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 格式:ppt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39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1. 介绍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2. 计算机通信初期- 第一阶段:点对点连接(1960年前)这个时期主要是通过方式线或电报线实现两台计算设备之间的直接连接。
- 第二阶段:多路复用技术(1960-1974年)多路复用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个物理链路,并且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传输。
3. ARPANET与互联网诞生- 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是美国军方资助下研究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广域网,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运行并逐渐扩大规模。
- TCP/IP协议栈发明者Vint Cerf 和 Bob Kahn 提出TCP/IP 协议栈, 它定义了在ARPANET上如何封装、发送和接收数据包,并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到达目标地址,这也奠定了今天互联网基础架构所使用的核心协议。
4. 网络拓扑结构演进a) 总线型拓扑结构b) 星形拓扑结构c) 环状和网状拓扑结构5.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商业化网络服务提供商(ISP)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许多专门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上网服务的ISP。
- Web浏览器与万维网(World Wide Web, WWW)Tim Berners-Lee 发明了Web浏览器,并创建了WWW这一基于超文本的信息系统,这使得广大公众可以更方便地使用Internet资源。
6. 移动通信技术对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影响a)2G、3G、4G移动通信标准7. 物联网(IoT)时代下计算机网络演进8. 区块链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应用附件:1)ARPANET原始设计图纸(PDF格式)2)TCP/IP协议栈详解(Word文档)法律名词及注释:- ARPANET:美国军事部资助建立起来并运行至今最早期间接连接全球范围内各种类型电子设备之先驱性因特尔封包交换物理架構。
计算机网络历史和发展1、1969年,为了能在爆发核战争时保障通信联络,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 资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ARPANET ARPANET,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连接美国四个大学。
ARPANET ARPANET 的建成和不断发展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
发展标志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纪元。
阶段主要技术成果:1972年,ARPAnet 在首届计算机后台通信国际会议上首次与公众见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面,并验证了分组交换技术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 ARPAnet 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 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 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协议簇的开发和使用。
19801980年,年,ARPA ARPA 投资把TCP/IP 加进UNIX(BSD4.1版本版本))的内核中,在BSD4.2版本以后版本以后,TCP/IP ,TCP/IP 协议即成为UNIX 操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作系统的标准通信模块。
19821982年,年,Internet Internet 由ARPAnet ARPAnet,,MILNET 等几个计算机网络合并而成,作为Internet 的早期骨干网,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 ARPAnet 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2、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计算机网络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计算机网络应运而生,如MILNET MILNET、、USENET USENET、、BITNET BITNET、、CSNET 等,在网络的规模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系列网络的建设,产生了不同网络之间互联的需求,并最终导致了TCP/IP 协议的诞生。
协议的诞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各行各业都能够看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子,这充分说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20世纪50年代)第二阶段:多个自主功能的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形成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阶段:形成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末)第四阶段:向互连、高速、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时,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为了自身的安全,在美国本土北部和加拿大境内,建立了一个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译成中文为赛其系统),进行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人们把这种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该系统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计算机网络的雏形,因此也称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
60年代初美国航空订票系统SABRE-1就是这种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典型应用,该系统由一台中心计算机和分布在全美范围内的2000多个终端组成,各终端通过电话线连接到中心计算机。
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的典型结构是计算机通过多重线路控制器与远程终端相连,如图1-1-2所示。
图1-1-2 单机系统的典型结构示意上述单机系统有以下两个主要缺点:(1) 主机既要负责数据处理,又要管理与终端的通信,因此主机的负担很重。
(2) 由于一个终端单独使用一根通信线路,造成通信线路利用率低。
此外,每增加一个终端,线路控制器的软硬件都需要做出很大的改动。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一、介绍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联起来,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二、计算机网络的起源⒈背景在计算机网络出现之前,人们主要借助传统的通信手段如方式、等进行信息交流,但这种方式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交流需求。
⒉早期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美国军方和学术界开始研究计算机网络,以便更好地进行军事和科研工作。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通过方式线路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数据的传输。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⒈分布式计算系统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开始普及,分布式计算系统迅速发展。
此时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用于连接主机和终端,实现资源的共享。
⒉局域网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数量和用户数量的增加,局域网迅速兴起。
局域网采用高速缆线连接同一地点的计算机,实现快速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⒊广域网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广域网得到了迅猛发展。
广域网可以连接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⒋无线网络的兴起21世纪初,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无线网络不受空间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连接,实现便捷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四、计算机网络的未来发展趋势⒈物联网的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设备和物品将与互联网连接,形成庞大的物联网系统。
物联网将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⑸G网络的普及5G网络的普及将带来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为大规模数据传输和高质量视频通信提供更好的支持。
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为计算机网络带来新的应用场景,如虚拟会议、虚拟实验室等。
附件:本文档附件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时间表、相关图片和统计数据。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网络中立性:网络中立性是指网络服务提供商不能对特定内容或应用提供不同的带宽或访问速度。
[精选]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地面防空系统中的雷达和武器系统的终端设备是各自独立分散的,为了分享有限的信息资源,提高指挥效率,便将它们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终端之间联系无序,且与主机之间没有实行任何资源共享。
第二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苏冷战更加激烈,美国为了加强防空力量,建立了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
