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电大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18春第四次形考作业_0003标准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51 KB
- 文档页数:10
康杰中学2018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四)甲图为北京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乙图为1996年、2001年北京市制造业人口密度与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比值(R 值)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北京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人口密集 ②交通通达度 ③制造业分布 ④城市化水平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2.读乙图,1996年、2001年北京市R 值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A .R 值变小,反映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B .R 值的极大值离市中心变远,说明北京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北京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C .R 值变大,说明北京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D .大约离市中心30千米的地方,R 值最大,说明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密度都达到最大值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
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3~4题。
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判断 ( ) A .华北地区径流系数较小,是因为该地蒸发量小B .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C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一般大于平原地区D .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4.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对其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最恰当的是( )A .森林植被破坏,不稳定径流增大B .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C .径流系数增大,水位季节变化减小D .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不会产生影响图4为“欧洲农业集约度的空间变化图”(集约度是指某类事物在特定空间的集中程度。
图中的等值线为集约度指数,指数越大表示集约度越高)。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黑影区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B .乳畜业C .季风水田农业D .大牧场放牧业6.影响图中集约度指数空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降雨日数B.工业和城市分布C.土壤肥沃程度D.草场分布下面两幅图为我国某地区的山地地形剖面及对应的气候资料图和该山地垂直自然带分习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12.《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 B )A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B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C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D航空噪声污染的防治14.我国对预防为主的真正重视,大体是在( D )A70年代中期 B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 C 80年代中期 D 80年代末16.固体废物转移不包括( B )A境内转移B统一固体废物产生源内部的转移C过境转移D越境转移18.缴纳排污费后仍未达到排污标准的排污单位,从第三年起,每年提高征收标准( B )A 3%B 5%C 8% D10%20.对逾期不处置或处置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代为处置,同时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予以承担,这称为( C )A行政处罚B行政处分 C 行政代执行 D 行政调解1.人类环境的中心主体是( B )A人类和其它生物B人类C人类、其它生物、无生命物质D人类、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外部空间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预防为主,并不意味治理不重要,它也不能代替治理B根据公共信托理论,为合理支配和保护共有财产,由共有人委托国家管理C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公民享有环境权D我国公民享有参与国家环境管理的权利5.下列行为不在《水污染防治法》禁止之列的是( B )A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B利用工业废水和城市废水进行灌溉C向水体排放油类废液D向水体倾倒城市垃圾7.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能够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污者,可不再交纳( A )A排污费B管理费C补偿费D整治费9.对城市区域内近期建设和新建改建的各项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的是( A )A 总体规划B近期规划C远期规划D详细规划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环境要素P4:是指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成。
1、可持续发展P16: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相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
环境保护法形考任务一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我国《环境保护法》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这一分类是依据(A)A.环境的形成B.环境的要素C.环境的功能D..环境的范围满分:5 分2.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性文件是(B )A.控制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B.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C.《关于持久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D.《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满分:5 分3.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环保专项资金不得用于(C )A.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B.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C.环境卫生、绿化项目D.污染防治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满分:5 分4.我国《森林法》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五倍的树木,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这一规定中,“费用”的性质属于(D )A.开发使用费B.生态补偿费C.保护管理费D.惩罚性收费5.下列属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的是( C )A.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野生动物B.被人类驯化的野生动物C.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D.具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水生野生动物满分:5 分6.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三类,即( C)A.农村用地、城市用地和未利用地B.农用地、非农用地和建设用地C.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D.耕地、非耕地和城市用地满分:5 分7.我国《水法》规定的取水许可适用于( A )A.直接从江河取水的行为B.为家庭生活少量取水的行为C.城镇居民取用自来水的行为D.村民从本村水库取水的行为满分:5 分8.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该法所要管制的固体废物采取了概括性规定,该法主要防治三类固体废物,即工业同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以及( C )A.半固态废物B.一般废物C.危险废物D.矿业固体废物满分:5 分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资源补偿费的是( C )A.水资源费B.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C.森林植被恢复费D.耕地闲置费满分:5 分10.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体制发展的共同趋势是( B )A.由现有的部兼负环境保护职责B.同时设立协调机构与部一级的专门机构C.设立具有更大权限的独立机构D.几种机构同时并设满分:5 分二、多项选择题(共5道试题,共50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形成性考核1.《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平时作业1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次小组讨论。
