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广播电视新闻学概论-GL第八章
- 格式:pptx
- 大小:1.14 MB
- 文档页数:48
2020-2021暨南大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暨南大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暨南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暨南大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1928年,暨南大学在上海开设了新闻类课程。
1946年,新闻学系正式创立,第一任系主任冯列山,第二任主任詹文浒。
学院现任院长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社长范以锦教授。
研究生教育方面,设有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4个科学学位硕士专业,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专业学位硕士专业,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媒经济学等5个博士专业方向。
研究生教育以与传媒联合培养和开放共享为主要特色。
学院建有华南新闻传媒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华南新闻传媒协同育人中心。
始于2008年的公益性“传媒领袖讲习班”(暑期学校)是研究生教育品牌。
学院与美国、英国、瑞典、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多所高校有着良好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一、暨南大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专业:0503Z1广告学研究方向:01(全日制)广告理论与实务02(全日制)品牌传播03(全日制)数字营销传播04 (全日制)媒介与市场研究招生专业:0503Z2广播电视学研究方向:01(全日制)广播电视新闻02 (全日制)广播影视艺术03(全日制)纪录片研究与创作04(全日制)影视创作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07新闻传播史论④809新闻传播业务复试科目:新闻传播学综合(笔试+面试)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大众传播学②新闻写作二、广告学、广播电视学考研参考书707新闻传播史论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教版张允若:《外国新闻事业史教程》高教版董天策:《网络新闻传播学》(第三版)福建版蔡铭泽:《新闻传播学》(第三版)暨南版支庭荣:《外国新闻传播史》暨南版(主要看张允若老师的书)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武大版(主要看丁淦林老师的书)809新闻传播业务蔡雯:《新闻编辑学》(第二版)人大版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第四版)复旦版李岩:《广播电视新闻学》高教版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暨南版林如鹏:《新闻采访学》暨大版崔银河著:《广告学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周胜林等:《当代新闻写作》复旦版(主要看薛国林老师的当代新闻写作)杨先顺等:《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第二版)暨南版李苗、王春泉:《新广告学》暨南大学出版社董天策:《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暨南版三、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复试分数线四、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707“新闻传播史论卷”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选做4 题,每小题 5 分,共20 分,多选不给分)1.《新闻学大意》2.舰队街3.舆论反转4.首因效应5.网络直播6.长尾理论二、简答题(选做3 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多选不给分)1.简述近代中国民营报纸的活动内容及意义/贡献2.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整合功能3.简述受众传播的伦理与边界4.简述电视新闻节目的组成部分/要素5.简述品牌命名的市场化运作三、论述题(选做2 题,每小题25 分,共50 分,多选不给分)1.论述延安时期共产党办报/新闻活动的优良传统2.请结合实践,论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3.论述电视作品如何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基因4.论述互联网广告存在的伦理问题及解决四、分析题(每小题25 分,共50 分)(材料不全)1.题干给出了一段米歇尔福柯关于话语权力的话,请结合它分析建立/增强国际话语权的意义。
新闻史论
一、名词解释
1、组织传播
2、非语言符号
3、短期预期传播效果
4、《申报》
5、“五四”前后的四大副刊
6、中国新闻社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新闻传播事业是人类社会性生产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主要有哪些权利?
3、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4、延安《解放日报》整风发生在哪一年?主要有哪些改革内容?
5、赵超构《延安一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
三、论述
1、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采用哪些传播策略达到传播效果?
2、论述1956年全国新闻工作的改革。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工作通讯
2、蒙太奇
3、新闻职业道德
4、编辑方针
5、声画对位
二、简答
1、隐性采访有哪些利弊?
2、影响广播电视收视率的因素有哪些?
3、修改新闻高见包括哪些内容?
