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32.96 KB
- 文档页数:4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及答案(2019)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héǎi shēng tài zīyuán jīng yínggòng xiàn shèxiǎng làn yòng jiézhì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茵(_______)盲(_______)券(________)腊(_______)菌(_______)育(_______)卷(________)蜡(______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飞(____)走(____)大吃(_____)(____)(____)真(_____)确乌云(____)(____)狂风(_____)(____)倾(_____)大(____)富(____)堂(____)怒气(____)(_____)日(_____)天(____)只要你坚持练习,______,定能写出一手好字。
2.不知是谁惹恼了他,他_______地走进了教室。
3.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无不_______,气势磅礴。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只有……才……只要……就……虽然……还……要是……就……不管……都……①________我做错了事,您________结结实实地打我一顿好了。
②________我收集了这么多东西,我所缺少的东西________很多。
③我当时也________它们有用无用,________把它们收拾在一起。
④________齐心协力,________能把事情办好。
五、按要求写句子。
(15分)①天空挂着圆月。
(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这件事中,受到很大的教育。
课时达标训练(六)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时间:40分钟 分值:42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的湖底修筑3~4道挡土墙,它们在不同时段完全或部分被水________。
②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熟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________了的“单位”之门。
③并没有多少城市居民有儿童时代放牛的经历,也没有多少公园的造访者懂得环境伦理,所以,野草之美往往被________。
④随着水际植物群落的形成,许多野生动物和昆虫也将得以栖居、________。
A.湮没 埋没 淹没 繁育B.淹没湮没埋没繁衍C.埋没淹没湮没繁育D.湮没淹没埋没繁衍解析:选B 埋没:一指掩埋,埋起来;二指使显不出来,使不发挥作用。
句③即是“使显不出来”的意思。
淹没:(大水)漫过;盖过。
用于句①最恰当。
“湮没”和“埋没”意思大致相同,但“湮没”多用于抽象事物,比如时间。
用于句②恰当。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繁育:繁殖培育。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无可厚非。
B.各级人民公仆绝对不能熟视无睹百姓的困难,而应当为人民排忧解难。
C.某女子因争执辱骂老人,言辞激烈,不堪入目,老人患有心脏病,倒地而死。
该女子被判过失致人死亡罪,获刑一年。
D.日本和英国是美国在东西两面的“哼哈二将”。
一个希望与美国建立稳固但不盲从的关系,一个强调要构筑紧密和对等的伙伴关系,说法不同,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解析:选D A项,“无可厚非”表示虽不很圆满,但不能过分责备。
巡航本来合情合理,并无错误,应改为“无可非议”。
B项,搭配不当,“熟视无睹”作谓语时后面不能带宾语,可以改成“对百姓的困难绝对不能熟视无睹”。
C项,“不堪入目”指形象丑恶,印象不好,使人看不下去。
这里指该女子的语言非常难听,应用“不堪入耳”。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期中调研试卷(卷面分值:120分;测试时间:100分钟)一、语言文字积累(60分)1.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3分)小草说:“值得赞美的是阳光、雨露和岩石妈妈。
”2.根据情境写词语。
(10分)革命先烈用鲜血zhuàn()写着民族历史,他们用对祖国的满qiāng( )热忱quán shì()着什么是中华民族的jǐ()梁。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应该开tuò( )进取,不jù()困难,战胜恐bù(),以顽强的yì()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力拼bó( )。
3. 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20分)(1)下面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瞭.望(liáo )逆.境(nì)B. 刁难.(nàn )挑剔. (tì)C. 挣.扎(zēng) 餐.馆(chān)D. 牛棚.(pén)择.菜(zé)(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余音绕粱惊心动魂暴跳如雷B.啧啧赞叹龙飞凤舞鸭雀无声C.惴惴不安天经地义井然有序D.妙语连珠深明大义负寓顽抗(3)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惊恐.万状(畏惧)与世长辞.(告别)B.负.荆请罪(背)生死攸.关(所)C.节衣缩.食(减少)爱不释.手(解释)D.熟.能生巧(熟练)心急如焚.(烧)(4)下列带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外婆的心脏..。
..不太好。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B.这个地道..的北京话。
..很深。
她能说一口地道C.这个角色我可以代替..爸爸去开家长会。
..他来演。
今天奶奶代替D.来,给老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
..捶捶背。
老子(5)把词语依次填入横线,正确的一组是()。
春天已经来临,冰雪()。
周末,我们到钢铁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六年班学号姓名一、积累与运用(35分)1.看拼音写词语。
