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827.50 KB
- 文档页数:5
湿地公园规划实施方案湿地公园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学习科普的重要场所。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实施湿地公园,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规划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湿地公园的规划和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充分利用现有湿地资源,打造生态友好型公园,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二、规划目标。
1.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2. 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求;3. 开展环境教育和科普活动,提升市民生态意识;4.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湿地公园,吸引游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规划内容。
1. 生态保护区,划定湿地公园内的生态保护区,禁止任何破坏行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休闲娱乐区,设置游步道、观景台、休息亭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3. 生态科普区,建设生态科普展示馆,开展生态科普活动,增强市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 文化体验区,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和活动,丰富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
5. 景观改善区,对湿地公园内的湖泊、河流等水域进行生态修复,提升景观质量。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规划方案,组织专家学者、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商讨,确定最终的湿地公园规划方案。
2. 资金筹集,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赠、合作开发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
3. 设计建设,择期启动湿地公园的设计和建设工作,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4. 完善配套设施,完善湿地公园内的配套设施,提升公园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5.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湿地公园的建设成果,吸引更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五、评估和调整。
定期对湿地公园的建设和运营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规划方案,确保湿地公园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六、总结。
湿地公园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落实,能够打造一批生态友好型的湿地公园,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做出积极贡献,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沿边开放中崛起的国境商城(高举旗帜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18))——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调研组《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1日07 版)【提要】从建市之初的地区生产总值700多万元、财政收入9万元到2007年的地区生产总值50.6亿元、财政收入10亿元,从一个靠吃国家财政补贴维持运转的边陲小镇到黑龙江省唯一进入全国百强县(市)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绥芬河市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对俄边贸,并以此带动工业、农业、旅游、城市建设、社会事业、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最终成功地树立了其自身的口岸城市品牌,崛起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境商城。
编者按:作为我国同俄罗斯接壤的重要口岸城市之一,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发挥区位优势,以沿边开放为基本战略,大力发展对俄边境贸易,构建商贸旅游、进出口加工、跨境投资合作三大产业体系,带动农村和城市建设,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开放促开发的口岸城市发展之路。
绥芬河市因口岸而建,靠开放而兴。
开放促进了绥芬河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变了绥芬河市的城市面貌。
绥芬河市成功发展的意义在于,只要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解放思想,坚持创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就能获得更大的发展优势,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发展目标。
绥芬河是我国与俄罗斯接壤的重要口岸城市之一,早在16年前就被国家列为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
它地理位置偏远、面积狭小,被人们称为“神经末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恢复开通边贸以后,绥芬河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沿边开放战略,依靠全市干部群众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境商城,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沿边开放、发展振兴之路。
一、绥芬河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绥芬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面积423平方公里,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6.5公里,资源匮乏,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
目录1总论 (1)1.1评价依据 (1)1.2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3)1.3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4)1.4评价因子筛选 (5)1.5评价标准 (5)1.6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7)1.7环境保护目标 (11)2区域环境概况 (14)2.1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14)2.2气候与气象 (14)2.3地面水环境 (19)2.4地震烈度 (19)2.5土壤植被 (20)2.6动、植物与生态 (20)2.7社会环境概况 (21)3工程概况 (23)3.1项目基本情况 (23)3.2总平面布置 (29)3.3公用工程 (29)3.4现存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 (31)3.5组织机构及定员 (32)3.6工程进度情况 (32)3.7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32)4工程分析 (33)4.1环境影响识别 (33)4.2施工期工程污染及源强分析 (33)4.3运营期工程污染及源强分析 (37)5清洁生产分析 (39)5.1该项目拟采用清洁生产措施 (39)5.2清洁生产建议 (39)6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3)6.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43)6.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4)6.