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概论2(1)
- 格式:pdf
- 大小:15.24 MB
- 文档页数:95
一舞蹈的定义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是时间的暂时定格。
1时空论波若瓦叶1581年《皇后喜剧芭蕾》俯视强调画面来自各的实践与感受2生命论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而又最充足的表现。
苏珊·朗格舞蹈艺术离人的生命本源最近,是人的审美发生的起点。
科林伍德的“一切语言和艺术之母”舞蹈起源于“生殖崇拜”说3情感论《乐记》《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4动态论5礼仪论6综合论奥尔德里奇:“不纯的艺术”。
两个前提1是作为独立的艺术的综合。
2是作为舞剧艺术的综合。
二舞蹈的本质特征事物所特有的、区别于他事物的性质,并可作为某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
舞蹈艺术区别于同级系统的其他艺术特性,是他作为艺术要素在艺术系统中存在的条件。
动——是舞蹈最本质的要素模仿论源于希腊词语模拟,英语中更多的是再现。
再现,要求艺术作品与现实世界应是感觉最接近的事物,必须具有某种相似性,接受这种艺术作品就依赖这种相似性的想象。
因此,产生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广。
是艺术的主导理论模仿论在中国中国芭蕾初期学演的第一部舞剧,就是情节芭蕾典范《无益的谨慎》,第一部创作芭蕾《红色娘子军》也是典型的情节作品。
结论:中国戏剧化舞蹈实验之路还没有走完。
模仿论支撑原因1艺术作品于现实世界的某种相似,能够引起人们的同情,反对,赞赏与愤怒,取得感情上的共鸣2欣赏习惯具有制约性与承继性表现论19世纪舞蹈艺术中出现表现主义的征兆20世纪魏格曼在德国挑起表现主义大旗,理论基点人体动律学1是人体动作产生的情绪意向,而不是宏观大自然的再现2情绪在表现主义中具有重要位置,是表现性舞蹈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但最终仍与内容意义有关3表现性舞蹈从动作出发,但不停留在动作模表关系1模仿性舞蹈的象征性隐藏在情节和任务的行为中在运用人体动作上走规范化的路;而表现性舞蹈的象征性则是动作与情感的结合,在动作运用上走表现开发的路2再现与表现为形式化舞蹈创造了好的环境,当形式化舞蹈理论过渡完成,作品得到认可,西方舞坛“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2016年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舞蹈表演专业《舞蹈艺术概论》课程考试大纲一、命题指导思想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舞蹈艺术概论》课程学业水平考试,遵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建立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36号)、《关于印发<江苏省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的通知》(苏职教【2015】7号)要求,以《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舞蹈艺术概论》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要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试范围本课程考试范围包括六个主要知识点,注重考查学生对舞蹈艺术概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度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安排如下:(二)考核能力要求1.了解⑺)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能够准确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
相应的行为动词:了解、认识、知道。
2.理解(B)要求对某一概念、知识内容,在了解基础上,能够深刻领会相关知识、原理、方法,并藉此解释、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
相应的行为动词:理解、熟悉、领会。
3.掌握(C)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原理、法则和方法,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即清楚“怎么办”。
相应的行为动词:掌握、应用、运用。
(三)考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三、试卷结构(一)题型及比例(二)难易题及比例全卷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三个等级,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占分比例约为7:2:1。
(三)内容比例四、考试形式和时间(一)考试形式闭卷、机考(二)考试时间30分钟(三)试卷满分值50分五、典型题示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什么是舞蹈艺术?舞蹈,艺术的一种,人体本身是它的物质载体.是经过提炼(典型化)、组织(节奏化)、美化(造型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艺术手段。
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以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中人的情感意蕴,创造出可被人具体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比表达作者——舞者(编导和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舞蹈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通过连续的舞蹈动作过程、凝练的姿态表情和不断流动的地位图形(不断变化的画面),结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艺术手段来塑造舞蹈的艺术形象。
