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试制评审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通过实行对新产品进行四个阶段试制评审的管理,可在产品设计或生产工艺真正实现之前发现产品的弱点,在样机试产阶段或在批量生产之前最大限度确定产品缺陷,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进行设计和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并不断反馈给相关技术人员,确保工艺的不断改进并避免缺陷产生,能够在早期确定项目中的风险,以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确保产品品质,保证新产品能顺利完成从设计到生产的转移,缩短新产品的出货时间。
NPI:New product introduction一、试制前准备阶段1.设计人员负责小批试制的设计文件制作及技术要求、试制计划的编制;2.工艺人员负责对“设计输入文件”的审查,并按此文件编制小批试制的作业指导书;3.设计人员负责小批试制所需新增设备仪器的选型、购置需求编制;4.设计人员设计试制所需的工装夹具,工艺部、生产部审查并协助购置或自制;5.仓管员负责试制所需物料的请购;6.采购部负责试制所需物料的购置;7.质量部负责试制所需物料的检验;8.NPI工程师负责试制所需文件、设备、工装夹具、物料等齐套性、可行性检查;9.生产部按照试制工艺流程及作业指导书调整生产线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定员、定岗及岗前培训;10.NPI工程师组织产前会议,对文件、样件、设备、工装夹具、产线布局、人员配备、物料准备情况等进行确认。
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责任部门、改善期限并跟踪改善结果;11.在以上条件满足试制要求时,可进入小批试生产;12.NPI工程师提出小批试制申请,申请批准后,制定试制计划。
二、试制阶段1.操作人员需认真学习并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不懂之处要询问工艺人员,直至明白如何操作,方可生产,如有涉及到文件错误的情况,需先改正文件,员工重新学习后按照新文件操作;2.首件:操作人员以产线为节点(分为:SMT和DIP、焊接、装配、检测两条产线),对首件进行检查并记录,质量部检验员对首件进行确认并签字。
经首件确认无误后,可小批生产,操作人员要按规定进行质量检查并记录;3.试制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均立即停止生产,将出现问题的产品隔离存放并做好标识,且记录相关信息;同时立即通知试制评定小组(由NPI负责人、生产部负责人、质量部负责人、工艺工程师组成),必须由评定小组2人以上对缺陷产品进行定位分析,必要时请相关人员分析判定,制定相应改善对策后,按照改善对策继续生产,并对改善对策进行验证,同时记录相关信息及验证效果。
新产品开发时间进度表产品名称阶段任务负责人计划完成时间进展备注P1 计划和项目确定P1 新产品开发计划曹启团 6.15P1.1 可行性评价报告曹启团 6.20P2 产品设计和开发P2.1 设计输入曹启团 6.25P2.2 设计输入评审记录表曹启团 6.28P2.3 特殊特性清单曹启团P2.4 初始材料和供方清单曹启团7.10P2.5P2.6 设计验证计划DVP 曹启团P2.7 新产品图纸(试制) 曹启团7.20P2.8 新产品工艺文件(试制) 7.25P2.9 材料规范(试制) 8.25P2.10 过程流程图8.25P2.11 原型样件制造计划9.30P2.12 材料和零件采购P2.13模具报价P2.14 模具制作P2.15 模具验收P2.16 材料和零件检验P2.17 原型样件制造P2.18 原型样件检验P2.19 原型样件试验P2.20 样件评审(包括包装)P3 过程设计和开发P3.1 设备和工装计划P3.2 试验设备和量具计划P3.3 工程图纸(正式)P3.4 工程规范(正式)P3.5 材料规范(正式)P3.6 包装规范(正式)P3.7 小批试制P3.8 小批评审P3.9 状态转BNO:过程设计和开发确认记录KF-8.2.3 – 01 NO:产品名称图号顾客名称日期年月日确认项目确证结果一、单项评价1. 产品全尺寸检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吗?2. 材料分析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吗?3. 产品全性能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吗?4. 设备工装和模具符合要求并能保证产品质量?5. 测量系统满足产品的测量需求吗?6. 过程能力符合要求吗(Cpk≥1.33/Ppk≥1.67)?7. 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满足制造的需求吗?8. 包装和标识符合顾客要求吗?9. 成本和进度符合基于顾客要求确定的计划吗?10. 后续的量产能力识多少?满足顾客要求吗?二、综合评价的结果:验证引发的措施及处理结果记录输出存在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法/责任人/完成期限实施结果P3.10 批量生产制定审核批准。
