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最常见别字辨析
- 格式:ppt
- 大小:156.50 KB
- 文档页数:9
常见常用错别字辨析(从意义角度辨析)( (列举70组156个)1.暗黯暗,指光线昏暗、暗地隐蔽或糊涂不明;黯,阴暗,多用于形容忧郁伤感的样子。
2.趴扒趴,是趴下、卧倒的意思;扒,则用于靠手的动作,如搔、抓、攀援等。
所以扒窗户扒墙头儿一律不得写趴。
3.弊毙毖弊,指欺骗行为或毛病、害处,如:作弊、舞弊、弊端、兴利除弊。
毙,指死,有贬义,如:枪毙、毙命、路毙、作法自毙。
毖,指谨慎小心,如: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4.蚕茧蚕,家蚕、柞蚕等的统称,通常专指家蚕;茧,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通常是白色或黄色的。
蚕茧是缫丝的原料。
5.采彩采,用于表示动作:采集、采用、采访等;用于指精神状态:丰采、风采、神采奕奕、兴高采烈等。
彩,用于表示物体的颜色、花样:丰富多彩、光彩照人、彩霞满天,彩声满场等。
6.沧苍沧意指(水)青绿色。
沧海即大海,沧桑是沧海桑田的省略语。
苍为青色或灰白色,如苍白白发苍苍苍鹰苍天等词语。
7.察查察的本义为看,仔细地看。
查的义项:检查;调查;翻检着看。
查虽然大都与察一样有看义,但察只重在看,而查则重在看的施动者和看的目的,或者从看中找到一点什么东西,或者从看中得到什么结论或处理意见。
8.憧幢疃人影憧憧(chn),也作幢幢(chun)。
幢(zhun)是用于建筑物的量词,如:一幢房屋。
疃(tun)是村庄的意思,如柳疃。
9.崇祟崇是形声字,声旁是宗,意思是像山一样又高又大。
祟是会意字,示有鬼神的意思。
所以作祟、鬼鬼祟祟等都必须写祟。
10.才材才,指才能,如:德才兼备、才华横溢、人尽其才;材,指材料,如:就地取材、大材小用。
人才可以写作人材。
但大材小用说的还是材料使用,指人事安排不当是用它的比喻义,所以仍要写材。
11.长常长,指距离、长度或是时间长久,如:长年累月、长治久安、长此以往;常,指经常、时常、常常,如:常备不懈、常胜将军、冬夏常青。
12.词辞两字多有相通处。
一般说来,词典、词赋、词令、词讼、词藻、词章、献词、言词,也可写成辞。
常见错别字辨析2009.7.11002白皙:白净006卑怯:卑鄙怯懦013更迭:交替;更易(朝代更迭,土地易主)014洽商:商量(洽商有关事宜)015起讫:起止(写明起讫日期)017仲裁: 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018雕砌:雕琢堆砌(写文章切忌雕砌文字)020辟谣:说明真相,驳斥谣言 022梦魇:指在睡眠中被噩梦突然惊醒,然后对梦境中的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并心有余悸024蓦然:猛然。
不经心地(蓦然醒悟)027杂沓:杂乱(门外传来了杂沓的脚步声)029疏浚:为疏通、扩宽或挖深河湖等水域,用人力或机械进行水下土石方开挖的工程035伫立:长时间的站着039羁縻:a.束缚;b.笼络使不生异心。
(中国古代的羁縻政策)050毗邻:.毗邻是边界接壤的意思,毗邻多指陆地相接。
061蛰居:像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山村065造势者:制造声势的人076冷不防:突然077稗官野史:野史085潸然泪下:形容泪流不止近热泪盈眶、泪如雨下087嗷嗷待哺:。
原意指小鸟饥饿时叫着要东西吃的样子。
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后常用以形容饥民渴求得食而急待解救的悲惨情景。
近饥寒交迫、啼饥号寒反丰衣足食、家给人足灯谜面:婴儿等奶088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
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目中无人。
