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来料品质检验标准

来料品质检验标准

来料品质检验标准
来料品质检验标准

山东科迅车业有限公司

零部件品质检验标准编制:

审核:

批准:

技术检测研发中心

2011年10月30日

目录

一、电镀检验标准……………………………………….1—2

二、烤漆检验标准 (3)

三、电动车零部件检验标准……………………………..4—38

1、车架……………………………………….

2、衣架……………………………………….

3、减震前叉……………………………………….

4、八件碗……………………………………….

5、筐叉……………………………………….

6、车把………………………………………. 6—1、把横……………………………………. 6—2、把立……………………………………

7、转把………………………………………

8、功能开关………………………………………

9、刹把………………………………………

10、喇叭……………………………………

11、仪表………………………………………

12、线束………………………………………

13、控制器………………………………………

14、传感器、探头………………………………………

15、电机………………………………………

17、电源线………………………………………

18、鞍座………………………………………

19、鞍管………………………………………

20、轴皮………………………………………

21、车圈………………………………………

22、辐条、条母………………………………………

23、内外车胎………………………………………

24、垫带………………………………………

25、悬臂闸………………………………………

26、涨闸………………………………………

27、闸线………………………………………

28、轮盘、曲柄………………………………………

29、脚蹬………………………………………

30、链条………………………………………

31、中轴………………………………………

32、中轴碗………………………………………

33、飞轮………………………………………

34、泥板………………………………………

35、泥板支棍………………………………………

36、后反射器………………………………………

37、后视镜………………………………………

39、筐支………………………………………

40、减震器…………………………………........

41、塑料件……………………………………....

42、电源锁……………………………………....

43、车梯……………………………………....