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舞蹈作为一种社会审美形态,起源于远古人类劳动生产(狩猎、耕作等)、战斗操练、性爱活动的模仿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礼活动和表现情感、思想、意识等内在精神世界的需要。
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舞蹈艺术的审美社会功能是审美的愉悦性和审美的功利性的统一。
舞蹈也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开展文化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的审美特征:1、从各种艺术形式所使用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的比较中来考察舞蹈与其他艺术不同的审美特征。
2、从审美主体(观众)对不同的审美客体(各种艺术作品)的感受特点的比较来看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审美特征。
3、从各种艺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方式和手法的比较看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的艺术特性:1、直觉性 2、动作性 3、节奏性 4、造型性其中,舞蹈动作,一般可大致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三类。
节奏一般可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
外在节奏又可分为听觉的节奏和视觉的节奏。
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其创造性的劳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审美情感的渗入 2、典型化的提炼创造 3、运用专业技巧创造美的形式舞蹈的空间运动线可分为:斜线(对角线)、竖线(纵线)、横线(平行线)、圆线(弧线)、曲折线(迂回线)等五种。
舞蹈艺术是通过人体优美的动作和造型,节奏和情节对人们一个时代生活中美的理解和愿望,感情和幻想的反映和体现。
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娱乐,使人的精神境界变得更美,鼓舞人们为着更美好的生活而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本课系统的教授舞蹈艺术的特性;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的种类;舞蹈语言;舞蹈传播;舞蹈美感;舞蹈表演的审美规范;舞蹈作品的构成;舞蹈的欣赏和评价以及新中国舞蹈艺术50年启示录。
第一部分舞蹈的艺术特性即是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动态的形象。
第一节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的形象一直觉性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象,它通过人们的视觉来进行审美和感知的。
直觉性的特点就规定了在舞蹈作品中所要表现和说明的一切,都必须通过艺术的形象直觉地表现出来。
舞蹈中表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活动时,不用语言,必须用人物的行动和动作直接表现出来二动作性舞蹈形象是直观的艺术形象,而不是静止状态的直觉形象,是不停流动状态的直觉形象。
若舞蹈者在舞台上的动作终止了,就意味着舞蹈作品的结束或消失。
舞蹈动作1 表情性动作:描绘人物的情感,思想和性格特征的动作。
具有一定的类型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2 说明性动作:展示人物行动的目的和具体内容的动作。
具有模拟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3 装饰性联结性动作:没有明显的含义,起装饰和衬托的作用,有时作为过渡动作。
三节奏性任何舞蹈都是有节奏的,没有节奏便没有舞蹈节奏内在节奏:人的各种情绪和情感在人的机体内部所引起的各种不同节奏的发展变化。
外部节奏:可分为听觉的节奏和视觉的节奏。
四造型性舞蹈动作是人体的自然生活动作,经提炼,加工,美化而来的。
舞蹈动作具有造型性,是舞蹈动作具有美感形式的最基本的条件和主要的因素。
舞蹈又称作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
舞蹈艺术的造型性人体动作姿态的造型。
舞蹈队形,画面的造型。
也就是舞蹈的构图---舞蹈者在舞台三度空间所占据的地位和活动的路线。
人体动作姿态造型美的标准,服从于人们对形式美的审美观念:姿态造型美古典舞蹈动作讲究“曲,圆,收”民族民间舞蹈呈现曲线的运动过程民间舞蹈家提出要“三道弯”才美对称和平衡美,矫健的美,阳刚的美舞蹈作品构成的要素--舞蹈队形,画面的造型据舞蹈家的分类,舞蹈的空间运动线,可分为:斜线(对角线),竖线(纵线),横线(平衡线),圆线(弧线),曲折线(迂回线)舞蹈画面造型的分类方形三角形圆弧形梯形菱形第二节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是抒情性1 舞蹈在表现人的情感方面所具有的真实,直切,纯朴,激越,丰富,深厚等往往是其他艺术所不能及的。
第一章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舞蹈舞蹈是以人体本身为物质材料,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得人们内在的深层的精神世界,以生动具体可被感知的舞蹈形象来表达舞蹈创作者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的艺术形式。
是一种时间性与空间性紧密结合的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舞蹈表现性舞蹈表现性是舞蹈艺术的本质属性。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语言表现主题情思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人的情感是其艺术特长。
舞蹈在表现人多方面的复杂情感及其所达到的细腻、强烈程度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
舞蹈艺术形象离不开人体动作造型的具象性,所以不论什么形象都具有一定的再现性特点,但是这种再现是饱含表现性的再现,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现。