近义词盛气凌人、目中无人、目空一切、自高自大、咄咄逼人、盛气凌人、傲岸不群反义词平易近人、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大智若愚、和蔼可亲、平易近民例痛饮狂歌空度日,~为谁雄?(唐·杜甫《赠李白》诗)090白璧微瑕:壁,扁圆形的玉器,中间有孔,也是玉的通称。
瑕,玉上的斑点。
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有些小缺点。
【示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然而这小毛病只是~而已。
【近义词】:美中不足、瑕不掩瑜【反义词】:完美无缺、白璧无瑕096五色斑斓:释义五色:指青、黄、赤、白、黑五色。
斑斓:颜色驳杂,灿烂多彩。
表示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生活中常见别字辨析16例“无错不成书。
”书中错得最多的,是别字。
别字往往似是而非,让人临笔踟蹰,一不小心便会重蹈覆辙。
为此,笔者把自己经常碰到的别字稍加辨析,以与同行交流。
还望高明不吝赐教。
粹:精萃/精粹【病例】这本诗歌选本,集中了当代抒情短诗的精萃,值得向年轻人推荐。
【诊断】音同义混致误。
【辨析】“精萃”应为“精粹”。
“粹”和“萃”读音均为cuì。
“粹”是形声字,米字旁是它的形符,意思是没有杂质的、品质优良的大米,由此引申出精华的意思。
所以,它可以和同义的“精”构成“精粹”一词。
“萃”也是形声字,草字头是它的形符,本义是草丛生的样子,由此引申为动词,义为聚集,如荟萃、集萃、萃聚。
聚集在一起,自然就成了一个整体,由此又可用作名词,指群、类。
成语有“出类拔萃”,这里的“萃”和“类”都是指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物的集合体。
无论是动词还是名词,“萃”都没有精华的意思,广告中经常见到的“精萃”组合,完全是拉郎配。
发:美發廳/美髮廳【病例】新开的商城边又有了一家美发厅,一到晚上,繁体字书写的“美發廳”三字闪闪发光。
【诊断】繁简误认致误。
【辨析】“美發廳”应为“美髮廳”。
“美髮”,简化字的规范写法应是“美发”。
“发”对应的是两个繁体字:一个是“發”,一个是“髮”。
“發”,音fā,本义为射箭,故其字从弓,如“百發百中”;引申指发射,如“弹无虚發”。
“髮”,音fà,本义为头发,故其字从“髟(音biāo,长发飘舞的样子)”,如苏东坡的“早生华发(髮)”。
“美髮廳”误为“美發廳”,显然是没有弄清楚“发”和“發”“髮”不同的对应关系。
雌:信口齿黄/信口雌黄【病例】明明卖的是过期食品,还信口齿黄,说营养价值没有改变。
【诊断】音近致误。
【辨析】“信口齿黄”应为“信口雌黄”。
“雌”,音cí。
“雌黄”为橙黄色的矿物,可作褪色剂用。
古人抄书、校书有了差错,常用雌黄涂改。
据《晋书·王衍传》,王衍字夷甫,此人能言,发现有说得不妥当的,立即加以修正,“时号口中雌黄”。
词语拼写常见错别字辨析词语的拼写是语言准确表达的基础,然而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常常会出现错别字。
这些错别字不仅影响文章的质量,也影响读者对我们表达的理解。
因此,正确辨析并掌握这些常见的错别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词语拼写错误,并对其进行辨析,帮助读者提高拼写准确性。
一、“的”、“得”、“地”在汉语中,“的”、“得”、“地”这三个字在拼写上容易混淆。
其中,“的”是用于表示所属关系的助词,例如:“我的书”;“得”是用于表示程度或结果的助词,例如:“跑得快”;“地”是用于构成副词和形容词的助词,例如:“慢慢地走”。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辨析,确保拼写正确。
例如:“他学习的成绩很好。
”、“他跑步跑得很快。
”、“他轻轻地关上了门。
”二、“和”、“何”“和”、“何”这两个字在拼音上非常相似,容易搞混。
然而,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却有很大差异。
其中,“和”是表示连接、加法等意义的连词,例如:“他和我一起去了海边。
”;而“何”是疑问代词,用于表示疑问的意义,例如:“你在做什么?”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辨析,确保使用正确的字。
