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继续教育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6
2019公路水运检测《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变更解读继续教育答案第1题现批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编号为JGJ106-2014,自2014年()起实施。
A.6月1日B.8月1日C.10月1日D.12月1日答案:C第2题工程桩验收检测时,施加的上拔荷载不得小于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的()倍或使桩顶产生的上拔量达到设计要求的限值。
A.1.2B.1.5C.2.0D.2.5答案:C第3题在桩基钻芯法中某基桩按规定钻取两孔,其中一孔局部芯样侧表面有少量气孔、蜂窝麻面、沟槽,但在另一孔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中未出现,此基桩完整性应判定为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A第4题通过大量工程桩检测剖面统计分析,发现将Cv(j)限定在[ ]区间内,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的取值落在合理范围内的机率较大。
A.0.010,0.030B.0.010,0.045C.0.015,0.030D.0.015,0.045答案:D第5题在新规范中声波透射法检测数据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 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此基桩完整性应判定为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B第6题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和桩身配筋率不小于()%的灌注桩,可取设计桩顶标高处水平位移所对应荷载的()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A.0.55B.0.65C.0.75D.0.85答案:B,C第7题当桩身不允许开裂或灌注桩的桩身配筋率小于()%时,可取水平临界荷载的()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A.0.55B.0.65C.0.75D.0.85答案:B,C第8题反映桩身质量的声学参数测量值包括()。
A.PSDB.波幅C.声速答案:B,C第9题采用部分挤土方式沉桩的大直径开口预应力管桩,由于桩孔内土芯闭塞有可能引起负向反射。
答案:正确第10题桩侧局部强土阻力有可能引起混凝土预制桩负向反射或其二次反射。
修订内容1进一步明确基桩检测方法选择原则及抽检数量的规定;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应依据设计确定的基桩受力状态,采用相应的静载试验方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当预计工程桩总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1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2除符合本条上款规定外,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桩数不应少于1根;3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或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大直径灌注桩,应在本条第1~2款规定的检测桩数范围内,按不少于总桩数10%的比例采用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检测;4对干作业挖孔桩和单节预制桩,数量可减半。
——取消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承载力验收检测:1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23施工前进行了单桩静载试验,但施工过程中变更了工艺参数或施工质量出现了异常;4地基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5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6施工过程中产生挤土上浮或偏位的群桩。
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12预制桩和满足高应变法适用范围的灌注桩,可采用高应变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
对于端承型大直径灌注桩,当受设备或现场条件限制无法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时,可选择下列方式之一,进行持力层核验:1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2采用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或岩基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和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的有关规定,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建筑桩基检测规范
1、建筑桩基检测应符合建筑主设计图纸要求。
2、桩基探测应在桩基桩顶部或桩顶支模中进行,探头位置应满足规定深度;
3、探孔应按照技术要求、设计要求,定位精确,桩基桩深度符合规范,桩径及深度应符合主设计图纸要求;
4、桩基桩应深入地基至稳定的土层,桩基桩的直径应设计与地基强度、桩深度、应力等联系起来;
5、桩基桩深度控制应按照土质性质和桩基桩的设计要求进行;
6、进行桩基桩检测前,应对桩基桩、桩基桩周围和地下水表层进行全面摸查,以确定建桩基桩位置和深度;
7、桩基桩护罩与地表应在桩基桩安装后完全连接,造成雨水流入桩基桩壁内和周围土层受潮、受压。
桩基桩R型护罩应完整、密闭、无裂缝;
8、桩基桩混凝土强度抗压应大于设计要求。
第1题现批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编号为JGJ106-2014,自2014年()起实施。
A.6月1日B.8月1日C.10月1日D.12月1日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2题工程桩验收检测时,施加的上拔荷载不得小于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的()倍或使桩顶产生的上拔量达到设计要求的限值。
A.1.2B.1.5C.2.0D.2.5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3题在桩基钻芯法中某基桩按规定钻取两孔,其中一孔局部芯样侧表面有少量气孔、蜂窝麻面、沟槽,但在另一孔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中未出现,此基桩完整性应判定为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4题通过大量工程桩检测剖面统计分析,发现将Cv(j)限定在[ ]区间,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的取值落在合理围的机率较大。
