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法两位数练习看图列式
- 格式:doc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2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统一单位年班 姓名一、我会看,我会估。
绳子大约有(二、我会用 作标准。
大约( )个长。
大约( )个长。
大约( )个长。
大约( )个长。
)个高。
( )个高。
)个高。
3( )最长,( )最短。
年 班 姓名 一、看一看,填一填。
1. ( )厘米( )厘米数学小博士C3. ( )厘米1.这本练习册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
2.数学书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
三、我是测量小高手。
这个图形是( )形, 四条边共( )厘米。
一只蜗牛往墙上爬,第一天爬了30厘米,晚上却滑下10厘米,第二天又向上爬30厘米,现在蜗牛向上爬了多少厘米? (3)米和用米量 年班 姓名 1.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作单位。
2.用尺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作单位。
3.1米=()厘米800厘米=()米 4.9厘米比()少4厘米。
5.18厘米-9厘米=()厘米60米+7米=( )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数学小博士三、我会比较。
1.、“<”或“=”。
33厘米23厘米1米40厘米4米30厘米+70厘米2.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厘米 60厘米 6米 66厘米 60米 四、我是数学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1.一枝粉笔长12米。
( )2.学校教学楼高16米。
( )3.一根黄瓜长18米。
( )4.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
( ) 五、估一估椅子有多高,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10m 0m1.正在进行的是(2.( )号是冠军。
3.①号比②号运动员慢( )米。
4.②号比④号运动员( )米。
把1、4、5、7、8、9中,每个年 班 姓名一、我会判断。
(下面图形中,是线段的画“√”)数学小博士( ) ( ) ( )二、我会数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条 ( )条( )条 ()条( )条 ( )条 ( )条 ( )条 三、心灵手巧。
1.小小机器人。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2.能正确口算、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培养运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感受两位数加两位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加法的作用,培养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重点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的口算、笔算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5捆6根,计数器1个。
学生准备:小棒5捆6根,计数器1个。
(四人小组一套)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1.口算练习。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口算加法,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抢答吧。
20+20= 3+2= 40+5= 30+20= 7+1= 50+8=40+20= 4+1= 60+5= 50+40= 3+1= 90+4=(2)小朋友们果然学得很好。
还想继续回答吗?2.看图填数。
(1)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根据图片上提供的信息填数。
(2)看来小朋友们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知识已经掌握的非常好了。
如果是两位数加不是整十的两位数,大家还能行吗?板书课题。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1.情境呈现,梳理信息。
(出示例1的图片)(1)谁来说说图片里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什么数学问题?板书:一共有多少人?(3)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2.活动操作,探索算法。
(1)口算。
23+22到底得多少?你们是怎样想的呢?口算:20+20=40,3+2=5,40+5=45。
④你们能说一说20+20=40,3+2=5,40+5=45分别表示什么吗?(2)竖式计算。
我们学习的加法,除了口算外,开可以用一种新的算法,就是用竖式计算,想学习吗?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3.课堂活动,积累经验。
(1)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得出了23+22=45,大家也认真倾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大家学得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8.用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解决问题一、猜猜我是多少。
