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
- 格式:docx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31
第3章实验探究题精选集训第1节机械运动1.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2)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2.(2017秋•惠山区校级期末)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于实景的缩放比例为1:30,将照片打印出来后,再用刻度尺测量该照片上各位置之间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1)能大致反映该纸锥下落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象是图丙中的。
(2)小明进一步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的影响因素。
他采用如图乙所示两个等大同材质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做成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以此来探究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与锥角的关系,请评价他的探究方案是否科学:(选填“是”或“否”),理由是:。
第2节力的存在1.(2019秋•海曙区期中)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四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3)以上的这种实验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作法。
2.(2020七下·仙居月考)水火箭升空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瓶飞向高空。
(1)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瓶飞向高空,说明________;(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瓶塞塞入深度有关;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你认为还可能与________有关(写出一点);(3)实验小组选用装有相同水量的同种可乐瓶,做了三次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________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浙教版《科学》七下实验探究题1.下图为“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图,据图回答:(1)将A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______号种子可以萌发,__________号和_______号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和_______,但A装置不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
(2)B装置放在寒冷的地方,其作用是与A装置作______,其中5号种子_________,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 1 3 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2)对照不能萌发适宜的温度2第一步,取五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第二步,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不相同的五块,每块均带有芽眼。
将这五块马铃薯块茎分别埋进五个小花盆的沙土中约5厘米深处。
第三步,将五个小花盆按照上表的要求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1)该实验中设置1号花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探究氧气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
(2)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_______号花盆中的马铃薯。
(3)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__________。
如果有,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2.(1)对照光照1与4 (2)Ⅰ号(3)缺氧,能量供应不足(4)无性生殖(营养繁殖)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5)有如果每组实验只提供一块马铃薯,容易出现误差。
3.我市某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情有独钟,经常做一些有关生物学的小实验,这次他们准备探究某些条件与大豆种子萌发的关系。
七下精选实验探究题(15题)一、实验探究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出现像(填写像的性质);(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将大小如图乙所示的光源放在光具座15cm刻度线处,调节光屏使成像清晰。
如果此时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是右图中的。
2.《北京晚报》曾经报道:“从北京天文馆得知,最近太阳活跃的程度不仅是千年来首见,甚至是8000年来最活跃的。
德国普朗克实验室的SamiSolanki等人预测,这样的黑子活动高峰,将会反常地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可能会有50年之久。
”回答:(1)通常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平均约为年,但并不一定,有时会有差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格外重视太阳活动预报。
A.通信部门B.航天部门C.冶金工业部门D.气候研究部门(3)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是否强烈没有关系的是()A.发生日食现象B.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D.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4)科学知识很丰富的张明读了这则消息后,忧喜参半,喜的是可以进行黑子峰年的天文观测,那让他担忧的是什么?为什么?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__ ___ ___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3.28-3.29浙教版7年级下册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探究题一、动物的繁殖与生长1.下列四幅图中图甲是公鸡外形,图乙是母鸡外形,图丙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外形,图丁是摘除了卵巢的母鸡外形。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的外形不同,主要取决于它们各自主要的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这种除生殖器官外的差异特征叫第二性征。
(2)图丙摘除了睾丸的公鸡将B,C(可多选)。
A. 很快死亡,不能存活B. 丧失生殖能力C. 丧失公鸡特有的外在性状(3)比较图丙与图甲或图丁与图乙,你能提出什么样的科学假设呢?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可能维持公鸡的第二性征;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可能来维持母鸡的第二性征。
2.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在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属于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的特点的是 B,C。
A. 体内受精B. 体外受精C. 变态发育D. 不变态发育(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3 __ 。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 孵化的蛙卵的数量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 3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3号鱼缸)。
3.冬虫夏草,在中国的医药养生中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因此受到人们的特殊亲睐,其价格贵比黄金。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喜食植物根茎。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探究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一、探究题1.某课外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取5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5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
将这5块马铃薯分别埋进5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5个花盆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培养条件1号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号室温20℃,光照较暗,适量浇水3号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号室温20℃,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堵死盆底排水孔5号室温20℃,光照较暗,不浇水(1)其中1,2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
(3)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是_____。
(4)小陆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_____她的理由是: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1)让一细光束AO沿平面ENF射到镜面O点,在同一平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BO,若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NOF_____看到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_____。
(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设计这个实验记录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_____。
