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港 文 学 专 题
- 格式:ppt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24
台港澳文学阅读书目台湾:赖和:《一杆秤仔》《惹事》吕赫若:《牛车》杨逵:《送报夫》《模范村》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钟理和:《笠山农场》《原乡人》钟肇政:《浊流三步曲》《台湾人三部曲》陈映真:《将军族》《夜行货车》黄春明:《青番公的故事》《看海的日子》王祯和:《嫁妆一牛车》《小林来台北》李乔:《寒夜三部曲》陈冠学:《田园之秋》田雅各:《拓拔斯、搭玛匹玛》白先勇:《金大奶奶》《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孽子》欧阳子:《花瓶》《魔女》王拓:《金水婶》王文兴:《家变》七等生:《我爱黑眼珠》《隐遁者》东方白:《浪》宋泽莱:《红楼旧事》《废园》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陈若曦:《尹县长》张系国:《棋王》马森:《夜游》丛甦:《盲猎》赵淑侠:《我们的歌》李敖:《北京法源寺》林海音:《城南旧事》孟瑶:《梨园子弟》郭良蕙:《四月的旋律》施叔青:《约伯的末裔》《摆荡的人》廖辉英:《油麻菜籽》《不归路》袁琼琼:《自己的天空》《今生缘》高阳:《慈禧全传》《胡雪岩》古龙:《绝代双骄》《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琼瑶:《窗外》《几度夕阳红》《彩云飞》黄凡:《财阀》张大春:《将军碑》《四喜忧园》李昂:《杀夫》《迷园》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苏伟贞:《离开同方》张我军:《乱都之恋》吴晟:《吾乡印象》白萩:《流浪者》莫那能:《美丽的稻穗》纪弦:《你的名字》余光中:《乡愁》《芝加哥之死》《我之固体化》《武陵少年》《当我死时》《双人床》洛夫:《风雨之夕》《石室之死亡》郑愁予:《天窗》《错误》覃子豪:《追求》《诗的播种者》罗门:《流浪人》《车祸》痖弦:《上校》《红玉米》商禽:《长颈鹿》《逃亡的天空》李魁贤:《弦音》蓉子:《伞》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盼望》林耀德:《军火商韩鲍》向阳:《阿爹的饭包》钟鼎文:《留言》墨人:《烟水亭》钟雷:《夜雨》周梦蝶:《树》胡品清:《画云的女人》詹冰:《水牛图》羊令野:《红叶赋》叶维廉:《花开的声音》隐地:《爱情风筝》高准:《中国万岁交响曲》林亨泰:《风景》文晓村:《誓约》杨唤:《二十四岁》张默:《饮那绺苍发》辛郁:《豹》郭枫:《观莲蕊峰有得》非马:《鸟笼》朵思:《影子》林焕章:《受伤的蝴蝶》张香华:《午后的垂钓》张健:《选战之后》杨牧:《凄凉三犯》杜国清:《蜘蛛》王润华:《皮影戏》绿蒂:《风与城》张错:《茶的情诗》吴晟:《土》施喜继:《小耘周岁》简政珍:《政客》百灵:《风筝》陈义芝:《黄鹤楼下午》渡也:《眼疾与牙疼》詹澈:《日升月落》向阳:《阿爹的饭包》杨平:《忘言》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琦君:《圣诞夜》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给母亲梳头发》罗兰:《夏天组曲》张晓风:《愁乡石》梁实秋:《雅舍小品》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三毛:《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简媜:《四月裂帛》林清玄:《紫色菩提》《有情菩提》刘墉:《点一盏灯》《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言曦:《伴》张秀亚:《父与女》李敖:《老年人与棒子》林文月:《遥远》叶维廉:《母亲,你是中国最根深的力量》许达然:《瀑布与石头》蒋勋:《苔》吴鲁芹:《鸡尾酒会》子敏:《“纯真”好》王鼎钧:《那树》《最美与最丑》杨牧:《山谷记载