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电路总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569.00 KB
- 文档页数:15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题及解2013.11《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总复习题及解2013.11一、问 答第一章答题1. 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什么?答:电流参考方向(箭头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到“-”的方向)一致的方向。
第二章答题1. 应用叠加定理时,理想电压源不作用时视为短路,理想电流源不作用时视为 开路。
2、求含有受控源单口网络的戴维南(诺顿)等效电路的内阻时,屏蔽掉电源后须用 外施电压、电流 法求得。
第三章答题1、对于电容C 和电感L ,电压和电流间的关系为:,2、换路定律是指: 3、全响应解的两种表达式: (1)全响应=(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2)三要素法:第四章答题1、直流电路中,感抗为0,容抗为无穷大。
2、正弦电压 u (t ) =2U cos (?t + ?u )对应的相量表示为 u U U θ∠=•。
3、任意一个相量乘以j相当于该相量逆时针旋转90o 。
1倍,4、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相、线电压的关系为相电压是线电压的3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
对称电源△接线时,线电流、相电流之间关系为线电流等于3倍相电流,相位滞后对应相电流30°。
5、电阻元件的电压电流的有效值满足:U=IR,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压和电流同相位,即第五章答题无第六章答题1、本征半导体电子浓度等于空穴浓度;N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大于空穴浓度;P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小于空穴浓度。
2、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晶体三极管则属于电流控制器件。
3、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应使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4、稳定二极管稳压时是处于反向偏置状态,而二极管导通时是处于正向偏置状态。
5、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就是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
6、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 增加,发射结压降U BE减小。
第七章答题1、共模抑制比K CMR是差模放大倍数与共模放大倍数(绝对值)之比。
三、计算分析题1、图1.5.1所示电路,已知U =3V ,求R 。
(2k Ω)2、图1.5.2所示电路,已知U S =3V ,I S =2A ,求U AB 和I 。
(1V 、5A )3、电路如图1.5.5所示,求10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35W )4、分别计算S 打开与闭合时图1.5.6电路中A 、B 两点的电位。
(S 打开:A -10.5V,B -7.5V S 闭合:A 0V ,B 1.6V )5、试求图1.5.7所示电路的入端电阻R AB 。
(150Ω)1mA2K Ω + 10V - 4K Ω+ R U -2K Ω 图1.5.1I - U S +I S2Ω 1ΩA B 图1.5.210V 1A2Ω 4A10Ω3Ω6V 8Ω +-+ -图1.5.52K ΩSA4K Ω26K ΩB -12V+12V图1.5.6150Ω 150Ω150Ω 150Ω150ΩAB图1.5.76、试求图2.4.1所示电路的电压U 。
7、已知图2.5.1电路中电压U =4.5V ,试应用已经学过的电路求解法求电阻R 。
(18Ω)8、求解图2.5.2所示电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U ab =0V ,R 0=8.8Ω)9、列出图2.5.4所示电路的结点电压方程。
解:画出图2.5.4等效电路图如下:+ U S - 4Ω A B图2.5.19V 12Ω6Ω+U -R1mA20V 5A8Ω12Ω2Ω2V + -+ -图2.5.2 2Ω U ab +-2K3A8VAB 等效图3Ω6/5Ω4Ω2A5A+ + 10V - 4A1Ω+ -6V8V+-图2.5.45Ω6Ω3Ω4Ω2Ω 10V + -4K + 1.5K U -图2.4.1题电路对结点A :231)6531(=-+B A V V对结点B :131)4131(=-+A B V V10、应用等效变换求图示电路中的I 的值。
(10分)解:等效电路如下:11、应用等效变换求图示电路中的I 的值。
大学电路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A. 伏特(V)B. 安培(A)C. 欧姆(Ω)D. 法拉(F)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A. V = IRB. V = P/IC. I = V/RD. P = IV3. 电阻串联时,总电阻等于:A. 各电阻之和B. 各电阻之积C. 各电阻的倒数之和D. 各电阻的倒数之积4. 电路中并联电阻的总电阻Rt与各电阻R1, R2, ..., Rn的关系是:A. Rt = R1 + R2 + ... + RnB. Rt = 1/(1/R1 + 1/R2 + ... + 1/Rn)C. Rt = R1 * R2 * ... * RnD. Rt = R1 / (R2 + ... + Rn)5.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区别在于:A. 理想电压源两端电压恒定B. 理想电流源通过电流恒定C. 理想电压源可以短路D. 理想电流源可以开路6. 电源的内阻对电路的影响是:A. 增加电路的总电阻B. 降低电路的输出功率C. 影响电路的稳定性D. 所有选项都正确7. 电容元件的储能公式为:A. W = 1/2 * C * V^2B. W = C * VC. W = V^2 / (2 * C)D. W = V / C8. 电感元件的储能公式为:A. W = 1/2 * L * I^2B. W = L * IC. W = I^2 / (2 * L)D. W = I / L9. 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为:A. i = I_max * sin(ωt)B. i = I_max * cos(ωt)C. i = I_min * sin(ωt)D. i = I_min * cos(ωt)10. 功率因数的定义是:A. PF = P / SB. PF = S / PC. PF = Q / PD. PF = P / Q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电流的流动方向是_________。