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5)6.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8)6.5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50)7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57)7.1施工期影响分析 (57)7.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2)8污染防治措施 (73)8.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73)8.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0)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84)9.1总量控制原则 (84)9.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 (84)10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85)10.1环保投资估算 (85)10.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85)10.3经济损益分析 (86)10.4社会效益简要分析 (86)10.5环境经济损益结论 (86)11公众参与 (87)11.1公众参与目的 (87)11.2公众参与形式 (87)11.3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101)11.4调查结论 (103)12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04)12.1产业政策合理性分析 (104)12.2法律法规符合性分析 (104)12.3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06)12.4选址合理性分析 (108)12.5从环境影响预测角度对选址的可行性分析 (109)12.6从公众参与角度对选址的可行性分析 (110)12.7结论 (110)13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111)13.1环境管理工作的内容 (111)13.2施工期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112)13.3运营期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 (115)13.4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管理 (118)14结论与建议 (119)14.1产业政策符合性结论 (119)14.2选址合理性结论 (119)14.3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119)14.4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 (120)14.5公众参与评价结论 (121)14.6环境损益分析评价结论 (121)14.7结论和建议 (121)1总论1.1评价依据1.1.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实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第284号令,2000年3月20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实施);(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订);(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实施);(8)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实施);(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实施);(1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4月1日实施);(1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7月1日实施)。
四会市石狗大桥新建工程穿越广东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选线唯一性论证专题研究发布时间:2022-12-29T06:25:40.575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9月第17期作者:黄其浩[导读]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四会市石狗大桥新建工程对广东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的选线唯一性论证,分析工程选址避让湿地公园的可能性,黄其浩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四会市石狗大桥新建工程对广东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的选线唯一性论证,分析工程选址避让湿地公园的可能性,论证项目工程选线的最优推荐方案,并分析推荐方案与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规划的协调性,论证项目工程选线方案的唯一性,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避免道路选线占用湿地公园用地范围,促进工程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关键词:湿地公园;选线唯一性;绥江国家湿地公园;石狗大桥引言四会市石狗大桥新建工程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石狗镇,横跨绥江连接西岸X439和东岸省道S263。
工程的建成将很大程度改善石狗镇的交通条件,缩短石狗镇东西两片区交通时间,加快东西两片区的开发建设,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项目实施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1概况和方法1.1建设项目概况四会市石狗大桥新建工程为基础设施工程中的公路工程,位于肇庆四会市石狗镇,西岸起于X439程村公交站附近,经厂区周边草地,横跨绥江河,东岸连接省道S263线(石狗镇都崀村和城中街道上滴村交界处),路线全长约750.821m,路基宽12m,桥梁全长约370.48m,桥梁全宽12m;工程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60km/h,双向两车道,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约1/100。
桥位河段航道技术等级规划为内河Ⅵ级航道。
1.2绥江国家湿地公园概况广东四会绥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会市西南部,范围包括绥江与青岐涌部分河道及其周边区域。
湿地公园河道长度32.4 km,其中绥江干流长24 km,青岐涌片段长8.4 km,河流宽度约100 m,规划总面积1301.24 hm2,湿地率98.54%。
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建设湿地公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更好地推进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建设目标1. 利用湿地资源,打造生态公园,提升城市绿化水平;2.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3. 增加市民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建设内容1. 生态修复: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湿地原有的生态系统,保护湿地植被和野生动物。
2. 设施建设:在湿地公园内建设步道、观景平台、休息亭等设施,方便市民游览和休闲。
3. 生态教育:设置生态展示区和生态教育基地,开展生态科普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4. 环境改善:加强湿地水质治理,改善湿地环境,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5. 安全保障:加强湿地公园的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
四、实施步骤1. 确定规划:制定湿地公园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和时间节点。
2. 资金筹措:争取政府支持和社会资金,确保湿地公园建设资金的到位。