第二章舞蹈的艺术特性舞蹈动态性舞蹈动态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因为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动作是舞蹈的创作者与观众交流的媒介,舞蹈作品所蕴含的情感以及人们对舞蹈进行的审美感知活动都需要通过舞蹈动作得以体现。
由于舞蹈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所以舞蹈的动态性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空间范围内表现为舞蹈的造型性,在时间范围内表现为舞蹈的节奏性。
舞蹈节奏性舞蹈节奏性是舞蹈艺术特色之一,舞蹈艺术本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是舞蹈与音乐紧密结合的纽带。
节奏是构成舞蹈的基本要素,只有符合一定运动规律的、节奏化的动作才可能成为舞蹈动作,而且只有合乎节奏的舞蹈动作才能使人们从中体验和感受舞蹈艺术特有的韵律美。
舞蹈的节奏一般可分为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二者在舞蹈作品中相辅相成。
舞蹈造型性舞蹈造型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艺术所具有的美感形象必须通过提炼和美化了的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符合造型艺术审美规范要求的人体动作和姿态表现出来,所以说舞蹈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
舞蹈的造型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体动作姿态的造型;二是指舞蹈队形、画面的造型。
舞蹈虚拟性舞蹈虚拟性是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一、舞蹈艺术的概念
1.舞蹈是一种艺术,它包括由肢体动作和表情表演来表达情感、表现形式和想法的艺术表演,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古老而又经久不衰的一种艺术形式。
2.舞蹈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以多种形式体现出来,可以是故事性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单人舞蹈,也可以是群体舞蹈。
3.舞蹈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它结合了现代舞蹈技术,古典舞蹈传统,芭蕾舞,民间舞蹈,街头舞等多种元素,形成了一种新的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的舞蹈表演。
二、舞蹈艺术的分类
1.古典舞:古典舞是指以古典音乐为基础,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表达情感和想法的舞蹈,包括芭蕾舞、拉丁舞、斯瓦西里舞等。
2.民间舞:民间舞是指以民间歌曲和音乐为基础,通
过肢体动作和表情表达情感和想法的舞蹈,包括中国的舞龙舞狮、绣花鞋舞、桃园三结义等。
3.现代舞:现代舞是指以现代音乐为基础,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表达情感和想法的舞蹈,包括街舞、爵士舞等。
4.抽象舞:抽象舞是指没有特定的故事情节,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表达情感和想法的舞蹈,以抽象的形式表现情绪和艺术美感。
三、舞蹈艺术的重要性
1.舞蹈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表达人类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可以更深入的反映人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变迁。
2.舞蹈艺术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它可以增加人体活动量,增强身体机能,减轻疾病,改善心理状态等。
3.舞蹈艺术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接受知识、拓宽
思维,培养美学情感。
舞蹈艺术概论范文舞蹈艺术是一门融合了音乐、表演和身体动作的艺术形式。
它以身体的动作、姿势和舞台上的演出为表达方式,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和舞台效果,传达情感、故事以及抽象的概念。
舞蹈艺术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
作为一种人类表达方式,舞蹈艺术有助于展示人类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并在不同的文化中发展出独特的形式和风格。
舞蹈艺术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以及爵士舞等。
不同类型的舞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例如,古典舞强调优雅和技巧,而现代舞则更注重情感和自由表达。
民族舞则是民间传统文化的载体,反映出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背景。
舞蹈艺术对舞者来说是一种身体和精神的训练。
舞者需要具备优美的体形和灵活的身体,以便能够进行各种动作和技巧。
此外,舞者还需要掌握舞蹈的技术和风格,以及体现角色和情感的能力。
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舞者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巧和表演水平。
舞蹈艺术在观众和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观众可以通过观看舞蹈表演来享受美的表达和欣赏技巧的展示。
舞蹈可以唤起观众的情感和想象力,引发共鸣和思考。
舞蹈也经常被用于表达社会问题和政治观点,以及传达文化和艺术的价值。
在舞蹈艺术的发展中,很多重要的人物和流派都对其做出了贡献。
例如,芭蕾舞的奠基人之一是法国舞蹈家让·乔治·尚法尔白,他创立了现代芭蕾舞的技术和风格。
美国的现代舞家玛莎·格雷厄姆则开创了一种以情感和个体表达为重点的舞蹈形式。
此外,不同地区和文化也有自己的舞蹈传统和流派,如中国的京剧舞蹈和印度的卡塔克舞。
总之,舞蹈艺术是一门丰富多样、全球性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一种身心训练和文化载体。
通过舞蹈艺术,人们可以欣赏和体验美的表达,同时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无论是舞者、观众还是社会,舞蹈艺术都能够为人们带来乐趣和启迪。