(8分)róu měi lǐ mào zhái yuàn zhào yào()()()()xiǎn yào yì lì sù jìng cì xù()()()()2.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洒.脱(sǎ) 迂.回(yú) 憧憬.(jíng)冠冕.(miǎn)B.花苞.(bāo) 婆娑.(suō) 雹.子(bá) 点缀.(zhuì)C.璀璨.(càn) 渲.染(xuàn) 摇曳.(yì) 笨拙.(zhuō)D.妩.媚(fǔ) 崎.岖(qí) 旗帜.(zhì) 稍.微(shāo)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全神贯注惊天动地禁飘带舞满腔怒火B.热血沸滕排山倒海参差不齐昂首挺胸C.粉身碎骨一碧千里孤芳自赏迎风招展D.居高临下群马疾驰千军一发聚精会神4.给下面带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含糊:A.差劲;无能; B.不认真,马虎; C.不明确,不清晰。
(1)测量工作绝不含糊.——这是我国桥梁工程师们始终坚守的工作信条( )(2)周总理曾强调:“在主权问题上,绝不能有丝毫含糊..。
( )(3)常四爷说:“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 (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2分)A.尽管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做成飞机模型。
B.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C.五月赛龙舟、八月中秋赏月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D.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6.下列选项表达情感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
(2分)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qíqūxuán yáshuǐqúbào f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ízhìxǐyuèjùlíyìl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弦(________)轴(________)曝(_______)锦(________)谱(________)舷(________)柚(________)瀑(_______)棉(________)普(_______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惊心动(______)力(_______)狂澜(_______)不犹豫不(______)争辩再接再(_______)夜以(______)日句子:经过他(______________)地工作,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希望他以后能(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只要……就……不仅……还……一……就……无论……都……(1)桂花(____)开,母亲(____)开始担心了。
(2)桂花(_____)可以用来泡茶,(_____)可以做糕饼。
(3)(_____)不来台风,我(____)可以收几大箩桂花。
(4)我(_____)对什么花,(____)不懂得欣赏。
五、按要求写句子。
(15分)①缩句: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把句子写具体、生动:花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不用问号的句子,句子的意思不能改变。
绝密★启用前2018年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42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
喜出忘外________ 坚苦奋斗________ 惊恐万壮________ 悲愤欲决________ 巧夺天功________ 永往直前________2、给下面划线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读音A :载歌载________(zài zǎi )舞 横________(héng hèng )行霸道 涕________(tì qì)泪 黎________(lí lín )明B :①这道菜很地道________(dì dao dì dào ),不愧出自特级厨师的手。
②指“兄”和“弟”。
“兄弟”应读________(xiōng dì xiōng di )。
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题型注释)3、按课本内容填空(1)《我们爱你啊,中国》中贯穿全诗的一句是________。
围绕这一中心,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2)郑成功________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________。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诗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________而欣喜。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请注意,以下为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试卷,试卷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1. 下面句子中的“愤怒”一词意思相近的是:
a) 生气
b) 高兴
c) 害怕
2. “山如黛,水如墨”这句话在描写什么?
a) 景色
b) 人物
c) 声音
3. 下面哪项是“他们”做主语的句子?
a) 鸟儿在林中欢乐地歌唱。
b) 他们都积极参加了环保活动。
c) 郊外的花草美丽极了。
...
二、判断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1. 诗的韵律让我们感受到美。
2. 故事是生活的缩影。
3. 语文课上,我们要多读书、多写字、多背诵。
4. 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水波构成了美丽的景色。
5. 小鸟在枝头歌唱,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欢乐。
...
三、阅读理解(共40分,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寒假里,李明的爸爸带他到大山里参观。
“山环境优美,清新宜人”,他在家乡记下:“到处是绿色的树木,河水清澈见底。
”李明很开心。
这是他长大后的记忆之一,留在他心中。
1. 李明的爸爸是什么时候带他参观大山的?
