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我们是一家人.doc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我们是一家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班级和家庭作为“一家人”的亲密关系,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家庭归属感。
通过课堂活动,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同伴友谊与亲情的重要性,提升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同时掌握有效的情感沟通和理解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本课的重点是理解“我们是一家人”的含义,培养学生对于家庭和班级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难点: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是如何表达自己与同伴及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并能在课堂中运用恰当的方式交流与分享。
三、教学准备1. 课堂材料准备:班级成员花名册、与家庭关系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小队讨论的纸张和笔等。
2. 心理环境准备:营造一个温馨、开放、信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和分享。
3. 教师准备:提前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活动设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通过一段温馨的短片或者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故事或短片主题围绕着家庭和亲情,如讲述一个团结和谐的家庭或是一次充满爱意的家庭聚会。
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和家人间的紧密联系。
二、建立目标紧接着,教师会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包括了解家庭的概念、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互动、学习如何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理解等。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三、探索与发现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教师将引导学生们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发现活动。
首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家人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家庭中的自己。
其次,组织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通过分享和倾听他人的故事,让学生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们探讨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
四、情感体验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通过一系列情感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是一家人第1课:《我是小学生啦》第2课:《我们的校园》第3课:《我们的老师》第4课:《我们的同学》2. 第二单元:我们的规则第5课:《我们要守规矩》第6课:《我会排队》第7课:《我会整理》第8课:《我会道歉》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认识老师和同学,培养集体荣誉感。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礼貌待人、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3.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规则意识、自我管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小道具等。
2. 学具:学习用品、实践操作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学生熟悉的校园场景,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以第1课《我是小学生啦》为例,讲解小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如守时、守纪律、礼貌待人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践行这些良好品质的。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学校生活中遵守规则、团结协作。
6. 情景剧表演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展示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后实践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家庭、学校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道德与法治,伴我成长2. 内容:各课时重点知识、关键词汇、实践要求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课:《我的小学生活》第2课:《我眼中的校园》第3课:《我喜欢的老师》第4课:《我和我的同学》第5课:《我是守规矩的小学生》第6课:《我会排队》第7课:《我会整理》第8课:《我会道歉》2. 答案: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写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开展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如演讲比赛、手抄报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是一家人》预习计划第一课《读懂彼此的心》(共2课时)第一课时一、预学目标1、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认识自己与家人之间在一些方面的不同,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 理解家人的心。
2、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二、预学重点难点1、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矛盾。
2、面对家庭冲突和矛盾时如何理解家人?三、预学内容1、请听音乐《我爱我的家》。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里有我们的亲人。
当我们快乐的时候,他(她)会和我们一起分享;当我们烦恼的时候,他(她)会听我们倾诉衷肠。
家人给我们慰藉和爱心,我们将在家人的关爱下度过童年,渐渐长大。
同学们,请打开从小到大的相册照片,回顾一下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吧。
虽然我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很了解。
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爸爸妈妈的心吧!2、实话实说(1)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温馨实话实说的家!爸爸妈妈用深情呵护着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舌头也有被牙齿咬的时候,在生活中,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说说你的心里话。
如果不想说出来,也可以把心里话写在本子上。
(2)看来你们对爸爸妈妈不理解的地方还真不少,你能说说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吗?3、听听父母的心声(1)爸爸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