在了解“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的中心就在于分析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这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围绕性别、家庭、社区、组织、社会政策(五个中选取一个即可)等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展开小组讨论。
讨论的形式可以是小组成员面对面进行,也可以依托网络进行。
要求:讨论前要明确讨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讨论过程要有记录,每组形成一份讨论报告,作为考核的基本依据。
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给出客观公正的成绩。
讨论主题:性别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讨论时间:讨论小组成员:内容摘要:通过性别特征与性别歧视两方面的内容对男女的不同影响来讨论性别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人类的成长包含了生理上的发育和成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础。
虽然社会环境会受到人类的作用,但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多的受制于社会环境的影响,由于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影响,同样的人被分出了差异性;更为严重的是,在差异性的名义之下,不平等性也粉墨登场了,由此而产生的社会问题进一步影响到了每个人的成长与生存。
在中国,从目前的发展情形来看,更值得关注的是性别问题。
性别存在生理差别、心理差别与社会差别等特征,生理差别的基因差异影响着男子与女子的死亡率不同,身体差异导致抚育婴孩的任务强加给了女人身上,致使女人极大地被束缚于家庭事务中,造成了女人与男人在经济、社会等方面越来越大的差距;虽然社会因素也一定程度造成男性与女性的心理方面存在着普遍的差异,但是生理因素的作用也很难被彻底否定;同样男性与女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更多的是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
由于性别的不同,男女之前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其中男性的性别歧视包括了成功的压力、责任的重负以及情感的压抑。
社会将男人视为成功的化身,所以社会也不允许男人失败,男人也同样不能容忍自己失败,所以男人注定只能在成功的道路上不停地走下去,在成功的不归路上,男人承受了不少的压力。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环境保护法》形考任务3网考题库及答案1.水体即水环境,是指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域以及地下存在的水的自然综合体。
正确答案:正确2.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正确答案:正确3.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负有同等程度的保护环境的共同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4.依据现行刑法的规定,我国不存在环境犯罪的危险犯。
正确答案:正确5.目前限期治理项目,主要是产生重大污染源的项目和产生特别保护区域环境污染源的项目。
治理的目标,主要是浓度目标。
正确答案:正确6.环境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不属于我国环境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正确答案:正确7.我国对矿产资源实行单一的所有权制度。
正确答案:正确8.环境行政处罚对象是行政机关。
正确答案:错误9.以1979年颁布试行、1989年正式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为代表的环境法规体系初步建立,为开展环境治理奠定了法治基础。
正确答案:正确10.政府行为的失范,造成环境危机。
政府行为失范具体表现有()正确答案:地域保护主义行为正确答案:片面化行为正确答案:失误性的决策行为正确答案:短期行为11.我国环境侵害赔偿责任的免责条件有()正确答案:职务授权行为正确答案:自然灾害正确答案:战争正确答案:受害者或第三人的故意或过失12.下列哪些是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对生态规律的认识不足正确答案: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正确答案:人口的压力正确答案:技术的滥用13.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 正确答案:恢复原状正确答案:履行法定义务正确答案:返还原物正确答案:承认错误14.大气污染的分类包括()正确答案:煤炭型大气污染正确答案:特殊型大气污染正确答案:石油型大气污染正确答案:混合型大气污染15.环境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正确答案:客体正确答案:主体正确答案:内容16.环境行政责任的特征包括()正确答案:承担者是环境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正确答案:是惩罚与补救相结合的法律责任正确答案:环境行政责任的追究机关和程序独特17.行政主体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包括()正确答案: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正确答案:进行行政赔偿正确答案:履行行政职责正确答案:撤销行政违法行为18.属于环境行政执法主体的有()正确答案:环境法律、法规授权对某些方面的资源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的部门正确答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正确答案:各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环境法律法规授权对某些方面的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19.自然资源最本质的特征()正确答案:整体性正确答案:生物性正确答案:区域性正确答案:有限性20.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党的()正确答案:18大21.环境法体系,以()为核心正确答案:综合性环境基本法22.环境污染损害诉讼赔偿案件,诉讼时效是()年正确答案:323.发展循环经济,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是()正确答案:清洁生产24.关于环境侵害的特征,哪一项表述不正确()正确答案:具有即时性25.行政方面的干预手段不包括()正确答案:实行排污收费制2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家环境权的内容()正确答案:对良好环境进行无害使用权27.关于环境法,表述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环境法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28.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正确答案:生物圈29.下列关于环境法的特征,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正确答案:法律主体单一性30.不属于环境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的有()正确答案:吊销营业执照31.哪一项不是经济方面的干预手段? ()正确答案:建立奖惩制度32.对环境立法监督采用的方式不包括: ()正确答案:检举33.环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环境民事责任行为人(单位和个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18春第五次形考作业_0002
山西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1405879
、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
1. 过分夸大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强调人对自然的对立关系,将自然视为纯粹供人类利用的对象,不顾自然规律,强调人统治自然和人对自然界的主宰作用,这是()的观点。
A. 生命中心主义
B. 地球整体主义
C. 生态唯自然主义
D. 生态唯意志主义
参考答案:D
2. 我国的()村因生态环境建设获得过全球500佳表彰。
A. 张家港
B. 留民营
C. 大寨
D. 大丘庄
参考答案:B
3.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1992年世界各国在()签订的。
A. 华盛顿
B. 里约热内卢
C. 维也纳
D. 蒙特利尔
参考答案:B
4. 可持续发展追求的公平性表现在()。
A. 代内公平
B. 代际公平
C. 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
D. 当代人之间的公平
参考答案:C
5.