名词解释1.表演性动作:指具有描绘人的情感,展现人的思想,刻画人的性格功能的舞蹈动作。
这类动作具有一定类型性和概括性的艺术特点。
2.舞蹈造型性:舞蹈的艺术特性之一。
舞蹈艺术所具有的美感形象,必须通过提炼和美化了的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符合造型艺术审美规范要求的人体动作和姿态表现出来。
舞蹈造型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体动作姿态的造型;一是指舞蹈队形画面的造型(即舞蹈者在舞台空间的运动线和相对的静止画面,亦称舞蹈构图)。
3.民间舞:由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
4.模仿论:这是艺术起源中最古老的理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
他们认为文艺起源于人对自然的模仿,模仿是人的天性和本能。
只是由于模仿的对象不同,所用的媒介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艺术种类。
有一些人用颜色和姿态来制造形象,模仿许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则用声音来模仿。
舞蹈者的模仿则只用节奏,他们借姿态的节奏来模仿各种“性格”,感受和行动。
5.巫术论:是现代西方最占优势的一种艺术起源的理论,为不少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家和文艺理论家所赞同。
这种理论创始人为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
他提出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限,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因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魔法巫术,祭祀礼仪等活动。
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其主要的内容。
6.舞蹈意境:在舞蹈作品中,已经过提炼美化的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情景交融,并能引发观众丰富的艺术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境界。
7.舞蹈题材: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
是舞蹈编导对其掌握的社会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
8.舞蹈主题:舞蹈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意蕴和中心思想。
9.舞蹈环境:舞蹈作品中特定的空间与时间,是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和舞蹈情节事件发生的具体生活场景。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内容简介1.整理核心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2.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
第1章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1.1复习笔记一、舞蹈的艺术本质1艺术的本质(1)主要学派主要学说有两大派,即“艺术是现实的模仿再现''和“艺术是人的情感表现”。
此后又出现了“艺术在于形式的创造”“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艺术即直觉”“艺术是人的原始本能冲动”等其他学说。
(2)代表人物①列夫•托尔斯泰a.王要观点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艺术论》中从情感的真挚性、感染性和宗教性等方面来探讨情感作为艺术的本质,他认为“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自己的感情”,“只要作者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了观众和听众,这就是艺术"。
b.艺术的定义列夫•托尔斯泰给艺术下的定义是:“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将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被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②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在列夫•托尔斯泰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订正,认为:a.语言在表现人们的感情的同时也表现人们的思想。
b.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开始于一个人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他在四周的现实的影响下所体验过的感情和思想,并且给予它们以一定的形象表现。
③我国文艺界我国文艺界大多认同普列汉诺夫的观点,将其作为对艺术认识的出发点。
艺术是通过动作、姿态、线条,色彩,声音,语言,文字等为表现手段,塑造出具体生动的、可被人感知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表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的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从审美角度来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形式,是人对现实世界审美关系的集中体现。
2舞蹈的艺术本质(1)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且受艺术共性的制约。
(2)舞蹈艺术是以动作、姿态、线条,色彩,声音,语言,文字等为表现手段,塑造具体生动的、可被人感知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表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评价和理想的一种社会现象。
