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20年八年级第一学期 让我们启航 1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2有用的物理学
- 格式:doc
- 大小:189.00 KB
- 文档页数:5
让我们起航 1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教学目标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对象2.了解八大实验科学思维方法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物理和物理学研究什么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神奇让学生知道生活处处有物理和物理对人类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梦想像雄鹰一样飞翔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020年7月23日12点41分左右,我国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二、什么是物理学1.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1)认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包括天上的、地上的、宏观的、微观的。
2.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是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人类从手工业时代进入到工业化时代(2)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技术和电子技术,人类进入电气时代;3.物理学是蕴涵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科学,物理学可以培养人的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合作交流。
4.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学主要研究:力、热、声、光、电等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
“我的面前是尚待发现的真理的大海”牛顿的话得到了应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物理学发展证明:牛顿的理论也有局限性。
三、物理学家与贡献1、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一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后成为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
阿基米德流传于世的数学著作有10余种,多为希腊文手稿。
2、牛顿艾萨克·牛顿(1643年(格里历)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上海沪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第一册目录让我们起航1 去物理之海冲浪2 有用的物理学3 测量的历史第一章声1-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1-2 声音的特质第二章光2-1 光的反射2-2 光的折射2-3 透镜成像2-4 光的色散第三章运动和力3-1 机械运动3-2 匀速直线运动*3-3 变速直线运动3-4 力力的图示3-5 重力力的平衡3-6 惯性惯性定律1 去物理之海冲浪 - 致同学们、物理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科学, 它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它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三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是意大利的伽利略、英国的牛顿、和美国的爱因斯坦。
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
.二、怎样学习物理(1)勤于观察. 勤于动手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物理规律,重大发明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 经过认真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2)勤于思考. 重在理解观察、实验、看书、听课、都要多动脑子勤于思考, 对于科学知识不满足于背诵条文, 要力求理解, 应该养成看、问、“为什么”的习惯, 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
(3)联系实际. 联系社会物理知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 又要用到实际中去, 为改善人们的生活, 造福人类。
在物理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忘记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没有物理学和其它科学技术的成就,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吗不恰当地使用科技成果,是不是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麻烦三、阅读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讨论:a. 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动,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
b. 伽利略在在观察中推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作出了什么猜想c.d. 伽利略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
e. 科学家对于摆动规律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f.重要的物理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某一物理现象可能与某几个因素有关时,只让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从而考虑该因素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绪论第一节《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学生初次接触物理课程。
学生已在科学课程中了解某些物理现象,但并未形成系统的学科认识以及了解《科学》和《物理》间的学科差别及联系。
本节课要求老师结合学生已具备的科学基础,梳理出物理学科性质和特点,并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参与,观察、总结实验现象,尝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科学语言表述,初步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及要求。
二、教学目标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单介绍,知道物理学的起源,了解物理学科性质。
2、通过观看视频,结合生活实例,知道物理学科研究内容3、通过演示有趣物理小实验,经历观察现象、描述现象的过程,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难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教学资源1、演示实验器材:大可乐瓶、水、钢笔芯(浮沉子);酒精灯、升华演示仪;三棱镜、光源;手摇感电起电器2、课件: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包括物理来源、物理学科性质和有趣的物理小实验三个部分内容。
本节课的基本思路:首先,引入物理学史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来龙去脉;然后结合同学们的生活经历,观看视频,提炼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感受物理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通过课堂演示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学生经历观察现象、描述现象的过程,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是学生初步系统了解物理的第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在引进物理学史内容时,语言表达深入浅出,选择学生熟知的亚里士多德为切入点,并且适时引入物理学在中国的产生及发展,引发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及使命感;在演示实验时,先抛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矛盾,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实验现象的描述。
以“全面、客观、准确”的原则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如实记录下观察的结果,本环节只要求学生体验观察和描述得过程,并不形成方法论指导,重点仍然帮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八年级第一学期让我们启航 1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2有用的物理学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就“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2 . 一个单摆的周期为2秒,在同一地点,要使它的周期减小为1秒,应使()。
A.摆的幅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B.摆球质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减小摆线的长度D.增大摆线的长度3 . 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
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4 . 正确进行利学探究的程序一般是()A.猜想—结论B.猜想—实验—结论C.实验—结论D.结论—实验—猜想二、填空题5 . 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发现了经典力学三大定律,2011年9月2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公布其发现了“超光速中微子”,如果这一发现被证实,就有可能颠覆_______提出的相结论.6 . 下表列出了四种长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
由表中数据可知,_____导线的导电性能较好;绕制电阻器应选用_____导线。
7 . 如图所示,圆形物体的直径长度为________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三、实验题8 . 在研究影响摆的摆动周期因素实验中:(1)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摆幅对摆动周期的影响时,应保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不变;研究摆线长度对摆动周期的影响时,应保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不变;研究摆球质量对摆动周期的影响时,应保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不变。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执教:一、背景和教学任务简介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所执教的班级为八年级的普通班,对学生来说刚刚接触物理知识,通过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他们对物理知识觉得很新奇。
