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伽玛能谱勘查系统完成样机研发
- 格式:pdf
- 大小:122.15 KB
- 文档页数:2
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科技成果——核与辐射应急航空监测技术技术概述核与辐射应急航空监测技术起源于早期铀矿勘探,是在就地测量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用于辐射环境监测的高新技术,即是把航空伽玛能谱仪安装在飞机上对某区域的放射性水平进行快速、有效监测,进而确定放射性核素种类,圈定放射性污染区、危险放射源和失控放射源的范围和水平,对辐射程度和水平提供准确信息,为当地环保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满足公众对环境信息的需求。
该项技术具有快速、经济、准确、高效、连续测量和实时显示的特点,在进行大面积快速搜寻时拥有其它方法无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是快速有效的技术手段。
目前中心现有703-I型核应急航空监测系统一套,是军民两用的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的专用设备,另外建成了用于实验、校准的各种放射源、模型标准装置、实验装置等。
针对航空检测人工放射性核素中探测能力、探测限和航空探测效率,展开了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在西北某地开展了大范围的辐射环境评价,为相关部门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首次在国内采用航空监测技术手段发现失控人工放射源一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主要技术指标1、航空NaI(Tl)晶体探测器体积:下测50341cm3,上测12585cm3。
2、测量能谱为256/512道。
3、对Cs-1370.662MeV伽玛射线峰,系统分辨率(FWHM)优于10%。
4、对Th-232的2.62MeV能量峰的峰位漂移不超过±1%。
5、能谱线性>0.999(能量线性范围0.05MeV-3.0MeV)。
6、高度100m时,Cs-137探测限低于2000Bq/m2。
7、平面静态定位精度小于1.0m。
8、采样间隔为1s。
先进程度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技术状态批量生产、成熟应用阶段适用范围城市辐射环境调查;民用核设施辐射环境调查;核事故应急监测;反核恐监测;失控源搜寻、核安保监测及其他辐射航空监测活动等。
获奖情况(1)《秦山地区放射性水平及相关环境要素航空检测》荣获中国核核工业总公司1996年度部级科技进步壹等奖(证书号:96-1-001);(2)21JD-BGK-0801项目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2008年度军队科技进步壹等奖(证书号:2008TS1001-4);(3)《航空放射性测量系统标定方法研究-航放标准模型的应用》荣获中国核工业总公司1998年度部级科技进步贰等奖(证书号:98-2-004);(4)《采用大面源模型体源校准环境仪表的试验》荣获中国核核工业总公司1998年度部级科技进步叁等奖(证书号:98-3-027)。
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标定技术与标定程序
骆遥;米耀辉
【期刊名称】《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年(卷),期】2014(000)005
【摘要】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是直接寻找铀矿和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地质勘探、环境辐射评价、核应急和军控核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航空伽玛能谱仪探测K、U、Th核素衰变系列的伽玛射线窗口计数,要将测量计数率换算成
地面放射性核素含量就需要对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进行标定,系统标定是航空伽玛能谱测量中最为复杂的程序,也是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的一项关键技术。