(每空4分,共16分)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每小题5分,共10分)1.同学们排队接种疫苗,梦梦前面有21人,后面有20人,这一队共有( )人。
① 41 ② 40 ③ 422.下面问题中,不能用“15+30”解决的是( )。
①已经运走了15箱西瓜,还剩30箱西瓜,原来有多少箱西瓜?②柳树有15棵,桃树有30棵,柳树比桃树少几棵?③书架上层有15本书,下层有30本书,一共有几本书?三、看图列式计算。
(每小题5分,共20分)1. 2.=(根) =(根)3. 4.==(个)四、聪明的你,答一答。
(共54分)1.玩具店购进了34个冰墩墩玩偶,购进的雪容融玩偶和冰墩墩同样多,玩具店一共购进了多少个玩偶?(10分)=(个)答:玩具店一共购进了个玩偶。
2.停车场原有39辆车,开走了12辆车,现在还剩多少辆车?(10分)=(辆)答:现在还剩辆车。
3.阳光小学的同学们举行防溺水知识比赛,每人答56道题。
谁错的多?(14分)4.看图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我提的问题:(10分)=(只)(2)我提的问题:(10分)=(只)答案一、91 【提示】最大的两位数是99,99-8=91。
31 【提示】39-8=31。
72 【提示】42+30=72。
77 【提示】52+25=77。
二、1.③ 2.②三、1.22+34=562.52-22=303.45-30=154.39-7=32四、1.34+34=68 682.39-12=27 273.梦梦:56-43=13(道)龙龙:56-30=26(道)13<26答:龙龙错的多。
4.(1)蛇捉了多少只田鼠?52-30=22(2)(答案不唯一)黄鼠狼捉了多少只田鼠?22+5=27。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1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59—60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不同算法间的联系,整合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得数。
2.使学生在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并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教学预设:一、激活旧知1.口算:15+4= 8+19= 22+3= 7+16=15+40= 80+19= 22+30= 70+16=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引入新课。
谈话:刚才口算的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大家知道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几加在个位上;个位相加不满10是不进位加;个位相加满10是进位加,这时十位上要加1个十;两位加整十数,几十加在十位上。
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就可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出示情境图:玩具店有一些模型,小卡车20元,小火车30元。
2、两种玩具各买1个,可能要付多少元?3、学生回答。
追问可能是七十多吗?那什么时候和的十位上是五,什么时候是六呢?4、看来这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个位不进位加和进位加。
5、能说个和的十位是五的算式吗?六的呢?(板书:如21+32、26+38)6、探究“如21+32”这是个位上不进位的加法,怎么口算呢?根据学生交流的算法板书计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1)先算个位再算十位(2)先算十位再算个位(3)先加几十再加几小结:前两种方法都是数位对齐相加,后面的方法是拆数相加。
7、探究“如26+38”那如果是进位加你们又想怎么口算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指名到前面交流。
注意拆数法中不凑十的方法,分析出此种方法的错误。
8、探究“最多多少元”刚才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相信大家也都有了自己喜欢的方法。
两种玩具各买一个,可能要付多少元,我们只举了两个例子,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可能现在你也会口算了吧?有没有想过最少和最多呢?最少是?20+30,这我们已经学过了。
两位数进位加法练习题在数学的海洋中,两位数进位加法是每一位学生都需掌握的基本运算。
它不仅在日常生活和学校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进一步学习更复杂数学概念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计算 36 + 28这道题目的关键是记住进位原则,即个位数相加后,若总和大于等于10,则要向十位进1。
36的个位是6,28的个位是8,两数相加得14,由于14大于10,故需要向十位进1,所以答案为64。
2、计算 54 + 47这道题目同样要遵循进位原则。
54的个位是4,47的个位是7,两数相加得11,由于11大于10,故需要向十位进1,所以答案为91。
3、计算 81 + 68这道题目需要我们注意每一位的数字都比较大。
81的个位是1,68的个位是8,两数相加得9,由于9小于10,故不需要向十位进1,所以答案为89。
以上就是一些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练习题。
在做题时,一定要细心,确保每一位数都正确。
多做习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种运算方法。
希望这些题目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口算练习题一、9+7= 8+5= 7+9= 6+8= 8+9=二、填空。