这一节是“让我们启航”单元中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大量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动手、动脑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心,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并记录初步知道学习物理的方法,另一方面介绍教科书与学习活动卡如何配合使用,让学生喜欢我们的物理教材。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动手实验中的一些简单技能;(2)知道物理知识是在实验中归纳总结得出的;(3)知道教科书和学习活动卡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系列小实验,初步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奥秘;(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内同学间合作实验,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2)通过在实验中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感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难点:有趣小实验的动手操作过程。
四、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
采用视频引入,让学生初步感受自然现象的神奇和发明创造的伟大。
重点是通过教师演示,触动学生的动手欲望,同时强调观察现象、记录和描述现象是进行实验的最基本步骤。
在这基础上进行分组小实验,并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及对实验事实真实客观的记录和描述。
在整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提出实验活动的要求,明确上课纪律和安全事项。
接着教师介绍教材的特点及如何使用教科书和学习活动卡,要明确对学习活动卡的记录,并逐步养成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归纳的能力,最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需要1课时。
教学流程图:五、学习资源和器材准备演示实验:烧瓶、熟鸡蛋、大小试管各一个、细橡皮软管、水槽和大烧杯各一只、水等。
让我们起航 1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 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研究什么及其广泛应用;教学重点物理研究的内容、方法教学难点引发学生的兴趣,避免产生畏难情绪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说到物理,你想到了什么?物理学家?物理发明?物理实验?1、认识世界的科学(1)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宏观和微观)(2)揭开物质世界结构的秘密宇宙起源于“宇宙大爆炸”2、改变世界的科学(1)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最早发明活塞式蒸汽机是巴本)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2)电力技术和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3)信息技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二、摆的故事和启示你知道伽利略吗?生平简介:(1564~1642) ----意大利天文学家、力学家、哲学家。
近代物理学之父①力学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例如公开进行的比萨斜塔实验上。
②天文学他是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
这些成果包括: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现称伽利略卫星),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金星、木星的盈亏现象以及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等。
他用实验证实了哥白尼的“地动说”,彻底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天动说”。
伽利略研究摆的故事:他被吊灯摆动的节律性吸引住了———观察每摆动一次的时间相等吗?摆幅大些,每摆动一次的时间还相等吗?——提出疑问和假设伽利略模仿吊灯进行实验,研究摆的特点——实验探究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同的。
——分析得出结论探究实验——“摆的等时性”。
1.单摆的周期(T):单摆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2.单摆的组成:①摆球质量(m):球的重力mg。
②摆长(l):摆线长度。
③摆幅(θ):摆线离开竖直位置的角度。
请你猜想:单摆摆动的快慢(周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单摆的周期可能与摆长、摆球的质量、摆幅有关。
3.研究方法:因为单摆的周期可能与摆长、摆球的质量、摆幅有关,所以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每次研究控制两个量不变,研究周期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沪教版2020年八年级第一学期让我们启航 1 去物理之海冲浪-致同学们+2有用的物
理学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雾霾的元凶就是PM2.5,它的直径仅有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可以直接进入人体的肺部造成伤害。
它的直径约为2.5()
A.微米B.毫米C.厘米D.分米
2 . 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大约需要()
A.28天B.15天C.31天D.365天
3 . 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每一项重大的科学发展,都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许多学者、科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B.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论述了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
4 . 我们所学习的每一条物理结论都是无数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论证的心血结晶,学习物理也应该了解物理学漫长且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托里拆利用转化法的思想为指导,测出了大气压的具体数值
B.卢瑟福通过散射实验发现了中子
C.安培总结出安培定律,从而第一个制造了电动机
D.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在非纯电阻电路中焦耳定律的不正确性
二、填空题
5 . 如图所示,甲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乙是探究“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组实验,采用了探究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2)由乙实验可以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力时,它会______。
6 . 图中秒表读数应为_______分_______秒。
7 . 关于科学家与其贡献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①焦耳找到了电热计算的普遍方法;②安培总结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③奥斯特发现电可以生磁).
三、实验题
8 .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组装下列实验器材时,其合理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
(2)温度计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________.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观察到第2分钟水开始沸腾.
请在如图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4)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
(5)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让水尽快沸腾,除了给烧杯盖上纸盖,请另外说两种合理的方法①________,
②________.
9 . 某同学模仿伽利略探究单摆的运动规律,他用同一小球,保持摆幅相同,只改变摆线长度,做了三次实验,下表是这个同学三次实验的测量结果:
摆线长度(厘米)514528
连续摆动10次的时间(秒)14.513.311
(1)摆线长度为45厘米时,摆动周期为____________秒;
(2)如果要使摆动周期恰好为1秒,摆线长度应该____________28厘米(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摆线长度对摆动周期___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10 . 某小组三位同学发现钟摆的摆动似乎是有规律的.于是他们在细绳下面挂一小球制成了单摆,研究在摆动角度θ不大的情况下,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摆动周期T)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为单摆的摆长,m为单摆摆球的质量.为了减小误差,三位同学在实验中每次测量单摆摆动30次的时间(30T).丙同学是在甲、乙同学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做的实验,三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下表中.
(1)三位同学在实验中都要测量单摆摆动3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可知甲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动角度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摆球的质量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无关”).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可知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当单摆的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单摆的周期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与9中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可知丙同学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二、填空题
1、
2、
3、
三、实验题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