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系统 ()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1课:什么是魔灯(Moodle)一、魔灯中文名的由来“魔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网站群落,正在世界各国的教育领域中悄然兴起。
只不过,在欧洲或者是美洲,使用这个网络平台的国家,把它称之为“Moodle”,而在我们中国,称之为——“魔灯”,是谁给这个网站群落起了如此具有魅力的名称呢?这一切源自于将Moodle引入中国教育界的第一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是他赋予了Moodle这样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名字。
那么,什么是魔灯(Moodle)呢?Moodle,恐怕你翻遍所有的英文词典,也找不到它的踪影。
但是,如果您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到互联网上搜索一下,你会查找到超过14万条的相关信息,而且还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飞速增长。
Moodle(Modular Object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是“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的首字母缩写。
为了促进Moodle在我国教育中的使用更加本土化,黎加厚教授给Moodle翻译了一个中文名称“魔灯”。
正如Google的中文名“谷歌”,蕴含“丰收之歌”的含义一样,“魔灯”则蕴含“教师是课堂上的真正魔法师,而Moodle则是他手中的那盏阿拉丁神灯”(取自老幼皆知的《一千零一夜》传说故事)。
二、魔灯(Moodle)的开源者魔灯(Mood1e)是由澳大利亚Martin.Dougiamas博士主持他的志愿者团队合作开发的具有以下3大功能的系统:(1)网站管理系统(2)课程管理系统(CMS,Course Management System)(3)学习管理系统(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该系统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创建和管理的在线课程。
目前,国内部分中小学老师开始尝试利用Moodle管理自己的教学活动。
三、关于建构注意的一些观点1.建构主义主要的教学观点(1)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2)学习是一个活动的过程(3)学习是一个协作的过程(4)学习必须处于丰富的情景中(5)强调以学生为中心(6)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7)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8)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9)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10)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2. 建构主义(Constructionism)建构主义断言,当为其他人创造一些事物去体验的时候,学习的效果将显著提高。
数据库设计综合练习题及答案1、有一课程管理系统,有如下特点:一个系可开设多门课程,但一门课只在一个系部开设,一个学生可选修多门课程,每门课可供若干学生选修,一名教师只教一门课程,但一门课程可有几名教师讲授,每个系聘用多名教师,但一个教师只能被一个系所聘用,要求这个课程管理系统能查到任何一个学生某门课程的成绩,以及这个学生的这门课是哪个老师所教的。
(1)请根据以上描述,绘制相应的e-r图,并直接在e-r图上注明实体名、属性、联系类型;(2)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绘制相应的数据库模型图,并解释主键和外键。
(3)分析了这些关系模式中包含的函数依赖关系。
根据这些函数依赖关系,分析了相应的关系模式,得出了相应的范式。
将这些关系模式标准化。
1.参考答案:1系部11聘用开设n课程n开设n教师2.假设一家汽车运输公司的数据库中有三个实体集。
首先是“车队”实体集,其属性包括车队编号、车队名称等;第二,“车辆”的实体集,其属性包括车牌号、制造商、制造日期等;第三个是“驱动”实体集。
属性包括司机号码、姓名、电话等。
车队与司机之间存在“聘用”联系,每个车队可聘用若干司机,但每个司机只能应聘于车队与车辆之间存在“拥有”联系,每个车队可拥有若干车辆,但每辆车只能属于一个车队;驾驶员和车辆之间存在“使用”关系。
司机在车队中使用带有“使用日期”和“公里”的车辆。
车队雇佣具有“雇佣开始时间”和“雇佣期”的司机;k1n选修mn选修n属于学生m属性,每个驾驶员可以使用多辆车,并且每辆车可以由多个驾驶员使用。
(1)请根据以上描述,绘制相应的e-r图,并直接在e-r图上注明实体名、属性、联系类型;(2)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绘制相应的数据库模型图,并解释主键和外键。
(3)分析了这些关系模式中包含的函数依赖关系。
根据这些函数依赖关系,分析了相应的关系模式,得出了相应的范式。
将这些关系模式标准化。
2、参考答案:(1) E-R图的设计如下:车队号车队名1车队聘用开始时间1聘期拥有n车辆m使用聘用nn司机牌照号厂家出厂日期司机编号姓名电话使用日期从公里数(2)转换的关系模型应具有四种关系模式:车队(车队号,车队名)车辆(车牌号、制造商、生产日期、车队号)司机(司机编号,姓名,电话,车队号,聘用开始时间,聘期)使用(司机编号,车辆号,使用日期,公里数)3.假设一个企业集团的数据库中有三个实体集。
什么是Moodle,Moodle是一个用于创建基于互联网电子教学平台的软件包,由澳大利亚Martin. Dougiamas博士主持他的志愿者团队合作开发的。
具有以下3大功能的系统:1. 网站管理系统2. 课程管理系统(CMS,Course Management System)3. 学习管理系统(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该系统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创建和管理的在线课程。
Moodle基于GPL协议提供免费的开源分发。
Martin 博士认为Blackboard和WebCT(前者收购了后者,在全球电子学习平台商业软件中,市场占有率已超过80%,美国有关部门正在调查这起交易是否违反反垄断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只有从零开始,才能打造一个全新的电子教育平台。
Martin博士非常强调软件的易用性,他也是开源软件的坚定支持者。
经过努力开发,在2002的8月,发布了1.0版。
随着用户的增多,Martin 建立了,在2003年,成立了公司提供增值商业服务。
Moodle既适合各类学校使用,又适合培训机构和知识管理部门使用。
1、支持多种类型课程平台支持自主式、引领式、讨论式三种主流类型的网络课程。
网络教育在不同领域中应用所对应的网络课程类型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企业组织机构中,大量用到的是自主学习的课程;而学校用于服务教学或远程教育则应选择引领式网络课程。
2、灵活的课程管理平台支持无限制的课程目录创建,任何时候课程管理员都可以创建、移动、下载、修改课程。
课程可以设置为激活或隐藏状态。
每门课程都可以设置灵活的权限,可以设定课程的等级、是否允许学员退课等。
