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二年级上册《18 古诗二首之夜宿山寺》优课教案-创意教学设计word版 (2)(2019最新统编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128.5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例《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备课时间2020年11月12日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是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
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
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身临其境。
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学情分析本诗浅显易懂,读来非常有画面感,加上二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因而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朗诵中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危”、“敢”、“惊”等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诗歌。
3.体会诗歌意境、诗人的感受。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感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
1. 出示李白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李白简介)2.同学们,你们读过他写的诗吗?谁来朗诵给大家听听。
3.他写过庐山、写过天门山、写过敬亭山,还写过我们安庆的长风沙,他是一个爱旅行的人,这一天啊,李白又来到一座大山前,这是一座高高的山,山上有一座寺庙,爬了好半天才到山顶,于是他就住在山上的寺庙里,晚上闲来无事,又写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夜宿山寺》,板书课题。
咦,这是什么意思呢?看看我们班谁最懂李白。
(夜晚住宿在山上的寺庙里),说得非常好,你是第一个懂李白的孩子。
我好想代表李白给你点个赞!在这里,“宿”就是——住宿、投宿的意思。
“宿”你们认识它了吗?怎样才能记住这给字呢?“寺”是寺庙的意思,你们又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呢?二、初读感知,扫除字词障碍。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
2.出示生字卡片,学习生字。
3.玩个摘苹果的游戏,这里有棵苹果树,这些苹果宝宝你们能喊出它的名字,它们就会落下来。
4.认识了这么多的字,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
三、感悟诗意,体会山寺之高。
1.读完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这座山寺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读出诗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一、教学内容我选择了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中的《夜宿山寺》作为教学内容。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在山寺住宿时的心情和周围环境,通过诗中的意象,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这首古诗,我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能够正确朗读诗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朗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会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括诗文的动画演示和图片。
2. 诗文复印件,供学生朗读和笔记。
3. 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以夜晚的图片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夜晚的景象,然后引入诗文。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语气。
我会在一旁指导,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3. 解释:我会逐句解释诗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4. 分析:我会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5. 练习: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和诗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学生背诵《夜宿山寺》,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作业答案:诗句描绘了作者夜晚在山寺住宿时,看到高楼上的星星,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自己的渺小,因此不敢高声言语,怕惊扰了天上的仙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教学的效果,看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朗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以及是否能够运用生字词。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比如找其他关于夜晚的诗文进行阅读和欣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文内容的理解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古诗的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生字。
2、想像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之高。
3、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
课前准备:多媒体讲件。
教学过程:一、交流作者,读懂课题。
1、全班交流,知道李白的哪些诗。
2、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1)读准平舌音“宿、寺”。
(2)理解“宿”的意思——住。
(3)识记“寺”字。
(4)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读,相互正音,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推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师生配合,读出五言诗的节奏——一般前两个字后面停顿一下。
5、自读古诗,想像画面。
三、学习古诗,体会诗境(一)学习第一、二句。
1、随文识字“危”。
知道“危”的本义是人在山巅或高崖,从而理解诗中“危”的意思是“高”,“危楼”即“高楼”。
2、同桌合作交流,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楼之高。
(1)高百尺。
这是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
结合李白其他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理解并指导朗读。
(2)摘星辰①学习“辰”字,知道带有“辰”字部件的字,大多带有en的韵母,如“辰、振”等字。
②想象说话:看着满天一闪一闪的星星近在眼前,你会想到什么呢?③指导朗读,想象摘星辰时的动作,加动作读诗句。
④小结: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辰,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却形象地表现出了楼之高。
多么奇特的想象啊!(二)学习第三、四句。
1、教师引导:“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李白本该高声吟诵一番,可是他却……”教师出示第三、四句,学习生字“恐”“惊”,读准后鼻音,理解字义后说说诗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