《电路》总复习实际电路:由电路部件和电器器件按预期的目的连接构成的电流通路电路模型:反映实际电路部件的主要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组合理想电路元件:有某种确定电磁性能的理想元件集总参数电路:由集总元件构成的电路集总元件:假定发生的电磁过程都集中在元件内部进行集总条件:元件尺寸 正常工作频率对应的波长集总参数电路中u 、i 可以是时间的函数,但与空间坐标无关。
因此,任何时刻,流入两端元件一个端子的电流等于从另一端子流出的电流;端子间的电压为确定值。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有电压、电流、电荷、磁链、能量、电功率等。
在线性电路分析中人们主要关心的物理量是电流、电压和功率。
电流的参考方向:任意假定一个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即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压的参考方向: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关联参考方向:元件或支路的u ,i 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反之,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作的功。
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断:(1) u , i 取关联参考方向:p=ui 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p>0 吸收正功率(实际吸收)p<0 吸收负功率(实际发出)(2)u ,i 取非关联参考方向:P=ui 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p>0 发出正功率(实际发出)p<0 发出负功率(实际吸收)电路元件:是电路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5种理想的电路元件:电阻元件: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
电感元件:表示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电容元件:表示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
电压源和电流源:表示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元件。
电压源的功率:(1)非关联参考方向:(2)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的功率:(1) 非关联参考方向:(2) 关联参考方向:受控电源(非独立源):1) 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 :2) 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 :3) 电流控制电压源CCVS :4) 电流控制电流源CCCS :如表征元件端子特性的数学式是线性关系,该元件称为线性元件,否则称为非线性元件。
大学电路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遵循什么定律?A. 欧姆定律B. 基尔霍夫定律C. 法拉第定律D. 楞次定律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基本的电路元件?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变压器答案:D(变压器属于复杂元件,不是基本元件)3. 一个电路的总电阻为10Ω,若并联一个5Ω的电阻,总电阻将如何变化?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4. 一个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5A,根据欧姆定律,该电阻的阻值是多少?A. 24ΩB. 6ΩC. 12ΩD. 3Ω答案:B5. 一个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其频率为50Hz,周期是多少秒?A. 0.02秒B. 0.2秒C. 2秒D. 20秒答案:A二、填空题6. 电路中的基本定律包括______定律和______定律。
答案:欧姆;基尔霍夫7. 电流的单位是______,电压的单位是______。
答案:安培;伏特8. 当电阻的阻值增大时,若电压保持不变,通过电阻的电流将______。
答案:减小9. 电容器在直流电路中相当于______。
答案:开路10. 一个电路的功率可以用公式P=VI计算,其中P代表______,V代表______,I代表______。
答案:功率;电压;电流三、简答题11. 请简述什么是串联电路,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串联电路是指电路元件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其特点是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而电压则在各个元件上分配。
12. 请解释什么是并联电路,并说明其总电阻如何计算。
答案:并联电路是指电路元件两端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多个闭合路径的电路。
其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倒数之和。
四、计算题13. 假设有一个由两个电阻串联组成的电路,电阻R1=4Ω,R2=6Ω,电源电压为12V。
求电路中的总电流。
答案:首先计算总电阻R_total = R1 + R2 = 4Ω + 6Ω = 10Ω。
11级电路总复习题一、判断1.电路中没有电压的地方就没有电流,没有电流的地方也就没有电压。
(Х)2.当欧姆定律写成U=-RI时,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叠加定理既可以用于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也可以用于计算功率。
(Х)4.电阻的串联实现分压,电阻的并联实现分流。
(√)5.两种电源模型等效时,Is的参考方向与Us从负极指向正极的方向一致。