44、后备箱………………………………………

45、标识牌………………………………………

46、贴花………………………………………

47、说明书………………………………………

48、内包装………………………………………

49、外包装………………………………………

电动车电镀检验标准

一、镀锌、镀镍技术要求

1、镀锌

外观:镀后如经白色钝化处理,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得有

起泡、明显的条纹、毛刺等缺陷;如果用彩色钝化处理,

不得有起泡、毛刺等缺陷。

2、镀镍

外观:色泽应均匀、光亮,不得有起泡、剥离、烧黑、露底、

露黄及明显的毛刺、花斑、针孔、麻点等缺陷。

二、镀锌、镀镍的有关术语

1、起泡:镀层表面呈泡状凸起与基体金属或下一个镀层分离,

但尚未脱落。

2、剥离:镀层从基体金属或下一镀层上分离脱落。

3、露底:电镀件的局部或全部未镀上镍层,显示基体金属的色

泽。

4、露黄:镀镍件的局部或全部未镀上镀层,显示下一镀层的色

泽。

5、烧黑:电镀件在光亮、半光亮电镀时,局部区域由于使用过

大电流出现光泽暗淡不均的镀层。

6、针孔:镀层表面有肉眼可见的贯穿至基体金属或下一镀层的

小孔隙。

7、麻点:镀层表面有肉眼可见的并不贯穿至基体金属或下一镀

层的凹坑。

8、花斑:镀层表面出现不规则的、明暗不均的区域。

9、毛刺:在镀层上有目视或手感可察觉的微粒。

一、烤漆技术要求

1、外观:一类件正视面不允许有龟裂和明显的流疤、集结的

砂粒、皱皮、桔皮、色差、漏漆、划漆、油污等缺陷;二类件正视面不允许有龟裂和明显的流疤、皱皮、漏漆等缺陷。

2、漆膜抗腐蚀能力:经过60±2℃溶液90分钟浸泡,漆膜不

得有剥落现象。

二、烤漆的有关术语

1、漆膜:油漆件表面已干燥的油漆薄膜。

2、流疤:油漆件表面出现的流淌现象,致使漆膜厚薄不均,

有时呈垂暮状。

3、龟裂:漆膜表面形状不一致的裂纹。

4、皱皮:油漆表面不平整,收缩成弯曲的棱脊。

5、桔皮:漆膜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桔皮形状。

6、剥落:漆膜与基体或底漆失去附着力而导致的脱离。

7、漏漆:油漆件表面没有完整的覆盖,出现部分底漆或基体

的现象。

8、砂粒:粘附在漆膜表面上的机械颗粒。

一、车架

A、毛坯

1、表面:焊接牢固,不得有锈蚀、焊渣、毛刺、裂纹、变形、

歪斜,焊道均匀漂亮、不得有漏焊、虚焊;焊缝应饱满、

平整、光滑、不得有严重焊疤等缺陷。

2、各焊片焊接牢固,位置正确,保证尺寸,各螺丝孔不应有

焊渣,丝纹完好,各连接孔孔距合适;不得有盲孔。

B、烤漆

1、不允许有龟裂和明显的流疤、集结的砂粒、皱皮、桔皮、

色差、漏漆、划漆、油污等缺陷;表面光滑后光泽。

二、衣架

A、毛坯

1、表面:焊接牢固,不得有锈蚀、焊渣、毛刺、裂纹、

变形、歪斜,焊道均匀漂亮、不得有漏焊、虚焊。

2、衣架的铆合或焊接应牢固,整体结构不应有歪斜现

象。

3、衣架的各部分尺寸应符合图纸或要求。

4、料直无歪斜、弯曲等不良现象。

B、烤漆

1、不允许有龟裂和明显的流疤、集结的砂粒、皱皮、

桔皮、色差、漏漆、划漆、油污等缺陷;表面光滑

后光泽。

三、减震前叉

1、表面处理,电镀件、烤漆件按一类件标准验收。

2、各部位尺寸按图纸要求。

3、减震前叉立管尺寸公差:;挡台尺寸公

差:。

4、减震簧钢丝直径>¢3.2mm.

5、上下叉腿保证同心,压缩复位灵活。

6、左右弹簧压力一致,压缩弹开灵敏、无明显摩擦声。

7、前叉腿左右对称度1mm以内。

8、两前叉勾与中心线垂直度≤1mm.

9、前叉立管内孔直径:¢22.2 (有纹外径为¢

25.4*24T)。

10、其余要求见图纸或配置。

四、八件碗

1、表面处理电镀件按一类件标准验收。

2、各零件无锐角,飞边,毛刺等缺陷,无明显伤痕。整

件前叉合件颜色一致,无色差。

3、上下碗厚度>=1.8mm,碗口不得有马蹄。压合度高

度8 mm,珠道处下完高度组合后下挡比碗口高0.8

mm以上,以保证充分的旋转余地。

4、前叉锁母螺纹长度为10-0.5 mm,内退刀槽宽度<1.5

mm(以保证螺纹有效长度)。

5、上下碗,上下挡的表面硬度>=HRA65度,渗碳层

厚度在0.3—0.5之间。

6、上下碗,上下挡,螺母应符合量规。

7、前叉上碗,下碗,下挡在直径方向上加压,其内径

压缩变形3%时,不应发生啐裂现象。

8、前叉锁母孔对螺纹轴线的径向圆跳动量公差值位

0.20 mm。

9、前叉上挡滚动道对螺纹轴线的圆跳动量公差值为

0.20 mm。

10、前叉上下碗内滚道对直径∮30轴线的圆跳动量公

差植为0.30 mm。

11、上下碗壁厚≥1.8mm。

12、前叉下挡滚道对直径∮27轴线的圆跳动量公差值

为0.30 mm。

13、珠架自1米高度自由落到水泥地面上,珠子不掉出

保持架时为合格。

14、锁母内孔为∮22.3+0.21。

15、前叉下挡为∮27+0.05。

五、筐叉

1、外表面应光洁,平整,无毛边,毛刺等缺陷。

2、表面处理,电镀件应符合二类件标准;电泳件应符合一类

件标准。

3、筐叉(灯叉)与前叉立管,车筐的安装尺寸应符合图纸的

要求,保证尺寸精度和角度。

4、反,正K按实际需要验收,达到标准尺寸。

5、保证中孔与前叉立管合理配合,中孔尺寸∮26-0.1,K高

1.5 mm。

6、筐叉保证材料厚度3±0.1 mm。

六、车把

1、外露部位不得有锐边及明显划伤,碰伤,压痕等缺陷。

2、把横管弯曲处圆度公差值为2mm。

3、把横管左右两端高低偏差不大于7mm。

4、安全线长度应不小于把立管外圆周长的1/2。

5、车把静负荷:把横管两端分别施加392N的力,经1分钟

后,其永久变形量不大于3mm。

6、把芯丝杆断裂力矩应不小于27N.m。

六—1、把横

1、外露部位不得有锐边及明显划伤,碰伤,压痕等缺陷。

7、把横两端铣口(内外倒角0.5R)无毛刺。

8、表面处理电雾件,电镀件,电泳件,阳极氧化处理件均按

一类件标准验收,电雾件不能有明显色差。

9、把横凸起部位压花清晰,深度0.3 mm,宽度不超过与之配

合的把立接头宽度。凸起部位直径∮25.4-0.15 mm。

10、把横长度为名义尺寸+公差,(公差值为±5)。直径为∮

22.2-0.15 mm,钢制把横壁厚≥1.2 mm以上,不锈钢把横

壁厚1.2 mm,铝合金把横壁厚≥2 mm以上。

11、把横管左右两端高低偏差:固定式车把不大于4 mm,组

合式车把不大于5 mm,(把横与标准把立组合之后检验)。

要求左右各部分对称。

12、把横管弯曲处椭圆度公差值为1.5 mm。变形位置不应有明

显痕迹。

13、把横管与把立管固定强度分别对把横两侧施加≥22公斤

力,把横管相对把立官不得转动。

14、车把固定后再把横管一侧距端部40 mm处,施加180公斤

力,车把不能产生明显变形和破损(童车把35公斤力)