》亮轩:《剑》林耀德:《树》李曼瑰:《楚汉风云》姚一苇:《红鼻子》赖声川:《暗恋桃花源》香港:黄谷柳:《虾球传》侣伦:《穷巷》舒巷城:《太阳下山了》《巴黎两岸》海辛:《乞丐公主》西西:《我城》《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吴煦斌:《牛》钟晓阳:《停车暂借问》黄碧云:《盛世恋》董启章:《安卓珍妮》徐訏:《江湖行》《女子与事》《结局》李辉英:《人间》《名流》徐速:《星星·月亮·太阳》刘以鬯:《酒徒》陶然:《与你同行》《一样的天空》颜纯钩:《天谴》《红绿灯》王璞:《扇子事件》《幺舅传奇》刘绍铭:《二残游记》也斯:《剪纸》施叔青:《维多利亚俱乐部》《香港三部曲》梁羽生:《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金庸:《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鹿鼎记》温瑞安:“四大神捕系列”亦舒:《喜宝》《香雪海》李碧华:《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梁凤仪:《千堆雪》《九重恩怨》林燕妮:《缘》卫斯理:《蓝血人》《回归》《老猫》白洛:《赛马日》张君默:《大预言》南宫博:《杨贵妃》董千里:《成吉思汗》马朗:《焚琴的浪子》《国殇祭》温健骝:《问》《山城别》羁魂:《蓝色兽》戴天:《命》犁青:《香港的夜》张诗剑:《乡愁》蓝海文:《圆明园》《桂林山水》徐訏:《时间的去处》何达:《我们》舒巷城:《咖啡店》王一桃:《挤》晓帆:《圆规》黄国彬:《怀秋》蓝衫:《飞越太平洋》黄维樑:《圣诞铃声》傅天虹:《夜香港》也斯:《边叶》胡燕青:《感谢你》秀实:《素色竹形小紫砂壶》陈德棉:《向日葵的独白》王良和:《剥柚》陶杰:《手帕一族的宣言》叶灵凤:《读书随笔》彥火:《当代中国作家风貌》思果:《香港之秋》《艺术家肖像》陈之藩:《剑河倒影》梁锡华:《漫语话蜗牛》金耀基:《剑桥语丝》小思:《许墓》《许墓重修》黄维樑:《至爱》张小娴:《三个A CUP的女人》《荷包里的单人床》黄国彬:《吐露港的老鹰》也斯:《沈从文的静》曾敏之:《谈“谏”》古剑:《悼笔》董桥:《说品位》曹聚仁:“北行”系列潘铭燊:《杀机》《观棋》澳门:林中英:《重生》梯亚:《第八天的早晨》鲁茂:《凌晨》梁淑琪:《等》周桐:《错爱》李丹:《裸胸装》林冷雨:《人物速写》凌钝:《办公室速写》高戈:《我望故乡山头月》陈达升:《冥盼》陶里:《过澳门历史档案馆》苇鸣:《铜马像下,传自金属的历史感》懿灵:《我们遗失了所有的脸》玉文:《竹湾》李观鼎:《小平》(外一首)胡晓风:《丹荔累累的时节》程祥徵:《路网》冯倾城:《我爱,爸爸!》玉文:《空怀》白思群:《春雨妩媚》李鹏翥:《濠江文谭》沈尚青:《十六的月亮》林中英:《眼色朦胧》徐敏:《澳门新八景随想》凌稜:《信是有缘》陶里:《春夜灯语》鲁茂:《傲然面对失败》【说明】这份书目只列举了中国台湾、澳门地区的现当代时段的作家、作品,不包括这三个地区的古代文学作品。
将我修订过的台港文学书目分享一下将我修订过的台港文学书目分享一下超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阅读书目一、台港澳华文文学台湾:(一)小说:赖和:《一杆秤仔》《不如意的过年》《可怜她死了》吕赫若:《牛车》杨逵:《送报夫》《模范村》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钟理和:《笠山农场》《原乡人》钟肇政:《浊流三步曲》《台湾人三部曲》陈映真:《将军族》《夜行货车》黄春明:《青番公的故事》《看海的日子》王祯和:《嫁妆一牛车》《小林来台北》李乔:《寒夜三部曲》陈冠学:《田园之秋》田雅各:《拓拔斯·搭玛匹玛》白先勇:《金大奶奶》《玉卿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游园惊梦》《孽子》欧阳子:《花瓶》《魔女》王文兴:《家变》七等生:《我爱黑眼珠》《隐遁者》东方白:《浪》宋泽莱:《红楼旧事》《废园》聂华苓:《桑青与桃红》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陈若曦:《尹县长》《突围》张系国:《棋王》马森:《夜游》《生活在瓶中》丛甦