中的皮肤光敏性成分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测试方法:(1) 自由基产生能力测试:通过测定光敏性成分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的自由基量,来评估其稳定性。
(2) 光敏性物质的分解测试:通过对光敏性成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等)的分解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评估其稳定性。
(3) 紫外线辐射测试:将光敏性成分暴露在紫外线照射下,观察其变化情况,如颜色、透明度、pH值等的变化,以及成分含量的变化,来评估其稳定性。
2. 稳定性评估标准根据化妆品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的多样性,对于皮肤光敏性成分的稳定性评估标准也相应需要灵活设置。
通常,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指标:(1) 成分含量的变化:通过测定光敏性成分的含量变化情况,来评估其在化妆品中的稳定性。
(2) 外观的变化:通过观察光敏性成分在照射下的颜色、透明度等外观变化,评估其稳定性。
(3) 光敏反应的发生率:通过进行人体试验,观察皮肤光敏反应的发生率来评估光敏性成分的稳定性。
二、皮肤光敏性成分的安全性评估除了对光敏性成分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外,还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
光敏性成分如果不经过安全性评估和临床试验,可能会引发潜在的皮肤过敏、刺激等不良反应。
1. 安全性测试方法常用的安全性测试方法包括:(1) 皮肤刺激性测试:通过在动物或人体皮肤上进行贴敷试验,观察光敏性成分引起的皮肤刺激反应,评估其安全性。
(2) 过敏原性测试:采用动物或人体进行过敏测试,观察光敏性成分引起的过敏反应,评估其安全性。
火龙果果皮色素的提取与稳定性研究摘要研究了火龙果果皮色素在水和乙醇溶液提取条件下的提取效果,并试验了pH值、温度、光照、氧化剂、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和某些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火龙果果皮色素在酸性环境下能保持稳定的色调,对热、光、氧化剂、还原剂、中性食品添加剂和常见金属离子都稳定,只有碱和Cu2+对色素的乙醇溶液有强烈的褪色作用。
关键词火龙果;果皮;色素;提取;稳定性食品的色泽,是人们鉴别食品质量优劣、表现喜厌的先导,也是食品感观质量评定中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保持或赋予食品以良好的色泽,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合成色素尽管具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稳定性好、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由于其对人体的危害,使用已受到严格的限制。
而天然色素不仅使用安全,而且具有一定的营养或药理作用,其药用价值和着色特征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开发。
火龙果(Pitaya)又名红龙果,为仙人掌科(Cactaceae)量天尺属(Hylocereus undatus)的果用栽培品种,其果实呈橄榄状,桃红色的外皮亮丽夺目,而果肉有白、黄、红等不同颜色。
火龙果原产西半球赤道附近的中美洲至南美洲热带雨林地区,在我国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均有种植。
因火龙果美味可口,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和花青素,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目前已成为一种新奇、优良的绿色保健食品[1]。
火龙果果皮鲜艳,含有大量红色素,从果皮中提取天然色素,可以变废为宝,不但可以实现火龙果的综合利用,提高火龙果的附加值,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火龙果鲜果皮为原料,分别用乙醇和水萃取法提取红色素,按文献[2]探讨了pH值、温度、可见光、氧化剂、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的稳定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与仪器1.2 试验方法1.2.1 色素的提取。
称取300 g左右的新鲜火龙果果皮,于组织捣碎机中捣碎,平均分为2组,分别用蒸馏水和70%的乙醇提取色素,过滤后都配成200 mL 色素供下列试验[3-6]。
实验一卵磷脂提取及乳化性能分析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蛋黄中卵磷脂提取纯化工艺及其验证方法,分析蛋黄卵磷脂这种乳化剂的乳化性能。
2.实验原理利用蛋黄中的各种脂类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卵磷脂与其他脂类分开。
首先,利用醇将脂类物质从蛋黄中提取出来,将醇蒸干后,即为脂类物质。
然后根据卵磷脂不溶于丙酮的特性,将卵磷脂提取出来。
乳化剂是一种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的物质。
它可介于油和水的中间,使一方很好地分散于另一方的中间而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卵磷脂具有如下的结构(式中B为含氮的残基):卵磷脂中含有亲油基R和亲水基N、OH,是良好的天然乳化剂。
3. 试剂与仪器:丙酮,95%乙醇,食用油,高速均质机4. 操作步骤①卵磷脂的粗提工艺流程:清洗鸡蛋→打蛋→取蛋黄(约20g,蛋白回收)→95%乙醇搅拌提取→过滤,取上清液→乙醇挥发→残余物浓缩、净化→粗卵磷脂。
95%乙醇提取:加入60mL95%乙醇,搅拌20min左右,静置30min,乙醇浸泡液即为黄色,过滤(三角漏斗、滤纸),滤液澄清。
乙醇挥发:采用水浴加热方法进行,因乙醇的沸点为78.4℃,故蒸发温度选取90℃。
蒸发至烧杯中物质呈厚油状物,即可停止蒸馏,准备沉淀净化。
沉淀净化:沉淀净化是用丙酮进行的,方法是,往烧杯中加入油状物二倍量的丙酮(约3mL),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形成沉淀后,将上层浑浊的丙酮液倾出(丙酮回收),再加同量的丙酮洗净,这样重复2~3次,即得到蜡状的卵磷脂。
②卵磷脂的验证取少量卵磷脂置入试管,加10%NaOH溶液2mL,并在水浴上加热,产生腥味。
③卵磷脂乳化性能检测剩下的磷脂在玻璃棒搅拌下分散到30mL的色拉油中, 然后加入30 mL 蒸馏水, 经高速均质机分散15sec, 得到乳状液。
将乳化液转移到50mL 的量筒, 放置24h以上,观察分层情况, 并计算乳化层比例(%) 以衡量磷脂的乳化稳定性和乳化能力。
