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电路实验探究题归类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2
中考物理电学实验探究题汇编3、)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小明同学用甲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 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恒为12V,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
(1)在控温器中应该加入下列哪种液体?A.自来水B.煤油C.食盐溶液(2)当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80℃,电阻箱阻值为100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
则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为Ω。
(3)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在0.1A。
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答案:(1)B(2)20Ω(3)减小5、()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20mg/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醉酒驾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l00mL①内江交警在某次安全行车检查中,检测到某驾驶员100mL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66m g,那么,该驾驶员属于。
②如图甲所示,是酒精检测仪的简化电路。
其中,定值电阻R0=10Ω,电源电压为3V;R为气敏电阻,它的阻值与酒精气体含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如果通过检测仪检测到驾驶员的血液中酒精含量为1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
答案:①饮酒驾车②0.257、()小明在欣赏圣诞树上的小彩灯时发现,各小彩灯的连接方式为串联,当其中一只灯丝熔断,其他彩灯却仍能发光,如图甲,这是为什么呢?他仔细观察灯泡的构造如图乙,查阅温度t(℃)7 10 …电阻R T(Ω)222835 4456 7394…得知细金属丝表面涂有绝缘物质;取一只完好的彩灯,按图丙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为7.5V,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1 2 3 4 5 6电压(V)0.3 1 24 6 7.5电流(A) 0.06 0.100.12 0.20 0彩灯亮度不发红弱光较亮亮很亮灯丝烧断请依据上述信息完成以下问题:(1)第4次实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丁,其读数为_____________安;(2)从数据中发现,通过彩灯的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证实灯丝支架与细金属丝之间有绝缘物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依据彩灯结构及实验现象,推测彩灯串中一只灯丝熔断其他彩灯却仍能发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1.在探究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时用了下图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1=R2<R3,电流表的读数分别是:A1为0.3A,A2为0.15A,A3为0.45A。
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该电路为串联电路,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应该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B.R1和R3组成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R3的电流,电流表A3测干路的总电流,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R1<R3,由=UIR可知,A1的示数应大于A2的示数,故B符合题意;C.R2和R1阻值相等,并联电压也相等,所以电流也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D.R2和R3组成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R2的电流,电流表A3测R3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的总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R2<R3,由=UIR可知,A1的示数应大于A3的示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 S1、S2,下列对电路的分析正确的是()A.L1 与 L2并联,电流表 A1测 L2的电流B.L1 与 L2 串联,电流表 A2 测干路上的电流C.当开关 S2 断开时,通过 L1的电流不变, A2的示数变小D .当开关 S 2 断开时, A 2 的示数不变,通过 L 1 的电流变大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AB .由图可知,闭合开关 S 1、S 2,L 1 与 L 2 并联,电流表 A 1 与 L 2 在同一支路,所以的电流表 A 1 测 L 2 的电流,电流表 A 2测量干路电流,故A 正确、B 错误;CD .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由图可知,当开关 S 2 断开时,L 2 所在支路断开,通过L 2电流为0,通过 L 1 的电流不变,干路电流表A 2示数变小,故C 正确、D 错误。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 0的最大电阻是20Ω。
当开关S 1闭合、S 2和S 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是U 1,R 1的功率是P 1;当开关S 2闭合、S 1和S 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是1U ',R 2和R 3的功率之和是1.6W ;当开关S 1、S 2和S 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左端时,R 1的功率是1P ',已知R 2∶R 3=1∶3,1U ∶1U ' =9∶5,11:P P ' =1∶2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电源电压是8VB .R 2的阻值是30ΩC .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是2.7AD .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7W【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AB .第一过程:当开关S 1闭合、S 2和S 3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R 1和滑动变阻器R 0的全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R 1的电压,电压表示数是U 1,如图甲。
中考物理电学实验探究经典习题1、为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甲同学利用同一种合金材料的a、b、c三条电阻丝进行实验,a、b长度相同,b、c粗细相同,如图1所示。
连接电路,分别接通a、b、c,电流表的三次示数如图2所示,根据示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比较a、b两次电表示数,可以得出电阻大小跟导体 有关。
②比较b、c两次电表示数,可以得出电阻大小跟导体 有关。
③由实验可以得出:三个电阻丝阻值从大到小关系是 。
(2)乙同学利用这套实验器材试图对电热与电阻的关系进行探究:①考虑到没有计时工具,他用小木棍蘸取等量蜡烛油分别粘放在a、b、c电阻丝的中点处,然后使a、b、c电阻丝能同时通电发热。
乙同学是想利用 来反映电阻丝发热量的大小。
②乙同学选择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采取的是三个电阻丝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连接方式,请你将未完成的电路连线补充完整。
③接通电路,观察到小木棍掉落的先后顺序是 。
结合实验现象和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电阻大小关系,乙同学推测出: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发现该结论与已学的焦耳定律不符。
电阻大的电阻丝产生的电热 (选填“多”或“少”)请你帮助他进行解释:在相同的通电时间内,当时,电阻大的电热就多;当时,电阻大的电热就少。
3V,定值电阻R2、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R的最大阻值为20Ω。
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B端的目的是______。
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若电路仅有一处故障,故障是______;(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数据如下表。