军工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文件和记录要求1.设计开发全过程包含:设计开发策划、方案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设计更改、试制等环节。
2.详细要求:2.1立项根据客户意向立项的,由市场部填写《立项申请表》。
公司内部立项的,由项目发起部门填写《立项申请表》。
研发总监组织立项评审,填写《立项评审报告》,评审会中应填写《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立项评审由分管技术的副总批准。
根据客户合同立项的,应进行合同评审,填写《合同评审表》,合同评审作为立项的依据。
确定立项后,由项目负责人编制《新产品研制任务书》,任务书由研发总监审核,总经理签发。
2.2设计开发策划设计开发承接部门在收到任务书后,应进行设计开发策划,编写《研制计划》、《质量保证大纲》、《质量计划》,计划和大纲应经过研发总监批准。
如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应经过试验、论证,编制《可行性报告》并进行评审,评审会中应填写《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
2.3方案概要设计在方案阶段,应明确设计的具体要求,形成《设计开发输入一览表》、产品规格书、技术条件或技术协议、检验大纲、特性分析报告、研制方案等。
研发总监组织方案评审,填写《方案评审报告》,评审会中应填写《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所有文件应经过研发总监审核、技术副总批准。
2.4详细设计详细设计过程的所有设计文件应与阶段性设计输入相对应,并经过标准化和审批。
这些设计文件包括:系统框图、分系统框图、原理图、PCB板图、结构图、流程图、软件清单、仿真软件、仿真数据、接口协议、端口定义、数据格式、数据库、设计报告、关键件及重要件明细表、零部件清单BOM 表、配置清单、接线表、安装工艺、调试方法、外协加工要求、测试方法、产品验收规范、使用说明书、技术说明书、用户手册、可靠性报告、维修指南等。
设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包括实验记录、调试记录、测试记录、联试记录等都应妥善保管。
适当的阶段应进行设计评审并形成记录。
2.5设计确认设计确认通过实验和测试、变换方法计算、试制、试用、评审、鉴定等方式进行,应尽可能邀请客户参与确认。
新产品试产样机评审检查表项目名称:评审项评审要素检查结果评审操作指导备注是否免结构1. 功能样机评审的遗留结构设计问题是否已全部解决?要求解决。
2、小试样机生产中结构验证问题是否全部解决?1)对出现的方案性或严重问题,要求修正;2)细节性问题要求有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允许存在部分的采购问题。
3、结构物料是否经过IQC检验?1)如果结构物料经过IQC正确检验,则认为合格;4、小试样机结构是否符合热测试试验要求?以专业试验室的实验报告为判定依据。
5、小试样机结构是否符合环境试验要求?以专业试验室的实验报告为判定依据。
6、小试样机包装是否符合包装试验的设计要求?以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
7、小试样机结构是否符合安规试验的设计要求?以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
8、小试样机结构是否符合EMC试验的设计要求?以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
硬件1. 功能样机评审的遗留硬件设计问题是否已全部解决?要求解决。
2、小试样机试制中硬件问题是否全部解决?1)对出现的方案性或严重问题,要求修正;2)细节性问题要求有明确的解决措施和方法;3、硬件物料是否经过IQC检验?1)如果硬件物料经过IQC正确检验,则认为合格;4、小试样机硬件是否符合热测试试验要求?以专业试验室的实验报告为判定依据。
5、小试样机硬件是否符合环境试验要求?以专业试验室的实验报告为判定依据。
6、小试样机硬件是否符合安规试验的设计要求?以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
7、小试样机硬件是否符合EMC试验的设计要求?以专业实验室的实验报告为依据。
评审项评审要素检查结果评审操作指导备注是否免工装与设备1、生产工装与设备是否已提供?工装与设备应全部提供。
2、对操作人员使用工装与设备的培训是否已完成?所有操作人员是否已经得到培训或者过去已经得到过如何操作这些设备的培训3、已到位的工装与设备是否符合设计、使用要求?测试流程和测试方法是否合理?主要评估工装与设备是否能满足测试要求,是否考虑生产线人机工程。