论文系统介绍了目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实施的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标定技术及相应的标定程序,这对理解航空伽玛能谱测量及资料应用具有实际意义。
【总页数】8页(P590-597)
【作者】骆遥;米耀辉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国土资源航空
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 国土资源部航空地球物理与遥感地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817
【相关文献】
1.航空伽玛能谱仪对137Cs点源响应特征及全谱数据的提取技术 [J], 王南萍;熊盛青;周锡华;刘少敏;程业勋
2.中国建成标定航空γ能谱仪的校正模型 [J], 于百川
3.井斜测量系统中加速度计标定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 [J], 李星;周静;张磊
4.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工作人员在仪器标定及实验过程中受照剂量的评估 [J], 金戈;吴其反;范正国;王金龙;张文志;张积运;江民忠
5.航空发动机叶尖间隙影像测量系统及其标定 [J], 陈玉涛;朱目成;童思容;罗贤鹏;赵必武;赵冬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新视点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5该文利用串口通信技术和无线电通讯技术,设计了基于无人机的航空伽玛能谱数据传输系统,可在航空伽玛能谱测量作业中,实时将测量数据传送到地面,实现对航测数据的实时监控。
经过地面测试、机载地面测试和实际飞行试验验证,系统可满足目前工作的需要。
1 系统的组成基于无人机的航空伽玛能谱数据传输系统主要由航空伽玛能谱仪、通信接口、无人机平台、地面控制站和辅助设备组成。
航空伽玛能谱仪包括三箱晶体和应用于无人机的小型化机载计算机,测量作业中航空伽玛能谱仪采集的数据经过通信接口发送给无人机飞行平台,然后经由无人机的无线通信链路传送到无人机的地面控制站上,控制站经过通信接口和航放地面站进行数据和指令交换。
2 软硬件设计与实现航空伽玛能谱仪测量数据经过通讯链路与地面控制站之间进行数据和指令交换。
无线电通讯链路由无人机部分配置,系统设计完成了串口通讯模块、航空伽玛能谱仪与无人机接口软件、地面接口与控制软件等工作。
2.1 硬件设计与实现硬件设计包括无人机与航空伽玛能谱仪、无人机地面控制站与航放控制站之间的接口设计。
其中,串口通讯接口使用RS422接口,采用航空插头连接,用于无人机飞行平台与航空伽玛能谱仪,地面控制站与航放控制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指令发送。
电源接口采用D C /D C 模块,插头设计为三芯航空插头。
2.1.1 串行通信接口设计通信接口主要分为机载通信接口和地面通信接口。
机载通信接口包括遥控通讯接口和遥测数据接口,地面通信接口为遥控遥测接口。
(1)机载通信数据接口。
遥控通信数据接口采用RS422接口,该接口支持点对多的双向通信,采用单独的发送和接收通道。
本设计中采用传输波特率为115200bps。
完成地面控制站控制指令的上传和航空伽玛能谱数据的下传;遥测数据接口采用RS422接口,本设计中采用波特率为19200bps,完成无人机测量数据下传。
用航空γ能谱法普查铀矿
吴慧山
【期刊名称】《世界核地质科学》
【年(卷),期】2001(018)004
【摘要】本文介绍了俄罗斯近半个世纪以来应用航空γ能谱找铀矿工作及其发展过程的概况,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30多年来,俄罗斯研制生产了10多种型号的仪器,其中以近年生产的ГСА-99(256道)型和АГС-CB(512道)最为先进,甚至超过美国生产的GR-820型.航测工作有如下变化:(1)从最初的"低空低速"找局部异常,发展为最近的"高空高速"找成矿环境,甚至找地浸砂岩铀矿;(2)由微分道测量U、Th、K,发展到全谱段测量多矿种,用途广,特别是扩大了地质和生态等方面的应用领域;(3)由多边形模型标定仪器,发展到用计算方法标定仪器.这种标定误差小、费用低,俄方的这些变化值得借鉴.