乳化层比例越大, 磷脂的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越好。
实验二色素的稳定性试验一、概述色素是对食品进行着色处理的添加剂,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食品原料的原有颜色,弥补加工中天然色素在加工中的变化导致产品的变色现象;使产品的颜色与其风味保持一致;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要求。
食用色素包括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
无论哪类色素,在加工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变色,衡量色素在加工中色调稳定性的指标有坚牢度和稳定性,前者是指在食品固体成分表面上的色素,对环境因素的抵抗作用,而后者是描述均匀分散在食品表面凝固的色素对环境的抵抗能力。
掌握影响色素稳定性的因素,对于正确使用色素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1.掌握食用色素坚牢度和稳定性的评价方法2.掌握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3.掌握影响色素坚牢度与稳定性的因素三、实验原理各种色素都有其固定的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值,其坚牢度和稳定性可以用以下指标表示:耐热性、耐光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耐金属离子性和耐菌性。
将色素溶液加热、调节PH值、加入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金属离子,通过测定上述各溶液的吸光度,并与之正常色素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色素的坚牢度和稳定性。
四、实验原料与仪器1.原料:新鲜花卉、柠檬黄, 1%高锰酸钾、1%Na2S2O3、1%抗坏血酸、1%三氯化铁、1%氯化铜、5%H2O 22.仪器:烧杯、容量瓶(25ml、100ml、1000ml)、移液管(1ml)、试剂瓶、量筒、电炉、酸度计、分光光度计、水浴锅五、实验方法1.试剂的配制(1)色素溶液的配制称取柠檬黄1.25g,分别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用蒸馏时定容至刻度。
取新鲜花卉100g,加水于60℃浸泡至花卉颜色变淡,将提取液移入1000ml 容量瓶定容。
(2)氧化剂、还原剂的配制分别称取1g高锰酸钾、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放入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3)金属离子溶液的配制分别称取4.84g三氯化铁、2.116g氯化铜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
化妆品中的色素选择与稳定性评估化妆品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容品,色素的选择和稳定性评估是其研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化妆品中色素的选择原则以及稳定性评估的方法与标准。
一、色素选择原则色素是化妆品中赋予产品颜色的关键成分,正确的色素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安全性:化妆品是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色素的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色素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能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
2. 稳定性:色素在化妆品中需要保持长久的色彩稳定性,不能褪色、变质或影响产品的质感。
因此,选择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色素是十分重要的。
3. 配伍性:色素的选择应考虑与其他成分的相容性,避免产生化学反应导致色素变质或产品失去稳定性。
4. 色彩效果:不同的化妆品产品对色彩效果有不同需求,选择与产品定位相符的色素可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稳定性评估的方法与标准为了确保色素在化妆品中的稳定性,可采用以下方法与标准进行评估:1. 物理稳定性评估:主要通过观察色素在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常用的物理稳定性评估方法包括加速老化试验、高温高湿试验和光照试验等。
2. 化学稳定性评估:通过分析色素在化妆品配方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及与氧化剂、还原剂等的相容性,来评估色素的化学稳定性。
3. 刺激性测试:使用动物模型或人体志愿者进行刺激性测试,评估色素对皮肤的刺激性及过敏性。
4.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色素的使用限量和安全评估标准。
例如,欧洲化妆品协会(COLIPA)和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色素的使用和评估有一系列的指导文件和标准。
通过以上稳定性评估的方法与标准,可以对色素的品质进行评估与把控,确保其在化妆品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论色素在化妆品中的选择和稳定性评估是化妆品研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正确选择安全、稳定性良好的色素,并通过物理、化学和刺激性等测试评估其稳定性,可以有效保障化妆品产品的品质与安全。
天然色素叶黄素使用中的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陈志行;雷婷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4(025)006
【摘要】本实验将国产叶黄素纯化后测定其光谱特性,并研究了温度、光照、pH 值、金属离子对叶黄素稳定性的影响及色素的耐还原性,其中造成色素损失率最高的是还原剂,最少的是金属离子.选取其中三种有较强影响色素稳定性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和使用环境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34),从实验所得,对叶黄素稳定性影响效果的主次顺序:金属离子>pH>VC,最优水平组合为Zn2+为0.0055%,VC 0.020%,pH 为6.0.综合因素试验结果与单因素刚好相反.
