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氏乳球菌素LG 34在牛奶贮藏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96.40 KB
- 文档页数:4
《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分离鉴定及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与保鲜技术成为了研究的重要领域。
乳酸菌作为益生菌的代表,其具有抑制有害菌群生长的抗菌作用。
特别是对于抗真菌乳酸菌的探索与研究,不仅对食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还对拓展乳酸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旨在研究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并探讨其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样品来源:选取具有抗真菌特性的乳酸菌作为研究对象。
(2)培养基:使用常规的营养肉汤培养基、酵母浸出物-胰蛋白胨-葡萄糖(YPD)培养基等。
2. 方法(1)抗菌成分的分离:采用化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乳酸菌进行成分分离和纯化。
(2)成分鉴定:利用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分离出的抗菌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3)奶酪保鲜应用:通过在奶酪生产过程中添加抗真菌乳酸菌或其抗菌成分,观察奶酪的保鲜效果。
三、实验结果1. 抗菌成分的分离与鉴定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操作,成功从抗真菌乳酸菌中分离出抗菌成分。
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手段,鉴定出该成分的化学结构为某类肽类物质或多糖类物质。
2. 奶酪保鲜应用(1)实验设计:在奶酪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真菌乳酸菌或其抗菌成分,对比添加前后的奶酪在贮存期间的品质变化。
(2)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添加了抗真菌乳酸菌或其抗菌成分的奶酪在色泽、口感、气味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保鲜效果,且无明显腐败现象发生。
四、讨论1. 抗菌成分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抗真菌乳酸菌中的抗菌成分可能为肽类或多糖类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抑制其他有害菌群生长的作用,从而起到保护食品的作用。
对于这些抗菌成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的食品防腐剂提供理论依据。
2. 奶酪保鲜应用将抗真菌乳酸菌或其抗菌成分应用于奶酪生产中,可以有效延长奶酪的保质期,提高其品质。
这为奶酪的生产和贮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推动奶酪产业的持续发展。
格氏乳球菌素garviecin LG34分子结构及抗菌活性研究高玉荣;李大鹏;王未;尹艳君;张凤琴;宋俊梅【期刊名称】《中国食品添加剂》【年(卷),期】2024(35)1【摘要】Garviecin LG34(格氏乳球菌素)是由发酵蔬菜中分离出的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产生的新型广谱乳酸菌细菌素。
采用冷乙醇沉淀、Sephadex G50葡聚糖凝胶层析、SP琼脂糖快速阳离子交换层析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garviecin LG34进行分离纯化和分子质量测定;采用Edman降解法、圆二色谱法和蛋白质结构预测软件分析garviecin LG34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并研究了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garviecin LG34的分子质量为5654.32 Da,由46个氨基酸组成,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相对含量分别为36.6%、51.9%,具有亲水性和结构稳定性。
Garviecin LG34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当浓度达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埃希氏大肠杆菌最小抑菌浓度的2.0倍(MIC×2.0)时,对两种菌均表现为杀菌作用。
【总页数】7页(P1-7)【作者】高玉荣;李大鹏;王未;尹艳君;张凤琴;宋俊梅【作者单位】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2.1;TS201.3【相关文献】1.乳品主要成分及添加剂对格氏乳球菌素LG34抑菌活性的影响2.格氏乳球菌素LG34生物稳定性的研究3.添加剂对乳品格氏乳球菌素LG34抑菌活性的影响4.格氏乳球菌素LG 34在牛奶贮藏中的应用5.pH值对新型广谱细菌素Garviecin LG34抗菌活性及结构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微生物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
乳品工业是指以牛奶、羊奶、马奶等为原料,生产各种乳制品的工业生产过程。
现代
微生物技术的应用在乳品工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改善
了生产环节和生产效益。
下面将对现代微生物技术在乳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乳品工业中的酸奶生产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来实现。