2、灵活的课程管理平台支持无限制的课程目录创建,任何时候课程管理员都可以创建、移动、下载、修改课程。
课程可以设置为激活或隐藏状态。
每门课程都可以设置灵活的权限,可以设定课程的等级、是否允许学员退课等。
四大开源课程管理系统Atutor、Claroline、Moddle及Sakai1.ATutor 是一个开源基于Web的学习管理系统(LCMS)。
管理员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够安装或更新ATutor,为它更换一个新的皮肤(通过自定义模板实现)。
ATutor还提供一些扩展模块以便扩展其功能。
教师可以快速对基于Web的教学内容进行装配,打包和重新分配。
也可以很方便地获取和导入预打包好的内容与管理他们的在线课程。
学生在一个可调整的学习环境下学习。
2.Clarolin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学习管理系统(LMS),目前支持36种语言,包括简体、繁体中文,与Moodle等优秀LMS齐名。
Claroline是“Class RoomOnline”的缩写,它是一个开源的优秀eLearning和eWorking系统,由比利时鲁文大学开发,它有八年多发展史、荣获2007年世界教科文组织“信息与交流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之阿勒哈利法国王奖以及2007 年第四届法国国际自由软件竞赛教育类软件项目第三名。
它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的、易操作的在线学习和课程管理系统,它特别强调合作性学习活动的管理,目前已经被翻译35种语言,目前,仅在Claroline官方正式登记的站点中,就达到75个国家,近1800个站点。
相比Moodle,它有更好的运行速度,简洁的操作界面,明晰的工具分类,更符合中国人的教学习惯,它安装使用简单,普通的网民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就可以学会它的使用;同时它支持Q T I标准和SCORM1.2标准文档,使它可以与其它系统制作的网络课件共享;众多的工具,可以顺利地完成课程的教学工作。
它支持学习路线、学习追踪功能、内置w iki、小组协作、在线练习和作业、支持实时在线交流,不仅可以支持灵活的学习方式,而且可以同时支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
它的模块化设计,可以方便地为它添加一些功能;页面的模块化,使用者可以方便在设计出符合自己习惯的主题。
Moodle使用手册Moodle使用手册 (1)一.为什么要使用课程管理系统? (1)二.如何进入课程网站? (3)三.如何更改课程设置? (5)四.如何管理教学资料? (8)五.如何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 (10)5.1 打开编辑功能 (10)5.2 提供学习材料 (11)六.如何布置与查看作业? (17)七.如何组织学生讨论与答疑? (22)八.查看成绩 (27)九.运行课程建议 (27)一.为什么要使用课程管理系统?简单地说,课程管理系统(Course Management System,CMS)就是为课程建立网站,在其上老师可以发布课程大纲、教学计划,以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公布学生成绩。
课程管理系统往往还为课程提供一些通讯工具,如讨论组、聊天室,支持这门课程师生之间的交流。
好的课程管理系统还会采集学生学习时的一些学习信息或做些数据统计,以便老师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喜好,监视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了解学生的用功程度,学习上是否有困难。
下面用一个表来简单说明与只使用email作为教学辅助相比,CMS可能会有哪些优势。
Moodle是由澳大利亚教师Martin Dougiamas开发的。
Moodle这个词最初是作为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的首字母的缩写。
Moodle这一软件对于教学者与学习者的计算机技能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会使用IE浏览器的人就可以方便的使用。
我们用下面这张表说明Moodle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布置、回收、查看、评价学生作业提交作业,看到教师对作业的评语组织学生非实时讨论参与讨论组织学生实时讨论参与讨论计算学生分数在线测试参加在线测试学生跟踪教师社区不能支持的教学行为示例在线实时视频授课语音答疑请注意:Moodle这一软件并不能解决学习者的所有的数字化学习问题,其功能有限,有些教学活动如在线实时视频授课,语音答疑等不能通过Moodle实现,还得用其他工具和系统。
目录一、需求分析1.1需求详述 (3)1.2系统功能分析 (3)1.2系统性能分析 (5)二、概念设计2.1学生课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6)2.2E—R图 (7)2.3E—R图面向关系模型转换 (8)2.4管理员管理模块 (9)2.5学生操作模块 (10)三、逻辑设计 (10)四、数据库的物理设计4.1用户数据信息表 (11)4.2学生信息数据表..............................................................., (11)4.3班级数据信息表 (12)4.4教师数据信息表 (12)4.5教师—课程关系数据表 (13)4.6课程数据信息表 (13)4.7学生—课程记录信息表 (14)五、主要界面及相关代码分析5.1登陆界面 (15)5.2学生查询界面 (15)5.3管理员管理界面 (18)六、总结 (22)七、参考文献 (22)一、需求分析1.1需求详述(1)系统需要能够堆不同的用户给出不同的权限,比如系统管理员只对用户的管理权限,他可以增、删、改、和查询相关信息;学校教工人员可以对课程信息和成绩信息进行管理,主要是增、删、改、和查询、相关信息;学校教工人员可以对班级信息进行管理,学生可以查询个人信息、查询个人成绩。
(2)新的一个学期开始以后,学校教工人员可以添加新的班级信息,比如班号、人数等;如果中途有新的转来的学生或者退学的学生,也可以修改班级信息;学生毕业之后,学校教工人员可以删除该班的所有信息。
另外该系统应该提供一个方便的查询班级信息的接口。
(3)新的一个学年开始之后,学校教工人员可以添加新的学生学籍信息,比如学号、姓名、性别等;如果学生的基本信息变化,可以修改血迹的基本信息;如果学生毕业离开了学校,可以删除该学生的学籍信息;如果需要查找某个学生的学籍信息,系统应该提供一个方便的查询学籍信息的借口。
另外系统需要提供学籍表的功能。
课程设计管理系统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管理系统的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认识到管理系统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管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管理系统的构建、运行和维护。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教材的章节安排如下:1.管理系统概述2.管理系统的构建3.管理系统的运行4.管理系统的维护5.管理系统的应用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讲解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讨论法:用于探讨管理系统的构建、运行和维护中的问题。