【总页数】5页(P227-231)
【作者】吴慧山
【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航空-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在奋斗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J], 曹秋义;山亚;冯博;汪冰;张恩;卢辉雄;杨彦超
2.航空γ能谱测量数据在西澳伊尔岗地区钙结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J], 车永飞;张云龙;赵英俊;林子瑜
3.相山铀矿田航空能谱数据图像处理与分析 [J], 张士红;林子瑜
4.航空能谱测量数据在砂岩型铀矿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J], 杨艳;林子瑜
5.航空γ能谱法在地质填图和非放射性矿产普查中的应用 [J], 崔霖沛;张文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一代航空多道伽马能谱仪的引进和初步应用周锡华;乔广志【摘要】GR-820集优秀的稳谱技术、数字可视化设计和实时谱图显示于一身,提供了更为精确的伽马能谱测量.文中简要地介绍了GR820的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效果等几方面的内容,供读者了解当今航空伽马能谱仪的发展状况.【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2(026)004【总页数】4页(P318-320,324)【关键词】GR-820;航空多道伽玛能谱仪;工作原理【作者】周锡华;乔广志【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6上世纪的80和90年代,以GAD-6和GR-800D为代表的老一代多道航空伽马能谱仪,在我国的地质事业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地质填图、寻找放射性矿产、多金属矿、贵金属矿、钾盐、石油天然气、地下水资源的勘察以及环境测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随着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成立和地质大调查的开展,为了满足新一轮地质大调查的要求,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于1999年11月从加拿大的Explorainum公司引进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多道航空伽马能谱仪——GR-820。
GR-820利用天然伽马谱中的特征峰,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数字化稳谱技术,确保每条晶体的单谱和所有晶体的总谱,其钍峰(208Tl)漂移<±1道;其数字化、可视化程度高,具有实时谱图的显示能力① Explorainum.GR-820 user manual.1996.。
经过我中心的努力,实现了当年引进、当年投入生产,并取得了比较好测量数据和地质效果。
1 GR-820的工作原理GR-820的组成如图1所示,探测信号经前置放大后进入主放大器,放大后的信号滤波、整形后进入ADC模块,同时电路由模块对信号进行舍取。
ADC转换后的数据通过DMA快速地送入SPU保存起来,同时进行谱数据的累加、峰值分析和自动稳谱。
一种航空高光谱和伽马能谱数据融合方法
一种航空高光谱和伽马能谱数据融合方法的步骤如下:
1. 获取航空高光谱数据和航空伽玛能谱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空间坐标配准、空间尺度匹配和统一量纲。
2. 对航空高光谱数据和航空伽玛能谱数据进行多特征提取。
3. 根据航空伽玛能谱铀、钍、钾的偏高场/高场图与航空高光谱遥感图像上的构造解译图,进一化操作以层叠方式融合,得到融合特征影像。
4. 根据融合特征影像图,分析航空伽玛能谱铀的形态特征与航空高光谱遥感解译构造二者间的相关性,查明与铀成矿有关的线状和环状构造,确定铀成矿构造。
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一卷)铀矿地质分卷Progress Report on China Nuclear Science & Technology(V ol.1) 2009年11月航空数字伽玛能谱测量系统的研制葛良全1,曾国强1,赖万昌1,范正国2,倪卫冲3,熊盛青2(1.成都理工大学地学核技术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1;2.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 10083;3.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02)摘要: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技术已经成为寻找放射性铀、钍矿床和非放射性的多金属矿、贵金属矿、钾盐、石油等,以及环境放射性污染调查与评价、核设施监测、核事故应急事件监测等主要的支撑技术。
论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数字化伽玛能谱测量系统的最新研制成果。
该测量系统以NaI(Tl)晶体(10 mm×10 mm×40 mm)和光电倍增管构成的闪烁计数器为伽玛射线探测器,采用4条下测晶体和1条上测晶体组合成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的探头,设计了温度传感器、电流反馈型前置放大器和低纹波高压供电电路,实现了伽玛光子与核信号的转换;采用Y/U双通道数控增益放大器、双回路自动稳谱电路和算法实现了谱漂的精细调节和自动稳谱,通过高速ADC与CPLD实现模拟核信号的数字化。
研制的航空数字化伽玛能谱测量系统可接入NaI(Tl)闪烁计数器伽玛探测器数20条,可探测能量范围为0.02~10.0 MeV,采样周期为0.5-1 s,最大计数通过率大于100 k/s,1024道谱漂±1道。
关键词:航空伽玛能谱测量;伽玛能谱仪;核地球物理勘探航空放射性测量在六十年代以前,仅是总量测量,随后开发了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4道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采用探测器内加入人工核素辐射源的稳谱技术,代表性的有国产FD-123型4道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等。
到八十年代末期,由北京铀矿地质研究院采用国外探测器组件,组装了AS2000型4道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
AGS -863航空伽玛能谱勘查系统在内蒙某测区的应用
张永恒;葛良全;张庆贤;郑庆志;李高峰
【期刊名称】《金属矿山》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在内蒙某测区对我国自主研发的AGS - 863航空伽玛能谱勘查系统进行了首次勘查应用.通过与GR -320地面伽玛能谱仪的对比分析,地层或岩性的能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结果符合测区的岩性、地质构造一般规律,系统精度较高,数据正确、可靠.