舞蹈艺术概论第二章舞蹈的艺术特性第一节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舞蹈的艺术特性就是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
它具有:1、直觉性: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象,它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眼睛)来进行审美感知的。
2、动作性:舞蹈形象是一种不停流动状态的直觉形象。
舞蹈动作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
3、节奏性:舞蹈的动态形象是一种具有节奏性的动态形象。
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4、造型性:舞蹈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
包括:人体动作的姿态和舞蹈的构图第二节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是抒情性抒情性——舞蹈最重要的内部艺术特征,是舞蹈的内在本质属性、是舞蹈艺术的一个主要审美特征,这是舞蹈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所决定的。
在生活中,我们把表现人的各种情感和情绪的动作称为表情性动作。
分为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舞蹈是一种抒情性的艺术,舞蹈擅长于抒情,但并不等于说不能用舞蹈的艺术手段表现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之间性格的矛盾冲突。
我们认为“在抒情中叙事”和“在叙述中抒情”是情节性舞蹈和舞剧结构比较理想的艺术表现方法。
舞蹈中的情感是体现着一定思想内涵的情感,而舞蹈中所蕴含的思想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思想。
第三节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综合性:舞蹈是与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手段和艺术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集时间性、空间性为一体。
小结从舞蹈的外化形态方面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是舞蹈形象的直观动态性;从舞蹈的内在本质属性方面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是它的抒情性;而从舞蹈艺术展现方式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则是它的艺术综合性。
舞蹈的艺术特性就是: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以具有节奏性和造型性的直观的动态的舞蹈形象,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第三章舞蹈的社会功能第一节舞蹈的功能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在社会生活中所应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是舞蹈的功能。
舞蹈艺术概论每章要点说明舞蹈艺术概论第二章舞蹈的艺术特性第一节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舞蹈的艺术特性就是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
它具有:1、直觉性: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艺术形象,它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眼睛)来进行审美感知的。
2、动作性:舞蹈形象是一种不停流动状态的直觉形象。
舞蹈动作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
3、节奏性:舞蹈的动态形象是一种具有节奏性的动态形象。
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4、造型性:舞蹈是一种动态的造型艺术。
包括:人体动作的姿态和舞蹈的构图第二节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是抒情性抒情性——舞蹈最重要的内部艺术特征,是舞蹈的内在本质属性、是舞蹈艺术的一个主要审美特征,这是舞蹈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所决定的。
在生活中,我们把表现人的各种情感和情绪的动作称为表情性动作。
分为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舞蹈是一种抒情性的艺术,舞蹈擅长于抒情,但并不等于说不能用舞蹈的艺术手段表现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之间性格的矛盾冲突。
我们认为“在抒情中叙事”和“在叙述中抒情”是情节性舞蹈和舞剧结构比较理想的艺术表现方法。
舞蹈中的情感是体现着一定思想内涵的情感,而舞蹈中所蕴含的思想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思想。
第三节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综合性:舞蹈是与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手段和艺术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集时间性、空间性为一体。
小结从舞蹈的外化形态方面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是舞蹈形象的直观动态性;从舞蹈的内在本质属性方面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是它的抒情性;而从舞蹈艺术展现方式来看,舞蹈的艺术特性则是它的艺术综合性。
舞蹈的艺术特性就是:以人的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以具有节奏性和造型性的直观的动态的舞蹈形象,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