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管理系统的应用。
4.实验法:用于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管理系统的操作方法。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该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管理系统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扩展学生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教学质量。
4.实验设备:配置合适的实验设备,开展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平时表现。
课程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管理课程和教学活动的系统。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课程管理系统在学校和教育机构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本文将从系统的定义、功能、优势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对课程管理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课程管理系统的定义。
课程管理系统是一种集成多种信息技术的教育管理系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课程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进行管理。
它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学生进行选课、学校进行资源调配以及管理层进行决策等各种工作。
其次,课程管理系统具有许多强大的功能。
首先,它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管理。
教师可以通过系统来创建课程计划、选择教材、布置作业和考试等。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系统进行选课和查看课程信息,方便他们进行课程自主管理和学习计划调整。
此外,学校管理层可以通过系统来监控教学进程、评估教学质量,并做出相应决策。
最后,课程管理系统还可以提供学习资源、教学辅助工具和在线讨论等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课程管理系统相比传统的课程管理方式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自动化的课程排课和学生选课过程,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其次,系统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报告,辅助学校管理层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此外,学生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教学资源和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和能力。
最后,课程管理系统可以促进学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实施课程管理系统需要经历多个阶段。
首先是需求分析和规划阶段,通过对教育环境、学校目标和用户需求的调查和分析,确定系统的开发目标和功能。
接下来是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包括数据库的设计、系统界面的开发和功能模块的编码等。
然后是系统测试和优化阶段,通过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最后是系统的上线和推广阶段,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培训、系统的宣传和推广等。
总之,课程管理系统作为一种能够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信息技术工具,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Moodle教学平台使用教程一、MOODLE简介Moodle(Modular Object 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是“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动态学习环境”的首字母缩写。
为了促进Moodle在我国教育中的使用更加本土化,上海师大的黎加厚教授给Moodle翻译了一个中文名称“魔灯”。
魔灯(Mood1e)是由澳大利亚Martin.Dougiamas博士主持他的志愿者团队合作开发的具有以下3大功能的系统:♦网站管理系统♦课程管理系统(CMS,Course Management System)♦学习管理系统(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该系统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创建和管理的在线课程。
目前,国内部分中小学老师开始尝试利用Moodle管理自己的教学活动。
建构主义断言,当为其他人创造一些事物去体验的时候,学习的效果将显著提高。
可创造的事物多种多样,从一句话或一篇网上帖子,到更复杂的一幅画、一栋房屋或一个软件包都可以。
二、MOODLE的使用♦登录http://192.168.255.50/moodle/试用教师帐号:teacher默认密码:cas♦点击进入自己的课程♦打开编辑功能子,♦进入编辑模式,找到网站管理模块(如右图)1.设置(课程设置)按要求输入相应内容,*号项为必填,如:全名,简称,概要。
重点设置:两种主要格式的区别:主题格式—以1,2,3,4等几点来分步骤教学;星期格式—以具体的时间来拟定教学计划或任务.设置选课密钥以及不允许访客进入,可以控制非进行学习的学生进入.的下拉列表中你可以选择自己开设的课程属于哪一类课程,例如“06英语”;2. 全名:给自己设置的课程一个完整的名称,例如“0602 初一英语”(注意:我们应该给自己课程加上一个代码,可以用课程类型号+年级号表示,01 表示中预,02表示初一,以此类推);3. 简称:给自己的课程设置一个简称,例如“初一英语”;4. ID号码:用课程类型号+年级号表示,例如“0602”5. 概要: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的课程内容和特色等……6. 格式:在这个选项中可以设置3种格式(1)社区格式;(2)主题格式;(3)星期格式,教师可根据自己课程的内容设置,我们在这里选择“主题格式”;7. 课程开始时间:设置自己开设的课程从什么时候开始,例如“2006年9 月1日”;8. 选课时间:在此设定学生选择课程的有效天数,最长时间为1年,我们在此选择“无限制”;9. 星期/主题的数目:在此设置完成你的课程所需要的星期数或者主题数,我们在此选择“30”;10. 小组模式:在这个选项中有3 种模式(1)无小组;(2)分隔小组;(3)可视小组,因为考虑到初一年级有几个班,所以在此设置“可视小组”;关于其它的课程信息设置,限于篇幅,不再详细介绍,请各位教师自己理解,应该还是比较容易明白的。