:《盲猎》赵淑侠:《我们的歌》李敖:《北京法源寺》林海音:《城南旧事》孟瑶:《梨园子弟》郭良蕙:《四月的旋律》《心锁》施叔青:《壁虎》廖辉英:《油麻菜籽》《不归路》袁琼琼:《自己的天空》《今生缘》高阳:《慈禧全传》《胡雪岩》古龙:《绝代双骄》《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琼瑶:《窗外》《几度夕阳红》《彩云飞》黄凡:《赖索》张大春:《将军碑》《四喜忧园》李昂:《杀夫》《迷园》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苏伟贞:《离开同方》吴锦发:《燕鸣的街道》王幼华:《狐》(二)诗歌:张我军:《乱都之恋》赖和:《流离曲》吴晟:《手》《路》白萩:《流浪者》莫那能:《美丽的稻穗》纪弦:《你的名字》余光中:《乡愁》《芝加哥之死》《我之固体化》《武陵少年》《当我死时》《双人床》洛夫:《风雨之夕》《石室之死亡》郑愁予:《梦土上》《错误》覃子豪:《追求》《诗的播种者》罗门:《流浪人》《都市之死》痖弦:《深渊》《坤伶》商禽:《长颈鹿》《逃亡的天空》李魁贤:《弦音》蓉子:《伞》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盼望》林耀德:《军火商韩鲍》向阳:《阿爹的饭包》钟鼎文:《留言》墨人:《烟水亭》钟雷:《夜雨》周梦蝶:《树》胡品清:《画云的女人》詹冰:《水牛图》羊令野:《红叶赋》叶维廉:《花开的声音》隐地:《爱情风筝》高准:《中国万岁交响曲》林亨泰:《风景》文晓村:《誓约》杨唤:《二十四岁》张默:《饮那绺苍发》辛郁:《豹》郭枫:《观莲蕊峰有得》非马:《鸟笼》朵思:《影子》林焕章:《受伤的蝴蝶》张香华:《午后的垂钓》张健:《选战之后》杨牧:《凄凉三犯》杜国清:《蜘蛛》王润华:《皮影戏》绿蒂:《风与城》张错:《茶的情诗》吴晟:《土》施喜继:《小耘周岁》简政珍:《政客》百灵:《风筝》陈义芝:《黄鹤楼下午》渡也:《眼疾与牙疼》詹澈:《日升月落》向阳:《阿爹的饭包》杨平:《忘言》(一)散文: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琦君:《压岁钱》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给母亲梳头》罗兰:《夏天组曲》张晓风:《愁乡石》梁实秋:《雅舍小品》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三毛:《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简媜:《四月裂帛》林清玄:《紫色菩提》《有情菩提》刘墉:《点一盏灯》《爱,就注定了一生的漂泊》言曦:《伴》张秀亚:《父与女》《风雨中》李敖:《老年人与棒子》林文月:《遥远》叶维廉:《母亲,你是中国最根深的力量》许达然:《瀑布与石头》蒋勋:《苔》吴鲁芹:《鸡尾酒会》子敏:《“纯真”好》王鼎钧:《那树》《最美与最丑》杨牧:《山谷记载》亮轩:《剑》林耀德:《树》陈冠学:《田园之秋》阿盛:《唱起唐山谣》余光中:《望乡的牧神》《青青边愁》台静农:《辅仁旧事》《我与老舍与酒》李敖:《老年人与棒子》(二)戏剧、影视:李曼瑰:《楚汉风云》姚一苇:《来自凤凰镇的人》《碾玉观音》侯孝贤:《东东的假期》《风柜来的人》李安:《推手》《喜宴》香港:(一)小说:黄谷柳:《虾球传》侣伦:《穷巷》舒巷城:《太阳下山了》海辛:《乞丐公主》西西:《我城》《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吴煦斌:《牛》钟晓阳:《停车暂借问》黄碧云:《盛世恋》董启章:《安卓珍妮》徐訏:《江湖行》《女子与事》《结局》李辉英:《人间》《名流》徐速:《星星·月亮·太阳》刘以鬯:《酒徒》陶然:《与你同行》《一样的天空》东瑞:《无言时代》《迷城》颜纯钩:《天谴》《红绿灯》王璞:《扇子事件》《幺舅传奇》刘绍铭:《二残游记》也斯:《剪纸》施叔青:“香港的故事”“香港三部曲”梁羽生:《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金庸:《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鹿鼎记》温瑞安:“四大神捕系列”亦舒:《喜宝》《玫瑰的故事》李碧华:《胭脂扣》《霸王别姬》《青蛇》梁凤仪:《千堆雪》《九重恩怨》林燕妮:《缘》《纯爱无边》卫斯理:《蓝血人》《回归》《老猫》白洛:《赛马日》张君默:《大预言》南宫博:《杨贵妃》。