请在图所示的坐标纸中把未标出的两个点描出来并画出I-U图像;序号 1 2 3 4 5电压U/V 1.2 2.0 2.2 2.4 2.8电流I/A 0.12 0.20 0.22 0.24 0.28分析图像可得: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若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用到阻值为5Ω、10Ω、15Ω、20Ω、25Ω的电阻。
小灯泡电功率中考实验专题及答案小灯泡电功率中考实验专题一.实验探究题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小明组正确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表指针始终处于如图乙所示位置,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从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得到小灯泡U﹣I 图象如图丙所示。
请你解答: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小明组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向右移动滑片时灯泡变亮;(2)小明组发生的故障可能是:接线柱间(选填图甲中的数字编号)出现了(选填“短路”或“断路”);3)此实验的原理是,XXX组所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2.XXX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所用电源电压为4.5V。
第1页(共8页)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电阻约为10Ω,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0.5A”。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XXX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
发现灯胆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移动滑片。
实验征象没有产生变化,则招致这种征象大概的原因是。
3)排除故障后,XXX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XXX所示)为V,若他想丈量小灯胆的额定功率,应将图甲中滑片P向端(选填“A”或“B”)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4)XXX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5)在不改变甲图连接方式情况下,XXX又用定值电阻替换小灯泡,来探究流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中,XXX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不变,为了多次完成实验,定值电阻阻值必须在范围内。
3.XXX同学为了探究小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小灯第2页(共8页)泡标有“2.5V”的字样。
1)图甲是XXX连接的实验电路,同组的XXX同学发现图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在图中矫正。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三九年级物理中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汇编一、电压电阻中考物理电学实验1.小红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设计与进行实验)(1)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2)闭合开关,排除故障,用电压表在AB间测出L1两端的电压.(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4)测出AC间的电压,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估)(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L1______或L2_______.(填“短路”或“断路”)(3)小明用步骤3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U AB/V U BC/V U AC/V2.4 1.43.82.小华用如图所示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应处在___________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2)实验中应选择规格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与B、B与C、A与C两点间的电压为U AB、U BC、U AC。
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实验次数U AB/ V U BC / V U AC/ V10.8 2.2 3.02 1.0 2.0 3.03 1.2 1.8 3.0(4)小华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填字母)a. 寻找普遍规律b. 减小实验误差(5)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
中考科学实验专题复习-电学实验探究1.如图,电源电压为6V,图甲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图乙为连接不完整的实物图。
(1)对照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连接部分连接起来;(2)如果实验操作中出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0的现象,其故障可能是;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B.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C.电阻R x发生了短路D.把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连入电路(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将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丁所示,此时测得的R x= Ω;(5)小明认为只测一组数据得到R x的大小是不妥的,原因是。
2.小明做“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的;(2)实验求电阻的原理公式:R= ;(2)如图1所示,当小明准备闭合开关开始实验时,同伴小桂提醒他还有一处不妥当,其不妥当之处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移到;(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出现故障的可能是;(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读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示数为A,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Ω。
3.小丽同学手里有一只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她想知道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于是在学校实验室找来一些器材,连接成了如图甲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移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3)排除故障后,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若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在此位置基础上将滑片P向(选填“左”或“右”)移动.(4)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4.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了以下器材:几节干电池做电源、已知阻值的电阻R L1个、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1个、被测电阻R x,开关2个,电压表和电流表各1只、导线若干。
专题十一电学实验探究题科学实验与探究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认识科学、应用科学的物理方法。
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或猜想)→实验检验→归纳分析→解决问题(或得出结论)→实验修正。
探究性试题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中考热点题型,是近年来中考必考内容。
探究性试题可分为:现象探究、方法探究、实验探究、数据探究、阅读情景探究等。
解答此类试题要具备定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生活经验基础。
思维方法是发掘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物理过程与物理方法之间隐含的联系,找到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的应用原型,是学生能力得到锻炼与升华的过程。
实验探究题主要以选择、填空、解答、分析为主。
电学实验探究题的分类与解法:1.考查内容(1)基本测量仪器仪表使用与掌握情况,灵活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能力。
(2)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实验的能力。
