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 格式:docx
- 大小:27.46 KB
- 文档页数:2
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实施瑞芬太尼手术麻醉干预后,患者不良反应控制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共4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瑞芬太尼手术麻醉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丙泊酚手术麻醉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3例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控制情况。
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不良反应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对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实施瑞芬太尼手术麻醉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控制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瑞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临床效果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300万人次人流手术,手术量居世界第一。
统计数字来自公立医院,不算私立医院、小诊所等情况,实际数量更多。
人工流产是终止妊娠常用手术方法,其中负压吸引术最常应用于妊娠10周内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其原理是利用负压吸引将妊娠物从宫腔吸出。
在术前必要的准备后,经适当扩开宫颈管,吸管连接在负压吸引器后,将吸管送入宫腔,给予负压吸引1-2圈,再予刮匙搔刮宫底及两侧角部检查是否吸净,必要时再次予吸管低负压吸宫腔一圈。
无痛人流就是在人流的基础上,加上麻醉干预,让患者在人流过程中,减少疼痛。
我院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46例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共46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瑞芬太尼手术麻醉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研究组2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6.83±1.37)岁;给予丙泊酚手术麻醉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参照组2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7.84±1.37)岁;对比两组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不良反应控制情况。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138例进行无痛人流的女性患者,随机分成a、b、c组,每组46例。
a、b、c组术中分别给予丙泊酚联合0.5、1.0、1.5 μg/kg瑞芬太尼。
观察三组麻醉效果。
结果三组患者麻醉效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丙泊酚用量(1.59±0.64)mg/kg高于b组(1.28±0.75)mg/kg、c组(1.19±0.53)mg/kg,意识恢复时间(3.72±0.84)min、离院时间(22.44±2.47)min长于b组的(2.75±0.63)min和(19.02±2.15)min、c组的(2.64±0.71)min和(18.71±1.4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不同剂量;瑞芬太尼;丙泊酚doi:10.14163/ki.11-5547/r.2016.19.163无痛人流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流方式,目前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
临床一般在无痛人流术中选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镇痛,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前临床对于瑞芬太尼的剂量存在争议[1]。
为分析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将来本院进行无痛人流的女性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来本院进行无痛人流的女性138例,随机将其分成a组、b组、c组,每组46例。
a组年龄19~36岁,平均年龄(28.3±6.4)岁。
b组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7.5±6.1)岁。
c组年龄19~37岁,平均年龄(27.9±6.8)岁。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麻醉方法三组术中均采用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18)联合瑞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21)治疗。
不同剂量的芬太尼、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比较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芬太尼配伍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早期妊娠需要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120例,随机分成A、B、C、D四组,每组30例,A、B组分别首注芬太尼1.0ug/kg和芬太尼1.4ug/kg,两组首注后均以芬太尼0.1ug?kg-1?min-1泵注维持。
C、D 组分别首注瑞芬太尼 1.0ug/kg和0.75ug/kg,后均以瑞芬0.1 ug?kg-1?min-1泵注维持。
四组首注后均静注异丙酚1mg/kg,观察血压、心率、SPO2、镇痛镇静效果、体动反应、苏醒时间。
结果 B、C组体动少,手术效果好。
A组术中燥动机率明显多,使用瑞芬太尼的C、D两组均会出现呼吸抑制,且随瑞芬太尼用量的增加呼吸抑制时间明显延长,最长4分钟。
结论通过以上观察,个人认为瑞芬太尼配用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效果好,但呼吸抑制发生率较高,需配备齐全复苏抢救设备,增加麻醉及手术人员的紧张感,相反芬太尼1.4ug/kg,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呼吸抑制少,效果好,更适用于门诊无痛人流。
【关键词】芬太尼瑞芬太尼无痛人流效果及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014-0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舒适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越来越广泛地用于门诊无痛人流,两种药物与异丙酚合用,均满足门诊手术时间短,苏醒快的要求。
其安全性也是我们关注的要点。
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并比较两种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及瑞芬太尼配合异丙酚用于门诊无痛人流的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门诊要求进行无痛人流ASA分级Ⅰ~Ⅱ级的早孕妇女120例,年龄17~38岁,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例,A组(芬太尼1.0ug/kg+异丙酚1.0mg/kg),B组(芬太尼1.4ug/kg+异丙酚1.0mg/kg),C组(瑞芬太尼1.0ug/kg+异丙酚1.0mg/kg),D组(瑞芬太尼0.75ug/kg+异丙酚1.0mg/kg)。