酸奶是由乳酸菌发酵牛奶制成的
乳制品,现代生产中采用的乳酸菌有乳酸杆菌、乳酸球菌等。
这些菌种在适当的温度下进
行发酵,产生乳酸并使牛奶酸化,改善口感、增加产品的风味。
微生物发酵还可以产生酸
奶中的其他有益物质,如活菌、维生素等。
乳品工业中的乳酸菌发酵外源糖醇可以应用现代微生物技术。
糖醇是一类低热量的代
糖物质,可用于替代传统的蔗糖,减少产品中的糖分含量。
通过利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产
生的乳酸代谢产物,现代微生物技术使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能够转化糖醇为低热量甜味剂,从而实现了乳制品的低糖化。
乳制品中的乳酸菌干酪乳化剂可以采用现代微生物技术开发。
乳酸菌在乳制品中发挥
着增加乳品风味、改善乳品质地等多种作用。
通过选取适合的乳酸菌品种和培养条件,生
产乳酸菌干酪乳化剂,可以实现对乳制品的乳化改良和增加蛋白质含量,提高乳制品的品
质和降低成本。
乳品工业中的抗菌剂可以应用现代微生物技术研发。
传统的抗菌剂多为化学合成产品,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现代微生物技术研发的抗菌剂能够利用天然微生物的
抗菌物质,如乳酸、醋酸等,对细菌进行抑制和杀灭,从而保证乳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牛奶中微生物含量标准一、细菌总数细菌总数是指牛奶中活菌体的总数量。
细菌总数是衡量牛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牛奶的卫生状况。
一般来说,细菌总数不应超过10万个/mL。
超过这个数值,意味着牛奶可能已经受到污染,不适合饮用。
二、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指在牛奶中存在的一类肠道细菌的总称。
大肠菌群数量过高可能意味着牛奶已经受到粪便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牛奶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应严格控制。
一般情况下,每毫升牛奶中大肠菌群的数量不应超过30个。
三、致病菌致病菌是指在人体内引起疾病的细菌。
在牛奶中,常见的致病菌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如果牛奶中存在致病菌,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因此,牛奶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消毒杀菌,确保不含有致病菌。
四、芽孢总数芽孢总数是指牛奶中能够形成芽孢的细菌的总数量。
芽孢是细菌的休眠状态,具有很强的耐热性,一般的消毒方法难以将其杀死。
因此,芽孢总数过高可能意味着牛奶在生产或储存过程中受到了污染。
一般情况下,每毫升牛奶中芽孢总数不应超过100个。
五、乳酸菌乳酸菌是指能发酵乳糖并产生大量乳酸的一类细菌。
乳酸菌在牛奶中的数量可以反映牛奶的发酵情况。
适量的乳酸菌可以促进人体消化,但过量则可能导致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一般情况下,每毫升牛奶中乳酸菌的数量不应低于100个。
六、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可在牛奶中生长繁殖。
适量的酵母菌对人体无害,但过量则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每毫升牛奶中酵母菌的数量不应超过100个。
七、霉菌霉菌是一种真菌,可在牛奶中生长繁殖。
霉菌污染会导致牛奶变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牛奶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消毒杀菌,确保不含有霉菌。
一般情况下,每毫升牛奶中霉菌的数量应为零。
《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分离鉴定及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与保鲜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
乳酸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抗真菌乳酸菌更是以其独特的抗菌特性,在防止食品腐败和延长食品保鲜期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本文旨在探讨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
二、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分离与鉴定1. 材料与方法(1)材料:从不同来源的乳酸菌中筛选出具有抗真菌特性的菌株。
(2)方法:首先,通过平板筛选法从乳酸菌中分离出具有抗真菌特性的菌株。
然后,采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
最后,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对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
2. 实验结果经过筛选与鉴定,成功分离出数种具有抗真菌特性的乳酸菌菌株。
通过化学分析,发现这些菌株的抗菌成分主要包括有机酸、多肽、细菌素等。
其中,某些特定类型的乳酸菌还含有特殊的抗菌物质,如某些多糖类物质。
3. 分析与讨论通过对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抗菌机制,为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这些抗菌成分的发现也为开发新型、安全的天然防腐剂提供了可能。
三、抗真菌乳酸菌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1. 奶酪保鲜的现状与挑战奶酪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其保鲜问题一直是食品工业关注的重点。