(3)若将一束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图中的_____方向射出。
3.如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和点光源S的像S'。
(______)4.“扔纸飞机”是民间传统游戏,某兴趣小组同学认为:纸飞机的飞行距离除了与发射速度的大小有关外,还可能与纸飞机大小,材料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探究题1.按照规定,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00kpa以内,但有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顾国家利益,肆意超载,有一辆自重为2t的6轮汽车,核准载货量为4t,实际装货8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平方米(g=10N/Kg)求:(1)现该车对地面的压力多大(2)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否超过规定2.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木块A,砝码B,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先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然后通过木块A上增加砝码B以改变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三次实验中木块A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1=v3>v2.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比较(a)和(b)两图可知:___;(2)比较(a)和(c)两图可知:___.(3)c图中砝码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N.3.在图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_____________)4.(大连中考)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_(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
期末特训专题实验探究题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1.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 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 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1)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________→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__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校学生小敏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脑海中时常浮现出一些生物探究创意。
某天,她在游览泗水桃花园时,看着枝头红艳的桃花,突发奇想:如果给桃花授梨花花粉,是否依然能结出果实呢?在老师的支持下,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①在果园里选择20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
②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
③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
④将桃花花粉涂在A组花的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组花的柱头上请根据她们的设计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和④完成的是植物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除此之外,在果实和种子形成之前还必须要完成________过程。
(3)实验结果表明A组结出了桃子,那么,设计B组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杨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五个大烧杯内分别垫上滤纸,并各放入20粒相同的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油层的主要作用是隔绝空气),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请回答:(1)图中A、B对照,目的是为了验证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2)几天后,A、C、E中的种子均未萌发,B中有1粒没萌发,D中有2粒没萌发。
2021浙江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复习专练——实验探究题11.兴趣小组同学用了激光笔、纸板、平面镜、量角器等器材,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可见,而反射光线只能看到其中部分光路(如图)。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改进后,重新实验,得到如表数据。
两同学对数据进行分析:甲认为只有一组数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另外两组反射角都比入射角大,说明第一组数据有误;乙认为后两组数据不等是因为误差造成的,可以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但丙同学却认为两人的说法都有问题。
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
2.某同学观察到下列现象,跳伞运动员在未打开降落伞时,下落很快,打开伞后,下落速度会减小;“瓢泼大雨”以很快的速度降落到地面,“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
【查阅资料】物体从高空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增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物质下落的收尾速度。
【提出问题】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什么有关?【建立猜想】①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②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设计方案】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化模型来代替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
于是同学们决定取5个不同小的球进行实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从一定高度(足够高)由静止下落,来研究小球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得出结论】⑴比较2、3、4号小球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⑵根据表中数据,推测5号小球的收尾速度v=________m/s3.某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红豆杉种子萌发有关实验,设计如下表。
(1)实验中所用到的红豆杉种子除形状大小基本相同外,还应相同的是________。
(写出一点)(2)从表格设计中可知,实验探究了________因素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探究“赤霉素浓度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请写出你的初步实验方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6月月考探究试卷题(Word版含答案)一、探究题1.科学研究表明:电脑显示器、手机等数码产品会发出大量蓝光。
长时间的蓝光(390nm~760nm)照射会诱发致盲眼病。
其中又以波长为415~455nm之间的高能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程度最大。
(1)根据图甲所示,有害短波蓝光不同于A、B波蓝光的是它能依次穿过________,从而导致视网膜细胞衰亡。
(2)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色带。
据此,选取了一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实验,请画出蓝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大致图像。
_______(3)并不是所有的蓝光都是有害的,其中有部分蓝光有调节生物节律的作用。
下图是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2.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会越来越快,而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
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小球编号1234小球质量/g254540小球半径/cm0.50.5 1.52小球收尾速度/(m/s)16404020(1)4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_____N。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规律可推断:当半径为1cm、质量为10g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3.不同地砖的粗糙程度相同吗?同学们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完整。
(1)甲: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木块在不同的地砖上作________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来比较它们的粗糙程度。
(2)乙: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另端用同一木块压缩弹簧至最短后释放,弹簧恢复到原长后木块离开弹簧继续在地砖上向右滑动(如图)。
①该方案是通过比较_______来判断地砖的粗糙程度。
②若实验过程中,木块均滑出地砖,请说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探究精选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探究题1.康康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固定好蜡烛A后,康康移动蜡烛B,使它_____,确定了的像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康康用光屏代替蜡烛B,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由此得到日常家用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原因是_____。