有的爸爸妈妈可能把对你的爱表达得明显一点,有些父母则隐藏着这份爱。
让我们走进父母,去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吧!(2)趁着这个特殊的假期,我们和爸爸妈妈敞开心扉,好好的说说心里话吧,并且将它们录制下来,上传班级群。
只要我们的是生活中多一些尊重,孩子尊重家长的建议,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想法,我们的家庭就更加和睦。
2024年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是一家人第1课:家,我们的港湾第2课:家里有我,也有你第3课:我爱我家2. 第二单元:我们在学校第4课:我们的学校第5课:我们的老师第6课:我们的同学3.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第7课:朋友在一起第8课:快乐的朋友第9课:我们的好朋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学校和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关爱家人、尊敬老师和友爱同学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家庭、学校和朋友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尊敬老师和友爱同学的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学校和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家庭、学校和朋友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课题,设计相关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实践:布置相关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课题、关键词、重点句子等。
2.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简洁明了的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课:和家人一起完成一幅家庭画,展示家庭和谐的场景。
第4课:制作一张学校地图,标出学校的各个场所。
第7课:写一篇关于朋友的短文,描述你们之间的友谊。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理解家庭、学校和朋友的重要性。
2. 培养关爱家人、尊敬老师和友爱同学的道德品质。
《我们是一家人》七年级作文精选10篇“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听到这首歌,就会想起家。
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亲情的驿站;家,是幸福的摇篮。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我们是一家人》七年级作文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
《我们是一家人》七年级上作文1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因为巢穴就是它的家;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进温暖的小屋里,因为那里是我的家。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住在多么简陋的一间小屋,家人,总是密不可分的。
游子在外,每逢佳节,便会遥望远方,试图寻找家的方向,因为在那最远处的尽头时,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我喜欢快乐时就马上和你们一起分享。
妈,我要考试了。
哦?时间过得真快啊!又要考试了,别松懈自己,也别过分苛求自己。
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啊!妈妈相信你!嗯,我会的。
在家人的鼓励下,我神态自若地走进了考场。
最终,我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我将这个令自己无比兴奋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告诉了家人。
因为我喜欢用自己的快乐去渲染家里的每一个人。
我喜欢受伤时就想起你们温暖的怀抱。
我满脸泪痕的跑进家门,一下子扑进了妈妈的怀抱。
怎么了?为什么哭?我紧紧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一个劲儿地摇头。
有什么事别憋在心里,说来听听。
妈妈用最温柔的声音唤回了我沉浸在泪水中的心灵。
我终于开了口:我考试失利了。
我带着略微嘶哑的嗓子,有气无力地吐出了这几个字。
原来是这样啊。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胜败乃兵家常事。
你见过哪个是常打胜仗的将军?一次失利算什么?你坚持自己才是永不失败的奠基。
一席话,渗进了我的心坎儿里。
第一次,我感觉到了家人的怀抱是如此的舒适、惬意。
天上的风雨停了,但鸟儿依旧偎依在他的家中,因为那儿使它感到了温暖;心中的风雨去了,但我依旧沉醉在家的温馨中,因为那儿使我感到了幸福。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不知从何处飘来了扣人心扉的动人之歌,顺着家的方向,飘向了远方。
《我们是一家人》七年级上作文2我打心底是不接受妹妹的。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我们是一家人》:介绍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懂得与家人和谐相处。
2. 《我会打招呼》:学习礼貌用语,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3. 《我们的校园》:了解学校的环境,学会爱护校园公物,维护校园卫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学校等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与人和睦相处。
2.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文明礼貌、遵守规则等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实物展示等。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5. 随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写出课题,如“我们是一家人”。
2. 提纲:列出教学内容的要点,如家庭的重要性、关爱家人等。
3. 关键词:用彩色粉笔标出重点、难点,便于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在家庭中关心家人的具体表现。
(2)在学校里,我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2. 答案:(1)关心家人表现:帮助父母做家务、关心长辈健康等。
(2)学校规则:不乱扔垃圾、排队等候、按时作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道德与法治知识,将所学运用到实际中,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和深入程度3.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和条理性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1. 情境真实性:情景需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能够感同身受,从而产生共鸣。
《我们是一家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关爱,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尊重。
2 .培养学生表达情感和沟通的能力,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培养家庭责任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分享家庭故事,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τ解和沟通。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害羞、焦虑等心理障碍,积极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家庭照片、故事等素材。