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剂量探讨摘要】目的对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麻醉效果进行系统的观察以评价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需行人流术女性患者75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药业生产)0.05ug/kg/min组、瑞芬太尼0.1ug/kg/min组、瑞芬太尼0.15ug/kg/min组共三组,每组25例,观察麻醉和手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体动、呼吸抑制和术后腹痛情况等。
结果术中瑞芬太尼0.1ug/kg/min组丙泊酚的总用量、术后恢复时间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呼吸抑制发生率瑞芬太尼0.1ug/kg/min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P<0.05);三组体动发生情况及术后腹痛的发生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从手术安全及术后恢复的角度而言,瑞芬太尼0.1ug/kg/min作为输注的剂量较为合适。
【关键词】瑞芬太尼无痛人流剂量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短效麻醉镇痛药,具备安全、有效、作用时间短、麻醉恢复迅速等特点,适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的麻醉,但因其具有呼吸抑制等缺点,在无气管插管或喉罩应用的情况下,使用剂量不能过大。
本次研究选用了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进行无痛人流术的麻醉,对术中麻醉效果进行了系统观察,了解其镇静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2010年绥化市中医院医院产科门诊行无痛人流的女性患者75例,年龄19~29岁,平均(23.01±3.21)岁,体重45~58 kg,平均(51.10±4.52)kg,因妊娠10周内患者自愿采用无痛人流术。
术前禁食8 h、禁饮4 h。
ASAⅠ级,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瑞芬太尼0.05ug/kg/min组、瑞芬太尼0.1ug/kg/min组、瑞芬太尼0.15ug/kg/min 组,每组25例患者,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评价发表时间:2016-09-29T15:26:19.40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5期作者:曹冬梅杨开艳[导读] 人工流产手术,一般多应用于终止意外妊娠中。
传统手术易于发生吸宫刺激,进而使得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感[1]。
(陕西省靖边县中医医院麻醉科陕西榆林 718500)【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96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
观察组通过1.5μg/kg的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通过0.5μg/kg的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
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清醒时间、镇痛效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6%,组间比较,P>0.05。
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经1.5μg/kg瑞芬太尼麻醉,麻醉效果较好,且术后清醒时间较早,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关键词】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111-02人工流产手术,一般多应用于终止意外妊娠中。
传统手术易于发生吸宫刺激,进而使得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感[1]。
当前,临床方面多通过瑞芬太尼实行麻醉,这种药物能够实现较好的麻醉效果。
为此,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提供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评价不同剂量麻醉药物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96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
观察组年龄范围22~38岁,平均(30.6±3.3)岁;孕周范围8~12w,平均(10.2±0.4)w。
对照组年龄范围24~40岁,平均(32.2±3.5)岁;孕周范围6~10w,平均(8.6±0.7)w。
丙泊酚分别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对比研究摘要目的:对丙泊酚分别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对比研究的分析和比较。
方法:选择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19例需行人流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的麻醉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方式。
对两组患者术中的呼吸抑制发生次数、术后清醒时间等麻醉效果及腹痛情况等的安全性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腹痛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呼吸抑制发生次数比常规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较好,但术中易发生呼吸抑制,需密切监测呼吸系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瑞芬太尼;无痛人流术丙泊酚是短效作用的麻醉药物,在人体内消除较快,所以术后苏醒较迅速且完全,特别适合于短小手术操作的单次注射以及麻醉诱导。
近些年来,意外怀孕的人数逐年增加,临床上已将丙泊酚静脉麻醉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上,由于丙泊酚基本没有镇痛作用,导致术中镇痛不完善而出现患者躁动,进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所以人流手术还需要复合阿片类药物[1]。
本实验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9例需行人流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丙泊酚分别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对比研究进行分析和比较,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9例需行人流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有60例患者,常规组有59例患者。