例如:“她和我是好朋友。
”、“你想要做何打算?”三、“了”、“乐”“了”、“乐”是两个常见的汉字,它们的拼音相似,但是意义和用法却完全不同。
其中,“了”是动词后用来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变化的助词,例如:“我吃饭了。
”;而“乐”是表示快乐、高兴的形容词,例如:“他很乐意帮助别人。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辨析,确保使用正确的字。
例如:“我听了他的演讲。
”、“他对音乐很有研究,经常欣赏音乐会,每次都乐在其中。
”四、“是”、“时”“是”、“时”这两个字在拼音上非常接近,容易引起混淆。
然而,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却有很大差异。
其中,“是”是系动词,用于连接主语和表语,表示肯定或确认的意义,例如:“他是老师。
”;而“时”是表示时间的名词,表示某一时刻或特定时期,例如:“早上八点时,他已经到了学校。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辨析,确保使用正确的字。
100个常见别字辨析《咬文嚼字》杂志自1995年创刊以来,组织审读了约3000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并请100家新闻出版单位协助调查各自的用字差错,于创刊10周年之际,公布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
兹对这100个常见别字作扼要的辨析。
(以正字的音序排列,括号内为正字)1、按(安)装“安”与“装”同义,都指按照一定的方法、规格把机械或器材(多指成套的)固定在一起的地方。
由于“安装”是动词因此易误作“按装”。
还有“安排”也易误作“按排”。
“安排”的“安”指“使有合适的位置”。
2、甘败(拜)下风这里的“拜”指“拜服”,引申为“承认不如别人”,不可写为“败”。
3、自抱(暴)自弃这里的“暴”指“糟蹋、损害”,写成“抱”就不好解释了。
4、针贬(砭)“砭”(biān)是古代用以刺激人体皮肉治病的石针。
“针砭”比喻深刻批评。
5、泊(舶)来品“泊”指“停船靠岸”,是动词语素;“舶”指“航海大船”,是名词语素。
“舶来品”指航海大船运来的物品,旧时指进口的商品;写成“泊来品”就不好解释了。
6、脉博(搏)这里的“搏”指“跳动、搏动”,写成“博”语意不通。
7、松驰(弛)“松”和“弛”同义,都指“松懈、松散”;写成“松驰”就不好解释了。
8、一愁(筹)莫展这里的“筹”指计算用的筹码,引申为计策。
写成“愁”是望文生义所致。
9、穿(川)流不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像河流中的水那样流淌,永不停息。
“川”指“河流”,写成“穿”也是望文生义所造成的。
10、精萃(粹)“精粹”指“精炼纯粹”。
“粹”是“聚集”的意思,常组成“荟萃”一词,如“精英荟萃”也不能缩简为“精萃”。
11重迭(叠)196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中删去了“迭(叠)”,恢复了“叠”字的使用。
“迭”现在只用于“更迭、迭次”等词语中。
12、渡(度)假村在现代汉语中,“度”的基本义指时间上的经过,“渡”的基本义指由此岸到彼岸。
因此,“欢度春节”“度日”“度假村”的“度”不能写作“渡”。
常见错别字归纳及辨析在我们的日常写作和口语交流中,常常会出现错别字的情况。
错别字不仅影响我们的语言表达准确性,还可能给读者和听者带来困惑和误解。
因此,正确归纳并辨析常见的错别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错别字进行归纳和辨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运用语言。
一、"的"、"得"、"地""的"、"得"、"地"是汉字中经常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的三个字,也是容易混淆的错别字。
1. "的":表示所属关系,作定语,用于修饰名词。