4、简述深度报道特点
5、简述新闻策划的运用尺度。
三、论述
1、论述新闻记者的素质与成名
2、如何认识当今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
四、写作
一则中国青年报1993年的新闻,主要内容是描写93年北京申办奥运会失利后,当晚及凌晨北京天安门升国旗仪式(书上有原文)
要求对这篇新闻做评析。
第八章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第一节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事物有什么样的特性就决定了该事物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新闻事业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有五种:一、沟通情况,提供信息人们接触新闻媒介,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有用的信息,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
新闻媒体是依赖“沟通情况,传递信息”而生存的。
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体第一功能。
新闻媒体的其他功能都依附在提供信息基础上。
新闻媒体沟通信息,是保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一个最有效手段。
新闻媒体的信息沟通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主要是两方面提供信息:一是世界的最新变动,二是公众最关心的社会现象。
实现沟通情况,提供信息的功能,不但通过刊登大量新闻,还通过评论和广告。
二、进行宣传,整合社会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是通过反映、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来实施的。
新闻事业的宣传通过社会舆论获取力量,又通过宣传来形成新的社会舆论,从而来影响、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三、实施舆论监督国家,市场经济,社会生活四、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不是教科书。
它们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是和人们当前的生活、生产、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等,从而使人们不断了解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
五、作为企业,赢得利润五种作用可以列表如下:任何一种新闻传播工具都可以发挥上述五种作用,但是新闻媒体的特性也限制了任何一种新闻传播工具发挥作用的范围。
不能代替法院、党政部门、行政业务部门和学校。
第二节新闻媒体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教育水平越低的人,受到这种消极影响越大。
一、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二、新闻媒介联结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新闻媒介把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增强了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彼此了解和交流。
但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之间封闭起来,人和人之间的亲身交往被人机交流取代,人际交往日益淡漠。
也拆散了家庭内部。
三、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广播电视所传播的知识零碎而不系统,肤浅而不深刻。
广播电视新闻学大一1.新闻学:研究一切新闻现象、活动、事业以及基本特征的科学。
1.广播电视新闻定义:以现代电子技术(广播媒介、电视媒介)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2.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内涵:(1)传播媒介(2)传播时效(3)事实本源(4)传播意义3.广播传播符号:语言符号(播音语言、现场语言)、非语言符号(现场音响、音乐符号)4.传播的五大功能:(1)传播功能(2)雷达功能(3)控制功能(4)教育功能(5)娱乐功能P1415.(论述)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1)传播的快捷性(2)内容的简洁性(3)传递通道的单一性(4)传播过程的排他性(5)传播范围的渗透性6.(简答)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P133(1)现场的证实价值(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3)现场的制约性(4)新闻传播的及时性(5)节目播出的同步性(6)新闻节目的易受性7.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P138(1)传播顺序的制约性(2)传播信息的多元性(3)传播过程的参与性(4)传播的快速性与声画阅听的易逝性(5)传播对象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6)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7)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8.广播传播以具象语言为主,以抽象语言为辅。
P2729.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1)播报新闻,传达政令(2)沟通监督,引导舆论(3)交流信息,服务社会(4)传播知识,活跃生活10.(填空)广播电视新闻史:(1)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同年8月31日,首次播出广播新闻(2)1954年,美国彩色电视节目出现。
11.广播电台(电视台)经营性质(三种):P76(1)国营制度型(2)商业制度型(3)公共制度型12.用于广播的彩色电视制式(三种):NTSC制式(1952美)、PAL制式(1962德)、SECAM 制式(1966法)P2713.美国电视机构:全国广播公司(NBC)P37,有线电视新闻网(CNN)P3914.美国广播机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美国广播公司(ABC),公共广播公司(PBS)P3815.1936年,英国在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台(公众电视台),是世界电视史的重要里程碑。
新闻学概论绪论一、名词解释: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它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
研究的内容是新闻理论、新闻史(重点是新闻事业的发展的历史)、新闻业务。