2007-6《数据库管理技术》会考选择题数据库管理技术选择题(以下加粗、倾斜、下划线的为参考答案)1.Access是一种●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办公软件2.E-R图可以用来描述●对象模型●数据模型●物理模型●概念模型3.E-R图中,表示实体的图形是●菱形框●椭圆形框●矩形框●六边形框4.E-R图中,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图形是●三角形框●椭圆形框●菱形框●矩形框5.E-R图中,表示属性的图形是●矩形框●椭圆形框●菱形框●六边形框6.概念模型可转换成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对象模型●物理模型●数据模型7.关系数据库用二维表的结构形式来存储数据,表中的列称为●记录●字段●目录●表头8.关系数据库用二维表的形式来存储数据,表中的行称为●数据行●字段●目录●记录9.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时,每个实体集可转换成●一个字段●一条记录●一个二维表●一个三维表10.课程.mdb文件是●Word文件●Access的数据表文件●Excel文件●Access的数据库文件11.如图所示,用Access2000高级筛选功能,在窗口的“准则”行中使用“>90”表达式,运行后显示●数学总分大于90的记录●数学总分不等于90的记录●数学总分小于90的记录●数学总分等于90的记录12.如图所示,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每个教师负责指导若干个学生,每个学生可以接受若干个教师指导,该图描述的数据模型是老师甲老师乙老师丙学生甲学生乙●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13.如图所示,用Access2000高级筛选功能,在窗口的“准则”行中使用“Like "林*"”表达式,运行后显示●Like林同学的一条记录●所有同学的记录●林同学的一条记录●所有姓“林”同学的记录14.如图所示,在查询设计视图窗口的"准则"行中使用">#2003/3/1#"表达式,运行后显示●出借日期在2003/3/1以前的记录●出借日期在2003/3/1以后的记录●出借日期为2003/3/1这一天的记录●出借日期除2003/3/1这一天以外的所有记录15.如图所示的“校本课程选课情况”表中,各字段的名称分别是●电脑动画设计、授课老师●课程名称、授课老师●机器人设计、詹冰冰、学生数●课程名称、授课老师、学生数16.如图所示的E-R图表示校名地址电话学校●学校、校名、地址和电话有相同属性●学校实体有校名、地址、电话三个属性●校名、地址、电话三个实体具有共同的属性●学校实体只有校名和地址两个属性17.数据管理技术的最初阶段是●文件系统●超文本管理●数据库系统●人工管理18.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多媒体系统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多媒体系统和超媒体阶段●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和超媒体阶段19.数据库的英文名称缩写是●DATA ●DBMS●DB●DOC20.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英文名称缩写是●DATA ●DB●DBMS●DOC21.统一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要使用●表格管理系统●文件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Windows资源管理系统22.下列不属于实体与实体之间联系的是●一对一●多对多●一对多●二对一23.下列属于Access创建的数据库文件是●CD销售.xls ●十年.mp3●学籍.mdb●贺卡.doc24.下列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旅游线路.xls ●中国邮编区号.mdb●SQL Server●Windows25.下图是人口统计数据库的“人口信息”表,表中选中的行称为●一条目录●一个字段●一个项目●一条记录●能够唯一地标识每条记录的字段或组合字段称为关键字●在Access数据库中只能创建一个数据表●同一字段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同一数据表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名27.下图是图书馆数据库的“读者信息”表,关键字可定义为●借书证号●性别●所在班级或部门●读者身份28.下图是校本课程管理数据库的“校本课程选课情况”表,表中的记录数为● 1 ●3● 6 ●829.下图是校本课程管理数据库的“学生选课情况”表,关键字可定义为●课程号●性别●所在班级●学号30.下图所示是学校行政管理组织结构,该图描述的数据模型是学校教务处德育处教师学生●面向对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层次模型31.要将现实世界的信息抽象到计算机世界,抽象过程须建立●数据模型和对象模型●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和物理模型32.要将现实世界的信息抽象到计算机世界,第一层抽象须建立●物理模型●概念模型33. 一个班级只有一个正班长,而一个班长只在一个班级中任职,班级与班长之间的联系是●一对多 ●二对一 ●一对一 ●多对多 34. 一个车间有多名工人,每个工人只能在一个车间中工作,车间与工人之间的联系是 ●一对一 ●二对一 ●一对多 ●多对多 35. 用Access 编制的“校运会资料管理系统”属于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应用系统 ●系统软件 ●数据库 36. 用概念模型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时,将事物的一般特征称为 ●联系 ●实体 ●属性 ●实体集 37. 用概念模型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时,将现实世界的事物个体称为 ●实体 ●联系 ●属性 ●总体 38. 用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存储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其数据模型是 ●网状模型 ●层次模型 ●关系模型 ●面向对象模型 39. 用网状结构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 ●关系模型 ●层次模型 ●面向对象模型 ●网状模型 40. 用一组数据"地名:张家口市,人口数量(万人):449"来描述地区人口信息,其中"人口数量"数据可设置为●日期/时间型 ●数字型 ● OLE 对象 ●逻辑型 41. 用一组数据"姓名:赵明,任教年级:高一,教师照片:"来描述教师信息,其中"教师照片"数据在Access 中可设置为●文本型 ●数字型 ● OLE 对象型●日期/时间型 42. 用一组数据“CD 编号:A001,CD 名称:黄河,价格(元):27,数量(片):100,唱片公司:新力”来描述CD 唱片销售信息,其中“CD 编号”数据可设置为● 逻辑型 ●文本型●数字型 ●日期/时间型 43. 用一组数据“姓名:赵明,所教学科:语文,出生日期:1970-10-2”来描述教师信息,其中“出生日期”数据可设置为●逻辑型 ●数字型 ●日期/时间型 ●货币型 44. 用一组数据“姓名:赵明,所教学科:语文,出生日期:1970-10-2”来描述教师信息,其中“姓名”数据可设置为 ● 数字型 ●日期/时间型 ●文本型●逻辑型 45. 有一关系模式:图书(书籍编号,书名,作者),以下描述正确的E-R 图是 ● 图书 书名 作者● 书籍编号图书 书名 作者 ●书籍编号图书 书名 作者 ● 图书 作者 书名 书籍编号 46. 