例句:这是我母亲的房子。
2. "得":表示程度或结果,常和动词或形容词连用。
例句:他跑得很快。
3. "地":多用于副词和动词之间,表示方式或伴随状态。
例句:她笑着地说。
二、“了”与“临”“了”与“临”常常在使用中容易发生错误,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两个词进行辨析。
1. “了”:表示动作的完成、变化或强调。
例句:他已经走了。
2. “临”:意为靠近、接近。
例句:临走前,他留下了一封信。
三、“以为”与“因为”“以为”和“因为”是在表达原因时常常会混淆的两个词,下面是它们的辨析。
1. “以为”:表示主观的猜测、想当然。
例句:我以为他会来。
2. “因为”:表示客观的原因,有客观事实做依据。
例句:因为下雨,他没有来。
四、“查”与“察”“查”和“察”是两个容易混淆的错别字,在一些语境中容易用错。
下面我们对这两个字进行辨析。
1. “查”:表示寻找、调查。
例句:他去查找了解情况。
2. “察”:表示观察、监测。
例句:他察觉到了问题的所在。
五、“拼音”与“拚音”“拼音”和“拚音”是容易混淆的两个字,下面是这两个字的辨析。
1. “拼音”:表示将汉字的读音按一定规则转换为拉丁字母的书写方式。
例句:我正在学习拼音。
2. “拚音”:汉字表示的拼音没有简写,在书写中采用全部拼音字母的方式。
常见别字辨析(一)作者:嘉行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9年第02期“代”“带”和“戴”辨“代”“带”“戴”音同而形义不同。
“代”形旁是人(变形为“亻”),本义指更替、代理(如“代替、代课、代办、代市长”)。
“带”古字形像垂饰的腰带,本义指衣带,引申指佩或挂(如“携带、带剑、带枪、带彩”)、随身拿着(如“捎带、带信、带行李”)、率领或带动(如“带兵、带徒弟、带路、以点带面”)、呈现(如“面带微笑、颜色带绿”)。
“戴”形旁是異(像人把东西放在头上),本义指把东西放在头、面、颈、手、臂、胸等处(如“戴帽子、戴项链、戴黑纱、戴红花、披星戴月”),引申指尊崇(如“拥戴、爱戴、感恩戴德”)。
“代”和“带”虽都可指为别人做某事,但“代”指替别人去担任或完成某项任务,而“带”则指在自己做某事时顺便帮助别人去完成某项任务,“带”和“戴”虽都可指把东西放在身上,但“带”指随身拿着、揣着等,而“戴”则指把东西加在身体的上面或某个部位。
“代表”和“带表”“戴表”不同:“代表”指受托替人办事的人,也指受托替人办事,这同“带表”或“戴表”的意义和用法毫不相干。
“带表”和“戴表”不同:“带表”指随身携带手表(或表格等),可以拿在手上,也可以放在衣袋、箱包或行李中,“戴表”则指将手表通过表带系在手腕上。
“代班”和“带班”不同:“代班”指替别人值班或做事,“带班”则指率领、引导一班人做事。
“佩带”和“佩戴”也不同:“佩带”指把手枪、刀剑等插在或挂在腰部,“佩戴”则指把徽章、符号等挂在胸、臂、肩等部位。
受音同的影响,不注意形义差别,常常会混用。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邻居养了一条小狗,要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办理续养手续。
他去了,办证人员说:“怎么光你自己来,没dai狗来呢?”养狗的人边说:“我是dai狗来了。
”边从口袋掏出对方前两天留的字条:“请于某日某时代狗到某地办理续养手续。
”办理人员说:“这不是写的让你dai狗来吗?”回答说:“是啊,不就是代替狗办理吗?”养狗的人并非不明白留有字条的意思。
如何辨析常见的语文错别字一. “携”与“带”的区别“携”与“带”都是表示携带物品的意思,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区分。
1. “携”一般是指人携带物品,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例如:“他携带着行李赶往机场。
”2. “带”则可以指任何人或物携带物品,包括动物或非生命体。
例如:“狗把骨头带回了家。
”“手机是她常常带在身边的东西。
”二. “希望”与“希冀”的区别“希望”与“希冀”都是表示期望、盼望的意思,但在使用时有细微的区别。