()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
A.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B.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C.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实施目标国际研讨会
D. 联合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
参考答案:B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正式通过。
A. 1979年9月
B. 1989年12月
C. 1983年4月
D. 1990年5月
参考答案:B
7.
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被动适应,认为任何出于人类需要和目的的对自然环境的利用。
环境保护法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作业_0001
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8174 试卷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
1. 下列能够作为环境法律保护对象的是( )
A. 太阳
B. 阳光
C. 生物圈
D. 自然环境
【标准选择】:D
2.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为()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标准选择】:C
3.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和( )
A. 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B. 海水的污染防治
C. 雪山、冰川的污染防治
D. 管道水体的污染防治
【标准选择】:A
4. 列关于我国渔业捕捞许可证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海洋大型拖网、围网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
B.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超过船网工具控制指标发放海洋作业捕捞许可证
C. 捕捞许可证可以买卖或者出租
D. 捕捞许可证不得涂改、伪造或者变造
【标准选择】:C
5. 规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或因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容许含量的环境标准是。
拿答案:1144766066题目1.1.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
2.我国环境的基本情况是,,相当严重。
3.环境科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环境质量和环境质量的科学。
4.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的概念。
【答案】:1. 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2. 我国环境的基本情况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相当严重。
3. 环境科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环境质量保护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科学。
4.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题目2.1.臭氧层破坏2.物质生产力表达式3.自然4.可持续发展【答案】:1. 臭氧层破坏是指人类大量使用作为致冷剂(氟利昂)和溶剂等的氯氟烃类物质,造成大气的臭氧层逐渐减少,地球上的人和其他生物遭受紫外线伤害的现象。
2. 物质生产力表达式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 。
3. 自然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相对立的物质世界。
4. 可持续发展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以及长期延续的发展,它是一种健康的、公正的发展。
题目3.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分)【答案】:(1)19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
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
山西电大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18春第四次形考作业_0002标准答案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18春第四次形考作业_0002山西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1405879、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生态工程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生态学家( )首先提出的。
A. 奥德姆B. JorgensonC. MitschD. 威廉姆.阿尔伯卫奇参考答案:A2. ()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性质。
A. 绿色城市B. 减少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C. 以人为本D. 增加和保护绿色植物参考答案:C3. 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是1973年世界各国在()签订的。
A. 华盛顿B. 里约热内卢C. 维也纳D. 蒙特利尔参考答案:A4.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1992年世界各国在()签订的。
A. 华盛顿B. 里约热内卢C. 维也纳D. 蒙特利尔参考答案:B5. 生态工程是哪一年代出现的学科()。
A. 19世纪80年代B. 20世纪30年代C. 20世纪60年代D. 20世纪90年代参考答案:C6. 以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规定各级政府领导(省长、市长、县长、厂长)在任期内的环保目标和任务,并作为政绩考核内容之一。
根据其完成好坏,给予其奖惩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A.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B.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D. 限期治理制度参考答案:C7. 国际环境法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 国家B. 社会。
山西电大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18春第一次形考作业_0008标
准答案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18春第一次形考作业_0008
山西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1405879
、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
1.
地球上圈层的发育顺序依次是:()
A. 生物圈、水圈、土壤圈
B. 土壤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土壤圈
D. 水圈、土壤圈、生物圈
参考答案:C
2. 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颗粒物是()。
A. 总悬浮固体
B. 降尘
C. 超细颗粒物
D. 烟尘
参考答案:C
3. 大气圈中最冷的一层是()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热成层
参考答案:C
4. 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是对()而言的。
A. 逸散层
B. 平流层
C. 对流层
D. 热成层
参考答案:C
5. ( )已成为当代世界三大主要酸雨区。
A. 日本、非洲、拉丁美洲
B. 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尔
C. 欧洲、北美、中国
D. 欧洲、北美、日本
参考答案:C
6. 可以随雨、雪降落的颗粒物为()。
A. 飘尘
B. 降尘
C. 超细颗粒物
D. 烟尘
参考答案:B
7. 光化学烟雾主要由()所致。
A. 汽车尾气排放
B. 烟尘排放。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18春第二次形考作业_0002
山西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1405879
、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
1.