然而,由于奶酪的高营养价值和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其保鲜问题一直是一个挑战。
传统的保鲜方法主要依靠添加化学防腐剂,但这些防腐剂往往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天然保鲜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2. 抗真菌乳酸菌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1)实验设计:将分离出的抗真菌乳酸菌添加到奶酪中,观察其对奶酪保鲜效果的影响。
(2)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抗真菌乳酸菌的奶酪在保质期内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
这些乳酸菌通过分泌抗菌成分,抑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了奶酪的保质期。
栅栏因子保鲜的例子栅栏因子是一种常用的食品保鲜技术,通过使用栅栏因子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新鲜度。
栅栏因子可以抑制或杀灭微生物,减缓食品的腐败速度,从而延长其保鲜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栅栏因子保鲜的例子:1. 果蔬保鲜:栅栏因子可以用于果蔬的保鲜。
例如,将水果放入含有适量栅栏因子的保鲜袋中,可以延长水果的保鲜期,防止果蔬的腐败和霉变。
2. 肉类保鲜:栅栏因子也可以用于肉类的保鲜。
例如,在肉类加工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栅栏因子,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延长肉类的保鲜期。
3. 乳制品保鲜:栅栏因子可以用于乳制品的保鲜。
例如,在牛奶的生产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栅栏因子,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延长牛奶的保质期。
4. 面包糕点保鲜:栅栏因子也可以用于面包糕点的保鲜。
例如,在面包的制作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栅栏因子,可以抑制面包的发霉和变质,延长面包的保鲜期。
5. 蛋类保鲜:栅栏因子可以用于蛋类的保鲜。
例如,在鸡蛋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使用栅栏因子,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延长鸡蛋的保鲜期。
6. 海鲜保鲜:栅栏因子也可以用于海鲜的保鲜。
例如,在海鲜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栅栏因子,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延长海鲜的保鲜期。
7. 罐装食品保鲜:栅栏因子可以用于罐装食品的保鲜。
例如,在罐装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栅栏因子,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延长罐装食品的保质期。
8. 腌制食品保鲜:栅栏因子也可以用于腌制食品的保鲜。
例如,在腌制食品的过程中使用栅栏因子,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延长腌制食品的保鲜期。
9. 糖果保鲜:栅栏因子可以用于糖果的保鲜。
例如,在糖果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栅栏因子,可以抑制糖果的变质和腐败,延长糖果的保鲜期。
10. 豆制品保鲜:栅栏因子也可以用于豆制品的保鲜。
例如,在豆制品的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使用栅栏因子,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延长豆制品的保质期。
栅栏因子是一种有效的食品保鲜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食品的保鲜,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新鲜度,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品质。
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链球菌素(Nissan)亦称乳链菌肽,是由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多肽物质 , 食用后在人体的生理pH条件和α—胰凝乳蛋白酶作用下很快水解成氨基酸,不会改变人体肠道内正常菌群以及产生如其它抗菌素所出现的抗性问题,更不会与其它抗菌素出现交叉抗性 , 是一种高效、无毒、安全、性能卓越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它能有效抑杀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氏菌、肉毒梭菌等各种革兰氏阳性菌的营养细胞和芽孢。
加入食品中,可大大地降低食品的灭菌温度、缩短食品灭菌时间,使食品保持原有营养成份、风味、色泽,同时还可大量节能。
可广泛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植物蛋白食品、罐装食品、果汁饮料及经热处理密闭包装食品的防腐保鲜,同时也可应用于化妆品和医疗保健品等领域浙江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乳酸链球菌素(E234)产品简介乳酸链球菌素(Nisin)又称乳链菌肽或尼生素,是从乳酸链球菌发酵产物中提取的一类多肽类化合物。
它能有效地抑制致使食品腐败的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和繁殖,特别是对耐热性芽孢杆菌、肉毒梭菌、李斯特菌及其所产生的芽孢有强烈的抑制效果,可用于肉制品、乳制品、植物蛋白食品、罐装食品等的防腐保鲜。