1. “希望”一般指对事情结果的期盼,常用于日常口语中。
例如:“我希望你考试能取得好成绩。
”2. “希冀”则更强调内心对事情的渴求,用于文学或书面语中较为常见。
例如:“他内心深处希冀着和平的世界。
”三. “优秀”与“杰出”的区别“优秀”与“杰出”都是表示出色、卓越的意思,但在使用时有所差别。
1. “优秀”一般指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多与标准进行比较,用于日常口语中。
例如:“他在学术上非常优秀。
”2. “杰出”则强调在某一领域中非常出众,超群绝伦,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例如:“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对人类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 “合适”与“适合”的区别“合适”与“适合”都是表示适宜、符合的意思,但在使用时需注意区别。
1. “合适”强调客观上符合某一标准或条件,多用于形容事物。
例如:“这件衣服穿起来很合适。
”2. “适合”则强调主观上适合某个人或某个情况,多用于形容人。
例如:“这个职业适合她。
”五. “任何”与“任凭”的区别“任何”和“任凭”都有“无论什么”的意思,但在使用时有所区别。
1. “任何”表示对具体事物或情况没有限制或排斥,用于否定句或疑问句中。
例如:“他不会接受任何帮助。
”“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
”2. “任凭”则表示对某个人或事情的放任或任由,多用于书面语中。
例如:“任凭风浪再大,他也坚持自己的理念。
”六. “影响”与“作用”的区别“影响”和“作用”都表示对事物产生一定结果,但在使用时略有不同。
公文写作中几组常见别字辨析摘要:公文的书写格式较为严谨,严格按照格式要求发布公文,遵守公文格式的相关制度和标准,更好地凸显公文内容,使公文更为整齐和美观,提高公文的有效性和价值。
本文主要对公文写作中几组常见别字进行辨析,详情如下。
关键词:公文;写作;别字辨析引言别字,指写错或读错的字。
在公文写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音同义混的别字,若使用不正确,则会产生谬误,从而影响公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1“锻练”与锻炼例1:实践锻练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大熔炉”,越是环境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炼意志、提升境界。
辨析:“锻练”应为“锻炼”。
《说文解字》:“练,湅缯也。
从糸,柬声。
”“缯”指丝织品,“湅”指把丝煮制得柔软洁白,因此,“练”构成的动词,词义都与熟练有关,如练习、训练。
清代段玉裁著《说文解字注》:“炼,铄而治之,愈消则愈精。
”“炼”指销熔并纯净金属,因此,“炼”构成的动词,词义都与去粗存精有关,如提炼、锤炼。
“锻炼”指锻造或冶炼,也指通过工作实践提高工作能力,因此应用“炼”而不用“练”。
2围绕“怎样表达出亮点”,做好比较与提炼公文总结写作中的亮点是怎样提炼出来的?对此,很多新手认为亮点是自己的大脑硬想出来的,这从大方向上讲并没有错误,因为亮点提炼确实需要思维运用,但能否更深入地展示出亮点来源和提炼过程呢?对此,更多新手便不明就里了。
同时,列出表格本身就是为了便捷、直观地开展多方案比较、选择。
由此便可以回答前文提出的问题,往深里讲,亮点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有什么样的比较,才有什么样的提炼,进而才有什么样的总结。
有句流行语“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用到公文写作领域,可以仿拟为“没有比较,就没有总结”。
简言之,“无比较不总结”。
那么怎样进行比较?胡乔木在《怎样写好文件》中已给出了最好答案:“从前,毛主席在延安讲话介绍了一种方法,叫古今中外法,当然不是什么都讲古今中外,有横的比较,有纵的比较,可以放在古今历史背景上看,放在中外世界背景上看,和古比不一定几千年前,和去年比也是古,和中外比不一定和外国比,这个部和那个部、这个厂和那个厂也是比较。