【总页数】5页(P88-92)
【作者】陈志行;雷婷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应用化学系,广东,深圳,518060;深圳大学应用化学系,广东,深圳,518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02.3
【相关文献】
1.辅色素对笃柿天然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J], 聂芊;吴春
2.常用的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J], 孔凡真
3.天然叶黄素与复合黄色素对黄羽肉鸡着色效果的影响 [J], 吕勇;叶家平;彭弗友;
王银东;武进;吴世林
4.天然叶黄素与合成黄色素对鸡蛋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 [J], 吕勇;叶家平;檀凯;王银东;武进;吴世林
5.天然叶黄素与合成黄色素对鸡蛋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 [J], 吕勇;叶家平;檀凯;王银东;武进;吴世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添加剂实验》讲稿实验一复合膨松剂的配制及其性能测试复合膨松剂广泛应用在非发酵食品的膨松,如饼干、面包和馒头等。
复合膨松剂较一般剂的膨松具有产气量大,反应易于控制,反应产物不影响食品品质等特点,还可简化食品生产工艺,提高食品质量。
1.实验目的:(1)掌握配制复合膨松剂的基本原则。
(2)掌握测定膨松剂质量的简易方法2.实验内容(1)测定酸性物质的中和值。
(2)配制一种复合膨松剂。
(3)膨松剂的测定与应用。
3.主要仪器和试剂滴定装置、蒸煮设备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酒石酸氢钾、碳酸氢钠、面粉、淀粉、酚酞指示剂4.实验步骤(1)配制500ml的0.1N的NaOH溶液;(2)用邻苯甲酸氢二钾标定NaOH溶液;称取邻苯甲酸氢二钾0.4g左右,加入20~30ml水溶解,再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直接用NaOH滴定。
N NaOH =100M/204.23VNaOHM——邻苯甲酸氢二钾的重量(g)(3)用NaOH溶液滴定酒石酸氢钾和磷酸二氢钙;称取酒石酸氢钾和磷酸二氢钙分别为0.2 g、0.12 g左右,滴定方法同(2)。
(4)计算中和值;计算公式是:某酸性盐的中和值=NNaOH VNaOH×84.01×100/1000WW——某酸性盐的重量(g)(5)配制复合膨松剂;1)碳酸氢钠的用量点总量的30%;2)至少用二种酸性膨松剂,分别中和碳酸氢钠为1:1或1:2;3)每组配制二种复合膨松剂各3g,先计算好再准确称量;4)复合膨松剂要充分研碎,便于分散混匀。
(6)实用验证复合膨松的效果。
1) 每组称量二份面粉各100g;2) 把二种复合膨松剂各3g分别加入到二份面粉中混合均匀;3) 加入适量温水,揉匀成面团;4) 做成小馒头等形状,放入蒸煮锅内蒸熟(约20分钟);5) 比较二种复合膨松剂的膨松效果或跟其他同学的比较。
5.实验要求(1)操作规范,合理;(2)原始数据齐全,结果准确,误差在合理范围内;(3)实验报告完整;(4)实验卫生清洁。
第一作者简介:王丰(1973-),女,硕士,讲师,现主要从事分析化学和天然产物提取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E -mail :jlnkjxgc @ 。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吉教科合字[2008]第238号)。
收稿日期:2010-07-19红树莓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王 丰,明 哲(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九站132101) 摘 要:以红树莓浆果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对红树莓果实中的色素进行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结果表明:红树莓色素最大吸收波为510nm ,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50%的乙醇溶液,按1∶10的料液比,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30min ,提取2次。
稳定性研究表明,pH 对红树莓色素呈色影响较大,在低于50℃、避光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
红树莓色素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蔗糖对色素无明显影响,VC 对色素具有降解作用,Fe 3+离子对红树莓色素具有保护作用,能够稳定其结构。
关键词:红树莓;色素;提取;稳定性中图分类号:Q 949.7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0)20-0014-05 红树莓又称木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
东北野生红树莓的成熟果实富含红色素,是提取天然色素的很好原料。
红树莓中含有的红色素以花色素苷形式存在,属于类黄酮类物质[1]。
花色素苷在生理环境下表现出强烈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突变、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抑制肿瘤细胞发生、抗菌等生物活性[2-5]。
此外花色素苷还具有镇痛解热的作用[6]。