由于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多肽,进入人体后易被植物蛋白酶分解,因此是一种安全、无毒、高效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产品特性:1、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如耐热性芽孢杆菌、肉毒梭菌、李斯特菌及其所产生的芽孢,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抑制部分革兰氏阴性菌;2、保证食品质量,提高食品品质,延长食品的货架期;3、降低返货率;4、热稳定性好,热处理后的活性损失较少;5、添加量低,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6、可以代替部分化学防腐剂,满足客户及消费者对天然防腐剂的需求。
应用范围产品成分最大用量(g/kg) 应用范围0.2 罐头、植物蛋白饮料0.5 乳及乳制品0.5 熟肉制品、预制肉制品0.15 咖啡饮料、茶饮料、醋0.2 含乳饮料0.2 酱油、酱及酱制品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链球菌素和0.2 复合调味料 (Nisin) NaCl 0.25 其他杂粮制品(限杂粮灌肠制品)0.25 方便米面制品(限米面灌肠制品0.15 方便米面制品(限方便湿面制品)0.5 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0.25 蛋制品(改变其物理性状)…… ……使用方法用蒸馏水或冷开水配成约5%溶液,再加入食品中充分混匀,应采用分级扩大法,以达到均匀混合的目的。
《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分离鉴定及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一直是国内外食品行业的重要关注点。
乳酸菌因其在食物保鲜及食品生物防护上的潜力而被广泛研究。
尤其在奶酪等发酵食品中,其作为防腐剂的天然替代品,具有显著的优势。
本文旨在研究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并探讨其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不同种类的乳酸菌、奶酪样品、培养基等。
2. 方法(1)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从奶酪样品中分离出乳酸菌,筛选出具有抗真菌特性的菌株。
(2)抗菌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通过不同的提取方法,如溶剂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等,对筛选出的乳酸菌进行抗菌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3)抗菌成分的鉴定:采用质谱、光谱等分析方法对提取的抗菌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4)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通过添加分离出的抗菌成分,研究其对奶酪保鲜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结果通过不同的方法,我们从奶酪样品中成功分离出多种乳酸菌。
经过筛选,我们得到了一株具有明显抗真菌特性的乳酸菌,命名为Lactobacillus sp. A。
2. 抗菌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结果通过溶剂萃取和超声波辅助提取等方法,我们成功从Lactobacillus sp. A中提取出抗菌成分。
经过分析,该成分主要由多种有机酸和多肽组成。
3. 抗菌成分的鉴定结果通过质谱和光谱分析,我们确定了该抗菌成分的主要成分为多种有机酸和多肽类物质。
这些物质在之前的文献中已有报道,具有明显的抗真菌活性。
4. 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将该抗菌成分添加到奶酪中,我们发现其对奶酪的保鲜效果有显著影响。
添加了该抗菌成分的奶酪在保存过程中,其微生物生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延长了奶酪的保质期。
同时,该抗菌成分并未对奶酪的风味和口感产生明显影响。
四、讨论本研究成功地从奶酪中分离出具有抗真菌特性的乳酸菌,并对其抗菌成分进行了提取与鉴定。
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生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饮品,但是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使得它成为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理想介质。
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控制生牛奶中的微生物,以确保其安全性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生牛奶中的主要微生物检测方法及其控制措施。
1. 细菌生牛奶中的细菌可分为好氧菌、厌氧菌和嗜冷菌。
好氧菌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它们在常温下就能生长繁殖,对牛奶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厌氧菌会在贮藏和加热过程中大量繁殖,造成牛奶变质;嗜冷菌则在低温下能够生长,甚至在冷藏条件下也难以被彻底消灭。
2. 病原微生物生牛奶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包括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等,它们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 好氧菌总数检测好氧菌总数是评价牛奶卫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检测。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取少量样品,加入平板计数培养基中,均匀涂抹在培养基表面。