李白是个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中住着许多神仙,。
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怎么读才不会惊扰他们呢?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1、回顾小结: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眼中所见,借助大胆想像,把一座高百尺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重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3.能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高耸入云的特点。
(难点)教学重难点1.学习生字词,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意思,根据古诗的内容展开想象,并把想象的画面表达清楚。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1.(出示李白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吗?2.师:同学们,你们读过他写的诗吗?谁来朗诵给大家听听?(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首诗《夜宿山寺》。
3.(再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作者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写的诗。
)想象一下,白天人们到庙里参拜、进香,十分热闹,晚上的寺庙呢?(安静)我们应该怎么读?(轻柔、缓慢)(再读课题)二、初读古诗1.师:听老师读一遍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
(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再读古诗,圈出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师: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好吗?老师读前两个字,同学们读后面三个字。
(师生共读)5.自己练读,然后齐读,最后指名读。
三、品读古诗1.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生自由交流山寺给自己的感觉。
)2.学习第1句“危楼高百尺”。
(1)齐读第1句,教师指导“危”字写法,并用“危”组词。
(2)提问:①(看图)图中是一座什么样的楼?(很高)②从哪儿能看出它很高?(楼周围云雾缭绕,直冲云霄;楼上的人显得很小。
)(板书:楼高)(3)齐读“危楼高百尺”,体会这句诗还从哪里表现了楼很高。
(高百尺)(4)师解读“高百尺”。
3.学习第2句“手可摘星辰”。
(1)读一读,说说你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的。
(轻松、高兴)为什么感觉轻松?(因为一伸手好像就可以把星星摘下来,说明楼太高了,离天很近。
)(2)再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两句诗。
(齐读、指名读)4.学习第3、4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存有感情地朗诵,诵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1.自学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存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够打声腰一首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自学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下的诗。
出具课题:夜宿山寺二、初读感知1.教导师范念全诗,学生特别注意听到不重新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利用拼音初读全诗,圈长大字,多念几遍。
三、检查生字拼字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王莎莎拼字,“开火车”念,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换成拼音,小组检查拼字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王莎莎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3.王莎莎朗诵全诗。
五、利用插画,介绍诗意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东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可以存有什么感觉?相机出具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诵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2)学生伯粉;(3)王莎莎念;(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民主自由读后两行诗;(2)王莎莎配乐念;(3)教师配乐范读;(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存有感情地朗诵全诗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下过哪些诗,打听一打听,...。
18古诗两首――敕勒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
18、古诗二首教案教材分析课文由两首古诗构成。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学习目标1.会认“宿、寺”等15个生字,会写“危、敢”等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重点难点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题目是《静夜思》,你们还会背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出示李白图片,介绍李白生平:李白,字太白,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写了很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他的诗充满想象力,充满了豪迈之情。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夜宿山寺》。
二、自读标注,识记生字。
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二首,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同时提醒通假字的读法:“见”同“现”。
3、开火车读生字“宿、寺、危、辰、恐、惊、似、庐、笼、盖、苍、茫”,老师正音。
三、创设情境,理解诗题李白喜欢游览名山大川。
有一天,他来到一座风景秀丽的大山。
这座山太高了,等他爬到了山顶,天已经黑了。
(板书:山)这么晚了,住在哪呢?正在为难,他发现不远处有一座寺庙。
(板书:寺)他就住在这山顶的寺庙里。
(板书:夜宿)李白非常高兴,他站在寺庙的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吟出一首诗,诗题就是《夜宿山寺》。
谁来说一下“夜宿山寺”的意思。
四、朗读古诗,尝试背诵(1)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2)师指导朗读。
①读正确,读流利,声音响亮。
②读好韵脚。
二四两句最后一个字分别是“辰、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8 古诗二首公开课教案18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逐行朗读,思考每个字的意思,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对诗意的理解和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研究古诗的兴趣。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中确定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的简笔画。
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和释义。
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
