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的演变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228.80 KB
- 文档页数: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9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1我现在正在给我们系大三的学生讲授这门课。
因为面临着就业还是考研;考公务员还是企业就业等事关前途的人生命题,学生们普遍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但是在如何把对职业规划的兴趣转化为进行规划的动力这个问题上,我有点无从下手,学生们也很茫然。
经过两天的学习,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体会。
首先,在如何导入每一章的主题上,柔性牵引的题法非常好。
我在讲课时,首先是介绍概念、然后是具体方法。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接受恐怕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对学生自己的触动可能几乎没有。
通过撕纸条的活动,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手中只剩下一点时间来做职业准备,学生开始进行规划的动力就有了。
这要比在PPT上向学生展示规划的意义效果要好的多。
导入在每个主题都进行,持续地激发学生动机,让学生迫不及待地开始认真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课不象其他专业课主要是知识的掌握,我想它最重要的是学生内心的'改变,行动的开始。
其次,课程从大一到大四的时间跨度,具体做法也很受启发。
理想的做法是从大一开始就上职业生涯规划课。
但各学校条件不同,实施起来往往受限制。
比如我现在给大三的学生上,职业世界探索、决策、求职行动的内容就应当更丰富、具体、实用。
职业世界认识部分,宏观、中观、微观“三只眼”,紧贴专业讲解职业环境。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在这部分我的讲义总是很单薄,我要做的很多很多。
在简历部分,通过两份简历的对比,学生不仅知道了如何写简历,而且触动他用实际行动丰富简历。
在面试部分,请学生角色扮演,邀请专家评委实际评估等做法显然比单一的课堂讲授或讲座对学生求职技能的掌握和提高有更好的成效。
最后,“1+4+X”的课程体系设计让人豁然醒悟。
上这门课,我过去的感受是五个主题需要32个课时来讲,没多少内容来填充。
现在我知道,每个主题都有大量的空间去发挥。
低年级学生可以讲职业素质拓展,高年级学生可以讲就业力提升、创业基础。
大学生职业开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合集10篇)大学生职业开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1职业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以获得物质报酬作为自己主要生活来源并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在社会分工中具有专门技能的工作。
职业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职责,从而也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表征。
不同的职业,通常意味着不同的开展时机与空间,也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
它影响着个人事业的开展,影响着个人的家庭幸福感,影响生命质量和人生的满意度。
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拥有满意的职业。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进和高校改革的深化,大学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当前,“选择职业的恐慌〞已经成了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有些大学生因为屡次求职的失败经历和在职场中的挫败,对个人前途和未来感觉渺茫。
还有一些大学生对自己就读的大学感觉不理想,不去积极努力地改变现实,而是去抱怨、放任自己,消极对待学业和生活。
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不仅要有对工作的规划,也要有对生活的规划,因为职业活动也是一种生活,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中不能缺少生活规划。
而说到生活规划,却又不是个简单的事。
一般来说,我们的生活会受到工作、职业的的影响,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中生活得那一局部,得参照职业来规划。
这一局部规划中,我们还要清楚自己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要扮演的社会角色、如何处理生活与工作间的关系等,而这些,又同样影响到我们的工作。
就所列举出的这些来看,我觉得做好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不亚于完成一件大的工程工程。
同时,重要的是,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影响到一个人一辈子工作、生活的。
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成功与否也是以其一生的标度来考量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是不变的。
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用未来的目标来预示自己的变化。
只有我们善于对未来规划,才能有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有效的行动措施,才能充分发挥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心得体会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9篇)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心得体会篇1随着近几年高等院校扩招工作的展开,大学生越来越多,可是社会需求却并没有明显的增长。
人们发现,大学生似乎没有过去那么抢手了,他们也开始挣不到钱,也开始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
今年我市的高校毕业大军更是让人见识了什么是人才市场的供过于求。
就在大部分学生还在为怎样才能够在千军万马中求一份安稳工作而着急上火的时候,我院组织老师给我们上了几堂有关就业指导的课程。
它的出现,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心田。
作为其中之一的我,听了这几堂就业指导课,颇有受益,感触良多!以前我总是对就业充满着恐惧,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而无颜见江东父老,也害怕看到父母为我的就业担心。
从由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的哥哥身上我也看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前从来没有担心名牌大学的哥哥也会找不到工作,何况我他一直以来都是比较优秀的人,可是他毕业之后的工作并不满意,春节之前就辞职回家了,回到家里,父母非常为他担心,到处托人找关系结果一无所获。
这让我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觉得念书没有用处,幸好哥哥通过努力在年初的招聘会上获得了一席之地。
这虽然让我们所有人不再为他担心,可是却让我的心里蒙上了一层对工作恐惧的阴影,总是担心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周围的同学也经常给我灌输一些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观念,这些外在的环境让我对就业有一种特别的恐惧感。
幸好学校领导及时发现了我们的就业心理问题同时积极采取了措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这门课的开设彻底改变了我的就业观念,让我不再自卑不再恐惧也不再对前途失去信心。
在第一节课上,老师首先就给我们明确了就业指导课开设的意义即:对我们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
帮助我们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看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保证我们将来能顺利就业。