2. 李明对大山的印象如何?
3. 这是李明长大后的一段什么记忆?
...
四、写作(共10分)
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描述你在自然环境中的一次难忘经历。
...
希望大家认真答题,祝你们考试顺利!。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卷含参考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dǒu qiào shè jìmiǎn lìqīnɡ tīnɡyōu l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ī yuán juàn liàn sù liào jiāo zào táo zu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逝(______)挠(______)扭(______)俊(______)浙(______)饶(______)钮(______)骏(______)晰(______)绕(______)纽(______)峻(_____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_____)负(____)名(____)天(____)地(____)头(____)节守(____)相(____)香(____)十(_____)日(____)而(_____)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即使……也……只要……就……如果……就……虽然……但是……1. (_____)关掉发动机,火箭(______)可以继续前行。
2.(_____)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头,立刻(_____)会出现一束光柱。
3.(_____)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____)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约七圈半。
4.(_____)人在奋力奔跑时,速度达到二十四千米每小时,(____)这个速度跟鸵鸟比差远了。
五、按要求写句子。
(15分)(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河。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爸爸的启发下,让我解决了这道难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试题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zhà lan kòng zhìtiāo ti fù gàixí jīnuó yípái huái míng mèi yuán zhùchè dǐxī shēng chōu ti二、用“√”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哀悼.(diào dào)喧嚣.(xiāo qì)瞟.见(piāo piǎo)兴.奋(xīng xìng)渲.染(xuǎn xuàn)监.督(jiān jiàn)三、区分组词。
催(_________)爆(_________)葡(_________)堂(_________)摧(_________)暴(_________)匍(_________)膛(_________)四、先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巧夺(____)(____)惟(____)惟(____)(____)(____)冲冲襟(____)带(____)(____)味(____)长自(____)自(____)断断(____)(____)(____)(____)如生1.柱子和屋檐上雕刻的飞禽走兽都(____________),真可谓(_________)。
2.这场雨(_____________)地下了一星期,池塘里的水都涨满了。
五、选词填空。
销毁毁灭1.圆明园的(______)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侵略者为了(______)罪证,在园内放了一把大火。
不仅……还……如果……就……3.(______)这个办法真能推广,战士们(______)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
4.园中(______)有民族建筑,(______)有西洋景观。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卷附答案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230cm3=()ml0.6dm3=()L=()ml6800ml=()L0.45m3=()dm32500cm2=()m215m26dm2=()m224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34.8立方米=()立方分米2.08立方分米=()升()毫升2、一个长方体长5cm,宽4cm,高2cm,这个长方体上面的面积是()cm2,前面的面积是()cm2,右面的面积是()cm2,它的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3、挖一个容积为48m3的长方体土坑,占地面积为24m2,这个土坑深()m。
4、40升水倒入长0.4米,宽0.2米的玻璃缸中,水深()分米。
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棱长和扩大()倍,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倍。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6、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体积比较()。
A.一样大B.表面积大C.不好比较大小D.体积大7、下面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D.8、一个长6dm,宽4dm,高5dm的长方体盒子,最多能放()个棱长为2dm的正方体木块。
A.12B.13C.14D.159、靠着墙边摆放着一个由小正方块堆成的正方体,露在外面的可能面有()个。
A.13B.27C.17D.1910、把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分米。
A.18B.9C.36D.以上答案都不对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11、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一定相等。
……………………………………()12、一个冰箱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