2.让学生观察板画和插图,然后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师选择“高”这个词,并板书。
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___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下面的方法,让学生自学这首诗: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逐行朗读);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想象诗的意境)。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1.教师让学生逐行研究,找出哪些字表达了“高”,哪些景象说明了“高”。
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了“高”和“百尺”。
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让学生查字典解释“危”字的含义。
教师告诉学生,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想象后,说出了“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2.教师让学生齐读第一行“危楼高百尺”,要求学生读出楼的高。
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反复练朗读。
教师告诉学生,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就能够读出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想象力。
教师出示“星辰”卡片并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伸手摘星辰的场景。
学生们根据诗意做出手势,想象诗人身体的姿态,并朗读诗句。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可”字的重音,以表达出轻松自如地摘星辰的感觉。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学设计课题:《夜宿山寺》李白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内容,初步体会诗中所传达的意境。
3、感受学习古诗和自由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受学习古诗的趣味。
教学难点: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导入设计意图:1、规范课堂纪律。
2、从身边事物着手自然结合教学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3、藏头诗自我介绍。
课堂内容1、表扬坐姿端正、分组、课堂规则。
“哇,我发现有一位同学坐姿非常端正,他的手叠加放在桌子上,腿也并拢放好了。
…嗯,现在表扬所有同学眼睛都看着我了,嗯?那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看看后面的诗,猜猜我是谁?”PPT出示:胡儿弄马忙,雨过青草香。
晨曦投影长,从师去何方?孩子自由读诗,教师讲解大意。
揭晓答案,“原来是首藏头诗,有我的名字和职业。
同学们可以叫我胡老师。
我最喜欢的是广州的一座塔,它是全中国最高的一座电视塔,可是我忘了叫什么名字?什么塔呢?有没有人知道?请举手告诉我。
”3、出示小蛮腰图片(适当普及小蛮腰的文学相关知识)。
教师:“对,就是小蛮腰,因为它的造型婀娜多姿,腰线优美,所以被称为小蛮腰。
小蛮腰这一说法有两来源,第一个是源自于“楚王好细腰”还有一种说法是著名诗人白居易作诗夸赞女子的美,怎样算美呢?“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不过广州塔还是以高闻名。
4、教师:“那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时候有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可没有这么高的小蛮腰,想要高,建筑要建在什么地方才显高,想想拔地而起,什么是最高的?”举手说。
5、简单介绍诗人、古诗背景。
教师:“嗯,有同学说建在山上最高,那我们一起去去看看古人是怎么描写高山上的建筑的。
出示PPT,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李白的名字,回忆朝代,请同学背诵李白经典著作《静夜思》,那这位伟大的诗人是怎么描写高山上的危楼呢?三、诵读、理解古诗设计意图:1、多样式阅读。
2、感知节奏型。
3、在阅读引导中逐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内容1、看图,解析题意。
夜宿山寺
教材解读: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的笔调、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前两句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入云霄。
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诗中配有相应的插图,画的是夜晚诗人站在山顶寺院高楼上的情景,可以让学生观察山寺之高耸,感受夜间环境之清幽。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危”等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
4.揣摩古诗的意境,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诗人的感受。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读懂课题
1.出示李白图像,简介诗仙李白,请学生背背李白的名句。
2.由李白的诗引出本单元学习重点:学会想象。
3.出示课题《夜宿山寺》:(1)读准平舌音“宿、寺”;(2)理解“宿”的意思——住;(3)识记“寺”字;(4)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练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读,相互正音,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3.推荐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4.师生配合,读出五言诗的节奏——一般前两个字后面停顿一下。
5.自读古诗,想象画面。
三、品读古诗,揣摩诗境(一)学习一、两句
1.随文识字“危”。
通过观察“危”的籀文字形,知道“危”的本义是人在山巅或高崖,从而理解诗中“危”的意思是“高”,“危楼”即“高楼”。
2.同桌合作交流,诗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楼之高。
(1)高百尺。
了解3尺是1米,百尺相当于33米,差不多就是11层楼高。
这是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
结合李白其它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理解并指导朗读。
(2)摘星辰。
①学习“辰”字,知道带有“辰”字部件的字,大多带有en的韵母,如“晨、宸、桭、振”。
②想象说话:看着满天一闪一闪的星星近在眼③指导朗读,想象摘星辰时的动作,加动作读诗句。
④小结: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辰,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却形象地表现出了楼之高。
多么奇特的想象啊!(二)学习三、四句
1.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李白本该高声吟诵一番,可是他却——出示三四句,学习生字“恐”“惊”,读准后鼻音,理解字义后说说诗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
李白是个很浪漫、很浪漫的诗人,他向往寻仙问道的生活,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中住着许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怎么读才不会惊扰到他们呢?
3.出示天宫图片,想象创编:不敢高声语,恐惊嫦娥舞(玉兔眠、月中仙……)四、诵读古诗,体会诗韵1.回顾小结: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眼中所见,借助大胆想象,把一座高百尺的宏伟建筑展现在了我们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摘星辰、不敢语、惊天人,这些奇妙的想法让这首诗变得情趣盎然。
2.配乐朗诵,风采展示。
3.借助板书,背诵古诗。
4.播放吟诵录音,试着跟唱。
5.欣赏古诗书法作品,齐背古诗。
五、指导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