2 .准备教室互动道具,如纸飞机、彩带等。
3 .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教室安静、舒适、安全。
4 .提前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情况,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参与教室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视频中的家庭成员有哪些特点?*视频中的家庭氛围与我们的家庭氛围有什么不同?2 .教室讨论:你认为一个怎样的家庭氛围才是好的?(二)认识家庭角色1 .小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生活中的不同角色,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体验不同的角色特点和责任。
2 .分享感受,讨论不同角色的心理需求和压力。
(三)建立和谐干系1 .观看相关案例,了解家庭干系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
2 .小组讨论:如何建立和谐的家庭干系?3 .分享家庭和谐的经验和技巧。
(四)掌握沟通技巧1 .观看家庭沟通不良导致的矛盾和冲突的视频,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
2 .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如:积极倾听、表达情感、共同解决问题等。
3 .小组讨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4 .分享自己在沟通方面的成功经验。
(五)学会关心他人1 .小组讨论:如何关心家人?如何表达关心?2 .教室分享:你曾经得到过家人的哪些关心和爱护?你为家人做过哪些关心的事情?3 .思考:如何在家庭中成为一个会关心他人的成员?(六)小结与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健康的重要性。
少先队活动优质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少先队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团队协作”部分,详细内容为第一节“我们是一家人”,着重探讨如何通过团队活动增强少先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2. 提高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少先队、积极参与少先队活动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团队活动,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困难,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少先队队旗、队徽、活动手册、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少先队活动的精彩瞬间,让学生感受到团队活动的快乐,引发他们对团队协作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团队协作的定义和重要性。
(2)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沟通。
(3)分析团队协作的要素。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设计一场校园环保活动。
(2)引导学生从团队协作的角度分析问题,制定活动方案。
(3)讲解解题思路,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团队活动。
(2)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鼓励。
(1)学生分享自己在团队活动中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们是一家人——团队协作的力量2. 板书内容:(1)团队协作的定义(2)团队协作的重要性(3)有效沟通的方法(4)团队协作的要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场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团队活动。
2. 答案:(1)活动名称:温暖同行(2)活动目标: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增进队员之间的感情。
(3)活动内容:开展义务家教、心理辅导、亲子游戏等活动。
(4)活动组织:分组进行,每组负责一个活动项目,充分发挥团队协作。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是一家人第1课:走进校园,认识新伙伴第2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第3课:尊敬老师,关爱同学2. 第二单元:生活小能手第4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第5课:学会整理与收纳第6课:养成好习惯,快乐成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与同学、老师相处,培养团结友爱、尊敬师长的品质。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将道德与法治知识内化为自身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故事、歌曲等形式,引起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结合实践情景,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2. 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列举出本节课你学到的三个道德与法治知识。
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2. 答案:三个道德与法治知识:团结友爱、尊敬师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同时,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如道德与法治手抄报、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3. 板书设计的关键知识点展示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的引入是本教案的核心环节,应确保情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我们是一家人“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
”下午放学后,刚走出教学楼,雨便倾盆而下,树叶被雨点打得“沙沙”作响,路两旁骄傲的野花也垂下了头。
“这么大的雨,我怎么骑车回家呀。
”我在心里不住地抱怨着,这场不识时务的雨。
“哦,对了,不用担心,爸爸说过雨天会开车来接我的。
”于是我便撑起伞向校门口走去。
校门口人头攒动,一把把雨伞在我眼前迅速移动着,挡住了我的视线,我不禁皱起了眉头,踮起脚向四周张望,哪一把伞下才是爸爸呀……接孩子的人群慢慢散去了,望穿秋水的我,仍然没有看到爸爸的身影。
万分无奈,我只好转身去推自行车。
因为下雨,天黑得好像格外早,街道两旁昏黄的路灯亮了起来。
我艰难地骑着自行车穿行在雨中。
“呼”一阵大风刮来,夹杂的雨点向我的脸更猛烈地扑过来,雨水迷蒙了我的双眼。
此时正是下班高峰期,耳旁不时地传来刺耳的鸣笛声,不时地晃着我的眼睛。
我看不清眼前的路,还要不停地躲避着人行横道上匆匆的行人,我奋力地向家蹬去。
好不容易挨到小区,我拖着疲惫的步子往楼梯上爬。
湿重冰凉的校服紧紧地贴在身上,刘海上的雨水成股流下。
到了楼上,门开了。
门内一双眼睛因惊讶而瞪得好大好大。
“哎呀!孩子怎么淋成这样了?”看到狼狈的我后,奶奶心疼地说:“快快快!把湿衣服脱下来,要不就感冒了。
”奶奶手忙脚乱地帮我把湿衣服脱了下来。
妈妈闻声至,“这身上也是冰凉啊!”赶快拿来一条大毛巾,帮我擦着头发,又拿来吹风机,一阵热风吹来,我的身体慢慢暖和起来。
“你爸爸不是接你去了吗?你没看到他?你就这样骑车回来了?”面对妈妈这一串连珠炮似的发问,我没好气地回答道:“不知道,没看见!”语气充满了对糟糕的天气和爸爸的埋怨。
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那头传来爸爸焦急的声音:“孩子回去了吗?我刚刚围着校门口转了两圈也没找到她!”听到爸爸焦急的声音,我不禁眼眶一热,抢过妈妈手中的电话说:“爸爸,我已经回来了,你也赶快回来吧!”简单的一个电话就让我把对爸爸的不满抛到了爪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