A.0.010,0.030B.0.010,0.045C.0.015,0.030D.0.015,0.045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5题在新规中声波透射法检测数据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 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此基桩完整性应判定为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6题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和桩身配筋率不小于()%的灌注桩,可取设计桩顶标高处水平位移所对应荷载的()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A.0.55B.0.65C.0.75D.0.85答案:B,C您的答案:B,C题目分数:9此题得分:9.0批注:第7题当桩身不允许开裂或灌注桩的桩身配筋率小于()%时,可取水平临界荷载的()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A.0.55B.0.65C.0.75D.0.85答案:B,C您的答案:B,C题目分数:9此题得分:9.0批注:第8题反映桩身质量的声学参数测量值包括()。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第1题容器爆炸事故发生于现行等级标准的哪一个领域()A.桥梁支座领域B.建材化学检测领域C.基坑、地基与基桩领域D.隧道监控量测领域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第2题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爆炸极限范围为4%至76%(V/V),最小点火能0.02mJ,爆炸火焰温度()A.超过1400℃B.超过1200℃C.超过1000℃D.超过800℃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第3题起重起吊遇几级以上强风恶劣天气时不吊()A.四级B.五级C.六级D.七级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第4题机械伤害事故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有哪些()A.机械产生的噪声使操作者的知觉和听觉麻痹,导致不易判断或判断错误B.机器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通风、防毒、防尘、照明、防震、防噪声以及气象条件等安全卫生设施缺乏等C.操作机器的变化,如改变操作条件或改进安全装置时误入危区D.时间紧迫致使没有充分考虑而处理问题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第5题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四口”防护措施()A.楼梯口B.电梯口C.通道口D.油烟排气口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第6题瓦斯爆炸事故发生于现行等级标准的哪一个领域()。
A.隧道监控量测领域B.建材桥梁支座领域C.建设工程无损检测领域的钢结构D.建材化学检测领域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3.0第7题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等级标准所有检测领域事故类型()。
A.机械伤害事故B.火灾事故C.中毒和窒息事故D.车辆伤害事故答案:C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3此题得分:0.0第8题需持特种作业工作证上岗的岗位()A. B. C. D.A.搬运工B.水泥工C.电工D.门卫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第9题需要妥善分开保管,按性能分别做好储藏工作的物品不包括()A.易燃化学品B.劳保用品C.易爆化学品D.以上所有用品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4此题得分:4.0批注:第10题建设工程检测领域的隧道监控量测相关检测项目事故类型有哪些()。
修订内容1 进一步明确基桩检测方法选择原则及抽检数量的规定;3.1.1 基桩检测可分为施工前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和施工后为验收提供依据的工程桩检测。
基桩检测应根据检测目的、检测方法的适应性、桩基的设计条件、成桩工艺等,按表,能有效提高基桩检测结果判定的可靠性时,应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
3.3.1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应依据设计确定的基桩受力状态,采用相应的静载试验方法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当预计工程桩总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3.3.3 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方法选择,应符合本规范第;当一种方法不能全面评价基桩完整性时,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2 除符合本条上款规定外,每个柱下承台检测桩数不应少于1根;3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或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大直径灌注桩,应在本条第1~2款规定的检测桩数范围内,按不少于总桩数10%的比例采用声波透射法或钻芯法检测;4 当符合本规范第,或为了全面了解整个工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情况时,宜增加检测数量。
对干作业挖孔桩和单节预制桩,数量可减半。
——取消3.3.4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承载力验收检测: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2 施工前未按本规范第;3 施工前进行了单桩静载试验,但施工过程中变更了工艺参数或施工质量出现了异常;4 地基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5 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6 施工过程中产生挤土上浮或偏位的群桩。
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是指设计、施工、检测和使用过程中对建筑基桩检测工作的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地上建筑物、桥梁和设备的基础桩的检测。
一、设计要求1、设计应按照有关规范和规定,确定基桩的数目、形状、尺寸及检测要求。
2、设计应考虑基桩在安装和检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设计钻孔对位设计应有充分的余量和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现场检测安全。
3、基桩排布、位置的确定,应考虑在建筑物及设备下方至少有一半基桩的位置。
二、施工要求1、基桩安装时应在工程现场采取防水、防渗措施,严禁掘桩时有渗水现象。
2、桩基应在安装前检查,确保桩基材料和规格符合要求。
3、桩基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填满贯穿地层的桩基。
4、桩基安装时,应确保水平方向位置准确,垂直方向安装稳定,若需要加固,应设置防滑齿。
三、检测要求1、基桩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桩身沉降检测及检测孔护栓、固定件的闭合情况。
2、基桩检测使用的仪器及计量工具,应符合国家的检定要求,并具有有效期。
3、基桩检测应确定采集桩身沉降及多工艺参数,并长时间保存检测数据。
4、检测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检测,并随时记录检测过程。
四、其他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要求应当在设计、施工、检测和使用过程中做到严格执行,以达到建筑安全工程质量要求。
2、施工及检测过程中,涉及重要结果的工程量或产品质量要求,应提交三方报告。
3、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应按照施工单位实际情况来确定执行责任者,以提高质量检测质量。