在Access2000中,如果只查询显示数据表中的某几个字段,则可以使用 ●排序功能 ●高级筛选功能 ●内容筛选功能 ●查询功能 47. 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管理和组织数据的方式为 ●二维表方式 ●层次方式 ● 网状方式 ●树状方式48.在如图所示的“学生信息”表中,关键字可定义为●学号●性别●班级●出生日期49.在设计数据库之前,首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类●E-R图的建立●E-R图向数据模型的转换●数据库的创建50.在学生成绩数据库中,若要统计高一年段各班语文平均分,应在下图所示的“语文”字段“总计”行中选择●Count ●Sum ●Avg●Max1.如图所示的"中国邮政编码"表中,各字段的名称分别是A.福建、福州、350000B.省市名称、地区、邮编C.福建、地区、邮编D.省市名称、福州、邮编2.如图所示,若要统计各所学校的参赛人数,应在图中所示的“选手编号”字段“总计”行中选择A. AvgB. MaxC. CountD. Sum3.如图所示的E-R图表示A.名称、地址、法人代表三个实体具有共同的属性B.单位、名称、地址、法人代表都是实体C.单位、名称、地址、法人代表都是属性D.单位实体有名称、地址、法人代表三个属性4.实体-联系模型可以用来表示A.结构模型B.概念模型C.逻辑模型D.数据模型5. Access是一种A.数据库文件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应用系统D.操作系统6.如图所示的“读者信息”表中,关键字可定义为A.姓名B.所在班级或部门C.借书证号D.读者身份7.下列不属于数据表结构的是A.各个字段的名称B.各个字段的属性C.数据表的主键D.字体的颜色8.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A.网络管理阶段B.超媒体管理阶段C.多媒体系统阶段D.数据库系统阶段9.用一组数据“学号:010502,所在班级:高一(5)班,姓名:王芳,出生日期:1990-01-12”来描述学生信息,其中“出生日期”数据类型可定义为A.日期/时间型B.货币型C.文本型D.数字型10.如图所示为某工厂行政管理组织结构,该图描述的数据模型是B.层次模型C.面向对象模型D.网状模型11.如图所示的"读者信息"表中,记录数为A. 6B. 7C. 1D. 812.如图所示的“学生信息表”中,关键字可定义为A.姓名B.班级C.学号D.出生日期13.用一组数据“身份证号:350221************,姓名:吴明,出生日期:1977-07-21”来描述居民信息,其中“姓名”的数据类型可定义为A.文本型B.逻辑型C.数字型D.日期/时间型14.如图所示为创建查询表窗口,在该窗口的“出生日期”字段“准则”行中输入“<#1990/7/8#”。
课程管理系统⾼校课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录1、确定系统的⽬标和范围 (2)1.1、开发背景 (2)1.2、⽬的和意义 (2)1.3、范围 (2)2、需求获取、建⽴系统的功能视图 (2)2.1、确定课程系统在⾼校各系统中的位置 (2)2.2、识别和定义系统⾓⾊ (3)2.3、分析⾓⾊和系统的交互过程、识别系统⽤例 (3)2.4、建⽴系统⽤例图 (4)2.5、对每个⽤例进⾏简要分析 (4)2.6、主要⽤例的详细描述 (5)3、发现对象和类,建⽴类图 (7)3.1、发现对象类 (8)3.2、定义类属性和服务 (8)3.3、定义对象类间的关系 (8)3.4、系统进⼀步设计 (9)4、建⽴系统动态模型视图 (10)4.1、建⽴各对象时序图 (10)4.2、建⽴各对象的状态图 (12)5、进⾏⽤户界⾯设计模拟⽤户进⼊系统后的操作 (14)1、确定系统的⽬标和范围1.1开发背景随着⾼校规模逐渐扩⼤,学⽣数量增多,⼈为课程管理任务繁重,⼯作繁多。
课程管理系统成为学⽣以及⽼师和学校必备的系统,主要完成教师发布课程、上传成绩,学⽣选课、查看成绩以及⽣成课表的全过程。
1.2⽬的和意义因为⾼校学⽣⼈数过多,⼿动操作各项数据和管理极易出错,为了提⾼办公效率,节省⼈⼒,加快⾼校信息化发展速度,需要开发课程管理系统,已达到协同⾼效办公的⽬的。
1.3范围课程管理系统主要为教务处服务,管理课程、学⽣、教师及教室之间的关系,并起到统计学⽣成绩,分发课表的作⽤,学⽣可以通过系统得到需要的课程信息,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得到需要的学⽣信息以及查看课程安排等。
教务处可以从系统中得到全院成绩单,并可以查看学⽣对教师的评价情况、以及各教室的占⽤情况得以安排教师的意外借出等⼯作。
2、需求获取、建⽴系统的功能视图2.1确定课程系统在⾼校各系统中的位置由于⾼校系统是⼀个庞⼤的系统,想要建⽴课程信息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相互协调,所以⾸先就要明确课程管理系统在⾼校系统中的地位,经过⼤概的分析可以得出⾼校信息系统应该有以下⼏个部分:基本信息录⼊、课程管理、学⽣管理、教师管理、教务管理、信息发布、系统管理等系统,⽽课程管理系统依赖于信息录⼊系统、学⽣管理系统及教务管理等系统。
课程管理系统高校课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4.1、建立各对象时序图………………………………104.2、建立各对象的状态图……………………………125、进行用户界面设计模拟用户进入系统后的操作 (14)1、确定系统的目标和范围1.1开发背景随着高校规模逐渐扩大,学生数量增多,人为课程管理任务繁重,工作繁多。
课程管理系统成为学生以及老师和学校必备的系统,主要完成教师发布课程、上传成绩,学生选课、查看成绩以及生成课表的全过程。
1.2目的和意义因为高校学生人数过多,手动操作各项数据和管理极易出错,为了提高办公效率,节省人力,加快高校信息化发展速度,需要开发课程管理系统,已达到协同高效办公的目的。
1.3范围课程管理系统主要为教务处服务,管理课程、学生、教师及教室之间的关系,并起到统计学生成绩,分发课表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系统得到需要的课程信息,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得到需要的学生信息以及查看课程安排等。
教务处可以从系统中得到全院成绩单,并可以查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情况、以及各教室的占用情况得以安排教师的意外借出等工作。
2、需求获取、建立系统的功能视图2.1确定课程系统在高校各系统中的位置由于高校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想要建立课程信息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相互协调,所以首先就要明确课程管理系统在高校系统中的地位,经过大概的分析可以得出高校信息系统应该有以下几个部分:基本信息录入、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务管理、信息发布、系统管理等系统,而课程管理系统依赖于信息录入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及教务管理等系统。
对于发杂系统进行细化为如图简单模型:高校管理系统基本信息录入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务管理信息发布系统管理由图可知课程管理系统是高效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且依赖于其他子系统。
2.2识别和定义系统角色通过对系统范围的分析可知,教务处管理员、学生和教师是系统的角色。
课程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多用户的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必须设立系统管理员角色来负责日常的数据维护和用户管理工作。