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的年龄介于25~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12±5.45)岁;常规组59例患者的年龄介于23~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8±5.29)岁。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妊娠且需要行人流手术的患者;②年龄介于20~40岁的患者。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效果评估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12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瑞芬太尼1.5 μg/kg加丙泊酚1.5 mg/kg,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0.5 μg/kg 加丙泊酚1.5 mg/kg,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术中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手术情况、镇痛效果都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差异(P <0.05),不良发应发生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使用高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没有增加。
标签:瑞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终止意外妊娠多采用人工流产术,和传统流产术相比,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无疼痛感,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上的首选治疗手段[1]。
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上,临床常用丙泊酚,该药品麻醉效果好,但镇痛效果不理想,因此,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用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112例,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为18~35岁,平均为(24.36±2.56)岁,孕周6~10 w,平均为(8.69±2.23)w,对照组患者年龄为18~37岁,平均为(25.12±2.38)岁,孕周7~10 w,平均为(8.64±2.53)w。
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禁食禁水6 h,手术开始前监测患者血压、脉搏等基本指标。
麻醉时实验组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和瑞芬太尼1.5 μg/kg,对照组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和瑞芬太尼0.5 μg/kg,观察患者反应,睫毛反射完全消失则表明麻醉完成,此时开始手术,如患者手足仍有活动,则继续滴注丙泊酚,如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则辅助呼吸[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 年第 5 卷第 45 期2018 Vol.5 No.45164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对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女性实施麻醉的效果对比观察王丽红(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铁路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应用在女性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51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剂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子,A、B、C三组各17例,A组应用剂量为0.5μg/kg,B组应用剂量为1.0μg/kg,C组应用剂量为1.5μg/kg,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A组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与C组,A、C两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A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为0,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A组手术中出血量(25.9±9.3 ml)显著高于B组与C组,住院时间与丙泊酚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1.0μg/kg剂量的瑞芬太尼应用在女性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瑞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麻醉;女性【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5.164.0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51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女性患者,分析其应用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后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51例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女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麻醉剂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子,A、B、C三组各17例,A组女性年龄范围为21-35岁,平均年龄(27.52±2.06)岁,B组女性年龄范围为22-36岁,平均年龄(28.13±2.38)岁,C组女性年龄范围为21-37岁,平均年龄(27.68±2.19)岁,对比分析三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呈现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对比。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雷剑;许宏亮【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21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3组分别用瑞芬太尼的量为0.5μg/kg、1.0μg/kg、1.5μg/kg.观察并记录3组麻醉前、术中、手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出血量、负压吸宫术的出血量、清醒时间、出院时间、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3组麻醉剂量均可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低剂量组有2例效果不良,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有1例镇痛效果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出现15例呼吸抑制,较其他两组容易发生低氧症状(21.43 %) (P<0.05).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出血量、意识恢复时间、出院时间均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剂量为1.0μg/kg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镇痛效果显著,丙泊酚用量、术中出血量、清醒时间、出院时间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年(卷),期】2016(024)011【总页数】3页(P760-762)【关键词】瑞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作者】雷剑;许宏亮【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麻醉科,北京,102618;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麻醉科,北京,102618【正文语种】中文人工流产术是终止早期妊娠的常用方法,但是传统的人工流产多在非麻醉状态下进行,给受术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无痛人工流产不仅可以使妇女处于清醒、镇静状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与操作,同时可避免传统人工流产所致的疼痛,提高了妇女的依从性[1]。