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教育转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与思考作者:高桂娟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武汉430070刊名:教育探索英文刊名:EDUCATION EXPLORATION年,卷(期):2008(1)被引用次数:44次1.梁红瑜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 20062.李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解读[期刊论文]-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3.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999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19965.魏冰;刘金毫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 2006(07)1.石伟.薛晓州职商:大学生职业管理的新概念和评述[期刊论文]-科技资讯 2013(10)2.黄玉珍做好中职校职业生涯教育需要发挥整体力量[期刊论文]-商情 2013(23)3.孔夏萌高校职业生涯教育探析[期刊论文]-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3(2)4.殷文杰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电力教育 2011(4)5.衣玉梅论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就业的有效契合[期刊论文]-世纪桥 2011(13)6.殷文杰在职业教育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期刊论文]-中等职业教育 2011(9)7.殷文杰对职业教育中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期刊论文]-当代职业教育 2011(2)8.尹娟.余雪冰.严君基于生涯规划的导师制行动研究[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 2011(36)9.殷文杰在职业教育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期刊论文]-中等职业教育(理论) 2011(3)10.杜静静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34)11.李鲜.沈中灿.和跃对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课程建设中几对矛盾的思考[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2)12.陆凤晓浅析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优势[期刊论文]-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19)13.王颖.刘飞基于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高校职业指导改革[期刊论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14.黄成洪关于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职业指导有效性的途径思考[期刊论文]-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4)15.刘娜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职业信息分析与指导[期刊论文]-出国与就业 2011(16)16.牟方燕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和对策[期刊论文]-卫生职业教育 2011(2)17.郑铭场次理论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10(17)18.李睿晗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期刊论文]-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2)19.对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29)20.李恒.董培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期刊论文]-出国与就业2009(17)21.杜清高校外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探索[期刊论文]-科技创业家 2013(13)23.贾宁.张嘉赢试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期刊论文]-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0(1)24.李国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的构建[期刊论文]-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3)25.李向明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与职业生涯教育[期刊论文]-教育与职业 2010(6)26.国宏.杨峰关于高职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期刊论文]-职教论坛 2010(11)27.阳作林.龙波论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危机[期刊论文]-出国与就业 2009(6)28.程兴论独立学院如何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期刊论文]-学理论 2013(24)29.江梅芳浅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期刊论文]-价值工程 2011(30)30.翟波.郎旭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挫折承受力培育问题探讨[期刊论文]-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10)31.袁智强.成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期刊论文]-天中学刊 2011(3)32.牛金凤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生勤工助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期刊论文]-农业网络信息 2011(4)33.李向明.王创广东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10(4)34.董丁戈.许鸣.王广义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期刊论文]-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4)35.栗民.向阳高校职业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兼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期刊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36.肖桃华.徐佩瑛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转型的思考[期刊论文]-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3)37.陈玉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路径选择[期刊论文]-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6)38.黄联英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看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期刊论文]-青春岁月 2011(14)39.刘冬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期刊论文]-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2)40.江素芳.卓玉国.郝东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和对策[期刊论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41.宋妍萍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期刊论文]-学前教育研究 2009(7)42.石彦军.范庆颖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期刊论文]-科教导刊 2011(10)43.刘晓.左彤云幸福教育观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期刊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4.李名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述评[期刊论文]-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本文链接:/Periodical_jyts200801064.aspx。
职业指导SKILL编辑 强 音浅析职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文 / 韩 娜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每到这个时候,同学们都是满怀希望与激情奔向社会这个大舞台的,但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职业的了解与现实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与此同时,我国的就业形势也显得越来越严峻。
随着企业用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届生可以应聘的岗位越来越有限。
而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没有做好与社会的对接,培养出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会遇到麻烦。
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749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一、加强职业指导的重要意义对大学生的职业、就业方面的指导,在当今显得日益重要。
作为一个社会人,本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并可以在上学期间就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毕业后想从事的工作有个初步的规划,但往往人们在学校的时候是缺乏这方面的教育的。
因此,在大学生步入职场时,对何为职业素质要有一定的了解。
当我们要从事一份工作的时候,不仅要树立职业目标,也要具有职业意识并具备职业道德。
同时,还应把握好自身的优势,并结合社会的需求做好职业决策,最终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获得满意的工作。
