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中的小调歌曲
- 格式:ppt
- 大小:661.00 KB
- 文档页数:6
目录摘要II 关键词II 绪论 1 一、小调总体概述 1 (一)小调的含义 1 (二)小调的形成1(三)小调的题材1(四)小调的艺术特征 1 二、《沂蒙山小调》艺术分析 1 (一)《沂蒙山小调》作者简介1(二)《沂蒙山小调》创作背景2(三)《沂蒙山小调》音乐特征 21、歌曲的基本结构 22、歌词分析 23、调式调性 34、曲式特点 35、曲调内涵 3三、《沂蒙山小调》艺术魅力 3四、《沂蒙山小调》深远影响 3 结束语 4 参考文献 4 致谢 4 附录 5浅析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摘要山东民歌是山东人民群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山东民歌种类多、分布广、分布范围大。
其中尤以小调歌曲所占比例最大,也是最能代表山东民歌风格的一种音乐体裁。
其小调代表作《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也是最能代表山东民歌的典范作品之一。
本论文就山东民歌代表作《沂蒙山小调》的曲式结构、创作背景、艺术特征、深远影响等方面做了一些浅要分析,通过对《沂蒙山小调》的研究从而加深对山东民歌的了解。
关键词山东民歌;音乐特征;艺术分析;深远影响;SummaryShandong folk song is shandong people's group,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national music a shinning pearl. Shandong folk song many species and wide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range. Especially the minor songs proportion of most represent the largest, also be a kind of folk style of shandong music genre. Its minor yimeng ditty "is masterpiece" the most popular ballads in shandong province, is also the most influential most represent one of the model work of shandong folk songs. This thesis is shandong folk song masterpiece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yimeng minor, creating backgrou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some shallow analys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very minor in shandong thus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folk songs.KeywordShandong folk songs;Music features;Artistic analysis;Far-reaching influence;绪论山东民歌属于黄河流域的民歌,与山陕地区的民歌出自同一民歌曲调母体,称作“同宗民歌”①。
荆楚民歌有哪些荆楚民歌传唱自古,深植人心,抒发当地民族的独特文化和精神。
传颂着传统文化,引领着民族风情,传达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执着梦想。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荆楚民歌,感受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荆楚民歌主要有以下几大类:一、女歌1.《繁花》:一首以湘东地小调为基调的民歌,充满抒情性。
2.《鹧鸪天》:一支以湘西小调为主的歌曲,歌调优美、活泼,有“鹧鸪天舞扇,女儿送父母”的清新叙事。
3.《一剪梅·落照》:这是一首经典的民歌,歌调简单而明快,唱出千古绝句“一剪梅·落照”,是湘西地区荆楚民歌中的佳作。
二、男歌1.《大浪淘沙》:一支以湘西小调为主的民歌,充满了戏剧感,是湘西传统曲艺中的佳作。
2.《大道西风》:一首以湘中小调为基调的民歌,表现出战士们在大漠中打仗的壮丽场景,是湘西地区荆楚民歌中脍炙人口的作品。
3.《聊斋志异》:这首以湘江小调为主的民歌,充满了宗教气息,对湘江地区流行曲艺文化有重要影响。
三、特殊民歌1.《大笨钟》:一首以锣鼓作伴奏的传统民歌,有欢快的歌调,是湘西地区荆楚民歌的经典作品。
2.《花花公子》:一支以湘江小调为主的民歌,歌词充满讽刺和幽默,对当时的封建政治有一定的讽刺意义。
3.《西江月》:一首传统民歌,以湘中小调为基调,歌调抒情而凄美,被誉为“黄河之水歌中的经典”,在湘中地区流行十分广泛。
四、婚歌1.《新娘走针》:一首以湘西小调为基调的民间婚歌,歌调缠绵悱恻,充满爱的意境。
2.《百年缘》:以湘东小调为主的民歌,歌调凄美伤感,是湘江地区脍炙人口的作品。
3.《千秋长吟》:一首以湘江小调为主的民间婚歌,歌词抒发出新婚夫妇百年缘结的意境,是荆楚民歌中经典的作品。
荆楚民歌,丰富多彩,在湘西地区流传悠久,让这片土地渲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老而又活泼的荆楚民歌,不仅洋溢着历史的痕迹,更传唤着每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青春激励自我发展,勇敢追求,为家乡填色!。
紫竹调吉他独奏谱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汉族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汉族民歌。
下面是紫竹调这首曲的吉他独奏谱。
紫竹调歌词民歌小调版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哥哥做管箫,箫儿对着口,口儿对着箫,箫中吹出鲜花调。
问哥哥呀,这管箫儿好不好?问哥哥呀,这管箫儿好不好?紫竹调歌词同一首歌版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也吾郎做管箫。
箫儿对着口,口儿对着箫,箫中吹出鲜花调。