1、17+()=20 ()+6=13 ()+5=122、14-()=6 ()-4=12 ()-3=10三、看图列式计算。
四、在○里填上“<”、“>”、“=”。
1、14○9 2. 18-9○10 3. 9+8○172、14-6○8 5. 9+6○15 6. 8+8○16五、用数学。
1、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2、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练习十六的第1题及第2题的前半部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用竖式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注意:①划线一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②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要弄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
考点练习一、用竖式计算。
38 + 15 + 29 = 52 - 16 - 28 = 32 + 18 + 45 = 61 - 47 - 12 =37 + 10 - 5 = 37 + 10 - 5 = 74 + 6 - 80 = 64 - 17 + 23 =二、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66○17+25+26 28+36+29○28+29+33 91+5-44○55-34+42三、填空题。
1、移一移,想一想。
△△△△△△△△△△△△△△△△两行同样多。
从第一行移1个三角形到第二行,则两行相差个。
2、填空。
第一排有7只小兔,第二排有3只小兔。
(1)从第一排拿走()只小兔,就和第二排一样多。
(2)给第二排添上()只小兔,就和第一排一样多。
(3)从第一排拿走()只小兔给第二排,二排小兔就一样多了。
四、看图列式计算。
五、看图列式计算。
五、解决问题。
1、小明一共有68块糖,第一天吃了12块,第二天吃了多少块后还剩48块?2、机灵狗不小心把图书角的图书统计表弄脏了。
(单位:本)一班二班三班四班故事书34 39 35科技书28 19 22 2连环画35 42 3100 98 99(1)哪个班图书角的书最少?(2)二班的图书角有多少本故事书?(3)三班有多少本连环画?(4)四班的科技书有多少本?连环画有多少本?3.二年级开联欢会,一班有48人,二班有45人,礼堂里有80把椅子,还差多少把椅子?学科组长审核:教务主管审核:。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课课练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统一单位年班姓名一、我会看,我会估。
绳子大约有(那么长。
绳子大约有(那么长。
二、我会用作标准。
大约()个长。
大约()个长。
大约()个长。
大约()个长。
三、比高矮。
小马大约有()个高。
山羊大约有()个高。
公鸡大约有()个高。
3条绳子绕在3个大小相同的瓶子上。
()最长,()最短。
(2)厘米和用厘米量年班姓名数学小博士ABC一、看一看,填一填。
1.()厘米01234567892.()厘米01234567893.()厘米1110945678二、量一量,填一填。
1.这本练习册长约()厘米,宽约()厘米。
2.数学书长约()厘米,宽约()厘米。
三、我是测量小高手。
这个图形是()形,四条边共()厘米。
四、我的眼力最棒。
(请在正确测量方法下面画)12301230()()()一只蜗牛往墙上爬,第一天爬了30厘米,晚上却滑下10厘米,第二天又向上爬30厘米,现在蜗牛向上爬了多少厘米?(3)米和用米量年班姓名一、我会选“米”和“厘米”来填空。
桌子高约80()床长2()牙刷长约15()()厘米()厘米()厘米()厘米数学小博士汽车长约3()茄子长约20()小红高130()二、我会填。
1.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作单位。
2.用尺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作单位。
3.1米=()厘米800厘米=()米4.9厘米比()少4厘米。
5.18厘米-9厘米=()厘米60米+7米=()米三、我会比较。
1.在里填上“>”、“<”或“=”。
33厘米23厘米100厘米1米40厘米4米1米30厘米+70厘米2.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厘米60厘米6米66厘米60米四、我是数学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1.一枝粉笔长12米。
()2.学校教学楼高16米。
()3.一根黄瓜长18米。
()4.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
()五、估一估椅子有多高,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2022-2023学年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计算专项复习讲义专题09 100以内的竖式计算(不进位、不退位)一、笔算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2、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二、笔算加法注意事项1、个位和个位上的数对齐;2、十位和十位上的数对齐;3、从个位算起.典型例题 看图列算式个位:个位填7十位:十位填3个位:个位填7十位:十位填6名师学堂:看图列算式题,需要仔细观察图片信息,根据已知图片信息、数据信息,分别去求小乌龟、小浣熊、花了多少钱,小蚂蚁27元能买什么花: 小乌龟:22426+=(元) 小浣熊:221436+=(元)小蚂蚁:因为27225=+,所以小蚂蚁买了一支玫瑰花和一支郁金香花.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加两位数的列竖式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加两位数的列竖式的计算算理; 易错点:列竖式计算相应数位需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典例分析01】(2022秋•沁阳市期末)A .32﹣15B .32+15C .32+15+32【思路引导】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我买一枝菊花和一枝郁金香,我花了多少钱?我买一枝郁金香和一枝百合花,我花了多少钱?我花了27元,你们猜我可能买了什么花?【规范解答】解:32+15=47(个) 故选:B 。