Q/J B X X X X X有限公司管理标准Q/JB 203-002—2017 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2017-10-20发布2017-10- 31实施XXXXXX有限公司发布新产品试制过程控制程序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对新产品的设计转化为可使用的产品进行控制的方法和要求,以确保试制出来的产品的质量特性符合设计和开发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的军品和复杂、大型民品的试制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Q/JB 203-001-2017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Q/JB 217-003-2017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Q/JB 216-002-2017 记录控制程序3 术语和定义新产品新产品是指相对于常规产品、老产品、已定型产品而言的,包括独创新产品、换代新产品、改进新产品、仿制新产品、非标产品。
4 职责与权限本程序涉及相关部门及岗位人员职责权限如下:a)技术部负责新产品试制过程的归口管理,负责新产品试制方案的策划和组织实施;负责编制工艺总方案及工艺文件,组织实施工艺评审;负责对试制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制定试制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具体实施;b)资材采购部负责新产品试制所用的原材物料及外购(外协)件的采购并保证质量;c)生产计划部负责新产品试制计划的编制和下达,组织做好新产品试制的人员和场地设备等设施准备工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负责新产品试制过程中产品的加工、试制和进展情况进行检查;d)品管部负责新产品试制过程中及外购、外协件的质量检验,负责试制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的管理,适时进行首件鉴定,组织产品质量评审;e)总工程师对新产品试制过程中进行的工艺评审、试制前准备状态检查、首件鉴定和产品质量评审进行全程监督,并对新产品试制各过程的输入和输出结果进行批准。
5 管理内容、方法与要求5.1 新产品试制的策划技术部在新产品试制时应按《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要求编制新产品试制的《项目计划进度表》,编制新产品的工艺总方案及工艺文件,组织编制新产品试制的《质量保证大纲》及相关试制文件,作为新产品试制的依据。
产品样机试制与质量评审控制程序产品样机试制与质量评审控制程序产品样机试制与质量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新产品样机试制过程进行控制和对样机产品质量的评价,保证产品的设计和样机制造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
2使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液压支架等复杂矿用产品的样机试制过程。
3职责3.1主管技术的副总工程师负责样机试制的组织、协调工作;总质量师负责组织样机的质量评审。
3.2煤机产品研究所负责样机的技术状态控制,协调解决与产品性能有关的技术问题;负责样机制造过程不合格品的审理;负责编写样机研制质量总结报告。
3.3质量部3.3.1负责样机试制过程的质量控制,实施质量评审;3.3.2组织协调评审质量的准备工作;3.3.3对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跟踪管理;3.3.4对评审中形成的文件和资料整理保存并归档。
3.4工艺研究所3.4.1负责组织试制工艺的设计,必要时,组织试制工艺评审;3.4.2负责试制工艺技术状态控制。
3.5生产安技部负责样机生产的组织实施。
3.6各承制单位负责试制工艺的编制、实施和控制,并按要求准备评审资料。
4试制过程策划4.1生产安技部按照计划发展部的生产计划大纲,编制并下达样机试制生产作业计划(包括必要的工装制造计划)。
4.2煤机产品研究所设计图纸或对外来图纸进行工程化设计。
设计图纸应明确规定:a)产品性能及功能方面的要求;b)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的接受标准;c)需重点控制的关键(重要)特性。
4.3工艺研究所对工艺设计进行策划并组织实施,必要时应编制“工艺设计总方案”、“标准化大纲”等,作为工艺设计过程的指导和依据。
4.4各承制单位编制试制工艺,工艺应明确规定:a)产品特性及接收标准;b)实现产品特性(特别是关、重特性)的工艺方法和措施;c)检测(试验)的时机、内容、标准、方法及手段。
4.5必要时,工艺研究所组织试制工艺方案评审,对试制过程中的工艺难点、重点研究解决。
4.6煤机产品研究所负责编制工艺路线、材料和辅料消耗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