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褐红色、棕色、蓝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叫做()。
A. 赤潮
B. 棕潮
C. 蓝潮
D. 褐潮
参考答案:A
2. 生命中心主义的伦理观的基本主张是:()
A. 所有人的生命权的平等
B. 动物之间生命权的平等
C. 地球上万物的权利平等
D. 尊重包括植物在内的地球上所有生命体的“固有价值”
参考答案:D
3. 联合国于1993年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决定,确定每年的()为“世界水日”。
A. 3月14日
B. 3月28日
C.
3月22日
D. 3月20日
参考答案:C
4. 新的生态文明的特点是要:()
A. 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B. 重建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和谐关系
C. 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D. 重建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关系
参考答案:C
5. 目的是为了保护野生的动、植物,避免被人类伤害的环境伦理观是()。
A. 生命中心主义
B. 地球整体主义
C. 代际均等的环境伦理观
D. 当代环境伦理观
参考答案:A
6. 声音的大小与()有关。
A. 音频
B. 音调
C. 音域
D. 声压
参考答案:D
7. 目的是保护整个自然环境,不要被人类肆意的破坏的环境伦理观是()。
国开(山西)51691《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一复
习资料答案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一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地球上大约12亿年出现最早的真核细胞。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特征划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平流层中有雷电、雨雪、霜、雹等天气现象的发生。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越稳定。
相反,食物网越简单,则生态系统越不稳定。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第一性食物分子的植物被称为异养生物。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引起全球气候异常。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都会呈现海水温度下降的情况。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英国伦敦霍乱大流行事件属于大气污染事件。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环境调查研究与方法》形考任务四答案环境调查研究与方法 - 形考任务四答案
本文将介绍环境调查研究与方法的相关内容,以及任务四的答案。
环境调查研究与方法
环境调查研究与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用于获取有关环境状况和影响的数据和信息。
通过进行环境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趋势,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调查主要包括野外调查和实地取样,采用各种调查技术和仪器,收集样本并分析数据。
环境调查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室分析等。
形考任务四答案
任务四要求对环境调查研究与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并以自己的方式开展一个环境调查项目。
以下是我的答案:
我决定选择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作为调查项目。
我将使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
1. 数据收集:获取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的数据,包括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和其他相关参数。
2. 实地观察:前往不同区域,观察空气质量的差异,并记录相关情况。
3. 问卷调查: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在空气质量方面的感知和意见。
4. 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并找出可能的污染源和改善措施。
通过这个调查项目,我希望能够了解城市的空气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促进环境保护和改善。
以上是环境调查研究与方法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四的答案。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1.《环境保护法》形成性考核四题目1未回答满分2.00 标记题目题干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
(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未回答满分2.00标记题目题干可以同一事实、理由,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同时提起行政处罚程序,重复给予同一相对人处以罚款。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未回答满分2.00标记题目题干我国新《环境保护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未回答满分2.00标记题目题干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属于取之不尽的资源。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5未回答满分2.00标记题目题干污染环境罪不是行为犯而是结果犯。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6未回答满分2.00标记题目题干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之间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7未回答满分2.00标记题目题干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从发现事件后起2小时内上报。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未回答满分2.00标记题目公害侵害的原因较单一,多为一次性侵害。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9未回答满分2.00标记题目题干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0满分2.00标记题目题干每年的的6月6日是“世界环境日”。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未回答满分2.00标记题目题干《水土保持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水土保持工作。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2未回答满分2.00标记题目题干行政处罚具有时效性,违法行为在三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选择一项:对错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国家开放大学《环境资源法》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环境资源法》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1、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 )、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A. 森林B. 湿地C. 矿藏D. 草原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A. 避免B. 防止C. 控制D. 减少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 )和( )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A. 重点单位B. 其他生产经营者C. 个人D. 企业事业单位4、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 )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A. 财政B. 经济C. 社会D. 技术5、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 ),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A. 法规B. 要求C. 想法D. 法律6、违反环保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 )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A. 不如实报送B. 不公开C. 不如实公开D. 不报送7、(),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A. 环境监测机构B. 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的机构C.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D. 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运营的机构8、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
A. 同时验收B. 同时投产使用C. 同时设计D. 同时施工9、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 ) 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形成性考核三作业资料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