【考点评析】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变式训练01】(2022秋•讷河市期末)育红学校开展了小学生“作业积分换礼物”活动,30分可以换一个棒棒糖,40分可以换一个笔记本,50积分可以换一个毛绒玩具。
小亮积了33分,小龙积了46分,小雨比小亮多积了14分,小雨积了 分,小雨的积分可以换 。
【变式训练02】(2022秋•井研县期末)比65多23的数是 ,比75少54的数是 . 【变式训练03】(2023春•隆回县期中)书店有一批《365夜故事》书,5天卖出了42本,还剩20本,这批《365夜故事》书原来有多少本?一、列竖式计算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减法2、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减法35-2=33个位:个位填3十位:十位填3——3 3二、笔算减法注意事项 1、个位和个位上的数对齐; 2、十位和十位上的数对齐; 3、从个位算起.典型例题 列竖式计算:6442-=_______.名师学堂: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的计算,需要注意数位要对齐,养成从个位开始减的好习惯.重点: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难点:从图文信息中提取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易错点:竖式计算中十位相减为0时,这个0不用写.【典例分析02】(2022秋•平桥区期末)计算86﹣3□时,要使差的十位上的数字是4,□里可以填( )35-32=3十位:十位上的0不用写!个位:个位填33—A.0~6 B.7~9 C.0~9【思路引导】86﹣3□,要使差的十位上的数字是4,也就是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大于6,所以□里可以填7、8、9。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1)统一单位年级班 姓名一、我会看,我会估。
绳子大约有( )个那么长。
绳子大约有( )根那么长。
二、我会用 作标准。
大约( )个长。
大约( )个长。
大约( )个长。
大约( )个长。
三、比高矮。
小马大约有( )个高。
山羊大约有 ( )个高。
公鸡大约有( )个高。
3条绳子绕在3个大小相同的瓶子上。
( )最长,( )最短。
数学小博士A BC(2) 厘米和用厘米量年级 班 姓名一、看一看,填一填。
1. ( )厘米2. ( )厘米3. ( )厘米二、量一量,填一填。
1.这本练习册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
2.数学书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
三、我是测量小高手。
这个图形是( )形,四条边共( )厘米。
四、我的眼力最棒。
(请在正确测量方法下面画 )( ) ( ) ( ) 一只蜗牛往墙上爬,第一天爬了30厘米,晚上却滑下10厘米,第二天又向上爬30厘米,现在蜗牛向上爬了多少厘米? 01234567891 2 30 1231110945678123456789(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数学小博士(3)米和用米量年级班姓名桌子高约80( ) 床长2( ) 牙刷长约15( )汽车长约3( ) 茄子长约20( ) 小红高130()二、我会填。
1.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作单位。
2.用尺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
3.1米=( )厘米800厘米=( )米4. 9厘米比( )少4厘米。
5. 18厘米-9厘米=( ) 厘米60米+7米=()米三、我会比较。
1.在里填上“>”、“<”或“=”。
33厘米23厘米100厘米1米40厘米4米1米30厘米+70厘米2.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厘米60厘米6米66厘米60米四、我是数学小法官。
(对的画“√”,错的画“×”)1.一枝粉笔长12米。
( )2.学校教学楼高16米。
( )3.一根黄瓜长18米。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附答案)专项测评(一) 数与代数1.数的运算考点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计算。
46+28=54-17=90-66=35+19=36-17=80-59=32+24=58-27=25+48=考点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用竖式计算。
12+38+30=56+15-21=90-(74-4)=26+44-38=88-63-12=73-(69-25)=考点三乘法的初步认识3.连一连。
考点四用2~9 的乘法口诀计算4.看图列式计算。
●●●●●●●●●●●●●●●●●●●●●●●●●●●●●●●●●●●●●●●或5.用自己的方式画图表示下面的算式。
2×7+2 7×2+7,把这两个算式分别写成乘法的形式。
2×7+2=□×□7×2+7=□×□6.你知道下面这只青蛙是怎么跳的吗?根据算式在图上画一画。
7.口算。
2×4=6×9=8×2=7×3=3×6=4×5=4×3=9×5=6×6=9×8=6×4=7×5=1×5=7×2=9×3=7×6=3×8=9×9=8.计算。
7×4+4=8×8-40=6×5+55=5×7-7=6×9-6=4×8+4=9.看图列式计算。
(1)□○□=□(个)(2)□○□○□=□( 个) 10.如图,用小棒摆六边形,摆1 个六边形需要6 根小棒。