学生网上选课管理系统(UML)一、系统概述学生网上选课管理系统是基于UML(统一建模语言)进行设计的,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便捷、高效的选课平台。
本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需求,运用UML图示对系统进行详细描述,确保系统功能完善、操作简便。
二、系统功能模块1. 用户登录模块用户登录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登录和教务管理员登录。
学生通过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教务管理员则拥有更高的权限,负责系统维护和课程管理。
2. 课程浏览模块课程浏览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需求,查看课程详情、教师信息、上课时间等。
3. 选课模块学生在课程浏览模块中找到心仪的课程后,可以在此模块进行选课。
系统会根据学生的选课条件进行筛选,确保选课过程公平、公正。
4. 退课模块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可对已选课程进行退课操作,避免因课程冲突或个人原因导致无法正常上课。
5. 成绩查询模块学生可以在成绩查询模块查看已选课程的成绩,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6. 教务管理模块教务管理员负责对课程、教师、学生等基本信息进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三、系统UML图示1. 用例图用例图展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学生、教务管理员等角色及其操作。
2. 类图类图描述了系统中的主要类及其属性和方法,如学生类、课程类、教师类等。
3. 序列图序列图展示了系统各模块之间的交互过程,如学生登录、选课、退课等操作。
4. 状态图状态图描述了系统中的关键对象在不同状态下的转换过程,如学生选课状态、课程状态等。
5. 活动图活动图展示了系统中的主要业务流程,如选课流程、退课流程等。
四、系统特点1. 操作简便: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流程清晰,便于学生快速上手。
2. 功能完善:系统涵盖了选课、退课、成绩查询等核心功能,满足学生日常需求。
4. 安全可靠:系统采用加密技术,保障用户数据安全,防止信息泄露。
五、系统优势1. 灵活的课程配置:学生网上选课管理系统允许教务管理员根据教学计划灵活调整课程设置,满足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需求。
一.概述1.1 开发背景现如今学校课程越来越多,必然就会有大量的课程信息需要处理。
如果靠人力来完成,这将会变成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而且还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错误,给管理这些数据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越来越不适合学校发展的需要。
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对课程资料的管理,对学生资料的管理,对教师资料的管理和对班级资料的管理等等主要的功能。
课程管理系统是每个学校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里的主要工作,一旦此系统瘫痪,学校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损失,也会影响到每一个学生。
所以现如今设计一个功能完整、操作简单以及界面友好的课程管理系统变得非常重要。
为了提高课程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错误的出现,节约大量的人力资源,现在的学校的课程管理也逐步从手工转到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处理阶段。
通过这个系统,用户可以方便的对课程资料、学生资料、院系资料和学生成绩资料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还可以对学生资料和成绩进行查询操作。
除此之外,对用户的添加和删除操作也很方便。
1.2 开发环境简介系统平台:Windows xp数据库服务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08二.需求分析2.1 功能需求这次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使用户能够方便的对课程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以及班级信息进行管理。
本系统对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所开放的功能是不同的,最高级用户的权限是“管理员”,它能使用系统的所有功能,另一种用户的权限是“用户”,它只能使用系统的部分功能。
不同权限的用户能使用的功能如下:用户管理:此项功能只能由管理员使用修改密码:管理员和用户都能使用信息管理:包含了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班级管理四个模块,只能由管理员使用,用户不能使用。
学生资料查询:只能由管理员使用,用户不能使用教师资料查询:只能由管理员使用,用户不能使用2.2 模块划分本系统并不复杂,模块划分也比较清楚。
Moodle 这个词本是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 vironment(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同时Moodle 又是一个动词,用来描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可以引导学习者不断的洞察和创造的过程。
正因为如此,这个系统不仅应用于Moodle 的开发,还应用于学生或教师对在线课程的学习或教学中,可以帮助教育者建立有效的在线学习社区一、Moodle是什么Moodle是澳大利亚教师 Martin Dougiamas 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目前在各国已广泛应用。
Moodle 这个词是 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 ,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缩写。
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 Internet 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
Moodle 平台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即教育者(老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
Moodle 平台界面简单、精巧。
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界面,增减内容。
课程列表显示了服务器上每门课程的描述,包括是否允许访客使用,访问者可以对课程进行分类和搜索,按自己的需要学习课程。
[1] Moodle 平台还具有兼容和易用性。
可以几乎在任何支持 PHP 的平台上安装,安装过程简单。
