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计算机组成原理第1章
- 格式:ppt
- 大小:262.00 KB
- 文档页数:53
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微型计算机广阔的应用领域中,会计电算化属于科学计算应用方面。
( )2.决定计算机计算精度的主要技术指标是计算机的字长。
( )3.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做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这样的一块芯片叫做单片机。
( )4.计算机“运算速度”指标的含义是指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操作系统的命令。
()5.兼容性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性能,通常是指向上兼容,即旧型号计算机的软件可以不加修改地在新型号计算机上运行。
系列机通常具有这种兼容性。
()二、简答题1.电子数字计算机与电子模拟计算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简单描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应用范围。
3.冯·诺依曼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按照冯·诺依曼原理,现代计算机应具备哪些功能?5.如何理解软硬件之间的等价性?6.何谓绿色计算机?对它有哪些要求?7.简单描述计算机的层次结构,说明各层次的主要特点。
8.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错。
会计电算化属于计算机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
2.对。
3.错。
计算机的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做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这样的一块芯片叫CPU。
4.错。
“运算速度”指标的含义是指每秒钟能执行多少条指令。
5.错。
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微型计算机通常具有这种兼容性。
二、简答题1.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运算对象是离散的数字量,用数码进行运算,其运算结果也是离散的数字量;电子模拟计算机的运算对象是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电流、电压等),其运算结果也是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数字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
现代所说的计算机都是电子数字计算机。
2.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研制成功至今,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个时代:第一代(1946年-20世纪50年代末期)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中期)晶体管计算机。
经典习题整理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一.填空题。
1.存储______并按______顺序执行,这是______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解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根据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思想设计的,采用了存取程序的设计思想,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计算机中有在流动:一股是,即操作命令,其发源地是,它分散流向各个部件;另一股是,它受的控制,从一个部件流向另一个部件,边流动边加工处理。
解析:计算机中有两股信息在流动:一股是控制信息,即操作命令,其发源地是控制器,它分散流向各个部件;另一股是数据信息,它受控制信息的控制,从一个部件流向另一个部件,边流动边加工处理。
3.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可分为三类:,,。
解析:程序设计语言一般可分为三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4.操作系统最早出现在第代计算机。
解析:第三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用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用半导体存储器取代了磁芯存储器;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日益成熟。
5.多媒体CPU是带有技术的处理器,它是一种技术,特别适用于处理。
解析:多媒体PC机是指具有多媒体功能的PC机。
其CPU 带有MMX技术的处理器,它是一种多媒体拓展结构技术,特别适用于图像数据处理,它以新一代奔腾CPU为代表,极大地提高了在多媒体和通信应用方面的功能。
二.选择题。
( D )1.完整的计算机应包括______。
A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 外部设备和主机。
C 主机和实用程序。
D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 C )2.至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______。
A.节约元件 B 运算速度快C 物理器件的性能决定D 信息处理方便( D )3.我国在______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第一台晶体管数字计算机于______年完成。
A 1946,1958B 1950,1968C 1958,1961D 1959,1965(C )4.主机中能对指令进行译码的部件是。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主要涉及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背景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在计算机产生之前,人们使用机械计算器进行数学计算,并且需要手动操作进行算术运算。
而计算机的诞生改变了这种情况,计算机可以自动执行计算任务,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和精确度。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而软件则是安装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通过执行软件中的指令来完成各种任务。
计算机的基本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在计算机中,数值以二进制形式表示,并且利用电子开关来表示0和1。
这种二进制形式的计算和存储使得计算机系统更加高效和可靠。
在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传输是通过电路连接实现的。
信息可以通过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进行传输。
数据总线负责传输数据,控制总线负责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的工作,地址总线用于指定存储器或者设备的地址。
计算机也需要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内存是计算机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它被划分为多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数据或者指令。
计算机还需要外部存储器来存储大量的数据,例如硬盘和光盘等。
计算机的指令集架构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令集架构定义了计算机系统中处理器的指令和寄存器,以及指令的执行方式。
目前常用的指令集架构包括x86、ARM和MIPS 等。
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单指令周期工作方式和多指令周期工作方式。
单指令周期工作方式意味着计算机每个指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执行。
而多指令周期工作方式则允许计算机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多个指令。
总之,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以及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方式。
了解这些基本知识对于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原则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