- 将培养皿倒置,放入恒温箱中,培养时间为24-48小时。
- 经培养后,统计菌落的数量,计算出好氧菌总数。
2. 乳酸菌检测乳酸菌是一种益生菌,但也有一些乳酸菌会引起牛奶变质,因此需要进行检测。
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PCR法、荧光显微镜法和光学显微镜法等。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通常需要专业实验室进行,采用培养法、PCR法等技术进行检测。
1. 严格控制生产和加工环节生产和加工过程是控制牛奶微生物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操作规程,保持生产设施和设备的清洁卫生,确保原料的卫生质量。
2. 严格控制储存和运输条件牛奶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在运输中,应采取措施避免交叉污染。
3. 采用适当的杀菌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杀菌技术对牛奶进行处理,如加热灭菌、紫外线辐照和过滤等,以确保牛奶的安全性和卫生质量。
4.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和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把关生产环节,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抗真菌乳酸菌的抗菌成分分离鉴定及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食品安全和保鲜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
在食品中,乳酸菌因具有抑制病原微生物和保持食品质量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尤其是在奶酪的保鲜方面,乳酸菌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
本论文以抗真菌乳酸菌为研究对象,对其抗菌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探讨其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乳酸菌菌种:从自然环境中筛选出的具有抗真菌特性的乳酸菌。
(2)奶酪样品:选取不同种类的奶酪作为实验对象。
2. 方法(1)抗菌成分的分离与纯化:通过细胞破碎、萃取、分离纯化等步骤,从乳酸菌中分离出抗菌成分。
(2)抗菌成分的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分离出的抗菌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3)抗真菌活性的研究:利用培养皿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抗菌成分对常见真菌的抑制作用。
(4)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将抗菌成分添加到奶酪中,观察其对奶酪保鲜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抗菌成分的分离与鉴定经过一系列的分离纯化过程,我们成功地从乳酸菌中分离出一种名为LAC的抗菌成分。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我们发现LAC在特定波长下的色谱峰与已知抗菌成分类似。
同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LAC的主要结构为一种肽类物质。
2. 抗真菌活性的研究我们选取了常见的几种真菌进行抗性测试,结果表明LAC对这几种真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随着LAC浓度的增加,真菌的生长受到越来越大的抑制。
这表明LAC是一种有效的抗真菌物质。
3. 在奶酪保鲜中的应用我们将LAC添加到不同种类的奶酪中,观察其对奶酪保鲜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添加了LAC的奶酪在保质期内质量保持得更好,未出现明显的腐败现象。
与未添加LAC的奶酪相比,添加LAC的奶酪的保质期延长了约XX%。
这表明LAC对奶酪保鲜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讨论本研究成功地从乳酸菌中分离出一种名为LAC的抗菌成分,并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和抗真菌活性的研究。
格氏乳球菌素LG34在牛奶贮藏中的应用李本领;高玉荣;赵新竹;李雪;王冬雪;郝君莹【期刊名称】《农产品加工·学刊》【年(卷),期】2014(000)007【摘要】研究新型广谱乳酸菌细菌素格氏乳球菌素LG34在牛奶贮藏中的应用。
以细菌总数、酸度和感官指标为指标,评价在4℃和22℃下贮藏,添加格氏乳球菌素LG34对巴氏消毒乳贮藏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添加格氏乳球菌素LG34可显著延长巴氏消毒乳的保质期;在4℃和22℃下贮藏,较不添加格氏乳球菌素LG34的巴氏消毒乳保质期分别延长了24 h和12 h;与杀菌后添加格氏乳球菌素LG34相比,在杀菌前添加格氏乳球菌素LG34的牛乳,其贮藏时间显著延长。
