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案1 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60.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 在地图上找到四至点并读出它们的经度或纬度,计算我国跨越的纬度差和经度差,理解我国是个南北跨越和东西跨越都比较大的国家。
3.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4.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三大岛屿和三大半岛。
5.运用示意图理解领海和内海的概念。
6. 尝试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角度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7. 领略祖国风光,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我国地域的辽阔,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南海诸岛的情况燃起民族斗志,增强民族自信,树立报效祖国的信念。
【教学重点】1.读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评价其优越性。
2.读图指认我国的邻国,确定是陆上邻国还是隔海相望,还是既陆上相邻又海岸线相连。
3.读图说出我国的四至点,了解我国疆域的辽阔性,经纬度跨越大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1.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分析我国经纬度跨越大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原因。
3.领海、内海的概念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地理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初步掌握了地图的读图方法,有一定的地理学科思维,能运用学科思维,借助图表、材料针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逻辑推理,能力上初步达到从地理现象上升到简单理论分析的层面。
同时,学生也存在着不足,阅历不够丰富,对地理信息的把握不准确,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不到位,从图表、材料中获取相应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另外,平行班教学,学生水平不整齐,高低差距比较大。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学法指导】读图分析归纳法,地理逻辑思维引导等。
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盐城市八年级地理上册1.1 中国的疆域教案1 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尝试运用世界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读图、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观察和读图的能力。
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能够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判读和与其他国家位置的比较,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备课札记疆域—优越的地理位置 第 1 课时 一、课前预习1、观察世界地图,从图中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
2、观察地球仪或世界地图,说出我国所处的大洲、大洋位置.3、尝试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二、合作探究1、读图1.1,说明我国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位置。
2、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1)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说明我国纬度位置。
(2)评价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3、 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1) 读世界地图,说明我国的海陆位置.(2)评价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4、认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阅读图1。
2,比较我国和图示几个国家的地理位置。
(1)指出俄罗斯、加拿大和巴西在地球五带中所处的位置,将它们与我国进行对比,说明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2)指出蒙古、日本的海陆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三、巩固拓展1、(拓展)同学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思考一下我们还有哪些方面的优越性?(播放我国自然风光的图片来提示)(提升)通过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分析,请同学们总结分析一个地区位置的方法?2、写一篇小短文,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并说明其优越性。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以及省级行政区划等基本地理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文字,展现了中国的辽阔疆域和丰富地理特色。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各省份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在理解较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分析地理问题时,仍需要具体的形象和实例作为支持。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兴趣,以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基本地理信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各省区的地理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文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疆域的辽阔和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以及省级行政区划等基本地理信息。
2.教学难点:对中国疆域范围的理解和各省区地理位置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表等教学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省份为例,让学生了解其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中国地图、图表等课件,展示各省区的地理位置、特色等。
2.教学素材:收集各省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素材,用于教学展示。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我国最大的省是哪个吗?”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入新课。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1课时)一、学习目标【三维目标】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牢记中国版图的轮廓。
2.会运用地图分析比较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3.通过认识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学法点拨】自主学习,读图辨图,形象记忆,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巩固提高。
二、自主学习(要求:认真学习教材的大字内容后,1~3题闭卷完成,其它内容开卷。
)1.阅读教材P2,联系已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①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即0度纬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东经160°和西经20°组成的经线圈。
②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③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请用铅笔在下图中勾勒一下祖国版图的轮廓,说说她像什么?用五角星标注出(40°N、116°E ),注意不要漏掉某某岛、某某岛等岛屿。
2.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图1)和图2,回答问题。
①在图1中用笔描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请说出我国所在的半球位置。
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②在图2中描出北回归线,我国的纬度位置怎样?这样的纬度位置对气候、农业生产有何影响?(提示:所跨的纬度广,气候类型和农业的类型多样)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因而我国的气候类型多样。
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在图2填写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某某岛、某某岛、某某海峡、琼州海峡、。