2.如图中S为发光点,从它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分别与虚线a、b重合,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平面镜和点光源S的像S'。
(______)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级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甲所示。
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
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
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_____。
(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____。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____S2。
(选填“>”、“=”或“<”)(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
发光体位置不变,取下光屏(如图2),当眼睛在原光屏处能看到发光体的像吗?_____。
(填“能”或“不能”)4.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下图1。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探究精选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探究题1.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1)让一细光束AO沿平面ENF射到镜面O点,在同一平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BO,若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NOF_____看到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_____。
(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设计这个实验记录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_____。
(3)若将一束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图中的_____方向射出。
2.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下图1。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应选用__________凸透镜。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如图二所示的问题,你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
问题解决后,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光屏上像的大小16012缩小23015缩小32020等大41530放大51260放大大小就越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若不全面请提出你的一种看法。
______________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光屏上成_____的实像。
(2)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_____(选填“不完整的像”、“亮度相同的完整像”或“亮度稍暗的完整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探究精选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探究题1.康康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的关系。
(2)在实验过程中,固定好蜡烛A后,康康移动蜡烛B,使它_____,确定了的像位置,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康康用光屏代替蜡烛B,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
(3)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如图2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由此得到日常家用小轿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安装的原因是_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1)让一细光束AO沿平面ENF射到镜面O点,在同一平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BO,若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NOF_____看到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_____。
(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设计这个实验记录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_____。
(3)若将一束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图中的_____方向射出。
3.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2)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_移,光屏向______移(以上两空选填左或右):此时,把光屏和蜡烛的位置互换,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小华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4)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探究精选试卷复习练习(Word版含答案)一、探究题1.如图所示,清澈平整水面下有一射灯(用B表示),在空气中有一路灯(用C表示)。
小翊(用A表示)既看到水中的射灯,又看到路灯在水中的像。
请画出:(1)水中射灯B射出的光进入小翊眼睛A的大致路径。
(2)路灯C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后进入小翊眼睛A的路径。
(______)2.某课外生物科技小组做了如下实验:①取5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5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
将这5块马铃薯分别埋进5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③把5个花盆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花盆编号培养条件1号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号室温20℃,光照较暗,适量浇水3号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号室温20℃,光照较暗,大量浇水,堵死盆底排水孔5号室温20℃,光照较暗,不浇水(1)其中1,2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1、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
(3)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的原因是_____。
(4)小陆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存在缺陷?_____她的理由是:_____。
3.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清楚其萌发与光照是否有关。
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①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
②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放在温度、空气状况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一项实验条件不同,其余均相同。
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_。
(2)培养皿垫二层湿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探究精选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探究题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
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试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在A位置时,成一个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3)在一次实验中,物体在光具座10cm处,凸透镜在光具座25cm处,光屏在55cm 处,此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时候,保持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移动至37cm刻度处,则此时像距为______cm,像的性质是______。
若将光屏移去,则像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
(4)在实验中,经过调整后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某同学用一张不透明的纸挡住了凸透镜的一部分,发现光屏上的像的性质______(“改变”或“没有改变”),像的亮度______(“改变”或“没有改变”)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的直线传播的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2)如图乙所示是用易拉罐做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膜进行观察,可以看到_____(选填“倒立的实像”、“倒立的虚像”或“正立的实像”);将针孔照相机靠近窗外景物时,膜上所成的像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
(1)小恺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
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
第一次小恺用了A方案进行了实验,他想探究的是_____对光斑形状的影响。
接下来小恺用剩余3组方案进行同一目的的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选填“B、C、D、无”)(2)小恺在研究距离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孔的卡片甲对着太阳,当卡片距离地面足够近时,光斑呈_____形,将卡片逐渐远离地面时,光斑逐渐变_____(选填“亮”或“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