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世界的诸条件对人类社会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3、新闻主导理论:是各国新闻立法、制定新闻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影响新闻人观念的一个决定理论主张。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有四种: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
二、简答1、新闻学和新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第一、新闻学仅仅是一门专业学科,而新闻工作却是多种学科和新闻工作实践经验的综合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要求准确、简洁,让人一看(听)就懂;新闻工作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素质。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第一、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美国。
其主要内涵是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
第二、其主要观点是:1)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政府不得采取任何措施干涉、收买或控制报刊,唯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
2)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利。
3)"自由意见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让人民群众、让各党派都利用报纸充分地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
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
4)对事实的信念。
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第三、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把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
客观性报道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在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支配着西方报刊的不是理想的理性至上,而是利润至上、金钱至上。
1/12【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12015年暨南大学考研指导育明教育,创始于2006年,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教授投资创办,并有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博士和硕士加盟,是一个最具权威的全国范围内的考研考博辅导机构。
更多详情可联系育明教育孙老师。
2015年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广播电视专业基础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本科目主要考查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第一是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第二是纪录片美学与历史,第三是电影美学与历史。
主要考查考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记忆和理解状况,在影视分析方面的美学素养,以及在影视史论方面的理论素养。
Ⅱ.考查范围本科目主要考查三方面的知识内容,考查内容及要求如下:一、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中外广播电视史(1)了解世界广播电视诞生的标志性技术(2)了解中国广播发展的重要阶段及其代表性节目(3)了解中国电视发展的重要阶段及其代表性节目(4)掌握世界广播电视发展的三种模式(美国模式、西欧/日本模式、中国模式)2、广播电视现状与发展(1)掌握中国广播电视发展的语态变化及其观念变迁(2)掌握中国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路线及其观念变迁2/12【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官方网站: 2(3)掌握当下代表性广播电视节目的形态变化及生态分析(4)掌握新媒体语境下的广播电视传播现状与策略二、纪录片美学与历史1、纪录片的美学思潮(1)掌握直接电影的美学特征(2)掌握真实电影的美学特征2、纪录片导演与作品(1)掌握西方著名记录片导演(如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汉弗莱·詹宁斯、让·鲁什、弗兰克·卡普拉、里芬斯塔尔、梅索斯兄弟、罗姆、伊文思、迈克尔·摩尔)及其代表作品。
(2)掌握中国“新纪录运动”导演及其代表性作品,并能从纪录美学与社会文化层面对这一现象进行读解。
【资料】暨南大学新闻学考研00年10年真题!2000年新闻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996年至今,我国共组建了()个报也集团,其中,最新组建的是()报业集团。
2.范长江提出,新闻就是()。
3.新闻5w就是指新闻事实应包括()、()、()、()、()五个基本要素。
(可用中文填写)4.()是当前妨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最突出的问题。
5.新闻价值的要素(特殊要素)包括()、()、()、()和()。
6.我国新闻工作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原则。
7.广义的信息可分为()信息、()信息、()信息三个层次。
8.象征符号的功能指()之间没有自然的、必然的联系。
9.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二、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1.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报纸类型是()。
a.晚报b.文化娱乐报c.都市报d.晨报2.舆论监督和新闻自由有着()a.直接联系b.间接联系c.没有联系d.联系不紧密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新闻传媒影响最大的是促进了它们的()。
a.新闻策划 b.扩版增张 c.引进人才 d.经营管理4.对传播学集大成者的美国学者是()a.拉斯韦尔b.施拉姆c.霍夫兰d.拉扎斯菲尔德5.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a.人际传播b.口头传播c.人体器官d.讯息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新闻和宣传应当等同起来对待。
()2.“两个轮子一起转”是指报业的编务与经营管理应以同等力度运作。
()3.毛泽东认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4.“两极传播”模式源自60年代提出的有限效果论。