10、把横管的椭圆度应在公差值范围之内。

11、在距把末端40 mm处,两边各加重砣8KG,1G,6HZ,

经20000次振动,无异常出现。

六—2、把立

1、各部位不得有锐边及明显划伤,碰伤,压痕等缺陷。

2、表面处理电镀件,电泳件,阳极氧化处理件均按一类件标

准验收。

3、安全线清晰,深0.1—0.2mm,宽5mm,与把横配合的内

孔孔牙清晰。

4、钢把立的外六方把芯丝杆垫片要求3mm以上,所有内六

方把芯丝杆的把立管要有防尘盖。

5、压盖与把立孔配合间隙0.2—0.3mm。

6、把中心螺钉上必须抹黄油。

7、把芯螺母螺纹符合量规,螺母螺孔与外径平行,保证角度。

8、把立管下斜口与把芯螺母斜口相符,对把芯螺母施加27N.

m力矩时,应无断裂变形现象发生。

9、把立管外径∮22.2-0.1mm。钢制把立管厚度≥1.2mm。铝

合金把立管厚度≥3mm。带把接头的把立,钢制把接头厚

度≥2mm,接头内孔直径∮25.4+0.12mm,铝合金把接头

厚度≥3.5mm,接头内孔直径∮25.4±0.1mm。

10、对把横施加25N. m的力矩,前叉立管与把立管之间不应

有相对转动。

11、钢/铝组合式把立,当把芯丝杆扭距为20N.m时,把立管

和鹅头的结合处不能有变形现象。

12、把中心螺钉用270N.m扭力松紧5次后,还能保证扭力。

13、把立管通过试装在配合位置施加200KG.F不得断裂。

14、把横与把立管固定强度≥22KG.F,对把横管两个末端各施

加22KG的垂直力,把横不得转动。

15、把立管末端轴线与把横管安装轴线的垂直偏离距离≤把

立管长度的1/50。

16、斜砣式把立,把立管斜面不得有“马蹄”状现象,该部位

的椭圆度偏差应符合把立管的公差值。

17、把立振动实验条件与把横振动实验条件相同。

七、转把

1、表面应光滑,各部位不得有毛边及明显划伤、压痕等缺陷。

2、规格型号应符合配置要求。

3、出线长度符合配置要求。

4、各线头插接件应符合配置要求。

5、颜色符合配置要求。

6、有良好的防水机构。

7、能够承受45N的拉脱力。

8、有防滑设计(花纹)。

八、功能开关

1、表面应光滑,各部位不得有毛边及明显划伤、压痕等缺陷。

2、规格型号应符合配置要求。

3、出线长度符合配置要求。

4、各线头插接件应符合配置要求(与线路板配套)。

5、颜色符合配置要求。

6、有良好的防水机构。

7、各功能开关功能正常,档位感觉明显。

8、能够承受45N的拉脱力。

9、把套和开关都有防滑设计。

九、刹把

1、表面应光滑,各部位不得有锐边及明显划伤、碰伤、压痕和生锈等缺陷。

2、规格型号应符合配置要求。

3、出线长度符合配置要求。

4、各线头插接件应符合配置要求。

5、颜色符合配置要求。

6、有良好的防水机构,高质量的开关可以满足60V/0.5A前提下的

10万次疲劳试验。

十、喇叭

1、各部位不得有锐边及明显划伤、碰伤、裂纹、粉碎等不良缺陷。

2、规格型号应符合配置要求。

3、质量稳定,声音清脆响亮。

4、线长符合配置要求。

5、插接件符合配置要求。

6、简易款灯头采用第3小项。

十一、仪表

1、规格型号应符合配置要求。

2、绝缘性能好。

3、线路板线路清晰,不得有裸露。

4、功能显示正常。

5、功能显示指示灯正常。

6、转把显示参考第1、2、4、5小项。

十二、线束

1、规格型号符合配置要求。

2、线径符合技术要求:主电源线线径2平方毫米,各功能线线径0.5

平方毫米。

3、外皮完好无裸露。

4、线束内各线颜色分明,不同功能线颜色不许一致。

5、各插接件焊接、插接牢固,应能承受大于7N的拉脱力。

6、颜色符合配置要求。

7、附属线束配套完整。

十三、控制器

1、规格型号符合配置要求。

2、表面应无划伤,标签应清晰明了,型号、版本好、生产日期及各主要参数齐全。

3、出线规矩顺畅,颜色分明。

4、端盖与出线口必须密封防水。

5、各插接件与接头质量稳定,能承受大于7N的拉脱力。

6、所需功能齐全。

十四、传感器、探头