只需要一个数据库(并且可以共享)。
它具有全面的数据库抽象层,几乎支持所有的主流数据库(除了初始表定义)。
利用Moodle ,现今主要的媒体文件都可以进行传送,这使可以利用的资源极大丰富。
在对媒体资源进行编辑时,利用的是用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器,这使得使用者无需经过专业培训,就能掌握 Moodle 的基本操作与编辑。
Moodle 注重全面的安全性,所有的表单都被检查,数据都被校验, cookie 是被加密的。
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系统1. 简介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系统是一款为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提供支持的管理系统。
该系统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高效地管理和组织课程设计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2. 功能概述2.1 学生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功能。
教师可以通过该功能对学生信息进行维护和管理。
•学生成绩管理:教师可以录入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并进行成绩的查询、修改和统计。
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自己的成绩。
2.2 课程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包括课程基本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功能。
教师可以通过该功能对课程信息进行维护和管理。
•课程安排管理:教师可以设置每学期的课程设计安排,包括上课时间、地点等信息。
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自己所选课程的安排。
2.3 选课管理•选课功能:学生可以通过系统进行课程的选修。
教师可以查看选课学生的名单。
2.4 课程设计管理•课程设计题目管理:包括针对不同课程的课程设计题目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功能。
教师可以通过该功能对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管理。
•课程设计提交管理: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提交自己的课程设计报告。
教师可以审核和评分。
2.5 消息通知管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消息通知功能:包括系统通知、教师给学生的个人消息、学生给教师的个人消息。
通过该功能,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沟通。
3. 系统设计3.1 数据库设计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数据,主要包括以下表格:•学生表:存储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等字段。
•课程表:存储课程的基本信息,包括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教师等字段。
•成绩表:存储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包括学号、课程编号、成绩等字段。
•选课表:存储学生的选课信息,包括学号、课程编号等字段。
•课程设计题目表:存储课程设计的题目信息,包括课程编号、题目、描述等字段。
•课程设计报告表:存储学生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学号、课程编号、报告文件等字段。
高校课程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目录1、确定系统的目标和范围 (2)1.1、开发背景 (2)1.2、目的和意义 (2)1.3、范围 (2)2、需求获取、建立系统的功能视图 (2)2.1、确定课程系统在高校各系统中的位置 (2)2.2、识别和定义系统角色 (3)2.3、分析角色和系统的交互过程、识别系统用例 (3)2.4、建立系统用例图 (4)2.5、对每个用例进行简要分析 (4)2.6、主要用例的详细描述 (5)3、发现对象和类,建立类图 (7)3.1、发现对象类 (8)3.2、定义类属性和服务 (8)3.3、定义对象类间的关系 (8)3.4、系统进一步设计 (9)4、建立系统动态模型视图 (10)4.1、建立各对象时序图………………………………104.2、建立各对象的状态图……………………………125、进行用户界面设计模拟用户进入系统后的操作 (14)1、确定系统的目标和范围1.1开发背景随着高校规模逐渐扩大,学生数量增多,人为课程管理任务繁重,工作繁多。
课程管理系统成为学生以及老师和学校必备的系统,主要完成教师发布课程、上传成绩,学生选课、查看成绩以及生成课表的全过程。
1.2目的和意义因为高校学生人数过多,手动操作各项数据和管理极易出错,为了提高办公效率,节省人力,加快高校信息化发展速度,需要开发课程管理系统,已达到协同高效办公的目的。
1.3范围课程管理系统主要为教务处服务,管理课程、学生、教师及教室之间的关系,并起到统计学生成绩,分发课表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系统得到需要的课程信息,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得到需要的学生信息以及查看课程安排等。
教务处可以从系统中得到全院成绩单,并可以查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情况、以及各教室的占用情况得以安排教师的意外借出等工作。
2、需求获取、建立系统的功能视图2.1确定课程系统在高校各系统中的位置由于高校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想要建立课程信息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相互协调,所以首先就要明确课程管理系统在高校系统中的地位,经过大概的分析可以得出高校信息系统应该有以下几个部分:基本信息录入、课程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务管理、信息发布、系统管理等系统,而课程管理系统依赖于信息录入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及教务管理等系统。
对于发杂系统进行细化为如图简单模型:由图可知课程管理系统是高效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且依赖于其他子系统。
2.2识别和定义系统角色通过对系统范围的分析可知,教务处管理员、学生和教师是系统的角色。
课程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多用户的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必须设立系统管理员角色来负责日常的数据维护和用户管理工作。
课程管理系统与学生管理系统、教师管理系统、有着密切关系,他要从学生管理处获得学生信息,从教师管理处得到教师信息。
并需借助信息录入系统得到选课记录,以及方案成绩,并为教务管理系统提供学生成绩等信息。
因此课程管理系统应包括课程管理员、学生、教师、系统管理员。