…………………………………………………………()13、把表面积6cm2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2cm2。
………()14、长方体的六个面中有可能有四个面的面积相等。
……………………………………()15、体积相等的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一定相等。
2018-2019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检测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
(3分)
祖国是我们心心向往的地方。
二、读拼音,结合语境写汉字。
(4分)
马航MH370客机坠毁南印度洋的消息传来,154名中国乘客的家属痛哭流tì( ),陷入深深的yōu( )伤之中。
大家一面悲愤地声讨马方的蒙bì()和延误,一面点起蜡zhú( )为亲人祈福。
三、下面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 ()
A.深渊弥漫雾霭悲愤欲绝 B.眼诓欺凌旋律四处奔波
C.幽暗呐喊优虑与世长辞 D.涕泪襄阳九洲异国他乡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6分)
1.负隅(yú)顽抗、开拓(tuò)、生肖(xiào)这三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标注都正确。
( ) 2.“悲愤欲绝”与“络绎不绝”两词中的“绝”字意思相同。
( ) 3.“他说的是地道的四川话”中的“地道”应读作“dì dào”。
(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2分)
1.波兰遭到了欧洲列强的瓜分。
波兰人民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2.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
..着盎然的春色。
(用加点词语造句)
3.即使
..你远在他乡,也.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4分)
1.“我们,我们,我们,我们,你是,我们爱你啊,中国!”读这一小节时应该用的语气。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代诗人杜甫。
诗中“妻子”的意思是,“喜欲狂”的意思是。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这两句描写出了杜甫时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的思想感情。
杜甫被誉为“”,他的诗被誉为“”。
3.《示儿》的作者是。
诗中,“但悲”的意思是“九州同”的意思是。
从这首诗中,我们体会到了诗人一生的遗憾是。
他对孩子的嘱咐是: 。
(填诗句)全诗表达出诗人
的思想感情。
4.著名的《革命进行曲》是音乐家肖邦的作品。
他的祖国是,当时他的祖国十分之九正被 (国家)侵占着。
他临死前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
七、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27分)
(一)郑成功(节选)
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喜出望外。
他们把粮食、海鲜、蔬菜和茶叶送来慰劳郑军官兵。
高山族的酋长也送来鹿皮和兽肉,要见郑成功。
郑成功赠给他们绸布和烟草,表示谢意。
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大力发展生产。
他派人把汉族农民用的犁、耙、锄、镰等农具,送到高山族弟兄手里。
高山族弟兄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
他还规定高山族子弟读书可以免除徭役。
这样一来,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更融洽
了。
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1.对郑成功军队收复台湾,台湾同胞是如何表现的?(3分)
2.郑成功是如何发展台湾地区的农业的?,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2分)
3.选文最后一句话在全文所起到的作用是。
(3分)
4.选文主要描写的是郑成功在和两个方面的伟大功业。
(4分)
5.如果你是高山族的酋长,在见到郑成功时说些什么呢?(3分)
(二)有志气的中国人
飞机是20世纪初由美国莱特兄弟最早研制成功的。
他们没想到,只过了几年时间,中国人就自己研制出了飞机。
这个有志气的中国人叫冯如。
冯如是广东的一个农民家庭的儿子。
12岁那年,他要出国谋生,父母舍不得他走,他说:“大丈夫四海为家,一辈子守在家里,不是我的志愿!”
他来到美国,刻苦学习机械、电学等各种知识和技术。
1904年,他听到祖国的东北被日俄侵略,中国人被任意屠杀的时候,气愤极了。
当时美国莱特兄弟刚发明了飞机,冯如就想,如果中国有了飞机,守住边疆海口,外国就不敢欺负了。
他对朋友们说:“我决定自己研制飞机,然后驾机回去,报效祖国。
如果不成功,我情愿去死。
”于是他四处搜寻资料,钻研学习,又用筹集到的很少一点资金,开始研制。
父母亲想他,希望他回国探亲,他表示:“飞机不成,誓不返国。
”
1909年,冯如成功地制出了飞机。
他驾驶着自己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上空飞行,航程超过了莱特兄弟的首次记录。
美国报纸刊登文章说:“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
冯如后来回国筹办航空事业,在一次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牺牲,年仅29岁。
他为振兴中华做出了令人难忘的贡献。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4分)
(1)筹集: (2)筹办:
2.冯如为什么要研制飞机?(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3、用“”画出体现冯如立志研制飞机的坚定意志的句子。
(2分)
4. 看完全文,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写下来。
(3分)
八、口语交际。
(5分)
下面是一位导游与外国游客的一段对话,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导游:中国有56个民族……这些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和风土人情。
游客:你们国家哪个民族人数最多?你能向我们介绍几个民族的特色风情吗?
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