()5.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是指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的双向交流。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舆论导向2.新闻本源3.受众4.大众传播五、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怎样正确认识“新闻官司”增多这一社会现象?2.霍夫兰的说服(劝服)传播研究有哪些主要内容?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当面临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和自然事件时,如重要人事变动、经济增长或出现危机、物价调整及增设储蓄利息税、自然灾害及防灾抗灾等,新闻媒介应怎样进行报道和引导?新闻业务1.为什么写新闻要选择最佳角度?怎样选择最佳新闻角度?(10分)2.什么是人物通讯?怎样写好人物通讯?写人物通讯应处理好什么问题?(10分)3.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怎样?(10分)4.新闻线索的性质是什么?(10分)5.新闻编辑的任务是什么?(10分)6.“声画的双主体构成论”与贯常的“声画关系论”有何本质差异?(20分)7.电视新闻为何拒绝节目主持人?(15分)8.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什么样式的节目?为什么?(10分)9.广播是如何分类的?(5分)中外新闻式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中国史籍记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是()朝的()制度。
新闻理论一、中国新闻史名解苏报案90 93 辛丑报灾 90 94 “竖三民”报94 宋代小报02 01《民报》与《新民从报》大论战01 敦煌进奏院状00 时务文体00《民报》00邹韬奋90黄远生95中央通讯社95 〈新华日报〉9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95反“客里空”运动93 95〈新青年〉杂志 01报章文体02简答对兴中会时期的报刊应该如何评价?95梁启超提出的办报原则是什么?有无现实意义?94暌(不要日子旁)丑报灾是怎么一回事?97苏报案是怎么一回事?91 97五四时期新闻事业有那些不同于过去的特点?98〈新生〉事件是怎样发生的?98反“客里空”运动是怎么一回事?97〈中国日报〉创刊的主要意义是什么?01“新记”〈大公报〉“四不”社训的含义是什么?01黄远生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最大贡献是什么?他的新闻活动有何特色?02成舍我早年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主要创办过哪几分报纸?各有何特色?02简述1944年夏“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采访延安的过程及其影响。
02成舍我在哪些地方办过哪些报纸?03清政府为限制新闻曾颁布过那些法令?03邹韬奋是怎样的新闻出版家?91邹韬奋办过哪些报刊?你认为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93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95延安〈解放日报〉整风改版过程中批判了哪些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树立了哪些无产阶级新闻观点?94论述题试论中共党报史上的几次改革02试论韬奋精神03论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办报主张。
01论述〈新青年〉杂志在五四运动时期的贡献及影响。
00你认为中国新闻史上有哪些优良传统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97论述韬奋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98你认为中国新闻史上有那些经验值得我们记取。
901敦煌进奏院状开元杂报小报(宋代)万历邸抄报房京报定本制度万国公报东西洋考察世俗申报大公报新华日报新青年横竖三民民报中国日报时报新闻报中央通讯社广播台中新社新华社红中社时务文体报章文体循环日报时务报知新报国闻报苏报癸丑报灾四大副刊2于右任梁启超严复王康年邹韬奋黄远生成舍我鲁迅王韬3苏报案新生事件癸丑报灾文萃三烈士左叶事件4民报论战兴中会保皇派报刊如清议报5新青年作用五四新闻改革解放日报反客里空毛刘谈话西北记者团政治家办报(毛)56新闻改革 78新闻改革申报改革6法令7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办学的经验名解新闻接近性李普曼、东西洋每月统计、敦煌进奏院状语言符号新闻法律关简答:新闻传播中为什么要进行新闻选择新闻传播产业经营管理要坚持那些基本原则在接受新闻传播时,受众有那些心理时务文体是怎样发展的?有何特色?《解放日报》改版为党报当时以及现在产生了哪些影响?论述:试论述你对新闻传播中大局意识的认识论述我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新闻史〕简答新闻传播媒介产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
新闻学概论复习大纲新闻学概论复习大纲第一章新闻本源第一节新闻起源于人类的信息需求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社会交往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信息需求而产生的。
正是原始社会成员这种共同活动和社会联系,促使他们产生了对信息交流的迫切要求,这就是导致原始社会中的新闻产生的社会动因。
即使是原始社会的新闻传播活动,也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传播行为。
新闻起源于人类社会的信息需求,新闻传播的内容来自人类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种种事实。
资产阶级把新闻简单地归结于心理现象和生理现象,脱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去分析新闻的起源,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混淆了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和动物本能的信息传递的本质区别,是唯心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一、新闻内容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存在的众多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任何新闻不过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描述或摹写。
作为新闻本源的事实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发生的事实;另一类是纯粹的自然现象,如日月运行、四季更替等。
事实的特点: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认知的——经过深入调查、分析比较。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可反映的——可以用语言、文字、声音等来反映二、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事实是反映的对象,新闻恩施反映的产物。