3. 生态修复: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湿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4. 设施建设: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步道、观景台等设施的建设工作。
5. 生态教育:建设生态展示区和生态教育基地,组织生态科普活动。
6. 环境改善:加强湿地水质治理工作,改善湿地环境。
7. 安全保障:加强湿地公园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游客的安全。
五、预期效果1. 生态效果: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2. 社会效果: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增加市民的休闲娱乐场所。
3. 经济效果: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六、总结湿地公园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将能够有效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工作,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七、附录1. 湿地公园建设规划图2. 湿地公园建设资金预算表3. 湿地公园建设进度安排表以上为湿地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各界的支持和关注,共同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工作,为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目录第一章总则 (1)1.1项目提要 (1)1.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1.3主要建设指标 (4)第二章基本情况 (7)2.1自然地理条件 (7)2.2社会经济条件 (10)2.3历史沿革 (12)2.4湿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13)第三章湿地资源 (14)3.1湿地类型、面积与分布 (14)3.2湿地生物多样性 (15)3.3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 (17)3.4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21)第四章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3)4.1湿地公园的资源条件 (23)4.2湿地公园的资源利用条件 (24)4.3建设湿地公园的管理条件 (25)4.4湿地公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6)第五章总体布局 (29)5.1湿地公园范围 (29)5.2湿地公园性质定位 (29)5.3规划指导思想 (29)5.4规划原则 (30)5.5规划依据 (31)5.6规划期限 (33)5.7规划总目标与分期目标 (33)5.8功能分区 (35)5.9公园分区建设目标与发展 (36)第六章保护规划 (39)6.1 规划原则 (39)6.2水系和水质保护规划 (40)6.3水岸保护规划 (41)6.4栖息地(生境)保护规划 (41)6.5 湿地文化保护规划 (42)6.6 保护管理能力建设规划 (43)第七章恢复规划 (46)7.1 规划原则 (46)7.2 栖息地恢复规划 (47)第八章科普宣教规划 (49)8.1科普宣教设施 (49)8.2解说标识系统 (51)8.3标识系统 (53)第九章科研监测规划 (55)9.1科研规划 (55)9.2监测规划 (56)第十章合理利用规划 (59)10.1规划原则 (59)10.2资源利用方式 (60)10.3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预测 (60)10.4客源市场及游客规模分析 (61)10.5旅游项目规划 (64)10.6游览线路规划 (65)10.7旅游设施规划 (66)第十一章防御灾害规划 (69)11.1有害生物防治规划 (69)11.2洪涝防治规划 (71)11.3防火规划 (71)11.4应急救援安全规划 (73)第十二章区域协调与社区规划 (75)12.1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75)12.2水资源协调规划 (76)第十三章保护管理基础能力建设规划 (77)13.1保护管理处建设 (77)13.2保护管理站建设 (77)13.3信息管理建设 (78)第十四章基础工程规划 (80)14.1道路交通规划 (80)14.2电力工程规划 (81)14.3给排水工程规划 (82)第十五章管理规划 (83)15.1管理机构规划 (83)15.2运营规划 (84)15.3保障措施规划 (86)第十六章投资估算与效益评价 (89)16.1估算依据 (89)16.2投资估算 (90)16.3效益评价 (91)第十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94)17.1环境影响预测 (94)17.2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95)17.3评价结论 (96)附表附表1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投资估算表附表2-1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鸟类附表2-2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哺乳类附表2-3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爬行类附表2-4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两栖类附表2-5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动物名录——鱼类附表3 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名录附图附图1 区位分析图附图2 交通分析图附图3 资源现状分布图附图4 土地现状利用图附图5 总体规划布局图附图6 功能分区图附图7 水系规划图附图8 生态旅游规划图附图9 道路交通规划图附图10 供电工程规划图附图11 防御灾害规划图附图12 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13 管理设施规划图附图16 分期建设规划图第一章总则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辽宁大伙房国家湿地公园1.1.2 项目建设单位大伙房实验林场1.1.3 项目性质新建社会公益型项目1.1.4 项目建设地点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境内。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黑政办规〔2021〕40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黑政办规〔2021〕40号各有关市、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2月31日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加强黑土地保护,夯实粮食产能根基,根据农业部等六部委《关于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的通知》(农农发〔2017〕3号)、农业农村部等七部委《关于印发〈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农建发〔2021〕3号)和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东北黑土地保护工作的通知》(农办计财〔2021〕11号)要求,结合省情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地区和我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紧扣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保障粮食产能、恢复提升耕地质量、促进黑土耕地资源持续利用为目标,以保育培肥、提质增肥、固土保肥、改良培肥为主攻方向,以一体化综合施策为重点,坚持工程、农艺、生物措施相结合,坚持分类施策、分区治理,坚持统筹政策、整合资金、协同推进,突出水土流失治理、基础设施建设、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绿色生产和监测评价,探索推进整县、整乡、整村、整片开展黑土地保护,建一块成一块,打造可复制、能落地、见实效的黑土地保护“龙江样板”,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应,逐步改善黑土耕地设施条件、内在质量、生态环境,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案文本资料一、背景介绍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由水文、地理、地质、气候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水域和湿地植被的系统。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能够调节气候、净化水体、保持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城市化进程中,湿地往往受到破坏和开发,已经成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的典型案例。