红树莓中含有丰富的红色素,其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安全、无毒、资源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作用,在食品、化妆、医药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有着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该研究采用乙醇作为提取剂结合超声波进行辅助提取,对红树莓色素的提取技术及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红树莓色素的开发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仪器721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托盘天平(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KQ3200DB 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RE5223旋转蒸发器(上海沪西分析仪器厂)、数显水浴恒温振荡器(金坛市晶玻实验仪器厂)、UV -1700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实验二色素的稳定性试验
一、概述
色素是对食品进行着色处理的添加剂,使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食品原料的原有颜色,弥补加工中天然色素在加工中的变化导致产品的变色现象;使产品的颜色与其风味保持一致;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要求。
食用色素包括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
无论哪类色素,在加工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变色,衡量色素在加工中色调稳定性的指标有坚牢度和稳定性,前者是指在食品固体成分表面上的色素,对环境因素的抵抗作用,而后者是描述均匀分散在食品表面凝固的色素对环境的抵抗能力。
掌握影响色素稳定性的因素,对于正确使用色素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
1.掌握食用色素坚牢度和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2.掌握天然色素的提取方法
3.掌握影响色素坚牢度与稳定性的因素
三、实验原理
各种色素都有其固定的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值,其坚牢度和稳定性可以用以下指标表示:耐热性、耐光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氧化性、耐还原性、耐金属离子性和耐菌性。
将色素溶液加热、调节PH值、加入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金属离子,通过测定上述各溶液的吸光度,并与之正常色素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就可以确定色素的坚牢度和稳定性。
四、实验原料与仪器
1.原料:新鲜花卉、柠檬黄, 1%高锰酸钾、1%Na
2S
2
O
3
、1%抗坏血酸、1%三氯化
铁、1%氯化铜、5%H
2O 2
2.仪器:烧杯、容量瓶(25ml、100ml、1000ml)、移液管(1ml)、试剂瓶、量筒、电炉、酸度计、分光光度计、水浴锅
五、实验方法
1.试剂的配制
(1)色素溶液的配制
称取柠檬黄1.25g,分别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用蒸馏时定容至刻度。
取新鲜花卉100g,加水于60℃浸泡至花卉颜色变淡,将提取液移入1000ml 容量瓶定容。
(2)氧化剂、还原剂的配制
分别称取1g高锰酸钾、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放入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3)金属离子溶液的配制
分别称取4.84g三氯化铁、2.116g氯化铜与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ml。
2.色素溶液特征吸光度的测定
(1)色素溶液吸光值的测定
取柠檬黄溶液0.2ml,加4.8 ml水,用分光光度计在 428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
(2)天然色素溶液吸光度值的测定
取天然色素溶液,用分光光度计在190-800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吸光度值―吸光波长特征曲线,以最大吸光度的波长为该色素的特征吸光波长。
3.色素坚牢度与稳定性测定
(1)温度的影响
分别吸取天然色素、柠檬黄色素溶液0.2ml,加4.8 ml水,于70℃水浴锅内恒温水浴1h,冷却后于相应的特征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值。
(2)氧化剂、还原剂的影响
分别吸取天然色素、柠檬黄色素溶液0.2ml,加4.8 ml水,加入1ml5%H
2O
2、
1ml1%Na
2S
2
O
3
溶液,在特征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值。
(3)金属离子的影响
分别吸取天然色素、柠檬黄色素溶液0.2ml,加4.8 ml水,,分别加入0.5ml 的Fe3+(Cu2+)溶液,在特征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值。
六、结果与分析
1、色素溶液的特征吸光值
柠檬黄λ428nm =
天然色素的特征波长λ= ;该波长下的吸光度值为А= 天然色素吸光值――吸光波长的曲线图
吸光度--吸光波长
0.2
0.4
0.6
0.8
1
1.2
12
3
吸光波长吸光度
2、温度、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对色素溶液的吸光度产生什么影响?
6、的影响
七、思考题:
1、影响食用色素坚牢度与稳定性的因素有那些?
2、比较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色素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