它由分布在各地的若干个计算机站组成,各个计算机站之间为互连系统,通过电话线路互联,但各个计算站是各自独立的。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通信功能取代了计算功能,网络对资源的管理功能有限。
第三阶段:三级结构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国防部建立了第一个分组交换网PSN(Packet Switched Network),它以传输数据为主的通信网。
这个时期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通信子网负责数据的传输和转发,而资源子网负责数据处理和作业服务。
这种网络结构对后来的因特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阶段:因特网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初,因特网(Internet)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因特网是由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全球性的计算机集合而成。
它利用各种协议进行通信,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因特网的出现使得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因特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轻松地获取和交换信息,同时也促进了电子商务、在线娱乐、在线教育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不断进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因特网的规模不断扩大,覆盖了全球范围内的各种网络,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这些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通信和信息共享。
同时,因特网也逐渐成为了商业和科研的重要工具,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深深地嵌入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正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我们可以轻松地与世界各地的他人交流,获取海量的信息,进行远程工作以及享受在线娱乐等等。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带您了解这个领域的演变过程。
1. 起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
当时,人们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并通过基于电话线路的串行通信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这种简单的网络通信方式奠定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
2. 分组交换网络20世纪60年代,分组交换网络的概念被提出,并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数据被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并通过互联网协议(IP)进行传输。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并加速了网络的发展。
3. ARPANET的出现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启动了一个名为ARPANET的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个分布式的、鲁棒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用于支持军事研究和其他学术合作。
ARPANET的诞生是计算机网络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它被视为现代互联网的先驱。
4. TCP/IP协议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TCP/IP协议被开发出来,成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TCP/IP协议奠定了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标准规范,使得不同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和交换数据。
TCP/IP协议的诞生使得计算机网络开始快速发展起来。
5. 互联网的普及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逐渐走出实验室,开始在学术界和商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人们可以通过电脑和调制解调器(Modem)连接到互联网,这标志着互联网开始走向大众化。
6. 网络智能化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和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更加智能化的网络。
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的发展,使得网络能够更高效地传输数据,并实现更高级别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7. 无线网络的兴起21世纪初,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开始兴起。
无线局域网(WLAN)和蜂窝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通过无线方式接入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发展史计算机网络是人类社会日益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创造之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下面将会分别介绍。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的起源196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瑟夫·卡尔奇罗克和列纳德·克莱克设计出了第一台计算机,名为“TX-2”。
而在同一时期,美国国防部正寻求一种新的通信方式,以保证分散部署的军队之间的通信联络。
于是,美国国防部在1969年创造了第一个计算机网络——阿帕网。
阿帕网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开发的,旨在将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以便共享信息和资源。
这个计算机网络通过一种叫做“分组交换”的技术,将数据分成小的数据包,然后在互联网上传输,以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
这个技术最初是由保罗·巴洛(Paul Baran)在1960年开发的。
第二阶段:中心化计算机网络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技术迎来了一个重大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称为中心化计算机网络。
在这种计算机网络中,一个主要的中心计算机连接多个外围计算机,这些外围计算机通过一个高速网络与中心计算机连接。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协调、集中管理网络,同时也能避免“网络阻塞”现象的出现。
第三阶段:分布式计算机网络20世纪80年代以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开始兴起。
这种计算机网络架构的特点是所有计算机都可以互相通信、互相发掘和接收资源和数据,不需要中心化的服务器来控制整个网络。
这样的网络架构在信息时代的爆发中迅速转型,并且变得日益普遍。
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互联网的应用带来了重大影响。
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这个发明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超文本页面(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HTML)来查看文字、图片和其他媒体资源,并且可以点击链接跳转到其他网页上。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概述:1、计算机-终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多个终端通信线路连到一台中心计算机上,用户可以在自己办公室内的终端键入程序,通过通信线路传送到中心计算机,分时访问和使用资源进行信息处理,处理结果再通过通信线路回送到用户终端显示或打印。
这种以单个为中心的联机系统称做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在主机之前增加了一台功能简单的计算机,专门用于处理终端的通信信息和控制通信线路,并能对用户的作业进行预处理,这台计算机称为"通信控制处理机"(CCP: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cessor),也叫前置处理机;在终端设备较集中的地方设置一台集中器(Concentrator),终端通过低速线路先汇集到集中器上,再用高速线路将集中器连到主机上。
2、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成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连网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使用本地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也可以使用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软件、硬件与数据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3、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ISO 制订了OSI RM成为研究和制订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标准的基础。
各种符合OSI RM 与协议标准的远程计算机网络、局部计算机网络与城市地区计算机网络开始广泛应用。
4、网络互连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各种网络进行互连,形成更大规模的互联网络。
Internet为典型代表,特点是互连、高速、智能与更为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从产生到发展,总体来说可以分成4个阶段。
第1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萌芽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为了增加系统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共享,把小型计算机连成实验性的网络。
第一个远程分组交换网叫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成的,第一次实现了由通信网络和资源网络复合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