问郎君呀,这管箫儿好不好? 问郎君呀,这管箫儿好不好?小小鲤鱼粉红鳃,上江游到下江来,头摇尾巴摆,头摇尾巴摆,我手执钓杆钓将起来. 我个小乖乖, 清水游去混水里来.我个小乖乖, 清水游去混水里来。
紫竹调歌词彭柯版踏遍山间我采槟榔愿闻一路扑鼻香亲手摘一串阿妹尝一尝就像妹妹你来为我洗衣裳阿妹妹呀哥哥有话对你讲阿妹妹呀哥心是否远千丈阿妹妹呀哥心是否远千丈真真花香浮脸庞一路清脆鸟儿唱谁为我做饭为我洗衣裳也让哥哥我来为你采槟榔小妹妹呀哥哥有话对你讲小妹妹呀哥心是否远千丈小妹妹呀哥心是否远千丈阳光明媚喜洋洋阿哥阿妹齐欢唱我来采槟榔你来洗衣裳恩恩爱爱神仙也向往阿妹妹呀哥哥有话对你讲阿妹妹呀妹心我愿来牵肠紫竹调歌词童丽版一根紫竹直苗苗,送给宝宝做管箫。
箫儿对着口,口儿对着箫,箫中吹出新时调。
小宝宝,一丁一丁学会了,小宝宝,一丁一丁学会了。
一根紫竹直苗苗,送给宝宝做管箫。
箫儿对着口,口儿对着箫,箫中吹出新时调。
小宝宝,一丁一丁学会了,小宝宝,一丁一丁学会了。
一根紫竹直苗苗,送给宝宝做管箫。
箫儿对着口,口儿对着箫,箫中吹出新时调。
小宝宝,一丁一丁学会了,小宝宝,一丁一丁学会了。
[4]紫竹调歌词李玲玉版紫竹开花七月天,小妹妹呀采花走得欢。
手拿紫竹篮,身穿紫竹衫。
美丽的紫竹花戴胸前。
采了一山又一山,好象彩蝶飞花间。
采了一山又一山,好象彩蝶飞花间。
李玲玉,上海话,吴语紫竹调歌词周艳泓版一件紫竹轻轻摇,多少梦中谁吹簘。
花落有几度,花开有几朝,难忘家乡紫竹调。
《多彩的民歌——小调》执教者:单位:《多彩的民歌——小调》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调集萃》中的第一课时。
包含了《无锡景》的学唱,《沂蒙山小调》的对比欣赏及《桃花红杏花白》等适于初中生学习的小调曲目。
小调是民歌的三大体裁之一,流传时间久远,流传范围广泛。
同一种民歌类型在各个地方也会呈现局部性的差异,《无锡景》是江苏地区民歌的代表,歌曲旋律细腻秀美,富有江南特色,表达人们对乡土的热爱之情。
而《沂蒙山小调》又是一首具有浓郁“北方官话”特点的山东小调,歌颂沂蒙地区的自然风光。
一南一北两首小调特点突出,为小调佳作,朗朗上口、易学易唱。
本节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学生的欣赏、有感情的演唱,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的能力,感受南北方小调的特点。
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对形象生动的学习很有兴趣。
音乐最主要的实践内容之一就是歌唱,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很多时候对于演唱过程中的情绪,节奏的把握不够准确。
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不同地区的小调,感受南北小调的风格,增强对我国民间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2、过程与方法:采用聆听、对比、合作探究等方式体验小调的风格和特点。
3、知识与能力:了解小调的相关知识,知道衬词、方言的作用,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演唱《无锡景》,基本能够分辨出小调的地区。
教学重难点:1、感受小调的韵味和地方特点,能基本分辨出南北方小调。
2、用甜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无锡景》。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装饰音的唱法,展现江南小调的细腻婉转。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两段民歌,学生听辨民歌体裁。
介绍小调定义。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民歌的分类,了解不同体裁的风格特点。
二、欣赏《沂蒙山小调》1、欣赏《沂蒙山小调》。
听辨是南方民歌还是北方民歌。
音乐课歌曲《采花》教案教材分析:歌曲《采花》是流传于四川南坪的民间小调。
歌词采用传统的民歌手法,按一年的月序和应时花卉咏唱,使人们从中获得不少生产和生活知识。
语言朴素、精练,每段仅两句歌词(第三乐句重复第二乐句的歌词)。
歌曲采用2/4拍,羽调式,一段体结构,由三个乐句组成。
几乎每隔一小节都出现切分节奏,使流畅的旋律带轻盈跳荡的感觉。
这三个乐句在节奏基本相似的基础上,对各句的句幅和句尾的节奏作了微妙的变化,使之各具特点。
第一乐句4小节,句末采用一字多音的拖腔,显得灵巧轻盈,这与歌词中借景抒怀、表达喜事将临的欢乐心情相吻合。
第二乐句节奏与上句大体相同,但句子在第4小节的强拍上刹住,使乐句少了一拍,造成不稳定感,第三乐句的句首则在第二乐句末空出的弱拍切入,同样的歌词从强拍移向弱拍,歌词节奏作了紧缩,充分表现了迫不及待的企盼心情。
紧接着节奏比较舒展,犹如人们想象着花开后采得鲜花的舒心和快慰。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有所增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
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同时,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
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通过观看采花歌曲中提到的花的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并通过学习歌曲,犹如置身于百花园中,享受百花给人们的温馨与快乐。
二、能力目标:启发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唱《采花》,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欢快、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突破: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练习切分节奏的唱法,并且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教学方法:示范法、讲授法、分析法、引导法、启发式学法指导:视听结合法、分析法、视唱法、练习法教具准备:课件、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