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1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导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导论一、专业概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一门涉及材料科学、工程力学、物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工程技术学科。
该专业主要研究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力学等变化以及材料的成型和加工工艺,目标是实现材料的高效、节能、环保制造。
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从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三、专业课程设置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原理、材料加工工艺、材料性能与检测、材料表面工程等。
这些课程涵盖了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材料成型工艺及设备、材料的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内容。
四、专业实践环节本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这些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专业就业前景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广泛,毕业生可以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能源、化工、材料加工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也可以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六、专业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也在不断进步。
未来,该专业将更加注重材料的环保性、高性能化和智能化制造。
例如,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材料的快速成型和制造,通过机器人技术实现自动化生产线等。
此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本专业将更加注重数字化设计和制造,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产品设计,通过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实现产品的快速制造。
七、专业学习方法1.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本专业涉及多学科交叉,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数学、物理、化学等。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成型及控制)Materials Molding & Control Engineering(METAL)专业代码:080302学制:4年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成型及其过程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材料成型过程的控制和工艺优化、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和制备、材料成型的模具设计和计算机模拟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目标1:(扎实的基础知识)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材料成型、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计算机和自动控制工程等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通过接触和掌握本领域的先进方法,接受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训练,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所学基础知识应用到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实践中去做好准备。
目标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能在金属材料成型的机械与模具设计、过程的控制和工艺优化、新材料与新产品开发等领域,能够创造性地利用金属材料加工成型基本原理解决实践和工业需求遇到的问题。
能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能力。
目标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进而能够具备金属材料成型工程领域的领导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科学决策和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目标4:(工程系统认知能力)让学生认识到金属材料成型是实现金属材料工业实用化系统的设计和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之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世界。
目标5:(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金属材料成型对人们日常生活、工商业的经济结构以及人类健康所产生的潜在影响,从而具有一定的金属材料成型专业的社会影响评价能力。
目标6:(全球意识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保持清晰意识,有竞争力地、负责任地行使自己的职责。
目标7:(终身学习能力)金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种经历的职业生涯,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专业简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成型工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培养具有材料成型加工基础理论与应用能力,受到现代工程师训练,从事材料制备、加工工艺及设备的设计与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设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为金属成型及模具专业方向和塑料成型及模具专业方向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富有创新意识、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和内地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在材料成型方面从事科学研究、加工工艺设计、成形模具设计及生产组织管理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范围:
1、具有较为扎实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素质;
2、系统掌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领域的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成型理论、材料加工工程等;
3、具有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所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熟悉本专业领域各个方向的专业技术,了解学科的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自学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较高综合素质。
三、就业方向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科学研究、材料成型设备与模具设计开发以及生产运行管理等。
四、主干课程
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弹塑性力学、电工电子学、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五、教学课程(标△号为内地生必修课,标*号为境外生必修课)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教学课程
具体教学课程以当年教学计划为准。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介绍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并深入探讨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控制工程方法和理论。
本文将从材料成型的定义、分类、原理和方法入手,探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的相关内容。
第一部分:材料成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材料成型是指通过加工材料使其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过程。
材料成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金属加工、塑料加工、陶瓷制品、复合材料等。
根据成型工艺的不同,材料成型可以分为熔融成型、固态成型和粉末冶金成型等几种基本分类方式。
第二部分:材料成型的原理和方法材料成型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原理、化学原理和力学原理。
物理原理指的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成型,如熔化、凝固、热膨胀等。
化学原理是指利用材料的化学性质进行成型,如化学反应、溶解、沉积等。
力学原理是指利用外力对材料进行加工,如拉伸、压缩、挤压等。
材料成型的方法主要包括热成型、冷成型、热机械成型和化学成型等。
热成型是指通过加热材料使其变形,如热轧、热挤压等。
冷成型是指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成型,如冷轧、冷挤压等。
热机械成型是指通过加热和机械力对材料进行成型,如锻造、压铸等。
化学成型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对材料进行成型,如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等。
第三部分:材料成型中的控制工程方法和理论材料成型过程中的控制工程方法和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控制工程方法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建模、设计和优化。
控制系统的建模是指将材料成型过程抽象为数学模型,以便分析和优化。
控制系统的设计是指根据成型要求和控制目标确定合适的控制策略和参数,以实现所需的成型效果。
控制系统的优化是指通过改进控制策略和参数,提高材料成型的质量和效率。
材料成型中常用的控制工程理论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PID控制是一种常用的经典控制方法,通过调节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参数,实现对材料成型过程的精确控制。
自适应控制是指根据成型过程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控制策略和参数,以适应不同的工况变化。
砂型铸造-浇注位置与分型面的选择
时间:2011-09-17 11:54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点击: 次
砂型铸造中浇注位置选择和分型面选择哪个重要?如若它们的方案发生矛盾该如何统一?————位置选择重要
浇注位置---指金属浇注时铸件所处的空间位置
分型面---指砂箱间的接触表面
一浇注位置选择原则:
铸件浇注位置对铸件质量,造型方法等有很大影响,应注意以下原则:
1铸件重要的加工面应朝下:
1) 若做不到,可放侧面或倾斜
2) 若有几个加工面,则应把较大的放下面.