4、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应当有效存档,以备以后审计、研究和处理。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简介建筑基桩是一种重要的地基工程技术,它在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建筑基桩的质量和可靠性,基桩检测技术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检测目的和范围建筑基桩检测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基桩的质量和技术指标是否符合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
检测范围包括基桩的质量、尺寸、位置和技术性能等方面。
二、检测人员资格要求进行建筑基桩检测的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检测技能,并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检测人员应了解基桩施工工艺、材料性能和相关标准规范。
三、检测设备和仪器建筑基桩检测需要使用一系列仪器设备,如静载试验机、动测设备、声纳测试仪等。
这些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工作准确可靠。
四、检测方法和步骤基桩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静载试验、动态测试、声纳检测等。
具体的检测步骤应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进行,确保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1. 静载试验静载试验是基桩检测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通过以不同的荷载施加在基桩上,测量位移与荷载之间的关系,评估其承载力和变形特性。
2. 动态测试动态测试主要包括冲击法和振动法。
冲击法通过人工或机械的冲击作用,观测基桩的反应特征,推测其质量和技术指标。
振动法则通过振动器振动基桩,通过观测振动波的传播特性,评估基桩的质量和技术指标。
3. 声纳检测声纳检测是通过声波在基桩中的传播速度和频率变化,判断其空洞、质量和技术指标。
这种方法便捷快速,对基桩进行全面检测。
五、检测结果评定根据建筑基桩检测结果,评定基桩的质量和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在评定过程中,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
六、检测报告编制对建筑基桩进行检测后,需要编制详细的检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基桩的检测方法、步骤、结果和评定等内容。
报告应清晰明了,具备较高的技术性和可读性。
七、检测结果的应用基桩检测结果的应用主要包括对基桩施工的质量控制、工程结构安全性评估和后续工程决策等方面。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附录1. 引言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是为了确保建筑桩基的质量和安全,并提供评估桩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与指导。
本附录旨在提供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的相关附录,以便更好地指导工程师和检测人员进行桩基检测工作。
2. 检测项目建筑桩基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桩身检测桩身检测是检测桩身的质量和完整性。
主要检测项目包括:•桩身外观检测:检测桩身是否存在明显裂缝、压损等•焊接连接检测:检测钢筋的焊接质量和连接的可靠性•碳化深度检测:检测桩身钢筋的碳化深度,评估其耐久性•磁粉探伤:检测桩身中是否存在裂缝等缺陷2.2 端部检测端部检测是对桩端的质量和连接性能进行检测。
主要检测项目包括:•桩端形状检测:检测桩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形状•端部混凝土质量检测:检测桩端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等指标•锚固性能检测:检测桩端的锚固性能,如锚固长度、锚固力等2.3 力学性能检测力学性能检测是对桩基承载力和稳定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主要检测项目包括:•静力荷载试验:通过给桩施加荷载,测量桩身的变形和承载能力•动力荷载试验:通过给桩施加冲击力,测量桩身的共振频率和阻尼比等指标•非破坏性试验:通过声波、超声波等方法,评估桩身的质量和强度3. 检测方法建筑桩基的检测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但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检测设备和仪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校准和检测合格•检测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合格的技能和知识•检测过程应记录详细的数据和观测结果,并保存备查具体的检测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项目和要求进行选择,如使用超声波检测桩身质量,采用动力荷载试验评估桩基稳定性等。
4. 报告与评估桩基检测完成后,应及时编制检测报告,并进行综合评估。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建筑桩基的具体情况和参数•检测结果和观测数据•检测设备、方法和过程描述•检测结果的评估和建议评估结果应包括桩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承载能力等指标,以便指导后续的建设和维护工作。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每日一练)单项选择题(共5 题)1、在新规范中声波透射法检测数据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此基桩完整性应判定为(B)•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2、现批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编号为JGJ106-2014,自2014年()起实施。
(C)•A,6月1日•B,8月1日•C,10月1日•D,12月1日答题结果:正确答案:C3、工程桩验收检测时,施加的上拔荷载不得小于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的()倍或使桩顶产生的上拔量达到设计要求的限值。
(C)•A,1.2•B,1.5•C,2.0•D,2.5答题结果:正确答案:C4、在桩基钻芯法中某基桩按规定钻取两孔,其中一孔局部芯样侧表面有少量气孔、蜂窝麻面、沟槽,但在另一孔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中未出现,此基桩完整性应判定为(A) •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答题结果:正确答案:A5、通过大量工程桩检测剖面统计分析,发现将Cv(j)限定在[ ]区间内,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的取值落在合理范围内的机率较大。
(D)•A,0.010,0.030•B,0.010,0.045•C,0.015,0.030•D,0.015,0.045答题结果:正确答案:D多项选择题(共3 题)1、当桩身不允许开裂或灌注桩的桩身配筋率小于()%时,可取水平临界荷载的()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BC)•A,0.55•B,0.65•C,0.75•D,0.85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C2、反映桩身质量的声学参数测量值包括()。
(BC)•A,PSD•B,波幅•C,声速答题结果:正确答案:BC3、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和桩身配筋率不小于()%的灌注桩,可取设计桩顶标高处水平位移所对应荷载的()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桩基检测规范及主要方法桩基检测,分为桩基施工前和施工后的检测:施工前,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主要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施工后,为验收提供提供依据的工程桩检测,主要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
