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1)坚持以 科学的理论 武装人,以 正确的舆论 引导人,以 高尚的精神 塑造人,以 优秀的作品 鼓舞人。 (2)大力发展 先进 文化,支持健康 有益 文化,努力改造 落后 文化, 坚决抵制 腐朽 文化。
三、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含义 (1)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 颓废 、 庸俗 等色彩的文化,
色彩。
辨析:文化生活出现多样化的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文化生产的规模 化、产业化,文化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3.文化市场不良文化的出现,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辨析: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导致了不良文化现象的产生。 这需要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1 正确对待文化市场中的文化现象 高考扫描:2014年安徽,38(1),非选;2013年江苏,24,选;2013年 山东,21,选。
2.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文化需求的措施
大力倡导和发展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
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3.正确理解大众文化的作用 (1)积极作用 ①它改变现有的文化格局,丰富了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 ②它有利于消除落后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③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绕设问,充分检索教材,是回答开放性试题的有效措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教材八、九、十课知识。就全民 阅读的意义而言,主要涉及文化选择、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思 想道德建设等知识。
考点二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考点透析
1.大力发展大众文化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 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 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特别提示 大众文化并不界定文化内容,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即社会主义大 众文化,则要强调两方面:一是在内容上要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是 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二是在形式上为人民大众所喜 闻乐见。因此,不能将社会主义大众文化与一般意义上的大众文化混 为一谈。
2.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是什么——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比较
落后文化 含 义 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 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 现出来,如常见的看相、算 命、测字、看风水等 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 以改造或剔除
腐朽文化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 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 一是政治思想上的腐朽文化,如封建主义 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殖民文化等;二是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文化,如“法轮功” 邪教等;三是日常生活中的、对个人的身 心健康和发展具有严重危害性的文化,如 “黄赌毒”文化 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典例导引 (2014年安徽文综,38(1),12分,节选)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
“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建设。 材料一 读书开启民智 为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 ,建 设“书香中国”的部署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人们多 读书、读好书。该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
的„„多元主体网状结构”等,从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文化继承、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1)①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②要继承优秀
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要创新文化交流形式,发展人
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考点三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考点透析
(2)怎么办——弘扬主旋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提高眼力,拒绝污染(个人方面)。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 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用 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要加强自 身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人文精神等。 ②依法管理,正确引导(国家方面)。a.文化上: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 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
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的 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发展 文化市场和大众 传媒的发展 文化市场的自发 性和传媒的商业 性 结果 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也给大 众传媒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着多 种选择 给文化生活带来可喜变化: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 的精神生活;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便 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等等 引发令人忧虑的现象: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生产、销售品 味低下的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 味;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新闻”炒作,传播“绯闻轶事”;等等
的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的“送文化”一元主
体线性结构(见图一)为“文化走亲”(以互访形 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活动)多元主
体网状结构(见图二),开创了文化活力竞相迸发、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崭新局面。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走亲”活动对于文化建设的
启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继承、文化创新、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社 会主义大众文化等知识。抓住关键词句“群众文化活动”“一改传统
(3)内部原因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 多样化。
② 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 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 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网络构建
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考点一 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 考点透析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方法技巧 整合教材,挖掘文化需求的特点与相应措施的内在联系 特点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热 切愿望,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 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 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措施 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 产品 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 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 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成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
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背景材料已经指明了开展读书活动的 意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 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解题时把这些 观点一一转化为有关的文化生活术语即可。 答案: (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辨识能力,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有 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有助于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2)消极作用
①大众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有时使其难以兼顾社会效益。 ②大众文化的娱乐消遣特性,导致了大众在对大众文化的审美追求方面的迷
茫与媚俗。
③大众文化生产的标准化、模式化,导致其个性的泯灭,等等。
易错辨析
1.(2014年江苏政治,20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辨析:大众文化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未必是积极的。 2.大众文化即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 辨析:大众文化并不界定文化内容和性质,它只是强调了文化的形式是 大众乐于接受的文化。而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既规定了文化的内容 必须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也规定了文化的性质是 健康有益的社会主义文化。 3.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 文化。 辨析: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必须在提 倡多样化的过程中弘扬主旋律。
第四单元 第八课
发展中国特色 走进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文化
考纲 展示
走进文 化生活
(1)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 (2)文化建 设的必然要求 ; (3)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 和腐朽文化。
基础整合 热点聚焦
考点突破
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一、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
1.文化市场和 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2.文化市场的 自发性 和传媒的 商业性 ,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1.文化需求的特点: 多层次 、 多样化 、 多方面 ;人民大众真正 健康有益 的文化。 2.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的含义:面向 广大人民 ,反映人民的利益与 需要的,都是 先进 的、 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 社会主义文化 。
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
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 会风尚。 ⑤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落后文化,通过不断的科学文化教育,予以 改造或剔除;对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培育 文明风尚。
1.文化生活的双重性 (1)表现: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化景观,扩展了文化视野,
活跃了文化思想,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然而,落后
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寻求各种机会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2)应对:我们越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越需要提高辨别不同性
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2 发展大众文化
高考扫描:2014年天津,14(1),非选;2013年天津,5,选;2012年福建,31, 选;2012年海南,20,选。 典例导引 (2014年天津文综,14(1),8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从春秋战国的吴越文化 到唐宋的文人荟萃,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个“文化湖州”。最近,该地依靠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开展形式多样和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