常见错别字辨析常见错别字辨析(转摘整理)1. 窜改、篡改错例: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词的规范性,引用古文或名言名句应当准确,但有的同志往往为追求文章通俗易懂,而随意篡改成语或引文,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辨析:“篡改”应为“窜改”。
“窜改”和“篡改”都有改动的意思,但用法不同。
“窜改”这里的“窜”本身就是改动的意思。
“篡改”则指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作伪的手段故意改动或曲解,这里的“篡”是曲解的意思。
“窜改”是中性词,多作于文章、成语、古书。
而“篡改”是贬义词,强调改动是曲解和故意的,多用于某种权威性的理论、指示或主张。
2. 秆、杆、竿错例:截至目前,该镇共贮藏新鲜玉米秸杆700余吨。
辨析:“杆”应为“秆”。
“杆”是木棍,所以义符为“木”,凡木杆或形状像杆状物都用“杆”。
“秆”是某些植物的茎,故义符为“禾”。
“竿”是竹子的主干,所以义符为“竹”,凡是竹子做的长棍都应用“竿”。
3. 备、倍错例:2006年是娱乐大年。
“超女”、“好男儿”、“梦想中国”的海选大赛倍受大众关注。
辨析:“倍”应为“备”。
“备”作副词,表示“完全”的意思,有程度较深的含义。
备受关注即完全受到关注。
而“倍”作副词时,表示更加、成倍的意思。
如:身价倍增、倍感亲切。
4. 付诸、付诸于错例:他们从本村的实际出发,重新修订了村务公开制度,并已付诸于实施。
辨析:“付诸于”应为“付诸”。
出现这一错误是因为没有弄清“诸”字的含义。
“诸”作为文言词,在这里用在动词“付”的后面,是“之于”的意思,“付诸”就是“付之于”,如果写作“付诸于”,岂不成了“付之于于”吗?可见,“付诸”后面不应再加“于”字。
5. 置疑、质疑错例:确凿的证据表明,事故的发生是当事人违反操作而造成的,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
辨析:“质疑”应为“置疑”。
“质疑”指提出疑问,常用作提出等动词的宾词。
“置疑”指怀疑,多用于否定式,如“不容置疑”“无可置疑”等。
6. 度·渡错例:色彩在家居设计中被广泛运用,不再只局限于墙面、家具、布艺了,现在已过度到卫浴间的卫浴产品。
常见别字辨析(六)作者:嘉行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2009年第08期蓝≠兰“蓝”是“藍”的简化字,本指可以提取染料的植物蓼蓝和蓝颜色。
“兰”是“蘭”的简化字,本指兰草、兰花,古代常用以比喻芳香高雅和美好的事物。
1977年12月20日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把“蓝、篮”也都简化成了“兰”。
据此,当时把“蓝天白云”可以写成“兰天白云”,把著名艺术家“蓝天野”和“于蓝”也都可以写成“兰天野”和“于兰”。
由于这一方案极不成熟,社会上和学术界都对此颇有意见,所以国务院在1986年6月24日发出通知明令废止“二简字”。
时过20年后的今天,如果再把“蓝天白云”写成“兰天白云”、把“蓝天野”和“于蓝”写成“兰天野”和“于兰”,这就只能算是别字(两个人姓名的改写有违原取名的寓意)。
下面两句中的“兰”都应该写成“蓝”。
①在兰天的映衬下,这盆菊花显得格外美丽。
②引人注目的是华俄后裔,他们黄头发、高鼻梁、兰眼睛,但说的是一口流利的东北话。
“烂芋”岂能充数“滥”和“烂”音同而形义不同;“竽”和“芋”音近形似而义不同。
“滥”指浮泛而不切实际,“竽”指古时一种像笙而稍大的簧管乐器。
“滥竽充数”就是指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乐队里凑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充数或以次充好。
“滥”“烂”二字同音,都读l3n,但意义不同。
“滥”,本义为河水漫溢,引申指失实;“烂”,义为腐坏。