因此,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是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
二、目标与意义1.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通过规划建设湿地公园,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维持湿地生态平衡,保护湿地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2.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湿地公园可为市民提供自然环境下的休闲娱乐场所,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城市压力。
3.教育宣传意义:湿地公园可以扮演教育基地的角色,宣传湿地保护意识,增加公众对湿地的了解和认识。
三、规划设计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保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少对湿地的干扰和破坏。
2.公众参与原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广泛邀请公众参与,听取意见建议,增加公众对湿地公园的认同感。
3.可持续发展原则: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需考虑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4.联动整合原则: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与周边区域的规划密切衔接,形成统一的发展规划。
四、规划设计内容1.空间布局:根据湿地公园的自然条件和功能要求,划定核心区、保护区和开放区等不同的空间功能区域。
2.设施设备:规划设计包括步行道、观景台、休闲座椅、湿地保护展示馆、生态教育基地等基础设施,以及停车场、卫生间等配套设施支持。
3.植被规划:根据湿地类型和生态功能需要,合理选择湿地植被种类,恢复和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4.水环境规划:规划设计应考虑湿地的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治理问题,保持湿地的水质和水量。
五、实施和管理1.实施策略: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需要明确实施策略,包括项目的分阶段实施和资金保障措施等。
2.管理机构:建立湿地公园的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巡查、保护等工作。
通商口岸-绥芬河、东宁(2009-01-01 19:45:35)牡丹江市下辖两个通商口岸:绥芬河和东宁“北方深圳”——绥芬河行政划分:绥芬河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4°23',东经131°9',东与俄罗斯远东最发达的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7.5公里,辖区面积460平方公里,下辖绥芬河镇、阜宁镇、互市贸易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常住人口10万。
1975年国务院批准绥芬河为省辖计划单列市,1988年被省委、省政府批准为通贸兴边试验区,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1997年中俄两国外交换文批准,设立中俄绥—波互市贸易区,2005年,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67%。
地方生产总值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47%。
对外贸易额实现30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口岸过货量达到750万吨,同比增长16%。
接待进出境旅游者51.2万人次,同比增长26%。
绥芬河市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目前中国通往日本海的最大陆路贸易口岸。
绥芬河是东北铁路主干线滨绥线和国家二级公路301国道的起点,有1条铁路、2条公路与俄罗斯相通、每天有多次列车和汽车来往于国内外。
绥芬河距俄罗斯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16公里,距俄远东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210公里,距俄远东自由经济区纳霍德卡270公里。
通过绥芬河口岸,经由俄罗斯海参崴、纳霍德卡等海港,陆海联远货物可直达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绥芬河是中外陆海联运的重要结点,是中国东北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绥芬河镇】绥芬河市辖镇。
中共绥芬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绥芬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绥芬河镇建镇于1996年1月28日,由原绥芬河市街道办事处改建。
现有耕地638.1亩,林地6932亩。
全镇现有常住人口40661人。
其中城镇人口54627人,农业人口447人,流动人口13966人,有汉、满、朝、回、蒙五个民族。
第49卷第1期 林 业 调 查 规 划Vol.49 No.1 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1.011西平县引洪河省级湿地公园规划设计高健康,冯婉婷,胡宗上,刘保国(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以西平县引洪河省级湿地公园为例,根据湿地现状、地理位置以及当地人文历史情况,遵循湿地公园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4个功能区,形成“一线,两岸,四区”的规划布局。
并通过开展湿地生态保护、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等工程措施,构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集湿地保护、科研宣教、地域文化传承、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
关键词:引洪河省级湿地公园;资源保护;生态保护;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Q178.5;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24)01-0058-05引文格式:高健康,冯婉婷,胡宗上,等.西平县引洪河省级湿地公园规划设计[J].林业调查规划,2024,49(1):58-62.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1.011GAO Jiankang,FENG Wanting,HU Zongshang,et al.Planning and Design of Yinhonghe Provincial Wetland Park in Xip⁃ing County[J].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2024,49(1):58-62.