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题库PDF (1)
- 格式:pdf
- 大小:240.85 KB
- 文档页数:14
难度题型分数题目内容中单选题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标准化的意义的是?中单选题2关于安全标签的说法错误的是:中单选题2立法权是一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享有的( )法律等规范性文件的权力。
中单选题2对未按规定保存备份,对“网吧”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罚款( )。
中单选题2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 )。
中单选题2下列哪项不是计算机犯罪的特征。
中单选题2计算机犯罪主要涉及刑事问题、民事问题和( )。
难单选题2下列对规范性文件的效力等级的表述正确的是:中单选题2从功能和作用上看,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的目标不包括下列各项中的哪一项?中单选题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属于常见的安全框架的是:考试系统试题导入说明:1、题型只有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技术技能、情景测试、案例分析、基本素养、论文八种题型2、建议同一知识点、同一题型的题目的分数应该相同3、可选项只对选择题有效,其他题型可选项为空。
多个选项之间用“;”(分号)隔开5、答案DW中单选题只能是A-Z的一个字母;多选题可以是多个字母,DW中间没有分隔符;判断题只能是1或0,1表示对,0表示6、所有的题目和答案加起来不能超过6000个英文字符或者1000个汉字7、K值说明:当题型为情景测试与基本素养(为优选题)时,填入每一题得分比率,并且以";"(分号)隔开。
当为案例分析8、案例分析,在"可选项"DW中,不填写内容,在"答案"DW中,填写正确答案序号,并且以":"(冒号)隔开,每一小题,以9、论文题,可选项、K值、答案均为空值。
易单选题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单选题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实现数据完整性机制的方法的是:易单选题2( )是世界各国政府的电信主管部门协调电信事务的一个国际组织,成立于1865年5月17日。
中单选题2选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网络应用中的加密方式的是:中单选题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分组密码的优缺点分析的是:中单选题2在一般鉴别方法中,鉴别标记由很多部分组成,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该组成部分的是:难单选题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密钥管理内容的是:中单选题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优缺点的是:易单选题2( )主要提出Internet标准草案和称为《征求意见稿(RFC)》的协议文稿,也包括安全方面的建议稿,内容比较广泛,经过网上讨论修改,被大家接受的就成了事实上的标准。
《信息政策与法规》试题2016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政策与法规》试题课程代码:0213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软件著作权自软件开发完成之日起产生,自然人的软件著作权,保护期为自然人终生及其死亡后A.10年 B.30年 C.50年 D.70年2.下列不属于广告基本原则的是A.公益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C.合法性原则 D.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原则3.国家信息安全中的信息关系主体是A.社会 B.国家军方 C.国家 D.信息安全4. 不属于国家秘密密级的是A.绝密 B.机密 C.保密 D.秘密5.信息立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效益原则 B.吸收借鉴原则C.规范原则 D.协调原则6.下列属于发明创造智力成果的是A.科学发现 B.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C.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D.X光机7.下列不属于发明和实用新型授权条件的是A.先进性 B.新颖性 C.创造性 D.实用性8.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保护期为A.5年 B.10年 C. 15年 D.20年9.电子数据交换(EDl)安全保密标准化主要包括各种电子签名、——、密钥管理和安全控制等内容。
A.安全策略 B.文电认证C.数据模型 D.数据访问策略10.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特点不包括A.无形性 B.可复制性C.表现形式的非任意性 D.组合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国际电工委员会的英文缩写是。
12.知识产权的特征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和可复制性。
13.发明分为两大类:产品发明和。
14.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的三种形式是:独占使用许可、排他使用许可和。
15.著作权侵权的法律责任一般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
16.域名的法律性质主要内容包括:标识性、和排他性。
17.数据库版权保护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独创性的标准问题、数据库中内容的保护问题和。
18.网络服务提供商包括两大类:因特网内容服务提供商和。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试题集一、法律法规一、单选题1.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A)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A.公安机关B.国家保密工作部门C.国家密码管理部门2.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D)应当依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A.公安机关B.国家保密工作部门C.国家密码管理部门D.信息系统的主管部门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_______,计算机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_______等因素确定。
(B)A.经济价值经济损失B.重要程度危害程度C.经济价值危害程度D.重要程度经济损失4.对拟确定为(D)以上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请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A.第一级B.第二级C.第三级D.第四级5.一般来说,二级信息系统,适用于(D)A.乡镇所属信息系统、县级某些单位中不重要的信息系统。
小型个体、私营企业中的信息系统.中小学中的信息系统。
B.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重要领域、重要部门跨省、跨市或全国(省)联网运行的信息系统;跨省或全国联网运行重要信息系统在省、地市的分支系统;各部委官方网站;跨省(市)联接的信息网络等。