【题目】
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
A.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 《21世纪议程》
C. 《地球宪章》
D. 《人类环境宣言》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人类环境宣言》
【题目】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
A. 停止发展
B. 使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C. 提高并保持发展速度
D. 控制发展速度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使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题目】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召开。
A. 里约热内卢
B. 斯德哥尔摩
C. 纽约
D. 伦敦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斯德哥尔摩
【题目】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3年多的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于1987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研究报告()。
A. 《增长的极限》
B. 《经济增长研究报告》
C. 《寂静的春天》
D. 《我们共同的未来》
[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我们共同的未来》
【题目】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缘自于()
A. 《寂静的春天》。
一. 单选题(共10题,共6分)1. 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对污染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即所谓的()。
(0.6分)A.环境容量B.城市容量C.自然容量D.社会容量☆考生答案:A★考生得分:0.6 分评语:2. 1998年,()率先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构想,并于1999年5月,召开了“大学绿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0.6分)A.北京大学B.复旦大学C.清华大学D.南京大学☆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3. ()是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基础,排污许可证是对排污者排污的定量化。
(0.6分)A.营业执照申报登记制度B.排污申报登记制度C.经营范围申报登记制度D.企业排污检查制度☆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4. 在环境科学领域中,水体不仅包括水,而且也包括水中的()、底泥及水中生物。
(0.6分)A.水草B.悬浮物C.鱼D.虾☆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5. 限期治理污染与治理污染计划不同,限期治理是一种法律程序,具有法律效能,而治理计划则只是一种(),完不成也不负法律责任。
(0.6分)A.发展手段B.生产途径C.经济管理手段D.行政管理手段☆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6. l988年,围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关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要求自()年1月l同起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引起全国各地的普遍重视。
(0.6分)A.1987B.1989C.1986D.1990☆考生答案:B★考生得分:0.6 分评语:7. ()反映了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过程,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0.6分)A.广义的城市管理B.城市环境保护C.城市环境治理D.狭义的环境管理☆考生答案:D★考生得分:0.6 分评语:8. 关于自然的价值,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阐释。
生态伦理学家提出了()概念,这是环境伦理学的出发点。
(0.6分)A.个体的内在价值B.社会的内在价值C.自然的内在价值D.政治的内在价值☆考生答案:C★考生得分:0.6 分评语:9. 美国环境伦理学家在()《环境伦理学》一书中提出了自然的14种价值。
问答题如何理解人类环境概念?环境有那些基本特此?1、人类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须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2、环境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限性、区域性、潜在性、变动性和稳定性。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的开放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问题。
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有那些内容?1、人类和环境的关系;2、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和规律;3、环境污染的危害;4、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价和环境预测;5、环境污染的控制盒防治;6、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7、环境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8、环境区域规划和环境规划;9、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的流量是如何流动的?有何规律?如何将这一规律运用于社会经济活动之中?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积累生物能。
这种能量通过食物链首先转移给草食动物,然后再转移给肉食动物。
动植物死亡后其有机残体被分解者分解,将复杂的有机物转变为简单的无机物,同时又将有机物质储存的能量返回到环境中。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又消耗部分能量,并返回于环境中。
通过这种能量的流动,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
如何根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原理做好生态平衡的保护工作?维护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应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收支平衡。
2、重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练网关系。
3、根据不同食物的生态特征,合理调整和干预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果。
4、发挥大型工程在改造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作用。
5、创造生产力更高的生态系统。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要维护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
现在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全面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调功能。
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18春第四次形考作业_0003
山西电大省开课课程代码:1405879
、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
1. 以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具体规定各级政府领导(省长、市长、县长、厂长)在任期内的环保目标和任务,并作为政绩考核内容之一。
根据其完成好坏,给予其奖惩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A.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B.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D. 限期治理制度
参考答案:C
2. 生态工程主要应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A. 物理学
B. 经济学
C. 数学
D. 生态学
参考答案:D
3. ()是生态城市的基本性质。
A. 绿色城市
B. 减少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C. 以人为本
D. 增加和保护绿色植物
参考答案:C
4. 国际环境法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 国家
B. 社会
C. 国际组织
D. 国家或国际组织
参考答案:D
5. 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要事先对该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为建设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A.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B.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D. 限期治理制度
参考答案:B
6. 生态农业的概念是由美国土壤学家( )提出的。
A. 奥德姆
B. Jorgenson
C. Mitsch
D. 威廉姆.阿尔伯卫奇
参考答案:D
7. 环境保护的费用效益是指投入的环境保护费用与所得的效益之比。
所得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