%The application of garviecinLG34,a new bacteriocin with broad inhibitory spectrum in the pasteurizing milk is researched. Using the total number of bacteria,acidity and sensory as index,effects of garviecinLG34 on pasteurizing milk's storage life are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garviecinLG34 can significantly prolong the storage life of milk. The storage life of samples added garviecinLG34 prolonged by 24 h and 12 h at 4 ℃and 22 ℃than those not addin g garviecinLG34. Moreover,the storage life of samples adding garviecinLG34 to the milk before pasteurization i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adding garviecinLG34 after pasteurization.【总页数】4页(P5-8)【作者】李本领;高玉荣;赵新竹;李雪;王冬雪;郝君莹【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2【相关文献】1.乳品主要成分及添加剂对格氏乳球菌素LG34抑菌活性的影响 [J], 李本领;高玉荣;赵新竹;李雪;王冬雪;郝君莹2.格氏乳球菌素 LG34生物稳定性的研究 [J], 刘姗;高玉荣3.液相色谱要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粘杆菌素和多粘菌素B的残留量 [J], 梁雪琪;刘红;何凤芹4.添加剂对乳品格氏乳球菌素LG34抑菌活性的影响 [J], 吴春梅5.应用浊度法快速鉴别原料乳、巴氏乳和UHT乳 [J], 张书文;刘鹭;李红娟;崔文明;孙琦;陈建行;吕加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菌素在乳制品生产及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摘要:细菌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防腐剂能够起到很好地抑菌作用。
本文将就细菌素的具体应用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细菌素;乳制品;生产及贮藏;保鲜引言:细菌素是乳酸菌通过合成之后所产生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这种细菌素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能够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或是直接杀死它们。
当遇到人体所产生的胃蛋白酶之后又会被分解,所以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因此细菌素被认为是目前最安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并应用于很多乳制品的生产领域。
一、细菌素的性质和机制(一)性质1.结构特征通过对细菌素的分析我们发现编码细菌素的基因主要是分布于质粒。
而经过合成之后的细菌素在被分泌之前,首先需要和ABC转运体中的水解结构以及前体肽结合起来引发ATP的水解,成熟的细菌素分子就会被分解运输到细胞外。
很多G-细菌素是由不同的细菌素相互结合而组成的, 它包括了不同的区域,把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1]。
当然在一些G+细菌素结构中还含有异常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能够使分子结构更加稳定。
2.蛋白质特性应用于生产的细菌素必须要经过合成、分泌、提纯之后才能应用。
所以必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提出细菌素。
1)硫酸氨沉淀法这种提炼方式不会改变蛋白质原有的活性,而且非常容易操作。
但缺点是提炼之后的细菌素会混有大量的杂蛋白。
2)有机溶剂沉淀法这种提炼方式主要是通过蒸发将有机溶剂与细菌素结合使其性质发生改变。
3)PH吸附法这种提炼方式主要是针对具有吸附性的细菌素进行的,但是这种方式受到提取方式的限制无法大规模使用。
3.稳定性1)耐高温特性这是由于在进行乳制品生产过程中必然会经过高温处理,所以我们需要检验乳酸菌素是否能够在121℃的环境中存活长达20分钟以上,其最终活性仍能够达到80%以上。
随着温度上升其活性变化不会出现明显的浮动。
2) 耐PH的特性一般乳制品都具有一定的酸性,所以在进行测试时还需要考虑细菌素对PH值的耐受范围。
乳酸链球菌素和杀菌温度对牛奶货架期的影响
孟令洁
【期刊名称】《《乳业科学与技术》》
【年(卷),期】2002(025)003
【摘要】低温贮藏是防止巴氏杀菌奶变质的方法之一。
然而,在许多地区无法达到对易腐败的食品进行低温运输及储藏。
在这些地区,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延长巴氏杀菌奶的货架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采用高温杀菌及加入乳酸链球菌素能达到此目的。
通过实验得知,添加乳酸链球菌素可以延长牛奶的货架期,而且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牛奶的货架期也增加。
在不同杀菌时间及温度下实验的结果表明乳酸链球菌素对经90℃杀菌15秒的奶样的保质效果较好。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孟令洁
【作者单位】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 2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乳酸链球菌素和杀菌温度对牛奶货架期的影响 [J], 孟令洁
2.纳米氧化锌结合低频微波杀菌对红酥鸡菜肴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 [J], 王婧宇; 张慜; 杨朝晖
3.巴氏杀菌和超高压杀菌对即食小龙虾货架期的影响 [J], 李肖婵;林琳;朱亚军;姜绍通;陆剑锋
4.超高压杀菌对比利时艾尔琥珀工坊啤酒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及货架期预测 [J], 张帆;蒋卓;张国文;于燕波;向红
5.低温等离子体冷杀菌对盐水鸭货架期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J], 王晨;钱婧;盛孝维;王晓婷;严文静;章建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