C.适用于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三级信息系统中的部分重要系统。
例如全国铁路、民航、电力等调度系统,银行、证券、保险、税务、海关等部门中的核心系统。
D.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
例如小的局域网,非涉及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等。
6.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A)的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测评机构进行测评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A.二级以上B.三级以上C.四级以上D.五级以上7.安全测评报告由(D)报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试题集一、法律法规一、单选题1.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A)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A.公安机关B.国家保密工作部门C.国家密码管理部门2.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D)应当依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A.公安机关B.国家保密工作部门C.国家密码管理部门D.信息系统的主管部门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_______,计算机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_______等因素确定。
(B)A.经济价值经济损失B.重要程度危害程度C.经济价值危害程度D.重要程度经济损失4.对拟确定为(D)以上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请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A.第一级B.第二级C.第三级D.第四级5.一般来说,二级信息系统,适用于(D)A.乡镇所属信息系统、县级某些单位中不重要的信息系统。
小型个体、私营企业中的信息系统.中小学中的信息系统。
B.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重要领域、重要部门跨省、跨市或全国(省)联网运行的信息系统;跨省或全国联网运行重要信息系统在省、地市的分支系统;各部委官方网站;跨省(市)联接的信息网络等。
C.适用于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三级信息系统中的部分重要系统。
例如全国铁路、民航、电力等调度系统,银行、证券、保险、税务、海关等部门中的核心系统。
D.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
例如小的局域网,非涉及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等。
6.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A)的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测评机构进行测评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A.二级以上B.三级以上C.四级以上D.五级以上7.安全测评报告由(D)报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
《信息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参考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我国的立法组织有国务院、全国和各地区人大2.美国的立法、行政、司法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掌管。
3.我国司法组织中的两大系统: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4.信息安全工作的风险主要来自信息系统中存在的脆弱点。
5.《中华人民XX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明确了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重点是维护国家事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等重要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6.公安机关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中的职责是监督、检查、指导。
7.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和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两类。
8.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是指用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专用硬件和软件。
9.安全专用产品在进入市场销售之前必须申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证》。
10.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个级别。
11.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应采取的各项通用技术要求包括安全功能技术要求和安全保证技术要求两个方面。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有一信息系统其适用X围为涉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其损害会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则该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为:CA第一级 B第二级 C第三级 D第四级 E第五级2.以下不属于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的是EA完整性 B可用性 C可控性 DXX性 E安全性3.以下哪项不属于信息安全的三大支柱:BEA信息安全技术 B黑客诱骗技术 C信息安全法律法规D信息安全标准 E信息安全管理制度4.以下哪个是我国的最高立法组织:AA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 B 国务院C 区人大 D 人民法院5.美国最高立法机关是:CA参议院B 众议院C美国国会D 法院6.我国的执法组织包括: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部D安全部E工商行政管理局F税务局7.我国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方面最早制定的一部法规,也是最基本的一部法规是:AA《中华人民XX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C《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D《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8.以下哪个选项属于《中华人民XX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适用的X围:CDA未联网的微型计算机B军队的计算机C中华人民XX国境内的计算机D任何组织和个人9.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五个等级中,下面那些级别的适用X围为一般的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题库(含答案)信息安全题库XDD0000A058N 将未安装终端管理系统的计算机接入信息内网,违反了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