港台文学推荐书目(精选合集)第一篇:港台文学推荐书目港台文学研究推荐书目(篇目)台湾文学乡土文学:赖和:《一杆称仔》、《丰作》吴浊流:《先生妈》、《亚细亚的孤儿》钟肇政:《鲁冰花》、《浊流三部曲》、《台湾人》陈映真:《面摊》、《我的弟弟康雄》、《将军族》、《唐倩的喜剧》、《第一件差事》、《夜行货车》、《万商帝君》、《铃铛花》、《赵南栋》黄春明:《青番公的故事》、《溺死一只老猫》、《看海的日子》、《鱼》、《儿子的大玩偶》、《苹果的滋味》、《我爱玛莉》杨云萍:《光临》朱点人:《脱颖》杨逵:《送报夫》、《模范村》钟理和:《笠山农场》杨守愚:《过年》现代主义诗歌:纪弦:《易士诗集》、《半岛之歌》、《不朽的肖像》、《狼之独步》、《四十的狂徒》郑愁予:《如起雾时》、《归航曲》、《山外书》、《错误》覃子豪:《追求》、《黑水仙》余光中:《舟子的悲歌》、《莲的联想》、《白玉苦瓜》痖弦:《上校》、《弃妇》、《盐》洛夫:《灵河》、《无岸之河》、《酿酒的石头》、《雪落无声》现代主义小说:白先勇:《金大奶奶》、《玉卿嫂》、《游园惊梦》、《纽约客》、《孽子》王文兴:《家变》、《最快乐的事》林海音《城南旧事》旅外作家和留学生文学:聂华苓:《台湾轶事》、《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珊珊,你在哪儿?》於梨华:《梦回青河》、《又见棕榈,又见棕榈》陈若曦:《突围》、《远见》丛甦:《盲猎》、《自由人》香港文学南来作家:徐速:《星星·月亮·太阳》、《樱子姑娘》李辉英:《苦雨春雨》、《名流》陶然:《与你同行》、《一样的天空》犁青:《踏浪归来》、《情深处处》、《犁青山水》本土作家:黄谷柳:《虾球传》侣伦:《穷巷》舒巷城:《鲤鱼门的雾》、《太阳下山了》夏易:《少女的心声》西西:《像我这样一个女子》、《我城》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剪纸》黄碧云:《爱在纽约》刘以鬯:《酒徒》新派武侠小说:金庸武侠系列;梁羽生武侠系列;温瑞安:“四大名捕”系列都市言情小说:琼瑶:《窗外》、《彩云飞》、《浪花》、《心有千千结》……亦舒:《玫瑰的故事》、《燕妮的爱》、《喜宝》、《朝花夕拾》……梁凤仪:《豪门惊梦》、《九重恩怨》、《花帜》、《醉红尘》……三毛:《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倾城》、《闹学记》、《滚滚红尘》……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梁实秋:《雅舍小品》、《谈徐志摩》、《正月十二》、《文学与革命》、《平山堂记》…… 李碧华:《胭脂扣》第二篇:港台文学阅读书目中文系高年级学生、研究生课外阅读参考书目一、作家作品《亚洲周刊》“21世纪中文小说百强”(2000年评选,台港海外华文作品38篇)7、白先勇《台北人》15、陈映真《将军族》21、王文兴《家变》23、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28、黄春明《儿子的大玩偶》29、金庸《射雕英雄传》31、金庸《鹿鼎记》33、赖和《惹事》34、王祯和《嫁妆一牛车》35 邓克保(柏杨)《异域》37、钟理和《原乡人》40、李永平《吉陵春秋》42、司马中原《狂风沙》47、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49、姜贵《旋风》51、西西《我城》53、朱西宁《铁浆》54、朱天文《世纪末华丽》56、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60、施叔青《香港三部曲》64、聂华苓《桑青与桃红》65、王蓝《蓝与黑》70、林海音《城南旧事》72、刘以鬯《酒徒》73、鹿桥《未央歌》79、张系国《棋王》80、黄凡《赖索》82、李碧华《霸王别姬》83、李昂《杀夫》 84、古龙《楚留香》85、琼瑶《窗外》86、苏伟贞《沉默之岛》87、梁羽生《白发魔女传》88、朱天心《古都》89、陈若曦《尹县长》90、张大春《四喜忧国》91、亦舒《喜宝》 94、倪匡《蓝血人》二、大陆地区台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著述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上)(下)》,海峡文艺出版社。