【总页数】5页(P124-127,165)
【作者】张永恒;葛良全;张庆贤;郑庆志;李高峰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型AGRSS航空伽玛能谱系统的应用效果及分析 [J], 房江奇;蔡文军;李素岐;杨金政
2.新型AGRSS航空伽玛能谱系统的应用效果及分析 [J], 房江奇;蔡文军;李素岐;杨金政;
3.航空伽玛能谱勘查系统完成样机研发 [J],
4.航空-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在奋斗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J], 曹秋义;山亚;冯博;汪
冰;张恩;卢辉雄;杨彦超
5.卡尔曼滤波在航空γ能谱勘查系统自动稳谱中的应用 [J], 曾国强;葛良全;熊盛青;倪卫冲;范正国;赖万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关于印发《“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国土资源部(已撤销),水利部•【公布日期】2017.05.08•【文号】国科发社〔2017〕128号•【施行日期】2017.05.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关于印发《“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社〔2017〕1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各有关单位:按照《“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等总体部署,为明确“十三五”期间资源领域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技术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特制定《“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2017年5月8日“十三五”资源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向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方向迈进,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
长期以来,矿产、能源、水和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减排压力巨大、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上限等严峻形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是我国资源行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资源领域科技发展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与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推进资源领域产业创新发展,抓住科技革命契机推动行业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资源行业向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等绿色发展,保障资源供给安全,更加高效、安全、清洁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核心。
为更好地引领资源领域“十三五”科技发展方向,培育和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强化科技进步对行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相关国家、行业层面的规划内容,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结合资源领域“十三五”技术预测和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成果,按照“全产业链、全创新链”的设计思路,全面统筹和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培育科技领军人才,解决制约保障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加强科技任务超前部署,制订本规划。
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方法技术现状与展望航空伽马能谱测量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高效性、低成本性在很大程度之上被应用于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当中。
并且在航天物探的任务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藉此,本文立足于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简要的介绍了国内外对于该技术研究与发展的现状,并且结合我们国家现阶段的地质找矿工作基本要求,提出了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技术应该被应用于以上工程当中,并需要加以重视。
最后结合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对该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与应用现状进行了展望。
标签: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方法技术;矿产勘查;航空物探;展望前言:因为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技术具有鲜明的高效性与低成本性,所以随着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区域性航空物当中,并且在其它类似于地质找矿任务当中同样发挥着积极的效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配套的仪器使用当中,从一开始的盖革计数管式仪器到Nal(TI)大晶体探测器,仪器的性能正在不断的提高。
在数据处理过程当中,同样发展出了新的高效处理技术。
因此,对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方法技术现状与展望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方法技术近几年来,国内外对于航空伽马能谱测量方法当中的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方法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