2.3分析角色和系统的交互过程、识别系统用例通过对四种角色使用系统的目的和方式,以及他们与系统交互过程的认真分析,发现各个角色在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借助系统要完成的功能。
得到每个角色需要借助系统所要完成的功能概述如下,其中每一项功能都是一个用例。
(1)学生。
通过课程管理系统选课、查询课表、查看成绩、评教。
(2)教师。
通过课程管理系统发布课程信息、查看学生成绩、录入成绩、查看确定的课程信息。
(3)课程管理员。
教务处日常课程管理工作,进行信息维护,以及信息发布工作。
(4)系统管理员。
主要负责系统用户管理和数据管理。
进行数据的备份恢复等操作。
2.4建立系统用例图分析角色交互过程、得到课程管理系统包含的用例有:课程信息维护、课成发布与选课、成绩录入与查询、评教、系统公告。
有以上用例可以做出用例图如下:课程管理系统用例图2.5对每个用例进行简要分析分析系统角色与系统进行交互的详细过程。
对每一个用例进行的分析结果如下。
用例名:课程发布与选课用例目标:获得教师输入的课程信息,查询教室安排情况,安排相应教室,将安排好的课程信息输出到选课界面,学生进入选课界面,选取自己要学的课程,将学生信息录入课程已选学生中,并将该课程信息加入学生课表。
储存课程信息,其中包括发布课程的教室信息、选取课程的学生信息以及教师信息。
用例名:成绩录入与查询用例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相应课程的成绩,将成绩录入,将相应成绩保存到相应学生的成绩单中,学生通过用例查询相应科目的成绩。
课程管理员同样可以通过该用例查看全专业乃至全学院的各科成绩,以便汇总成绩单。
用例名:评教用例目标:学生根据教师一学期教学情况,对教师进行评价,将评价信息录入,系统将某一教师的所有评价进行汇总,然后提供给课程管理员查看,课程管理员可以查看任意教师的相应评价信息。
用例名:系统公告用例目标:课程管理员发布关于课程的相关公告到主界面,提醒使用者即将要做的相关工作。
例如选课信息等。
用例名:课程信息维护用例目标:课程管理员对课程信息的相关性,及临时调整等进行相关维护。
系统管理员对课程信息内相关内容进行及时备份以及数据级维护。
2.6主要用例的详细描述(1)发布课程用例的用例详细描述:(2)选择可成用例的用例详细描述:(3)评教用例的详细用例描述:3、发现对象和类,建立类图通过建立用例图,形成了对课程管理系统功能性需求清晰、准确的定义和描述。
接下来便可以建立系统静态模型视图。
3.1发现对象类仔细分析系统问题,和系统功能,完成从事物到对象的抽象,最后将对象抽象成类。
对于课程管理系统,我们可以抽象出以下对象类:(1)学生。
学生是是一个主要录入输出点,要模拟其信息查询,录入等过程。
(2)教师。
教师是一个主要录入输出点,要模拟其录入查询过程。
(3)课程。
课程是课程管理系统的主要对象,储存得到的相应的学生以及教师和教室信息。
并储存相应学生得到的课程成绩。
以及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信息。
(4)课程管理人员。
管理临时调整的课程。
补课、调课等。
3.2定义类属性和服务将与系统有关的事物的静态特征抽象程磊的属性,将事物的行为抽像成服务的过程。
并保持事物的特征,完善系统的功能。
(1)学生。
其主要属性包括学号、姓名、专业、班级、身份证号。
主要服务包括选课、评教、查询成绩、查询课程信息。
(2)教师。
其主要属性包括教师号、姓名、身份证号。
主要服务包括发布课程、填写成绩、查询成绩、查看课程信息。
(3)课程。
其主要属性包括课程号、课程名、任课教师号、所选学生学号、所选学生成绩、所选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教信息。
所包含服务主要包括生成新课程、录入任课教师信息、录入选课的学生信息、录入学生成绩、录入评教信息。
(4)课程管理员。
其主要属性包括员工号、姓名。
主要服务包括增加课程信息、修改课程信息、查询评教信息、查询课程成绩单。
3.3定义对象类间的关系已上定义的四个类中,学生、教师、课程管理员与课程的关系都是关联关系。
为了简化类图,省略了一些不重要的类。
其中学生是可以扩展的、其中有留级学生、重修学生等。
并且教师也要包括代理教师。
而课程则将临时课程、补课课程等放在了一起,为了简化类图。
甚至将学生成绩、评教信息、都整合到了一起,但是这些内容都是可以自成一类的、为了简洁明了,将他们都放在了一起,类图更清晰的表现出了全部功能。
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可以在实际建立数据库及系统时对其进行完善和补充。
得到的简单的类图如下:课程管理系统类图3.4系统进一步设计对于系统的进一步设计,仍需进行大量工作,主要有对于用例和类分析完毕后要进行的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设计涉及很多方面例如,课程信息数据库、学生信息数据库、课程管理员数据库、教师信息数据库。
对于不同的类型都要设计不同的数据表且每个数据表之间都要有相应的关系,即主键等之间的关系。
对于数据库的设计需要进行各类数据之间关系的划分。
在这里用领域类图描述。
领域类图如下:课程管理系统领域模型类图可以根据所画的领域类图分析进而设计出相应的数据库。
4、建立系统动态模型视图根据系统的功能视图和静态视图,建立相应的动态视图。
动态视图模型包括以下内容:4.1建立各对象时序图:描述执行所有用例功能对象的交互过程。
并用时序图模型来执行每个用例的功能。
模拟其交互过程。
以检查对象类以及服务是否完整。
(1)学生。
对于学生对象针对课程对像的时序图,学生进入系统首先进入系统,进行登录操作,认证账号和密码,之后可入课程界面,进行选择所需功能,针对选课功能,进入选课功能后,可以查看数据库中,教师发放的课程信息,然后方便的进行选择删除操作。
操作进行完之后保存操作信息,将信息入库,之后注销登陆,返回主页。
具体时序图如下:学生时序图(2)教师。
对于学生对象针对课程对象的时序图,教师进入系统首先进入系统,进行登陆操作,认证账号和密码,之后可进入课程界面,进行所需功能,针对填写成绩功能,系统从数据库中从该教师发布的全部课程中找到对应学生的课程信息进行成绩录入,录入结束后,注销登陆,返回主页。
具体时序图如下:教师时序图(3)课程管理员。
对于课程管理员对课程对象的时序图,教师进入系统首先进入系统,进行登陆操作,认证账号和密码,之后可进入课程界面,进行所需功能,针对课程修改功能,调出相应课程信息,然后进行相应修改。
然后注销,返回主页。
具体时序图如下:课程管理员时序图4.2建立各对象的状态图:描述对象类的状态以及其状态转移。
有些对象的动态行为是受其状态制约的。
因此,对于有明确状态且行为方式受到状态影响的对象类,指出其生命周期中的状态以及其状态的转移方式,并建立状态图图加以描述。
(1)学生。
根据学生对象的时序图,需指出其生命周期中的状态以及其状态的转移方式,建立如下学生的状态图:学生状态图(2)教师。
根据教师对象的时序图,需指出其生命周期中的状态以及其状态的转移方式,建立如下教师的状态图:教师状态图(3)课程管理员。
根据课程管理员对象的时序图,需指出其生命周期中的状态以及其状态的转移方式,建立如下教师的状态图:课程管理员状态图5、进行用户界面设计模拟用户进入系统后的操作。
由于条件不足,并没有新建用户界面,且使用学校的教务系统进行模拟学生查看课程的全过程,及展示相关界面的内容,详细步骤与时序图近似。
这里只进行对于学生查看课表的具体过程的模拟描述,同过对过程的分析可惜更详细了解系统的具体功能和实现方案。
第一步、进入主页面第二步、进入登录界面第三步、验证账号密码后登陆,进入课程管理内部第四步、进入查看课程页面第五步、查看结束后注销返回登陆界面大概步骤就是模拟的这样。
系统需要拥有全部过程的全部功能,具体功能的代码级的实施暂不考虑。
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过程到此基本结束。
(附:全篇纯手打,图也是一笔一笔画的,除了最后一部分的截图。
通篇从未模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