【知识】领海与专属经济区:依据《中华人民某某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某某国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十二海里;依据《中华人民某某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我国的专属经济区,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二百海里。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是本册的开篇,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我国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疆域的完整性、地理位置的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尚不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国家领土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难点: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引导学生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我国疆域的相关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2.收集我国疆域的典型事例,如领土争端、行政区划调整等。
3.分组讨论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4.教学课件的制作: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观察我国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总结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知道我国的四个端点,以及东西和南北跨度大带来的影响。
3、了解我国海域面积和海岸线的长度;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5、了解我国的这种海陆兼备的领土特点对经济的发展有何优势;6、掌握我国的四个临海和两个内海名称,主要岛屿的名称;【教学重点、难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3、我国的四个临海和两个内海名称,主要岛屿的名称;4、我国的这种海陆兼备的领土特点对经济的发展有何优势;三、预习·导学1、怎样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2、读图1-1,我国地处(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我国位于洲东部,洋西岸。
领土大部分位于(温度带)。
3、读图1-2,我国的四至点:将字母标注在下图中正确的位置。
A最北端;B最南端;C最东端;D最西端。
4、我国的陆地面积,仅次于和两国,居世界第位。
5、我国大陆海岸线长千米;陆上国界线长千米。
6、我国领海的宽度是海里。
7、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出:(1)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
(2)我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3)我国濒临的四海一洋。
(4)台湾岛、海南岛和钓鱼岛。
四、学习·研讨【画一画】请在课本图1-1中绘制出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和东西半球分界线西经20°、东经160°。
【算一算】1、据图1-2,算出我国最东端与最西端相差约度。
根据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东西端距离约为千米。
2、根据经度计算时区的方法,计算出我国最西端在时区,最东端在时区。
我国东西跨个时区,相差个小时。
3、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纬度大致跨 度,我国领土南北端距离约为千米(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0千米)。
【合作探究】1、读图1-3,当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北京与新疆的喀什景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读图1-4,春节时,黑龙江省是冰天雪地,海南省温暖如夏,为什么?3、与俄罗斯、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难点:对地理事物空间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难点。
通过训练学生读图,填图、画图建立学生的空间概念。
、根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
千米,请计算我国南北的实际距离。
区――东9
区,因此东西两端的地方时相差约4 个小时。
因此,当东部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却是繁星满天。
⑵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气候差异大,纬度越低,气温超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南方的海南却是烈日炎炎的威夏景象。
显示图表:四国一洲的面积。
中国美国欧洲
9979609371060
、请自北向南依次说出我国濒临的海洋。
、在图上找出台湾岛、海南岛、钓鱼岛、黄岩岛等岛屿
播放视频“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展示“黄岩岛相关
)我国的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课型:新授课总第1课时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与我国的领海、内海和岛屿。
2、使学生了解我国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特点和优越性。
3、使学生了解与我国陆地相领的国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计算机能力。
5、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教育。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相结合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直接导入:我国既有广大的陆地,还有辽阔的海域。
二、学生理解学习目标三、先学(一)学生看书:(二)检测1、(一)我国濒临的海洋1、东临四海一洋从北向南依次为、、和,东临。
分界:渤海—渤海海峡以西;长江口北岸是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属东海;以南为南海2、我国的领海和内海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
内海是深入到大陆内部,只有狭窄水道同外海或大洋相通的海域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的岛屿半岛:半岛、半岛、半岛岛屿:岛、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4、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临太平洋,夏季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岸有许多优良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西部深入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二)陆界和邻国1、漫长的陆界: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2、邻国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三)同桌交换检查,并再次牢记上述基础知识四、后教请学生读地图册上的地图,进一步巩固交流五、当堂训练(一)1、我国濒临的海洋、岛屿2、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3、简述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二)本节能力训练六、课后反思: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不足?作业布置:预习第二节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能在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后记:。
三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领土的四至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
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
曾母暗沙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
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3、从纬度位置角度,说明位置的
优越性
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
50度,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
热带,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
北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
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学反馈
1、在填充图上填注我国领土四
个端点的名称。
2、简述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思考:
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
南端各在什么地方,纬度
大约各为多少度?南北
之间跨越的纬度约为多
少度?占地球上五带中
的哪几带?
2、我国领土的最东端和最
西端各在什么地方,经度
大约各为多少度?
15
板书设计: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我国的疆域
1、领土的四端
2、辽阔的领土
3、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后记:
本节学生较为难掌握的是我国位于东半球的依据,难记忆的是我国领土的四至及其纬度位置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