在降噪技术、地形改正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应用。
(一)降噪方法技术。
随着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该技术所存在的谱线数据过滤技术也被广泛的重视起来。
并随着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成为了现阶段最为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可以轻易有效的降低谱线当中的噪声。
并且降噪面积范围大,而对谱线当中存在的数据信息不会造成影响。
其中最小二乘拟合方法被证明是最为有效的谱线处理方法,大约可以降低Th 含量不确定性的25%。
NASVD与MNF是现阶段应用作为广泛,应用效果最为良好的两种谱线降噪方法。
这两种方法都是通过对原有谱线进行标注处理,然后得出主成分谱,最后利用谱重构达到降噪目的。
统计分析方法在航空伽玛能谱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人们对于宇宙和地球环境所产生的高能粒子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其中包括伽马能谱的研究。
伽马能谱是指天体放射出的伽马光子的能量分布图谱,可以反映出宇宙射线的能量分布、强度分布、源分布特征等重要信息,对研究宇宙射线来源和宇宙物理过程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航空探测领域中,使用伽马辐射探测器获取地球射线伽马能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如何对伽马能谱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是目前探索表面射线和地下物质探测综合性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传统的伽马能谱数据处理方法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和直觉,这种方法难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统计分析方法是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大量数据并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已在多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因此,将统计分析方法应用于航空伽玛能谱数据的处理中,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可靠性和效率,并获取更加丰富的科学信息。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主要针对航空伽玛能谱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伽玛能谱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模型;2. 基于统计分析方法,设计一套可靠、高效的航空伽玛能谱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3. 对比分析传统方法和本研究方法的处理效果,验证本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4. 通过数据实验,探究航空伽玛能谱数据的特征和相关规律,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通过实验获取航空伽玛能谱数据,并将其进行预处理;其次,建立伽玛能谱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模型,采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模拟和实现;然后,基于统计分析方法、信息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算法,设计一套自动化航空伽玛能谱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最后,通过数据实验,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四、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主要预期获得以下几个成果:1. 建立适用于航空伽玛能谱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模型;2. 设计一套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的航空伽玛能谱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3. 对比分析传统方法和本研究算法的处理效果,验证本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4. 探索航空伽玛能谱数据的特征和相关规律,并提取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
航空伽玛能谱稳谱技术研究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是将航空γ能谱仪安装在飞机上探测陆地介质放出的γ射线,进而确定地表介质中U、Th、K的含量。
航空γ能谱测量技术是放射性矿产勘查、地质填图、辐射环境调查和核应急等领域的主要支撑技术。
航空伽玛能谱稳谱的实现是提高航空伽玛能谱系统的稳定性和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数据的质量的重要保证。
论文选题来源于“十一五”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航空伽玛能谱勘查系统研发”(课题编号:2006AA06A20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核地球物理学天然伽玛辐射场研究”(基金编号:40774063)。
论文以航空伽玛能谱勘查系统的谱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航空伽玛能谱测量过程中谱漂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物理实验、数值模拟和生产试验,论文设计并实现了新的硬软件相结合的PID自动稳谱技术。
论文成果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
论文对国内外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技术和伽玛能谱稳谱方法技术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与总结。
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航空伽玛能谱稳谱技术研究,研究内容涉及:,1)较深入地探讨了航空伽玛能谱仪仪器谱的形成机理和仪器谱谱漂产生的原因。