“竽”“芋”二字声调不同,“竽”读y%,“芋”读y&;但形体相似、意义差别悬殊:“竽”是一种古乐器,因多为竹管制成,所以竹字头作形旁;“芋”是一种草本植物,地下茎可以吃,通称芋头,所以草字头作形旁。
芋头只可供食用怎么能去吹奏呢?导致写别字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成语的真正含义,当然受“竽、芋”音近(“芋”又受音符“于”读音的影响而误读成了y%)、形似和“滥、烂”音同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因。
下面是误用“滥竽充数”的例子。
如果真能严肃干部制度,每年都要绩效考评,想烂芋充数就没那么容易了。
辨析别字的三种方法辨析别字的方法1、因“音”辨字:全家迁徙(徒)偃(揠)旗息鼓揠(偃)苗助长戊(戍)戌政变雨声淅(浙)沥堕(坠)落腐化刚愎(腹)自用万事亨(享)通打躬作揖(辑)玷(沾)污清白歃(插)血为盟赡(瞻)养父母草菅(管)人命火中取栗(粟)狙(阻)击敌人如火如荼(茶)杳(沓)无音信缄(箴)口不言鬼鬼祟祟(崇)大学肄(肆)业肆(肄)无忌惮签字盖戳(戮)戳(戮)穿阴谋戮(戳)力同心辰巳(己)午未恬(括)不知耻向隅(偶)而泣惴惴(揣)不安稗(裨)官野史纵横捭(俾)阖大有裨(稗)益病入膏肓(盲)针灸(炙)疗法计划缜(慎)密缀(掇)句成文此系赝(膺)品2、因“义”辨字:惨(残)无人道残(惨)酷无情披星戴(带)月以逸待卑躬(恭)屈膝英雄辈(倍)出一筹(愁)莫展川(穿)流不息浪费(废)金钱绝(决)对服从侯(候)门如海却(缺)之不恭陈词滥(烂)调无耻谰(滥)言遮天蔽(避)日缄(箴)口不言一劳永逸(易)直截(接)了当蜕(退)化变质元(原)气大伤改弦易张(章)步人正轨(规)行踪诡(鬼)秘阴谋诡(鬼)计尚待商榷(确)刻(克)苦耐劳迫不及(急)待稍(少)纵即逝貌合(和)神离兢兢(竞)业业一切就绪(序)随声附和(合)和(合)盘托出歪风邪(斜)气挑拨是(事)非书写潦(了)草枉(妄)费心机手头宽裕(余)出奇制(致)胜铤(挺)而走险气喘吁吁(嘘)真知灼(卓)见利(厉)害得失入不敷(付)出怨天尤(由)人奋(愤)发图强唉(哀)声叹气向(想)认识肤(浮)浅扬长(常)而去稍事耽(担)搁清澈(彻)见底贡(供)献巨大称(趁)心如意墨守成(陈)规并行不悖(背)三番(翻)两次翻(反)云覆雨宽宏(洪)大量声音洪(宏)亮哄(轰)堂大笑卑躬屈(曲)膝惨绝人寰(环)漫(满)山遍野富丽堂皇(黄)张皇(慌)失措观摩(磨)教学碑帖临摹(摩)礼尚(上)往来不计(记)其数招摇撞(装)骗艰(坚)难困苦大多雷(类)同披(批)沙拣金动辄(则)得咎变本加厉(利)贻(遗)笑大方事过境(景)迁星罗棋(旗)布湮(淹)没不闻毛骨悚(耸)然乔(巧)装打扮浏(流)览一遍蹚(淌)水过去化学反应(映)反映(应)意见3、因“形”辨字:和蔼(霭)可亲出类拔萃(粹)鞠躬尽瘁(粹)运筹帷殚(惮)精竭虑天崩地坼(折)中流砥(抵)柱一张一弛(驰)民生凋敝(蔽)举行宴(晏)会欢度(渡)春节明辨(辩)是非赤膊(博)上阵鼓噪(躁)而进精神涣(焕)散脉络(胳)分明无礼谩(漫)骂风靡(糜)一时望风披靡(糜)心灰(恢)意懒漠(莫)不关心矫揉(柔)造作风雨如晦(诲)脍(烩)炙人口墨(默)守成规金瓯(殴)无缺功亏一篑(匮)既(即)然如此味同嚼蜡(腊)呕(沤)心沥血蓬(篷)荜生辉梳妆(装)打扮痴心妄(忘)想敷衍(演)塞责瑕(暇)瑜互见声闻遐(暇)迩安(按)装安排黯(暗)然销魂相形见绌(拙)断壁颓垣(桓)咄咄(拙)逼人辩(辨)证法飞扬跋(拔)扈虎视眈眈(耽)销赃(脏)灭迹庸庸碌碌(录)工程竣(峻)工怙恶不不卑不亢(抗)恶意诅(咀)咒苦心孤诣(旨)言谈诙(恢)谐孺(儒)子可教耳濡(儒)目染含辛茹(如)苦不可思议(义)杯盘狼藉(籍)可做蓝(篮)本篮(蓝)球健将纰(批)漏百出自暴(曝)自弃厉(励)行节约劳动锻炼(练)即(既)使如此一枕黄粱(梁)感情融洽(恰)赳赳(纠)武夫恰(洽)如其分寥寥(廖)无儿前倨(踞)后恭龙盘虎踞(据)提纲挈(携)领顷(倾)刻之间列出提(题)纲面面俱(具)到编纂(篡)字典罄(磐)竹难书不屑(宵)一顾睡眼惺(醒)松绿树成荫(阴)一望无垠(银)敲诈(榨)勒索举世震(振)惊栩栩(诩)如生优(忧)柔寡断互相推诿(委)缘(沿)木求鱼甘冒不韪(讳)喧(宣)宾夺主记忆犹(尤)新莫衷(中)一是徇(殉)始终不渝(逾)逾(渝)期作废海绵(棉)吸水绵(棉)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