1、规格尺寸符合配置要求,注意区分大、小磁盘及大、小探头。2、磁盘应有足够的韧性、强度。

3、颜色符合配置要求。

4、探头线长符合配置要求。

5、线头插接件应与控制器接头配套。

6、磁钢豆应有足够的磁性。

7、探头应完好无损。

十五、电机

1、规格型号应符合配置要求。

2、出线方式符合配置要求。

3、表面无划伤、磕碰、毛刺、生锈、变形、裂缝、缺口等不良缺陷。

4、颜色符合配置要求。

5、尺寸、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出厂编号应清晰的印在电机端盖上。

6、出线长度、颜色符合配置要求。

7、插接件应完好,应能承受7N的拉脱力。

8、霍尔线接头应用绝缘的材质保护起来;电机平常转动时,必须将各线头隔离开,以免烧坏霍尔元件。

十六、充电器

1、规格型号符合配置要求。

2、表面无划伤、磕碰、毛刺、变形、裂缝、缺口等不良缺陷。3、出线长度符合配置要求。

4、插头符合配置要求。

5、充电器各参数符合技术协议。

6、各种标签齐全。

7、主要参数应清晰标明。

8、应附一张使用说明书。

十七、电源线

1、规格尺寸应符合配置要求。

2、线径应符合配置要求(2平方毫米)。

3、颜色应符合配置要求。

4、插头及插接件应符合配置要求。

十八、鞍座

1、座面色泽应均匀一致,无裂口、伤疤、皱折等缺陷。

外形无明显歪斜现象。

2、鞍座上的电镀件和烤漆件应符合镀铬二等件标准

合镀锌、烤漆一类件标准。

3、座面与座胎钉结牢固,鞍座卡与鞍管直径相符,拧

紧后不能转动。卡环夹片牙纹清晰。

4、在鞍座上放置70kg重物,经70000次振动试验后,

各部位不应有松动现象。

5、鞍座两钢梁外径不得小于∮7mm,外卡料厚不得低

于2 mm箍卡不得低于2 mm。

6、鞍管两钢梁材料65Mn,保证一定弹性,硬度HRC48

以上。

7、箍卡穿钉和螺母保证螺纹精度,锁紧力200kg以上。

8、鞍座弹簧材料65 Mn,钢丝外径不小于∮4 mm,两

边弹簧左右对称。

9、紧固鞍座弹簧必须加垫圈或用带垫螺母。

10、鞍座塑料底板保证强度。零下20℃冷冻30分钟后

用8kg钢球自600 mm高度落下冲击车座前端处不

得破损。

11、对鞍座施加水平方向力220N,鞍座整体不能有任何

变形,与鞍管之间不得长生松动,保证固定性能。

12、鞍座表皮的颜色应均匀一致,每批次之间应无明显

的色差。

十九、鞍管

1、表面处理,电镀鞍座管符合二类件标准;电泳鞍座

管应符合一类件标准。

2、表面无飞边、毛刺、划伤、磕碰等缺陷,椭圆度不

大于0.05mm。

3、鞍座管的两端均不应有直径变粗的现象。

4、安全线清晰,安全线至鞍管底部尺寸≥60mm。

5、直径为∮25.6-0.10mm,∮28.8-0.10mm,∮

27.2-0.10mm,∮25.4-0.10mm,∮30.2-0.10mm。

6、壁厚1.2mm以上。

7、长度尺寸公差为:±2mm。缩径处尺寸为40mm以

上,两头要有3R。

8、鞍管长度尺寸不得小于220mm。

二十、轴皮

1、各部分不得有锐角、飞边、毛刺、裂纹等缺陷。

2、电镀件、阳极氧化件均按二类件标准验收。

3、花盘条孔必须倒角,且不得有对孔现象,应错孔

1/2。

4、轴皮应回转灵活,无卡住现象。

5、钢制类轴体材料必须为45#钢。

6、轴棍长度为名义尺寸+公差,(公差值为1mm)。

7、螺纹退刀槽深度不应超出螺纹内径0.1mm,且螺

纹不得有乱扣、斜扣、磕扣现象。

8、螺纹长度及退刀槽全长度10-0.5mm,单速,变速

飞轮后轴皮螺纹端面至轴皮锁母端面尺寸均按图

纸验收。

9、标准件扭力达到标准要求:5/16轴≥250kg.cm

3/8轴≥450kg.cm。

10、轴挡、挡碗硬度HRA72—75。

11、用标准摆锤测量灵敏度,摆动次数前轴皮不少于

120次,后轴皮不少于100次。

12、轴挡窜动量:0.08—0.1 mm。

13、后轴体螺纹的径向和端面跳动量<0.3 m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