以大晶体NaI(Tl)闪烁计数器为伽玛射线探测器,开展伽玛能谱温漂实验和温漂规律研究,为航空伽玛能谱的稳谱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2)将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调节技术应用于航空伽玛能谱的稳谱,研究PID算法中稳谱参数的整定方法,包括稳谱参数的定义,基于模糊控制的自整定方法,多种PID 算法比较等,为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提供一种新的软硬件结合的稳谱技术;3)开展软件稳谱方法技术研究。
其中包含数字平移方法、抽样率转化以及GMM模型的谱线校正方法,为仪器谱的软件稳谱方法提供数学模型;4)开展光滑,降噪、扣本底、谱漂提取等仪器谱数据处理技术研究,为稳谱技术的实现提出高质量的仪器谱;5)开展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的应用试验,检验稳谱效果。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如下:1)在分析航空伽玛射线仪器谱形成的基础上,探讨了仪器谱漂移产生的原因。
我国航空γ能谱测量概述
刘艳阳;张志勇;刘庆成
【期刊名称】《铀矿冶》
【年(卷),期】2007(026)002
【摘要】概述了航空γ能谱测量在我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解释方法及应用状况等.从最初的借鉴国外的方法技术到自主开发、创新,从单一的铀矿普查到多方面综合利用,航空γ能谱测量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目前在数据采集、处理、信息提取、综合解释等方面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发展、改进,为此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总页数】5页(P79-83)
【作者】刘艳阳;张志勇;刘庆成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学院,江西,抚州,344000;东华理工学院,江西,抚州,344000;东华理工学院,江西,抚州,3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23.2;P631.63
【相关文献】
1.美国航空航天局2015技术路线图概述及对我国航天发展的启示 [J], 王晓海;周宇昌
2.全球航空轮胎业概述及我国航空轮胎业发展策略 [J], 关伟平;邓海燕
3.我国东部地区航空γ能谱测量油气普查工作及生产试验效果 [J], 徐东宸;冯秀轩;梁德超
4.航空γ能谱测量在我国辐射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J], 刘洪超
5.我国成功研制航空伽马能谱测量系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航空高光谱和伽马能谱的铀矿勘查集成软件开发与应用李新春;邱骏挺;叶发旺
【期刊名称】《铀矿地质》
【年(卷),期】2024(40)2
【摘要】航空高光谱和航空伽马能谱是当前铀矿勘查领域两类重要的数据源,由于其异构且海量的特性,使数据的处理难度大,处理效率低,协同应用效果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开发一款面向航空高光谱和伽马能谱的铀矿勘查集成软件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根据航空高光谱和航空伽马能谱数据的类型及处理方法,开展了针对两种数据应用的集成软件系统的设计。
研究引入虚拟总线结构,实现了对不同数据处理模块的调用,并以Visual Basic为主要开发语言,对前台主系统进行搭建。
最终利用搭建好的系统,以银根地区的航空高光谱和伽马能谱数据为数据源,完成软件的应用测试。
测试结果发现,利用GS融合算法可以较好地保留地表纹理信息,同时丰富图像颜色,从而为铀矿赋矿围岩岩性的准确识别与划分提供参考。
【总页数】11页(P274-284)
【作者】李新春;邱骏挺;叶发旺
【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27
【相关文献】
1.伽马能谱、土壤氡与分量化探联合探测方法在粤北百顺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2.面向铀矿地质应用的航空高光谱数据与伽马能谱数据协同应用研究
3.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在鹿井铀矿田西部勘查中的应用
4.高光谱数据与航空伽玛能谱数据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行业资讯第10卷 第6期
进、气体反循环钻进、高压泥浆钻进等多种方式施工,满足了用户对多种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多样化施工的需求:主机采用履带自行走方式,可以保证钻探在坑洼不平、大坡度、泥泞等特殊施工环境下工作;主机动力采用两台柴油双动力配置,两台柴油机动力单元单独配置,既可同时运行又可单独工作;钻机机架采用三角平动机构,增加了钻机的支撑位高度;动力头采用液压顶驱方式,启动扭矩大,主轴采用了独有的浮动结构方便了钻杆的推卸,减少了钻杆丝扣的磨损。
钻机的动力头采用可翘式结构,最大翘升角度82°,使钻机垂直上卸钻杆变为了水平上卸方式,方便了施工,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钻机液压系统增加了减压钻进功能,为金刚石等要求比较严格的钻压钻机施工提供了可靠保证;钻机的井口平台采用了开合式液压井口,方便了操作等。
MD750型履带式煤层气多功能钻机除可用于煤层气开采外,还能广泛用于浅层石油的钻探、石油井的修井、地热水井施工、超深孔岩心孔的勘测钻进、工程抢险、矿山通风孔、排水管道的施工。
勘探所三个地调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本刊讯,不久前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专家在河北省廊坊对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承担的三个地质调查工作项目600米岩心钻探设备器具研制和钻进工艺方法研究、全液压多功能车装深水井钻机研制、车装全液压取样钻机研制及推广应用研究共11个专题进行了验收评审。