人工流产手术时间短,多在门诊进行,所以简单、安全、高效的麻醉方法可以满足手术的需要。
小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咸云淑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探讨安全、有效、合理的麻醉方法。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人工流产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为对照组,B组、C组为实验组,三组之间体重、身高及ASA分级无明显组间差异。
所有病例术前均禁食禁水4小时,不给予术前用药。
A组单次诱导静注异丙酚2㎎/㎏,B组单次诱导静注瑞芬太尼0.2㎎/㎏和异丙酚2㎎/㎏,C组单次诱导静注瑞芬太尼0.5㎎/㎏和异丙酚2㎎/㎏。
三组均于手术消毒铺巾后开始诱导,药物于60~90秒缓慢注入,注入顺序为先瑞芬太尼后异丙酚,待患者入睡后开始手术,术中有体动者根据手术进行情况追加异丙酚0.5㎎/㎏。
全部病例术中经面罩给氧(3~4L/min),并备用简易呼吸器,如发生严重呼吸抑制,面罩加压给氧。
观察心电图、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总用量和药物副作用,并按优良差3级进行麻醉效果评定(根据麻醉者的临床经验)。
结果麻醉效果优良者B、C组明显多于A组(P<0.01);手术时间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苏醒时间A组明显长于B、C组(P<0.01),C组长于B组(P>0.05);异丙酚总用量B、C组少于A组(P<0.05),、B组少于C组(P>0.05);A组有2例发生呼吸抑制,B组无,C组有1例,SPO2降至90%~92%,加大氧流量后很快恢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病例对循环抑制轻微。
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既加强镇痛,减少异丙酚用量,又可降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使苏醒迅速、及时,但随瑞芬太尼剂量的加大,对呼吸抑制明显,并使苏醒时间延长。
因此,异丙酚复合0.2㎎/㎏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安全、有效,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79期205·药物与临床·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张晓霞,李思锦(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麻醉科,内蒙古 包头 014030)摘要:目的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评价其麻醉效果。
方法在我院相关科室选择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抽取162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三种不同的用药剂量进行分组麻醉。
结果三种不同的用药方案对患者的麻醉效果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甲组在麻醉过程中使用的丙泊酚的剂量高于乙组、丙组,且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所耗费的时间较乙组、丙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在麻醉时,选用1.0μg/kg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效果显著,且术后患者意识恢复较快,建议临床使用。
关键词:无痛人工流产术;瑞芬太尼;麻醉效果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9.1700 引言人工流产,是意外妊娠或是早孕患者终止妊娠的一种主要方式[1]。
传统的人工流产术过程中,手术操作会对患者造成强烈的疼痛,还有可能引起患者的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并发症状,对患者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
无痛人工流产术[2],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适度的麻醉,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患者的伤害。
为此,本研究旨在验证分析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过程中,应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评价其麻醉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相关科室选择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抽取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0~37岁之间,平均年龄(27.8±6.2)岁。
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54例的甲、乙、丙三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甲组:患者采用丙泊酚(生产厂家: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40079)联合瑞芬太尼(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进行麻醉,其中瑞芬太尼使用剂量为0.5μg/kg。
不同剂量芬太尼在门诊人流术中的安全性考察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不同剂量芬太尼在门诊人流术中的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60例行门诊人流术女性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A、B、C组,每组各20例。
A组给予2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与注射0.25ug/kg芬太尼;B组给予1.5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与注射0.5ug/kg芬太尼;C组给予1.00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与注射1.00ug/kg芬太尼。
在手术过程中,每次逐渐增加35mg。
最后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效果。
结果在丙泊酚总用量方面的对比,A组患者明显多于其它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麻醉前后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组患者呼吸抑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不同剂量芬太尼对呼吸、循环、以及镇痛效果也不相同,无痛人流术中使用芬太尼的合理范围在0.25-0.75μg/kg之间。
【关键词】流产人工二异丙酚芬太尼呼吸循环【中图分类号】R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128-02芬太尼属于一种合成阿片类镇痛药,它具有短时间、强功效、恢复快、无蓄积作用等显著特征,它在门诊短小手术操作中得到全面应用[1]。
为了分析不同剂量芬太尼在门诊人流术中的安全性。
