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绿地设计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67 MB
- 文档页数:42
第四章城市道路、广场的绿化设计第一节城市道路绿地总体设计一、道路绿地率指标道路绿地率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红线总宽度的百分比。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对道路绿地率有如下规定: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2.道路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3.道路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4.道路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二、道路绿地布局要求道路绿地是指道路及广场范围内可以进行绿化的用地。
道路绿地布局要遵循《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如下规定:(1)种植乔木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主干路上的分车绿带宽度不宜小于2.5m;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得小于1.5m。
(2)主、次干路中间分车绿带和交通岛绿地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
(3)路侧绿带宜与相邻的道路红线外侧其他绿地相结合。
(4)人行道毗邻商业建筑的路段,路侧绿带可与行道树绿带合并。
(5)道路两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宜将路侧绿带集中布置在条件较好的一侧。
三、道路绿地景观设计1、园林景观路和主干道是道路绿化的重点,要体现城市风貌。
2、同一条路的绿化风格要在统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在整体协调的前提下,各段可结合只身特点,采用变化的形式,以丰富道路景观。
3、注意植物造景效果,植物的布置规则式和自然式均可。
4、道路绿化要结合沿路自然风景、街道建筑、景观小品等因素,形成和谐完美的道路景观。
5、绿化景观要考虑观赏者的行驶速度。
四、树种选择道路绿化要求选用适应道路环境、生长健壮、绿化效果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树种。
行道树标准:《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对行道树树种选择的10项要求:①树冠冠幅大,枝叶密;②耐瘠薄土壤:③耐修剪;④扎根深;⑤病虫害少;⑥落果少,没有飞絮;⑦发芽早,落叶晚;⑧耐旱,耐寒;⑨寿命长;⑩材质好。
余树勋先生介绍的国际上选择行道树的10条标准是:①发叶早、落叶迟、夏季绿、秋色浓,落叶时间短、叶片大而利于清扫;②冬态树形美,枝叶美,冬季可观赏;③叶、花、果可供观赏,且无污染;④树冠形状完整,分支点在1.8m以上,分支的开张度与地平面形成30º以上,叶片紧密,可提供浓荫;⑤大苗好移植,繁殖容易;⑥能在城市环境下正常生长,抗污染,抗板结,抗干旱;⑦抗强风、大雪,根系深,不易倒伏,不易折断枝干及大量落叶;⑧生命力强,病虫害少,管理省工;⑨寿命较长,生长不慢;⑩耐高温、也耐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