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1.011Planning and Design of Yinhonghe Provincial Wetland Park in Xiping CountyGAO Jiankang,FENG Wanting,HU Zongshang,LIU Baoguo(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Art,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450002,China) Abstract:Taking Yinhonghe Provincial Wetland Park in Xiping County as an example,according to the status,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loc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wetland,and following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wetland park planning,the wetland park was divided into wetland conservation area,reasonable utilization area,propaganda and exhibition area,and management service ar⁃ea,forming a planning layout of“one line,two banks and four areas”.And engineering measures such as wet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popular science education,scientific research monitoring were implemented to build a provincial wetland park that focused on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tegrated wet⁃land protection,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regional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leisure tourism.Key words:Yinhonghe Provincial Wetland Park;resource protection;ecological protection;plant land⁃scape;planning and design 湿地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蓄防洪、水质净化、维持生物多样性、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喻为“地球之肾”[1]。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作者:————————————————————————————————日期:关于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生态功能区划是一项全国性工作,该区划由国家和省两部分组成。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的编制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函[2003]408号《关于开展中东部地区生态功能区划的函》要求进行的,该文件同时要求省级生态功能区划应由省级环保部门组织评审,在听取有关部门和大家的意见并作修改后,由国家环保总局组织验收,经验收合格的省级生态功能区划,应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同时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备案。
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是由黑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黑龙江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给予了大量技术支持。
区划技术报告经过了五次全国性的技术协调会,二次省内专家评审和鉴定会,并且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验收,现已进入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阶段。
二、编制的目的和意义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抓紧制定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为了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这一讲话精神,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要求,黑龙江省积极开展了生态功能区划工作。
我省同全国生态环境形势一样,生态环境面临越来越大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
历史教训和当今中国的国情都要求我们,单纯投入大量资金或采用先进控制污染技术来解决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环境管理上来。
事实证明,无论是微观管理,还是宏观控制,都必须开展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工作,通过生态功能区划来揭示环境基础、环境容量、环境负荷、外来影响的敏感性、向外的生态环境调节的影响力,从中找到可利用的生态环境优势、整治生态环境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对策,进而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区划的作用黑龙江省生态功能区划是一项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方面的重大基础性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在编制生态功能区管理办法。
湿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事迹材料、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deeds materials, insight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湿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7篇湿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策划7篇湿地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领域,不同的国家和专家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
2、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
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位于黑龙江省东宁市境内,范围包括绥芬河在我国境内的干流河道及其两岸湿地、林地。
全长63km,其中绥芬河干流全长61km,中俄界河部分长约2km。
地理坐标为E130°51′39″~131°18′06″,N44°00′22″~44°05′57″。
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395.5hm2,其中湿地总面积1685.76hm2,占湿地公园徒弟总面积的70.38%。
本项目以绥芬河大桥的形式经过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的恢复重建区和湿地保育区,大桥全长488.96m,为新建大桥。
跨越保护区路段为K92+780~K92+980,长200m,涉水桥墩4组,24个桥墩,共占水域面积61.04m2。
本项目与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的位置关系见图2-7-2。
图2-7-2本项目与黑龙江东宁绥芬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位置关系图
3、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规划)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规划)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的老爷岭南部(珲春-汪清-东宁-绥阳)区域,东起吉林省珲春林业局青龙台林场,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西至吉林省汪清县林业局南沟林场,南自吉林省珲春林业局敬信林场,北到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奋斗林场,总面积14612km2,其中吉林省片区面积10380km2,占总面积的71%,黑龙江省片区面积4232km2,占总面积的29%。
黑龙江省片区涉及牡丹江市东宁、宁安、穆棱3个县级市6个乡镇、286个村屯,16425人,包括黑龙江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老爷岭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穆棱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及相关国有林场。
本项目于桩号K42+000~K73+000段共31km穿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拟建公路与保护区位置关系见图2-7-3。
图2-7-3 本项目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位置关系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