如导轨面是关键面,不允许有缺陷,则要放下面,伞齿轮
2 铸件的大平面应朝下
原因:上表面出现缺陷,尤其易夹砂.
3 面积大的薄壁部分放下面或侧面
有利于金属充填,防止浇不足
4 易形成缩孔的铸件,厚的部分放在铸型上部或侧面,便于安置冒口,以补缩.
二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分型面选择的合理可以简化造型操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1 便于起模,故分型面应选择在铸件最大截面处
(手工造型时,局部阻碍起模的凸起可做活块)
2 应尽量减少分型面和活块数量(中小件)
3应尽量使铸件的重要加工面或大部分加工面和加工基准面位于同一砂型中
4 尽量采用平直分型面,以简化操作及模型制造
5 尽量减少型芯和便于下芯,合型及检验位置。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导论》课程论文材料1501 张坤 315201040140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研究通过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研究热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
本学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经过老师系统、详细的讲授,我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该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有机结合。
该专业培养掌握材料成型技术及其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要求掌握力学、材料学和机械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机械设计、现代材料成型原理和工艺及其设备、机电控制学等专业知识;具有计算机在成型领域中应用的能力和技术经济分析与管理的能力。
我还通过文献查阅了本专业的历史起源:新中国5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本科教育长期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批应用型、技术型和职业型人才主要是由本科教育培养的。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做法中,形成了“专业对口”、“学以致用”的本科教育思想。
各学校纷纷成立了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按行业领域划分专业。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做法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专业设置过窄、人文素质教育薄弱、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偏死、培养模式单一等。
这些问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快速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而变得愈益突出。
80年代初期,随着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中国一些高等院校的热加工类专业转向材料类学科发展,并由此形成了热加工类专业在材料学科和机械学科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原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大多转入材料学科,而铸、锻、焊接专业有相当数量保留在机械学科。
1998年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立了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这样一个新的本科专业,其范围涵盖原来的部分机械类专业和部分材料类专业。
、专业简介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材料科学、成型工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培养具有材料成型加工基础理论
与应用能力,受到现代工程师训练,从事材料制备、加工工艺及设备的设计与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管理、经营销售
等方面工作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设两个专业方向,分别为金属成型及模具专业方向和塑料成型及模具专业方向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范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富有创新意识、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和内地社会
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在材料成型方面从事科学研究、加工工艺设计、成形模具设计及生产组织管理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范围:
1、具有较为扎实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素质;
2、系统掌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领域的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成型理论、材料加工工程等;
3、具有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所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熟悉本专业领域各个方向的专业技术,了解学科的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好的外语能力、自学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较高综合素质。
三、就业方向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科学研究、材料成型设备与模具设计开发以及生产运行管理等。
四、主干课程
工程图学、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基础、弹塑性力学、电工电子学、微机原理及应用、材料成型技术基础。
五、教学课程(标△号为内地生必修课,标*号为境外生必修课)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学制四年)教学课程
具体教学课程以当年教学计划为准。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导论论文材控试一班蒲东林·中文摘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研究热加工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宏观性能和表面形状,研究热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工艺因素对材料的影响,解决成型工艺开发、成型设备、工艺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模具制造中的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问题。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模具和焊接设计制造金属压力加工方向一.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包括两个大方向:模具和焊接。
模具也包括好几个方向,有塑料模具、冲压模具、铸造、锻造等。
塑料模具包括:注塑、吹塑、挤塑、吸塑等,注塑模具学校开设得最多,应用也最广。
冲压模具包括:冲孔,落料,拉伸,弯曲,翻边,复合等。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成型加工及模具CAD/CAM方向),培养目标具有培养具备金属、塑料等材料的产品、工艺与模具方面的知识,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与模具的设计、运用数控加工技术进行成型模具的制造,能从事产品及模具的试验研究、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包含金属成形工艺及模具、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塑料制品装潢与设计、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产品造型设计、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模具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成型过程计算机辅助分析(CAE)、成型设备及计算机控制、创新设计、模具市场营销、模具生产管理等。
毕业后可以在各行业从事与材料加工工程有关的金属与塑料产品、工艺、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加工,试验开发、质检分析、管理营销、教育科研等工作。