一、《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对检测有详细的规定:第9.4.3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应采用静荷载试验对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检测数量应根据桩基设计等级、本工程施工前取得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因素,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 确定:1.工程施工前已进行单桩静载试验,但施工过程变更了工艺参数或施工质量出现异常时;2.施工前工程未按本规范第 5.3.1 条规定进行单桩静载试验的工程;3.地质条件复杂、桩的施工质量可靠性低;4.采用新桩型或新工艺。
第9.4.4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可采用高应变动测法对工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进行检测:1.除本规范第 9.4.3 条规定条件外的桩基;2.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桩基静载试验检测的辅助检测。
第9.4.5条规定:桩身质量除对预留混凝土试件进行强度等级检验外,尚应进行现场检测。
检测方法可采用可靠的动测法,对于大直径桩还可采取钻芯法、声波透射法;检测数量可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 确定。
第9.4.6条规定:对专用抗拔桩和对水平承载力有特殊要求的桩基工程,应进行单桩抗拔静载试验和水平静载试验检测。
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对各种检测办法有详细描述,总结如下: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是指将竖向荷载均匀的传至建筑物基桩上,通过实测单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得到静载试验的Q—s曲线及s—lgt等辅助曲线,然后根据曲线推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
目的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应变、位移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Testing of Building Foundation PilesJGJ 106—2003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3年7月1日2003·北京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28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工程基桩检测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本规范参加编写单位: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冶金工业局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深圳市勘察研究院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站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凡徐天平朱光裕钟冬波刘明贵刘金砺叶万灵滕延京李大展刘艳玲关立军李荣强王敏权陈久照赵海生柳春季沧江目次1总则 (1)2术语、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3)3基本规定 (5)3.1检测方法和内容 (5)3.2检测工作程序 (5)3.3抽检数量 (7)3.4验证与扩大检测 (9)3.5检测结果评价和检测报告 (9)3.6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 (10)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11)4.1适用范围 (11)4.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11)4.3现场检测 (12)4.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4)5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16)5.1适用范围 (16)5.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16)5.3现场检测 (16)5.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17)6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19)6.1适用范围 (19)6.2仪器设备及其安装 (19)6.3现场检测 (20)6.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20)7钻芯法 (23)7.1适用范围 (23)7.2设备 (23)7.3现场操作 (23)7.4芯样试件截取与加工 (24)7.5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 (25)7.6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25)8低应变法 (27)8.1适用范围 (27)8.2仪器设备 (27)8.3现场检测 (27)8.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28)9高应变法 (31)9.1适用范围 (31)9.2仪器设备 (31)9.3现场检测 (31)9.4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33)10声波透射法 (38)10.1适用范围 (38)10.2仪器设备 (38)10.3现场检测 (38)10.4 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 (39)附录A 桩身内力测试 (44)附录B 混凝土桩桩头处理 (48)附录C 静载试验记录表 (49)附录D 钻芯法检测记录表 (50)附录E 芯样试件加工和测量 (51)附录F 高应变法传感器安装 (52)附录G试打桩与打桩监控 (54)G.1 试打桩 (54)G.2 桩身锤击应力监测 (54)G.3 锤击能量监测 (55)附录H声测管埋设要点 (56)本规范用词说明 (57)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了确保基桩检测工作质量,统一基桩检测方法,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使基桩质量检测工作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建筑工程桩基检测规范1. 检测目的和范围检测目的:对建筑工程中的桩基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桩基的质量和安全性。
检测范围:包括各类桩基的检测,如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桩等。
2. 检测前准备工作2.1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并熟悉检测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
2.2 检测仪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和精度。
2.3 检测前应对桩基进行清理,确保检测仪器能够正常接触到桩身表面。