专题:台湾文学概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人用血和泪写成的一部历史。
在近代史上,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内高压,对外投降,甲午战争失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台给日本,从此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台湾又长期孤处岛上,这样使台湾成为一块特殊的领域,台湾文学也因为这些历史因素而成为一种“边缘”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虽然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大陆和台湾文学在许多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诸如作家队伍的组成,作家的学识、素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文学思潮和流派,甚至表现和文字技巧等都存在着差异。
但不管有多大不同,它们都是中国人写的,是用汉语言文字写的,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是继承中国文学传统的,文学品种、体裁也基本上是一致的。
虽然各具特色、观念见解不一,但都是中国文学这一点是不变的,它们是母体文学的一种延伸、补充和扩展。
主要原因在于:1、有五千年历史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是中华民族统一的基础,不易为其他民族文化所消解同化。
2、炎黄子孙无论在何时何地和任何条件下总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即使是在外族统治的血腥镇压下或全盘西化的摧残下,他们也总是奋起抗争,坚持创作,维护自身的文化。
3、海峡两岸统一在望,两岸沟通日益频繁。
正因为同种同文同传统,富有血缘地缘亲缘心缘情缘之故,台港澳从未与母体文化割断过。
一、台港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台湾是中国领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虽然曾有过沦为殖民地的屈辱历史,但坚韧的向心力总也不曾使它脱离过祖国民族的母体。
秉承着光辉的民族传统,在特定的区域内滋长的台湾文学,无疑构成了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环节。
正是在参与祖国文学大业的过程中,台湾文学也显示了其自身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为:1、丰富、延展了中国文学反映生活的空间。
台湾作家对本地区中国人生活各方面的独特写照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台湾同胞的身影和心影。
前阵贴在"闲闲书话",转贴此,对台港文学有兴趣的朋友可交流.迷台港文学很多年,早年邮购过许多《台港文学选刊》的过期刊,一大摞,家里清理报刊,此杂志一直保存。
还购过该杂志出的短篇和散文集子,记得短篇集子叫《盛世恋》(取自黄碧云的一篇小说),散文集好像叫《黄昏开始下的雨》,非常喜欢,看了N遍。
前几天看10期《台》刊——从前几年开始,台刊就办串味了,当然我自己亦身在媒体,了解如今市场,办一本与文学有染的刊物的生存之艰,《台》刊一直在改,可能想贴近更广大的读者群,办得通俗了不少,但这一改,真是面目全非!以前它的好看在纯粹。