……(1)摆5个六边形一共需要( )根小棒。
列式:(2)摆8个六边形一共需要( )根小棒。
列式:11.篮球队一共有20 名队员,每人分一瓶矿泉水,这些矿泉水够分吗?12.还剩多少本?1.74 37 24 54 19 21 56 31 732.80 50 20 32 13 293.4.4×9+3=39 5×9-6=395.(画法不唯一)△△△△△△△△△△△△△△△△△△△△△△△△△△△△△△△△△△△△△2 8(或82)3 7(或73)6.提示:可以每一次跳3 个格,跳5 次;也可以每一次跳5 个格,跳3 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看图列式计算》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看图列式计算》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看图列式计算。
2.看图写算式。
□○□=□(朵)3.看图列式计算。
□○□=□(只)4.看图列式计算。
□○□=□(个)5.看图列式。
(个)6.看图列式计算.□○□=□(只)7.看图列式计算.8.看图列式计算。
9.看图列式计算。
□○□=□(只)10.看图列算式。
11.看图写算式12.看图列式13.看图列式计算。
(个)14.看图列式计算.________(个)15.看图写得数.5-2=5-3=16.我会看图列式.□○□=□ (个) □○□=□ (个) □○□=□ (个) □○□=□ (个) 17.看图列算式18.看图列式计算.19.我会看图列式(条)20.看图写算式。
21.看图列式计算。
22.看图列式计算。
(只)23.看图列式。
□○□=□24.看图列式计算.25.看图列式计算。
26.看图列式计算.27.看图列式计算28.看图列式计算.7○□○□=□29.看图列式30.看图列式。
(个)31.看图写算式。
(两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算式)====32.看图列式计算.33.看图列式计算.=(只)34.看图列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5.看图列式计算.=(个)36.看图写算式□○□○□=□37.看图列式.6○□○□=□38.看图列式计算.39.看图列式计算。
. 40.看图列式计算.41.看图列式42.看图列式计算.43.看图列式计算.=(个)44.看图列式计算□○□=□45.看图列式计算。
46.看图写算式。
(______)支4+1=(______)(支)47.看图列式。
48.看图列式计算。
8-□=□49.看图列算式。
50.看图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1.8+6=14(个)2.3+2=5(朵)+=3.75124.9-2=75.5+0=5(个)6.6-4=27.7+6=13(只)8.5-0=59.7-2=510.6+1=7;1+6=77-1=6;7-6=111.3+4=712.3+4=713.5+6=1114.9+3=1215.3;216.4+5=9 5+4=9 9-4=5 9-5=417.3-1=218.3+2=52+3=519.10-2=820.5-4=121.9+6=1522.9-3=6(只)23.5-4=124.1+4+3=825.10-4=626.15只27.4+5=9(只)28.7-3+2=629.5-1=430.6+4=10(个)31.4+3=7;3+4=77-3=4;7-4=332.4+2=6(辆)33.7+5=1234.3 1 4 1 3 4 35.5+8=1336.10-3-4=3或10-4-3=337.6-2+4=838.5-1=439.5+4=94+5=940.6+5=1141.7+2=942.3+2+3=843.16-4=1244.3-2=145.5+2=7 2+5=77-2=5 7-5=246.5 547.10-2=848.8-2=649.2+2=450.3-3=0一、一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原来有几件上衣?□○□=□(件)解析:6+5=11(件)【详解】略2.根据数画珠子,再比较数的大小。
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口算和估算1.口算。
120÷6=30×10=3000÷5=69÷3=12×30=75÷5=960÷3=29×3=2000÷4=550÷5=53×20=700×60=134÷7≈92×78≈42×39≈570÷8≈二、选择题2.下列问题需运用减法计算的是()。
A.求86与59的和B.求86比59大多少C.求86加59的结果3.算式374-172的计算结果是()。
A.202B.212C.1924.最小的两位数与59相加的和是()。
A.68B.69C.70D.99三、填空题5.根据4523-1420=3103,写出一道加法算式:____,一道减法算式:____。
6.想一想,估一估.1598+520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07+44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40-190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72-37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70去掉( ),就和30同样多,30再添上( )就和45同样多。
8.在()里填上“+”或“-”2( )1=15( )5=02( )2=09.比一比.5-2________1+24-2________1+43-2________2+3 10.画一画,填一填。
________4+________=1010-________=411.画一画,填一填。
________5+________=88-________=5四、其他计算12.两个数的和是84,其中一个数是4,另一个数是多少?13.算一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以及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们班有没有小朋友收集邮票收集邮票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增长知识,可以培养办事认真的习惯和毅力。
你们看,有两位小朋友都是集邮爱好者,他们正在数自己的邮票张数呢。