3. 检测方法3.1 桩基的检测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3.2 常用的桩基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动力触探、静载试验等。
3.3 检测过程中,应按照要求记录相关数据,并标注在检测报告中。
4. 检测结果评定4.1 检测结果应根据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评定。
4.2 根据检测结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桩基,应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4.3 检测结果应记录在桩基检测报告中,并报送给业主或监理单位。
5. 检测报告5.1 桩基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检测目的、检测范围、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
5.2 检测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并盖章确认。
5.3 检测报告应及时送达给业主或监理单位,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6. 检测记录保存6.1 桩基检测记录应保存在项目档案中,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保存。
6.2 检测记录的保存期限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7. 附则7.1 桩基检测过程中,应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检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7.2 对于异常情况或问题,应及时汇报给相关责任人,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7.3 桩基检测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的建筑工程桩基检测规范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2)3基本规定 (6)3.1一般规定 (6)3.2检测工作程序 (7)3.3检测方法选择和检测数量 (8)3.4验证与扩大检测 (10)3.5检测结果评价和检测报告 (11)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12)4.1一般规定 (12)4.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22)4.3现场检测 (13)4.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15)5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17)5.1一般规定 (17)5.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17)5.3现场检测 (18)5.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18)6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20)6.1一般规定 (20)6.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20)6.3现场检测 (21)6.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21)7钻芯法 (24)7.1一般规定 (24)7.2设备 (24)7.3现场检测 (24)7.4芯样试件截取与加工 (25)7.5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 (25)7.6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26)8低应变法 (29)8.1一般规定 (29)8.2仪器设备 (29)8.3现场检测 (29)8.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30)9高应变法 (33)9.1一般规定 (33)9.2仪器设备 (33)9.3现场检测 (33)9.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35)10声波透射法 (40)10.1一般规定 (40)10.2仪器设备 (40)10.3声测管埋设 (40)10.4现场检测 (41)10.5 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42)附录A 桩身内力测试 (48)附录B 混凝土桩桩头处理 (51)附录C 静载试验记录表 (52)附录D 钻芯法检测记录表 (53)附录E 芯样试件加工和测量 (54)附录F 高应变法传感器安装 (55)附录G试打桩与打桩监控 (57)本规范用词说明 (59)引用标准名录 (60)附:条文说明 (61)1总则1.0.1为了在基桩检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制定本规范。
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2)3基本规定 (6)3.1一般规定 (6)3.2检测工作程序 (7)3.3检测方法选择和检测数量 (8)3.4验证与扩大检测 (10)3.5检测结果评价和检测报告 (11)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12)4.1一般规定 (12)4.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22)4.3现场检测 (13)4.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15)5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17)5.1一般规定 (17)5.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17)5.3现场检测 (18)5.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18)6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20)6.1一般规定 (20)6.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20)6.3现场检测 (21)6.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21)7钻芯法 (24)7.1一般规定 (24)7.2设备 (24)7.3现场检测 (24)7.4芯样试件截取与加工 (25)7.5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 (25)7.6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26)8低应变法 (29)8.1一般规定 (29)8.2仪器设备 (29)8.3现场检测 (29)8.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30)9高应变法 (33)9.1一般规定 (33)9.2仪器设备 (33)9.3现场检测 (33)9.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35)10声波透射法 (40)10.1一般规定 (40)10.2仪器设备 (40)10.3声测管埋设 (40)10.4现场检测 (41)10.5 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42)附录A 桩身内力测试 (48)附录B 混凝土桩桩头处理 (51)附录C 静载试验记录表 (52)附录D 钻芯法检测记录表 (53)附录E 芯样试件加工和测量 (54)附录F 高应变法传感器安装 (55)附录G 试打桩与打桩监控 (57)本规范用词说明 (59)引用标准名录 (60)附:条文说明 (61)1总则1.0.1为了在基桩检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制定本规范。