各项目(专题)负责人首先向专家汇报了各个项目的研究过程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专家们认真听取了汇报,对各个项目的研究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各项目(专题)的负责人对专家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专家组对上述项目逐一进行了详细评审后认为,YDX2型岩心钻机能满足西部复杂地区的应用,能较好地适应多种高效钻探工艺钻进的需要;长寿命高效液动锤实现了液动锤技术的更新换代,为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定向取心钻具与冲击定向钻具解决了定向钻进存在的无法取心和钻进摩阻大两个难题;新型高强度系列绳索取心钻杆大幅度提高了可靠性、使用寿命;超深孔技术方案的研究对我国制定科学超深孔钻探规划和技术方案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国内外地质钻探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成果对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和技术人员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SDC -1000型车装水井钻机是我国首次研制出的具有多工艺空气钻进功能的1000m全液压深水井钻机,可用于干旱地区深层地下水开发、矿山抢险救援等。
150m履带式全液压取样钻机设计理念先进,钻机性价比高,适合国情,已经达到了实用化程度。
专家们同时还对项目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航空伽玛能谱勘查系统完成样机研发
本刊讯,不久前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会同科技部资源环境领域办公室,对武汉理工大学承担的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航空伽玛能谱勘查系统研发”的阶段执行情况进行节点检查。
结果显示,该项目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解决了部分关键技术,已完成样机研发工作。
项目负责人首先向专家作了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专家组听完汇报后,现场检查了航空伽玛能谱勘查系统样机的工作测试情况,专家组表示项目组能够按照项目的预期计划进行,且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了样机的研发工作,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
专家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对项目组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项目组成员通力合作以加强样机的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和改进,进一步开展关键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严格研发过程各个阶段程序,以保证项目的最终目标实现。
最后,
8
2009年12月地质装备
专家组一行还参观了项目组研发的其他科研成果产品。
《金属矿地震勘探》一书正式出版
本刊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徐明才、高景华等编写的“金属矿地震勘探”一书,不久前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出版。
众所周知,寻找金属矿产的物探方法主要是重、磁、电、放射性、测井,而地震勘探方法却少有应用;其原因在于金属矿区很难有满足常规地震勘探所要求的近层状、缓倾角地层。
由于地震勘探的优点,即其勘探深度大、精度高,将其应用于金属矿区一直是物探工作者的追求。
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复杂条件下的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已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并已初步应用在金属矿勘查中,取得了较好的地质勘探效果。
本书作者对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涵盖了国土资源部重点科研项目“金属矿地震方法技术研究”、“宽频地震探测技术”和地质矿产部“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金属矿勘查中的地震方法技术研究”等研究成果。
全书由绪论、第一章至第八章、结束语组成。
在绪论中,主要论述了金属矿地震勘探的意义、金属矿地震勘探的复杂性,以及金属矿地震勘探的现状,目的在于使读者对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一章论述了在金属矿勘查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技术,除常规的反射、折射地震方法外,还重点介绍了在金属矿勘探中的散射波地震方法以及地面地震层析成像方法技术。
第二章介绍了金属矿床和岩、矿石的物理性质,受金属矿成因、构造扰动和岩性变质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和第四章介绍了与金属矿有关的物理和数值模型的模拟实验结果,该模拟结果对开展金属矿地震勘查具有指导意义。
第五章介绍了金属矿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包括硬岩环境下的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和散射波地震勘探技术。
第六章介绍了金属矿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技术,除对反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进行讨论外,还探讨了散射波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第七章介绍了垂直地震剖面技术。
第八章介绍了地震方法在不同类型金属矿区的应用试验研究,讨论了地震方法在金属矿勘查中的有效性。
在结束语中,对金属矿地震勘探的应用和能够解决的地质问题进行了初步总结,指出了金属矿地震勘探的发展方向,即为解决深部找矿钻探前控矿构造和容矿地层的精细地质问题,并较准确地确定矿体和关键构造的位置和形态;三维地震将成为金属矿地震的发展方向。
近期有关的国际会议及展览会
1、国际地下空间施工研讨会暨展览会(UCT 2010)
2010年1月19~21日
美国佛罗里达(Tampa)
www1oildom1com
2、加拿大勘查开发者协会年会(PDAC2010)
2010年3月7~10日
加拿大多伦多
www1p dac1ca
3、岩土钻掘设备展示会(GeoDrilling2010)
2010年4月1314日
英国Peterborough
www1geodrillingshow1com 4、国际建筑机械博览会(BAUMA2010)
2010年4月19~25日
德国慕尼黑
www1bauma1de
5、第14届中国非开挖技术研讨会
(Trenchless Tech Suzhou2010)
2010年4月17~19日
中国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www1cstt1org
6、北美非开挖展览会(NAST T No2Dig Show2010)
2010年5月2~7日
美国芝加哥
www1nodigshow1com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