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加工控制及信息化方向)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加工控制及信息化方向)培养具备材料加工基本原理、计算机控制及信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材料加工成形过程的自动化与人工智能、专家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开发、机械零件及工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新材料制备与加工、先进成形加工技术与设备、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分析及控制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材料加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质量控制、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导论
一转眼一个学年就过去了,导论课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这个学期里,老师耐心详细地为我们讲述了该专业的一些基本的知识,包括该专业的指导思想、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一些知识结构和作为学生应该在大学里学习些什么专业知识。
说起我所学的成型专业,不仅是很多学生,就连不少老师都不熟悉,但说到铸、锻、焊,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了。
成型专业就是由原来的铸造、锻压、焊接三个热加工专业合并而成的。
这也是国家为了扩大本科生的专业口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进行专业调整的产物。
我认为我们这个专业是横跨材料科学与机械工程两个学科,建立面向工程实际的课程体系,通过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以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我认为我们这个专业是横跨材料科学与机械工程两个学科,建立面向工程实际的课程体系,通过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以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培养有扎实全面的理论基础,具备相应的实际动手能力,且具有合作意识和自我提高能力的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具备材料成型与控制方面的设计、制造、检验、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的知识和能力,以及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既系统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基础知识,又通晓高分子材料性能,能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及模具设计、制造及过程控制领域内的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然而,说到铸造,你想到的是否就是整天生活在尘土飞扬的车间里的翻砂工?说到锻压,你想到的是否就是长年拿着大锤的打铁匠?说到焊接,你想到的是否就是时刻戴着面罩、拿着焊枪的电焊工?你想到的都没有错,我当初想到的也是这些,这就是昔日的铸、锻、焊。
能说他们不苦吗?能说他们不累吗?能说这个行业很好吗?我每每想起这些,就有一种心冷的感觉,好像自己的远大志向就要这样付诸东流了。
其实,在伤心之余,也有一些可以引以为荣的东西。
只要一提到如今还带着青铜味的殷商古鼎,我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热火朝天、宏伟壮观的铸鼎场面;只要一提到今天依然锋利无比的先秦宝剑,我的耳旁似乎又响起了叮叮当当、挥锤锻剑的声音。
是啊,我怎么能不自豪呢?身为炎黄子孙的我,怎么能不为我们的祖国在我所学的专业领域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而自豪呢?何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认真学,总有出头的一天。
通过上网查资料后,逐渐了解了专业课知识,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专业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你随手拿起一样东西,可能都和我们专业有关。
你喝水的时候,用的塑料杯子是使用模具注塑成型的;你吃饭的时候,用的不锈钢饭盒,是冲压成型的;你坐车的时候,汽车车身是冲压后焊接起来的,箱体、支架是铸造的,重要的传动轴是锻造出来的……再来看看大的方面,大型发电机的转子毛坯重达几十吨,只能通过铸造制得;呼啸升空的宇宙飞船,上面有很多零件都是锻造和冲压件;一艘万吨级的轮船,上面有数以百万计的焊接点。
了解这些之后,我才知道学我们专业并非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是有很广阔的空间等着我们去开拓、去发展。
此外老师上课对我们的个人素质的培养也是很重视的。
教导我们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坚定意志和奉献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勤奋学习、求实创新的精神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共事的良好品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心健康。
对于我以后个人的知识结构而言,我想做到以下几点:
(1)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运用数学手段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术问题;
掌握一门外国语;
掌握计算机操作原理和程序设计原理。
(2)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计算机绘图能力;掌握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及机械零部件设计计算方法,具有初步机械设计能力。
(3)专业知识
掌握聚合物加工流变学的基本理论及常规分析方法;掌握各种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掌握各种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结构、设计方法、选用原则;掌握塑料模具设计和塑料制品设计的一般设计原则和方法;具备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及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具有CAD/CAM的应用知识;具有数控加工与编程的基础知识;具有相关生产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面的知识。
(4)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5)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热加工工艺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7)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了。
我们应该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主动关心别人的意识。
能正确面对现实的自我和挫折感。
在挫折面前能很快调整自我心态,在任何不利条件环境下都不动摇对自我的信念,不因一时困难和挫折放弃个人的想法和计划,有较强的独立性。
未来是一个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更好的机遇,也同时面临着更大、更艰苦的困难!更加督促我们要时时刻刻把握好今天的学习,更要重视超前学习!
我更应该重视自己所拟定的《职业规划》。
因为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在材料成型领域,尽管我们的祖国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绩,这些年国内情况也有所改善,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工艺设备上,我们的差距都十分明显,大概这也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所要努力的方向。
之所以很多工科院校都开设有材控专业,就是因为需要我们这样的专业人才,去提高专业设备的性能,优化加工工艺,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在材控行业去赶超发达国家。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我不会抱怨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待遇不好,一个人的价值绝不仅仅是用金钱来衡量的。
更何况,学材控专业一样可以有不错的待遇。
虽说“冲床一响,黄金万两”有一点夸张,但也说明像材控中的模具这一部分还是很有前途的。
用“大学”这个模具,冲压出你“知识”的机体;用“社会”这个模具,锻造出你“坚强”的性格。
把他们二者用“时代”的钎剂,焊接在一起,铸就明天的希望。
我坚信,我和我们的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一样,会迎来光辉灿烂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