(单项选择题)(A)三不发生;(B)四不放过;(C)五禁止;(D)八不准。
答案:DXDD0000A059N 使用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设备处理涉密信息,违反了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
(A)三不发生;(B)四不放过;(C)五禁止;(D)八不准。
答案:CXDD0000A060Y 利用非国网公司专配安全移动介质进行内外网信息交换,违反了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安全()。
(A)三不发生;(B)四不放过;(C)五禁止;(D)八不准。
答案:DXDD0000A061N 国家电网公司对于人员的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对单位的新录用人员要签署保密协议;(B)对离岗的员工应立即终止其在信息系统中的所有访问权限;(C)要求第三方人员在访问前与公司签署安全责任合同书或保密协议;(D)因为第三方人员签署了安全责任合同书或保密协议,所以在巡检和维护时不必陪同。
答案:DXDD0000A062N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策略是()。
(A)双网双机、分区分域、等级防护、多层防御;(B)网络隔离、分区防护、综合治理、技术为主;(C)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管控结合;(D)访问控制、严防泄密、主动防御、积极管理。
答案:AXDD0000A063Y 对专用移动存储介质交换区和保密区登录密码描述正确的是()。
(A)交换区与保密区登录密码需分别设置;(B)输入一次密码即可同时登录交换区与保密区;(C)交换区可使用空口令登录;(D)交换区可使用空口令登录,保密区需输入登录密码。
答案:AXDD0000A064Z 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从()对文件的读写进行访问限制和事后追踪审计。
(A)保密性和完整性;(B)主机层次和服务器层次;(C)主机层次和传递介质层次;(D)应用层次和传递介质层次。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试题集一、法律法规一、单选题1.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A)负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
A.公安机关B.国家保密工作部门C.国家密码管理部门2.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D)应当依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督促、检查、指导本行业、本部门或本地区信息系统运营、使用单位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A.公安机关B.国家保密工作部门C.国家密码管理部门D.信息系统的主管部门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程度,计算机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确定。
A.经济价值经济损失B.重要程度危害程度C.经济价值危害程度D.重要程度经济损失4.对拟确定为(D)以上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请国家信息安全保护等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
A.第一级B.第二级C.第三级D.第四级5.一般来说,二级信息系统,适用于(D)A.乡镇所属信息系统、县级某些单位中不重要的信息系统。
小型个体、私营企业中的信息系统。
中小学中的信息系统。
B.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重要领域、重要部门跨省、跨市或全国(省)联网运行的信息系统;跨省或全国联网运行重要信息系统在省、地市的分支系统;各部委官方网站;跨省(市)联接的信息网络等。
C.适用于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三级信息系统中的部分重要系统。
例如全国铁路、民航、电力等调度系统,银行、证券、保险、税务、海关等部门中的核心系统。
D.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
例如小的局域网,非涉及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等。
6.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A)的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选择符合国家规定的测评机构进行测评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A.二级以上B.三级以上C.四级以上D.五级以上7.安全测评报告由(D)报地级以上市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
信息安全试题题库信息安全知识竞赛题库第一章一、选择题1.下列哪些不是计算机犯罪的特征-------(C)A.计算机本身的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B.在某种意义上作为犯罪对象出现的特性C.行凶所使用的凶器 D.明确了计算机犯罪侵犯的客体2.在新刑法中,下列哪条犯罪不是计算机犯罪。
————(B)A 利用计算机犯罪B 故意伤害罪C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D 非法侵入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3.对犯有新刑法第285条规定的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可处———(A)A 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1000元罚款C 三年以上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D 10000元罚款4.行为人通过计算机操作所实施的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内存数据及程序)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并应当处以刑罪的行为是————(C)A 破坏公共财物B 破坏他人财产C 计算机犯罪D 故意伤害他人5.计算机犯罪主要涉及刑事问题、民事问题和—————(A)A 隐私问题B 民生问题C 人际关系问题D 上述所有问题6.下面是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两种论断,经判断----------(A).(1)计算机病毒也是一种程序,它在某些条件上激活,起干扰破坏作用,并能传染到其他程序中去;(2)计算机病毒只会破坏磁盘上的数据.A)只有(1)正确 B)只有(2)正确 C)(1)和(2)都正确 D)(1)和(2)都不正确7.通常所说的“病毒”是指----------(D)。
A)细菌感染 B)生物病毒感染 C)被损坏的程序D)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8.对于已感染了病毒的软盘,最彻底的清除病毒的方法是---------(D)。
A)用酒精将软盘消毒 B)放在高压锅里煮 C)将感染病毒的程序删除D)对软盘进行格式化9.计算机病毒造成的危害是---------(B)。
A)使磁盘发霉 B)破坏计算机系统C)使计算机内存芯片损坏 D)使计算机系统突然掉电10.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表现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