在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期间,对60例行门诊人流术女性患者采取不同剂量的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效果差异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60例行门诊人流术女性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A、B、C组,每组各20例。
所有患者年龄在24~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71±2.34)岁。
体重在42~62kg之间,平均体重为(55.63±9.03)kg。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析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5月进行的无痛人流术治疗的
患者80例,根据术中麻醉剂的用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
中对照组患者采用1.5ug/kg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实验组则采用
1.0ug/kg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各组患者麻醉剂用量、唤醒时间
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的变化。
结果:经不同
的麻醉剂量,患者的临床效果不同,其中实验组患者MAP、HR、R的变化均优于
对照组,且唤醒时间也短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存在较大的差
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无痛人流患者在术中应用
1.0ug/kg的瑞芬太尼镇静效果较好,不仅减少了术中体动,减轻了患者疼痛,患
者清醒时间快,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101-02
无痛人流术主要是指通过手术终止意外妊娠的方法,但在术中给予患者麻醉
止痛,以减轻患者术中疼痛[1]。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上无痛
人流术的开展越来越广泛,其中主要应用瑞芬太尼进行术中麻醉诱导,属于新型
的阿片类镇痛药,镇痛效果好,起效较快,但是该药物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临床用药中要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且要慎重选择用药剂量[2]。
本文主
要就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现将统
计结果做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资料,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的无痛人流术治疗的
患者80例,根据术中麻醉剂的用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其
中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0~32岁,平均年龄(26±2.4)岁,病程1~3d,平均
病程(2±0.2)d,实验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2~34岁,平均年龄(28±2.3)岁,病
程2~4d,平均病程(3±0.5)d,各组患者均排除有消化系统疾病和各种精神障
碍疾病,对比各组间的年龄、病程及病史等一般资料后,其差异不明显(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术前给药,术前6H禁食水,并进行心电监护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建立静脉通道。
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生产企业:江苏
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14)缓慢注射1.5μg/kg,然后在术中
给予患者丙泊酚(生产企业:Fresenius Kabi AB,国药准字J20080023)进行静脉
滴注1.5~2.0mg/kg。
观察组则给予患者注射瑞芬太尼1.0μg/kg,再静脉滴注相同
剂量的丙泊酚,待患者的出现昏睡,意识消失之后,在再进行手术,术中要严密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肢体活动,若出现体动,可以酌情追加丙泊酚[3]。
1.3 观察指标
应用相同麻醉药物的不同剂量后,临床效果不同,观察各小组患者在给药前、麻醉诱导后的MAP、HR、R变化,以及患者唤醒时间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汇总数据的分析处理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分析与处理,以P<0.05时表示数据结果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
意义。
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数据结果对比采用t检验,结果指数中MAP、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以及唤醒的时间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结果
数据的表示。
2.结果
2.1 对比各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在术中给予患者不同的麻醉剂量后,临床效果不同,具体分析内容如表。
2.2 对比各小组患者的唤醒时间
经不同剂量治疗后,患者的唤醒时间各不相同,其中实验组清醒时间(4.8±0.3)min,对
照组(8.2±0.5)min,比较两者间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条件的革新,对于手术的要求不断提高,甚至落实到
手术的每一个环节,例如麻醉、治疗、创伤等。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术中麻醉是关键环节,
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对于术后恢复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4]。
因此,术中
要慎重麻醉药物的选择,同时还要注意麻醉剂量。
随着无痛人流术临床中的广泛开展,传统
的人流术患者需要忍受较大的疼痛,渐渐不被临床应用。
无痛人流术主要是术中进行麻醉镇痛,在临床上麻醉药物主要选择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
瑞芬太尼属于阿片类的镇痛麻醉药物,
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等优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短效麻醉药物,但不同剂量的药物对患
者的安全效果不同。
大剂量的瑞芬太尼麻醉药物应用于镇痛存在一定的缺陷,会抑制患者呼吸、心率减慢以及减低血压,使患者术后清醒时间较长,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合适剂量的
麻醉药物对生命体征的变化影响较小,患者清醒时间短,术后恢复较好。
综上所述,针对无痛人流患者在术中应用1.0ug/kg的瑞芬太尼镇静效果较好,减少了术
中体动,减轻了患者疼痛,患者清醒时间快,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
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兴春. 丙泊酚与不同浓度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
南,2013,13(06):25-27.
[2]石鸿金.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
南,2013,18(35):402-404.
[3]温泉,颜成果.不同剂量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
杂志,2016,25(10):4988-4989.
[4]杜红红,陈敏,黄丽丽.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中国现代
医生,2015,30(24):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