第三章舞蹈的社会功能第一节舞蹈的功能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在社会生活中所应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是舞蹈的功能。
《舞蹈艺术概论》《舞蹈艺术概论》第一章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第一节舞蹈的艺术本质第二节舞蹈的社会生活审美本质第三节对舞蹈本质内涵的释义第四节舞蹈的审美特征第二章舞蹈的艺术特性第一节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第二节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是抒情性第三节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第三章舞蹈的社会功能第一节舞蹈因其对人类具有多种积极作用而得以存在和发展第二节舞蹈在古代社会的功能第三节舞蹈在现代社会的功能第四节舞蹈的社会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舞蹈功能的充分实现需以审美为中介第四章舞蹈的种类第一节舞蹈内容的发展导致不同舞蹈品种的产生第二节舞蹈分类的原则和方法第三节生活舞蹈第四节艺术舞蹈第五章舞蹈的起源第一节舞蹈是从哪里来的第二节人怎样创造了舞蹈第九章舞蹈美的构成和形态第一节舞蹈作品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第二节舞蹈作品的审美类别第十章舞蹈思维和舞蹈形象创造第一节舞蹈形象和舞蹈思维第二节舞蹈形象的审美特征第十一章舞蹈作品的意境创造第一节境界说是中国传统文艺美学的重要理论第二节舞蹈艺术也应当研究意境创造第三节舞蹈意境的结构层次第四节舞蹈意境的审美特征和意境创造的途径第十二章舞蹈的形式结构第一节舞蹈形式的感知结构第二节舞蹈形式的结构过程第十三章舞蹈语言第一节人体动作第二节舞蹈动作第三节舞蹈语言第十四章舞蹈构图第一节构图的一般规律第二节舞蹈构图的基本原理第三节各种舞蹈体裁的构图第四节丰富和加强舞蹈构图能力的方法第十五章舞蹈创作的审美规范第一节从生活到舞蹈创作第二节舞蹈创作的表现范围第三节舞蹈创作的艺术构思第四节舞蹈创作的不同类型第十六章舞蹈表演的审美规范第一节舞蹈表演——舞蹈形象的展现是舞蹈艺术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第二节舞蹈演员在舞蹈形象创造与展现中的价值和作用第三节全面提高文化艺术素质是舞蹈演员必修课第四节演员自我与人物形象第五节中国舞蹈表演的特点和审美要求第十七章舞蹈交流第一节舞蹈交流的内涵第二节舞蹈交流的基础和条件第三节舞蹈交流的两个环节第四节舞蹈交流的方式及其效果第十八章舞蹈传播第一节舞蹈传播的内涵第二节舞蹈传播的方式第三节舞蹈影视——舞蹈的大众传播媒介第十九章舞蹈美感第一节美感与美感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第二节舞蹈美感的特征第二十章舞蹈欣赏第一节舞蹈欣赏的特征和涵义第二节舞蹈欣赏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第三节舞蹈欣赏中的生活、想象和共鸣现象第四节舞蹈审美意识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第二十一章舞蹈评论第一节舞蹈评论的内涵第二节舞蹈评论的任务第三节舞蹈评论的标准第四节舞蹈评论的方法和常见模式第五节舞蹈评论工作者的修养第二十二章新中国舞蹈艺术50年启示录第一节创造与发展先进舞蹈文化的探索历程第二节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的舞蹈艺术第三节建立中华民族舞蹈的科学发展观第二十三章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创建和发展中国舞蹈学第一节中华民族舞蹈复兴和舞蹈学的建设第二节中国舞蹈学的建设必须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三节舞蹈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第四节舞蹈学与舞蹈基础理论。
舞蹈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舞蹈艺术概论”是一门艺术类舞蹈表演(体育)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研究和掌握舞蹈知识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和舞蹈作品赏析,使学生掌握舞蹈的本质与审美特征、艺术特性、社会功能、种类和发展等知识,建立对舞蹈艺术的整体概念,培养学生开展舞蹈理论研究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舞蹈的本质属性,理解舞蹈美的构成和形式,初步认识舞蹈作品的意境创造,具备舞蹈构图能力,提高文化艺术素质,规范舞蹈表演形象。
理论教学的内容包括舞蹈的本质和审美特征、舞蹈的艺术特性和舞蹈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介绍舞蹈的艺术本质和社会生活审美本质,以及对舞蹈本质内涵的释义和舞蹈的审美特征。
第二章介绍舞蹈形象是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舞蹈艺术的内在本质属性是抒情性和舞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第三章介绍舞蹈的社会功能。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掌握舞蹈的本质属性,理解舞蹈美的构成和形式,初步认识舞蹈作品的意境创造,具备舞蹈构图能力,提高文化艺术素质,规范舞蹈表演形象。
Chapter 13 Dance Languagen 1 Body Movement1.XXX.2.XXX.n 2 Dance Movement1.Master the source of XXX.2.Master the methods of XXX.n 3 Dance Language1.XXX.2.XXX.3.Master XXX.Chapter 14 XXXn 1 XXX1.Understand the XXX.2.Master the golden。
and learn how to compose using the golden。
3.Appreciate Leonardo da Vinci's work "The Last Supper".n 2 XXX1.Master XXX.2.Master the n of stage areas.n 3 n of us Dance Genres1.Mast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lo XXX.2.XXX.3.XXX d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