(出示情境图)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根据现实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小朋友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能列式解答吗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求和的问题:“两人一共有多少张”并让学生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34+16”三、实践操作,探索算法。
1.学生尝试计算34+16。
(1)“34+16=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来讨论一下。
同学们可以借助计数器、小棒这些学具,也可以尝试创新用别的方法,看哪个小组讨论的最好。
”(2)学生小组合作探讨,教师巡视,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算法。
反馈方法1:我们组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4个珠子。
要加16,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
个位上4个加6个是10个珠子。
就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把个位上10个珠子拨去。
得到50。
反馈方法2:我们组用小棒来摆的。
先摆3捆4根,再摆1捆6根。
4根加6根是10根,10根可以再捆成1捆。
3捆加1捆再加1捆是5捆就是50根。
反馈方法3:列竖式,并引导学生讨论应该从哪一位算起说说自己的理由。
十个3 4 先算个位4加6得10,向十位进1+1 6 位写0;5 0 十位3加1再加进上的1得5。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能力点: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课题一:加法1.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2课时)教学内容:P12 —P13例1、例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经历去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从中提出相应的问题,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由来与其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对位”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体验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列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在情境中体验加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的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算理,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 ”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竖式计算。
35 + 2 = 22 + 16 = 8 + 51 = 13 + 51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两位数加一(两)位数的竖式计算,为下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二(1 )班和二(3 )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学生自主解决小组交流讨论汇报结果。
预设:35 + 37 = 72 (人)提出问题: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呢?预设1:我用的是口算方法,35 可以看作是30 加5 ,37 可以看作30 加7 , 30 + 30 = 60 , 5 + 7 = 12 ,60 + 12 = 72 。
预设2:可以用竖式计算。
提出问题:你们是怎么列竖式计算的呢?预设:个位上5 加7 得12 ,向十位进1 ,个位写2 。
十位上3加3再加上进位的1 ,是7 。
提出问题: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小组交流讨论)预设: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竖式计算要从个位加起;个位上要满十进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学生熟记满十进一的道理。
★出示动画,进一步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和算理。
★微课讲解,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进行详细分析和梳理。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56 + 37 = 46 + 24 = 29 + 5 =5 6 4 6 2 9+ 3 7 + 2 4 + 5()()()想:个位上6加7得想:个位上6加4得想:个位9加5得(),该怎样写?(),该怎样写?(),该怎样写?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强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算法和算理,熟悉掌握满十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