那些作家,西西,黄凡,张大春,曹丽娟(她的《童女之舞》写两个年轻女孩之间伴随成长的情感纠葛,微妙又痛楚),李碧华,张国立……,真是阅读的盛宴,台港文学绝不是人们通常所以为的只有琼瑶古龙,比如以上那些优秀的台港作家,他们笔下对人性的至察,语言的犀利酣畅,情节的巧妙设置,让人读得十分过瘾,当然有些文艺腔在里面,但不是浮浪的文艺腔,因为通篇一直贴合着当下时代的人与生活,有内核,所以这文艺腔其实是种特别的表述方式。
不知为何,台港传到大陆,占领市场的作品多是励志启悟与通俗言情,如像刘慵,张蔓娟,林清玄——那些励志惮悟的文章因为语言与表述和内地不同,有新鲜感,言情故事的背景因为更国际,更奢靡,更物质,更无顾忌,读来更好看,但它们终究在一个窠臼.那些真正优秀的港台作家,知者甚少,他们其实写得一点不比大陆那些耳熟能详的名作家差,甚至比多数更好,但他们始终门庭冷落。
夏天在《三联生活周刊》看到记者马戎戎写有关香港书展的一文:“董启章是香港地区30多岁纯文学作家里目前最有代表性的一位,梁文道说他的小说充满卡尔维诺的味道。
董启章1967年出生,1994年就获得了台湾地区联合文学奖新人奖的首奖。
今年7月,香港浸会大学颁发了第一届“红楼梦奖”,奖金30万港币,是整个华文世界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专门颁给每年最杰出的华文长篇小说。
台港文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家是台湾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张爱玲C. 林语堂D. 余光中答案:D2. 香港文学的现代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传统文学的传承B. 西方文学的影响C. 都市文化的反映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部作品是香港著名作家刘以鬯的代表作?A. 《家》B. 《围城》C. 《酒徒》D. 《边城》答案:C4. 台湾文学中的“乡土文学”主要关注哪些内容?A. 城市生活B. 乡村生活C. 政治斗争D. 历史事件答案:B5. 以下哪位诗人是台湾现代诗坛的重要人物?A. 徐志摩B. 余光中C. 戴望舒D. 卞之琳答案:B6. 香港文学中“新诗潮”的兴起是在哪个时期?A. 20世纪50年代B. 20世纪60年代C. 20世纪70年代D. 20世纪80年代答案:B7. 台湾文学中的“现代主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语言的创新B. 形式的突破C. 主题的多样性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部作品是香港著名作家西西的代表作?A. 《鹿鼎记》B. 《红楼梦》C. 《我城》D. 《边城》答案:C9. 台湾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主要关注哪些问题?A. 历史与记忆B. 文化身份C. 语言的模糊性D. 以上都是答案:D10. 香港文学中的“都市文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都市生活的描绘B. 都市文化的批判C. 都市人的心理状态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台湾文学中“乡土文学”的特点。
答案:台湾文学中的“乡土文学”主要关注乡村生活,强调对传统文化和乡土情怀的描绘,反映了台湾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色。
2. 描述香港文学中“都市文学”的主要内容。
答案:香港文学中的“都市文学”主要描绘都市生活,批判都市文化,探讨都市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反映了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阐述台湾现代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