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2)3基本规定 (6)3.1一般规定 (6)3.2检测工作程序 (7)3.3检测方法选择和检测数量 (8)3.4验证与扩大检测 (10)3.5检测结果评价和检测报告 (11)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12)4.1一般规定 (12)4.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22)4.3现场检测 (13)4.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15)5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17)5.1一般规定 (17)5.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17)5.3现场检测 (18)5.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18)6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20)6.1一般规定 (20)6.2设备仪器及其安装 (20)6.3现场检测 (21)6.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21)7钻芯法 (24)7.1一般规定 (24)7.2设备 (24)7.3现场检测 (24)7.4芯样试件截取与加工 (25)7.5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 (25)7.6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26)8低应变法 (29)8.1一般规定 (29)8.2仪器设备 (29)8.3现场检测 (29)8.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30)9高应变法 (33)9.1一般规定 (33)9.2仪器设备 (33)9.3现场检测 (33)9.4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35)10声波透射法 (40)10.1一般规定 (40)10.2仪器设备 (40)10.3声测管埋设 (40)10.4现场检测 (41)10.5 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42)附录A 桩身内力测试 (48)附录B 混凝土桩桩头处理 (51)附录C 静载试验记录表 (52)附录D 钻芯法检测记录表 (53)附录E 芯样试件加工和测量 (54)附录F 高应变法传感器安装 (55)附录G试打桩与打桩监控 (57)本规范用词说明 (59)引用标准名录 (60)附:条文说明 (61)1总则1.0.1为了在基桩检测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制定本规范。
第1题
现批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编号为JGJ106-2014,自2014年()起实施。
A.6月1日
B.8月1日
C.10月1日
D.12月1日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2题
工程桩验收检测时,施加的上拔荷载不得小于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的()倍或使桩顶产生的上拔量达到设计要求的限值。
A.1.2
B.1.5
C.2.0
D.2.5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3题
在桩基钻芯法中某基桩按规定钻取两孔,其中一孔局部芯样侧表面有少量气孔、蜂窝麻面、沟槽,但在另一孔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中未出现,此基桩完整性应判定为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4题
通过大量工程桩检测剖面统计分析,发现将Cv(j)限定在[ ]区间内,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的取值落在合理范围内的机率较大。
A.0.010,0.030
B.0.010,0.045
C.0.015,0.030
D.0.015,0.045
答案:D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5题
在新规范中声波透射法检测数据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 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此基桩完整性应判定为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6题
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和桩身配筋率不小于()%的灌注桩,可取设计桩顶标高处水平位移所对应荷载的()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A.0.55
B.0.65
C.0.75
D.0.85
答案:B,C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7题
当桩身不允许开裂或灌注桩的桩身配筋率小于()%时,可取水平临界荷载的()倍作为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A.0.55
B.0.65
C.0.75
D.0.85
答案:B,C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8题
反映桩身质量的声学参数测量值包括()。
A.PSD
B.波幅
C.声速
答案:B,C
您的答案:B,C
题目分数:9
此题得分:9.0
批注:
第9题
采用部分挤土方式沉桩的大直径开口预应力管桩,由于桩孔内土芯闭塞有可能引起负向反射。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10题
桩侧局部强土阻力有可能引起混凝土预制桩负向反射或其二次反射。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11题
JGJ 106-2014规范中高应变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由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得。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12题
在高应变法检测桩基承载力时可能出现部分桩的承载力远高于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13题
JGJ 106-2014规范在计算剖面声速异常判断概率统计值时采用“单边剔除法”。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14题
如果考虑桩顶竖向荷载作用,混凝土桩的水平承载力将会产生变化,桩顶荷载是压力,其水平承载力增加,反之减小。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15题
在新规范中工程桩承载力检测结果的评价,应给出每根受检桩的承载力检测值,并据此给出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16题
同一桩基分项工程中地基条件相近,桩端持力层相同、成桩工艺相同的直径400mm和500mm的两种规格的管桩在本规范中属于同一条件基桩。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7题
同条件下的抗拔桩,桩底上顶时的承载力高于桩顶拉拔时的承载力。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8题
声波透射法检测出有问题的桩,用钻孔取芯不一定能找到缺陷。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9题
对高温养护的预制桩,可将滑动测微计的测管预埋在预制桩中测其应变。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20题
对水平静荷载试验桩,滑动测微计宜沿受力方向在桩两侧对称埋设2根测管,测管必须通长埋设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试卷总得分:87.0
试卷总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