当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了这方面的相关指导工作,就可以使他们踏入社会的时候更加的适应社会。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应具备一定的求职技巧,也应掌握一些方式方法,提高自己的求职成功率。
求职的技能和方法主要还是从细节出发,要把握好每一次机会,调整好心态,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使自己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学习求职技巧和实用性的方法,并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求职方面的能力。
112OCCUPATION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职业指导SKILL编辑 强 音二、职业指导的主要内容首先是调整心态。
从学校步入社会,大学生在心理方面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他们在进入工作单位的时候,往往适应不了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也会在心理期望上有一定的落差。
美国生涯教育及其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启示摘要:借鉴美国生涯教育的模式,实现从单纯就业指导向生涯教育模式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
大学生生涯教育的实现方式是:加强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建立生涯规划的服务网络体系,开发生涯规划测评系统,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强化生涯规划队伍建设。
关键词:就业指导;生涯教育;实现方式职业指导工作最初发祥于美国。
20世纪初叶美国处于迅速工业化的阶段,在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人员供给出现矛盾的背景下,职业咨询工作应运而生。
1908年职业指导运动的奠基人帕森斯在《职业的选择》一书中首次使用职业指导一词,并建立了帮助青年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及使自身与职业要求相匹配的职业指导模式。
其所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知识技能与其所从事职业的匹配问题,为青年学生提供诸如职业分析、就业信息以及职业介绍的服务。
但这还仅仅停留在人职匹配阶段,其局限性在于静态地理解职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变化,大学生在就业期间所表现的择业难与就业后暴露出的信心不足、缺乏职业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毕业生的种种就业困惑引起了政府及社会的普遍关注。
早在1996年,国家教委就正式发文要求各个高校应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但从十年来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其内容主要集中在毕业思想教育、形势政策介绍、就业程序和法律咨询、就业信息收集整理发布、供需双方见面等方面,即只实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部分功能。
应该说,我国当前所处的就业指导阶段与世界职业指导工作最初的雏形是相吻合的,而且实事求是地讲甚至是稍显滞后的,因为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了解职业方面,我国还仍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
这一切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有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应该看到,大学生在择业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仅仅用现行的就业指导模式是很难得到解决的,有实效的就业指导应渗透在教育和社会化的过程中,并且需要相关的理论背景支持。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精选9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心得体会适应社会把握人生我们带着父母的期待,带着自己的理想来到了这个让我们期盼已久的地方—大学,当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我感到很新奇,早在来到这里之前我就无数次的憧憬过我的大学生活,那美丽的一幕幕,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翻滚,人们都说幻想是美丽的,让我很快乐,但是在快乐之后,我心里也有些许感慨,大学是我们学习生存技能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会掌握知识,武装自己,为了就是以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才能让自己的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适应社会,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大学时代是人生中最关键、最美好的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那么大学生怎样才能全面发展,度过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呢?提升学习能力要做到主动学习、探索性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以适应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更新的要求。
诚实守信主要是指做人做事要讲诚心、讲信誉,人无信不立,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二字尤为重要。
大学生只要不断挑战自我,尽自己所能,真诚做人,努力做事,就一定会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投身建设社会的实践中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社会是人的社会,大学生群体扮演着独特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扮演好自身角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关键。
二、如何把握我的大学许多的大学毕业生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曾讲道:“如果时间可以倒流的话,我会选择另外的方式度过大学生活”。
大学本该是人生中最值得回忆、最有价值的。
可有些同学却碌碌无为的渡过。
职业指导内涵的理论演变予高校就业工作之启示摘要:职业指导在内涵演变上经历了职业性的职业指导、职业发展性的职业指导、终身发展性的职业指导三个阶段,体现了职业指导的职业化意识减弱,终身发展的意识凸显。
这一转变投射到高校就业工作中新生、在校生和毕业生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不同阶段的就业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策略指导和技巧参考。
因此,倡导职业指导理念的终生化,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人员培养的专业化与灵活化,是职业指导新内涵予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职业指导内涵;理论演变;高校就业工作;启示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近几年大众化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已经从原来的“统分统包”转变为目前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模式。
同时由于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未能与学生的扩招人数成比例增加,毕业生供需结构不平衡,导致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就业各个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因此,高校就业工作,既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又面临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改革的考验。
职业指导由国外舶来我国,作为就业领域内新生却生机无限的事物,已经展现了其旺盛的生命力。
其不断演变的思想内涵能否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新鲜动力,是就业工作者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职业指导内涵的理论演变职业指导从20世纪初诞生后,在内涵及思想演变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即求职性的职业指导、职业发展性的职业指导、终身发展为性的职业指导。
(一)求职性的职业指导职业指导起初是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Parsons)在为就业困难的社会青年提供帮助的基础上展开的,当时所指的职业指导( vocational counseling or vocational guidance) , 是指导者根据心理学中人与事匹配的理论,对职业选择或决定有困难者进行的帮助活动。
持这种观点的早期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威廉姆逊(William son),近现代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兰德(Ho1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