也就是说,新闻是一种源于客观事实、依附客观事实、为客观事实所决定、所派生的,同时又是经过选择、提炼、加工后的精神产品。
新闻对事实的选择是必然的:首先,是由事实的无限性和报道的有限性决定的。
其次,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特殊的定位、选择新闻的标注和感兴趣的重点领域。
是否承认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是区分唯物论新闻本源观,和唯心论新闻本源观的分水岭。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一、“新闻”一词的由来与含义最初都是指新鲜事情、新奇见闻,后来才逐渐地和报业发生联系,指登有这些内容的印刷物之类的。
“新闻”的含义逐渐变宽:一是指新近发生的新鲜事情、现象和奇闻轶事;二是指“报纸”;三是指新闻事业;四是指新闻报道。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真题及考点详解一、2018年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一、名称解释(选做4题,共20分)1.显性采访林如鹏《新闻采访学》第四章,考察新闻采访的方式与方法,本章隐形采访和显性采访是常考点。
2.新闻角度周胜林《当代新闻写作》第六章,考察新闻事实材料的选择处理,本章对于新闻事实的选择的内容是常考点。
3.稿件配置蔡雯《新闻编辑学》第八章,考察新闻稿件的配置,常考的有新闻稿件配置的意义、稿件配置的平衡。
4.谈话性评论☆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第三章,考察新闻评论的分类。
5.对比蒙太奇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第六章,考察广播电视节目视听语言表达。
☆蒙太奇手法是常考点。
P理论☆陈培爱《广告学概论》第三章,考察广告学与市场营销中的广告理论。
二、简答题(选做3题,共30分)1.简答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写作要突出哪些特点?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考察新闻写作特点的拓展性内容。
往年对于新闻写作的考察常常结合新媒体的大背景。
2.简述新闻报道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薛国林《当代新闻写作》课外考点,考察新闻写作的语言表达。
3.简述新闻稿件编辑把关的流程和意义。
☆《新闻编辑学》第四章,考察新闻稿件的分析与选择的内容,本章的常考点有:稿件选择、修改和配置。
4.简述新闻发言人为什么要真实准确又讲求策略。
☆纪华强《公共关系基本原理与务实》第十一章,考察新闻发言人制度。
5.简述公益广告的要求。
《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第十一章,考察公益广告的内容,本章常考公益广告和企业形象广告。
三、论述题(选做2题,共50分)1.新闻报道的活力在于发现,试结合案例说明新闻工作者如何提升新闻发现力。
☆《新闻采访学》第五章,考察新闻采访的确定,本章的常考点还有新闻敏感、新闻线索。
2.试举例说明如何增强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新闻评论教程》第九章,考察新闻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
本章考点还有评论的专业性、理性。
3.试举例说明新媒体语境下突发事件媒体沟通的新特点和新路径。
新闻学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掌握新闻的基本要素和新闻价值。
2. 掌握新闻报道的种类和写作技巧,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了解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理解新闻自由和新闻伦理的含义。
4. 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新闻与新闻业1.1 新闻的定义与特点1.2 新闻的功能与基本要素1.3 新闻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 第二章:新闻报道与写作2.1 新闻报道的种类2.2 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2.3 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3. 第三章:新闻自由与新闻伦理3.1 新闻自由的含义与保障3.2 新闻伦理的原则与实践4. 第四章:新闻传播与媒介技术4.1 新闻传播的原理与过程4.2 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影响5. 第五章:新闻批判与新闻素养5.1 新闻批判的意义与方法5.2 新闻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新闻报道案例,提高学生的新闻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新闻伦理、新闻自由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实践演练法:模拟新闻采访、写作和报道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听课、提问和讨论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业: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新闻学知识的运用。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新闻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新闻学概论教材。
2. 辅助读物:新闻报道案例、新闻伦理与新闻自由相关著作。
3. 网络资源:新闻网站、媒介技术相关资料。
4. 教学软件:用于模拟新闻采访、写作和报道过程的教学软件。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新闻编辑与排版6.1 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与流程6.2 新闻排版的基本原则与技巧6.3 多媒体新闻编辑与制作7. 第七章:新闻摄影与视觉传达7.1 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与技巧7.2 视觉传达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7.3 新闻图像的伦理与法律问题8. 第八章:新闻传播与受众8.1 新闻传播的过程与模式8.2 受众理论与新闻受众分析8.3 新闻传播效果的研究与评价9. 第九章:新闻业与市场9.1 媒体市场环境与新闻业竞争9.2 媒体经营与管理策略9.3 媒体融合与创新10. 第十章:未来新闻学的发展趋势10.1 新技术对新闻学的影响10.2 未来新闻业的挑战与机遇10.3 新闻学教育与职业发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闻编辑、摄影、传播和市场等基本概念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