(√)6.两种电源模型等效时对电源内部及内部功率是不等效的(√)。
7.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可以等效变换。
(Х)8.等效变换过程中,待求量的所在支路不能参与等效。
(√)9.一个电路的等效电路有且仅有一个。
(Х)10.电压源供电时的功率为P=-IU。
( X )11.选择不同的参考点,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将变化(√)12.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与参考点有关。
(Х)13.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相当于短路。
(Х)14.在换路的一瞬间,电容上的电压和电流等都不能跃变。
(Х)15.在换路瞬时,电感两端电压不能突变。
(Х)16.几个电容并联,总电容是越并越大。
(√)17.几个电容串联,总电容是越串越大。
(Х)18.一阶电路的三要素为:初始值、瞬态值、时间常数。
( Х)19.正弦交流电流是交流电流中的一种。
(√ )20. 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大小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
(√ )21.无功功率的单位是V.A 。
( Х )22.有一正弦电流 i= -14.12sin(314t+450)A, 其初相为450(Х ) 23.V 314sin 22201t u =的相位超前V )45628sin(3112︒-=t u 45°。
(Х )24、两个正弦量的初相之差就为两者的相位差。
( Х )25、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因此相量等于正弦量。
(Х ) 26、交流电的有效值是它的幅值的0.707倍。
( Х )27、万用表的电压档测出的电压值是交流电压的最大值。
《电路与电⼦技术》总复习题及答案解析《电路与电⼦技术》复习题答案⼀、单项选择题1、由叠加定理可求得图(1)所⽰电路中电压U为(B)A. 15 VB. -5 VC. 5 VD. -15 V2、图(2)所⽰电路中节点a的电压为(A)A. 20 VB. 120 VC. 220 VD. -60 V+-100150kΩ100kΩ图(1)图(2)3、在基本放⼤电路的三种组态中,输⼊电阻最⼤的放⼤电路是(C)在基本放⼤电路的三种组态中,输出电阻最⼩的放⼤电路是(C)电压放⼤倍数总是⼩于1的放⼤电路是(C)电压放⼤倍数、电流放⼤倍数较⼤,输出信号电压与输⼊信号电压反相的放⼤电路是(A)电压放⼤倍数较⼩⽽电流放⼤倍数⼤于1,输出信号电压与输⼊信号电压同相的放⼤电路是(C)电压放⼤倍数较⼤⽽电流放⼤倍数⼩于1,输出信号电压与输⼊信号电压同相的放⼤电路是(B)输⼊电阻最⼩的放⼤电路是(D)A.共射放⼤电路B.共基放⼤电路C.共集放⼤电路D.不能确定4、整流电路的作⽤是(B)滤波电路的作⽤是(A)A、把交流电变为平滑的直流电。
B、把交流电变为单向脉动的直流电。
C、把直流电变为交流电。
D、把⾼压交流电变为低压交流电。
5、如图,V2电位为(C)A、V2= 2.5 VB、V2= 5 VC、V2=7.5 VD、V2= 7 V6、图⽰电路中, 电流I为(C)A、1 AB、0 AC、2 AD、-2 A1Ω应为(B)7、图⽰电路中, 电流I=0时,USA、0 VB、6 VC、-6 VD、12 V8、如图,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t=0时刻开关断开。
则换路后瞬间电容电压uC (0+)为(D)A、u C(0+)= 0 VB、u C(0+)= 30 VC、u C(0+)=120 VD、u C(0+)= 6 V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对于任何复杂的正弦交流电路,电路中的总的有功功率等于各个⽀路(或元件)有功功率之和,总的⽆功功率等于各个⽀路(或元件)⽆功功率之和,总的视在功率等于各个⽀路(或元件)视在功率之和。
大二电路复习知识点总结在大二电路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理论,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电路原理和运行机制的理解。
下面是对大二电路复习知识点的总结。
一、电路基本概念1.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的速率,用电压差推动;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2. 电阻和电导:电阻是电流流经导体时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而电导则是电流容易通过导体的程度。
3.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为“电流守恒定律”,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为“电压环路定律”。
二、直流电路分析1. 器件连接方式:串联、并联、混联。
2. 电路定理:喷射定理、电压分压定律、电流分流定律、奇偶性法则。
3. 简化电路: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
4. 集成运放基础:运放输入、输出特性;非反馈放大电路、反馈电阻放大电路。
三、交流电路基础1. 直流信号:稳态响应、非稳态响应、压电效应。
2. 交流信号:周期、频率、幅值、相位,复数表达,正弦信号、余弦信号。
3. 交流电路分析方法:幅频响应、相频响应、极坐标图、频率响应、单位冲激响应函数。
四、频率特性分析1. 传递函数:极点、零点、零极点图。
2. 史密斯图:特性阻抗、特性电纳、波长、电纳匹配、特性阻抗圆、阻抗坐标图、纯电容、纯电感、纯阻抗的史密斯圆图。
五、放大器理论1. 放大器分类:按输入信号大小分为线性放大器和非线性放大器;按输出信号相对于输入信号相位的关系分为相位不变放大器和相位反向放大器;按输入端信号与输出端信号的正负相位差分为共射放大器、共基放大器和共集放大器等。
六、运放应用与自动控制1. 运放反馈网络:反馈类型、反馈电阻、反馈电压、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2. 自动控制: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正反馈、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自动控制增益。
总结:通过对大二电路复习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回顾了电路基本概念、直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基础、频率特性分析、放大器理论以及运放应用与自动控制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