(4)思维发展能力、创新能力。
2.考查形式:选择、填空、连线作图、电路故障分析、实验方案设计。
3.考查重点和热点:电学仪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验证电学规律、电学量的测量、创新能力。
考查难点:创新设计实验和对实验过程进行评估。
4.题目分类及分类解法技巧(1)考查测量仪器的读数和使用:关于实验器材的读数是物理实验的一个基本要素,也是考察实验基本技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刻度尺、秒表、温度计、托盘天平、量筒、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和电能表这九种测量工具的读数方法。
其中,电学主要是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和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有时也将电能表与秒表组合探究家用电器的功率。
攻略:读数前都应首先弄清测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的位置。
学生实验中电压表两个量程分别是0~3V 和0~15V ,分度值对应的是0.1V 和0.5V ;电流表量程分别0~0.6A 和0~3A 分度值对应的是0.02A 和0.1A 。
初三物理电学实验专题训练本文档包括三部分:①电学实验专题训练②电学实验总结归类③电学实验_1.当温度降低到—定值时,某些物质的电阻值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做超导体,如果能够研制出室温下的超导材料,那么下列家用电器可大大提高效率的是:( )A .电风扇B .微波炉C .电饭锅D .白炽灯2.现有图9所示的实验器材,其中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伏,额定功率是0.8瓦.要求开关控制电路,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灯泡的电阻和电压;用滑动变阻器调节通过灯泡的电流,且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电流变大. (1)按上述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它们连成实验电路.(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请在图(b)中标出这时电流表指针的位置.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各放置一根电阻丝,且R 甲大于于R 乙,通电一段时间后,甲瓶玻璃管中的煤油上升得比乙高。
该现象能够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 电压B .电流C .电阻D .通电时间4.小明为了探究电流的热效应,找来了如下器材:12V 的电源,开关,一段电炉丝,粗细、长短与电炉丝相同的铜导线,蜡和导线若干。
他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把电炉丝和铜导线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在电炉丝和铜导线上分别滴上几滴熔化的蜡。
如图3-3所示,等蜡凝固后,合上开关,过一会儿,发现电炉丝上的蜡熔化了,而铜导线上蜡没有熔化。
(1)他的这个简单实验能不能用来探究电流的热效应?(2)他把电炉丝和铜导线串联在电路中的目的是什么?(3)电炉丝上的蜡能熔化,而铜导线上的蜡没熔化,则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5.实验桌上备有电流表一只 (量程为0.6A 和3A),电压表一只 (量程为3V 和15V),电源—组 (6V),额定电压为3.8V 灯炮一只,其灯丝电阻约20Ω,“10Ω1.5A"和"20Ω1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只,若用以上器材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1)为组成实验电路除以上器材,还需要 1只,导线至少根,实验中,电流表应使用______A 的量程;电压表应使用_____V 的量程。
初中电路常考实验题一、简介本文将介绍初中电路常考实验题,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实验一:串联电阻的测量1. 实验目的通过串联电阻的测量,了解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
2. 实验器材和材料•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3. 实验步骤1.搭建电路,将三个电阻依次串联。
2.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计算并记录每个电阻的阻值。
4.计算并记录整个电路的总阻值。
4. 实验注意事项•搭建电路时,要确保电路连接正确、紧固可靠。
•测量时,要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选择和连接方式。
•注意读数的精确度,尽量避免读数误差。
三、实验二:并联电阻的测量1. 实验目的通过并联电阻的测量,了解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
2. 实验器材和材料•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3. 实验步骤1.搭建电路,将三个电阻依次并联。
2.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计算并记录每个电阻的阻值。
4.计算并记录整个电路的总阻值。
4. 实验注意事项•搭建电路时,要确保电路连接正确、紧固可靠。
•测量时,要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选择和连接方式。
•注意读数的精确度,尽量避免读数误差。
四、实验三:测量电阻与电流的关系1.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与电流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
2. 实验器材和材料•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3. 实验步骤1.搭建电路,将电阻与电源串联,接入电流表和电压表。
2.分别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计算并记录每个电阻对应的电流值。
4.绘制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图。
4. 实验注意事项•搭建电路时,要确保电路连接正确、紧固可靠。
•测量时,要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选择和连接方式。
•注意读数的精确度,尽量避免读数误差。
五、实验四:测量电阻与电压的关系1. 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与电压的关系,验证欧姆定律。
2. 实验器材和材料•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3. 实验步骤1.搭建电路,将电阻与电源并联,接入电流表和电压表。
电学实验探究题一、电学实验题型1、完成电路图题,分为完成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改错,或者有实物电路画电路图2、操作规范问题:电路连接前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值,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择方法,电表的调零3、电路故障判断问题(参看专题)4、实验数据表格绘制(表头和单位)5、电压表电流表读数,简单的计算6、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或者滑动变阻器范围的问题7、创新实验问题A、操作步骤,闭合开关问题,测量某值得问题B、公式表示问题,由测量值和已知量表示测量值C、测量值偏大偏小问题二、实验类型(需要了解实验电路,实验方法,数据采集表格,电路的区别和联系)1、探索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2、探索并联电路电流的关系3、探索电流和电压的关系4、探索电流和电阻的关系5、伏安法测电阻(定值电阻或者小灯泡)的实验6、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或者电阻随电功率变化的问题7、焦耳定律实验(小实验)中考题讲解A、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1.(2019中考)在“探究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功率是否相同”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压U恒为8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2A”,小灯泡额定电压U额=2.5V,额定功率小于1.2W,两个阻值分别为10 Ω 、20Ω的定值电阻R0可供选择。
(1)为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有一较大的调节范围,小聪设计了如图15甲所示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中实物电路的连接。
(2)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右表所示,当电压表示数为2.5V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完成实验后,爱动脑筋的小葱又想了一种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方法,设计了如图16所示的电路,所用电压表量程为0~15V,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将开关S1拨至“1”,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②滑片不动,再将开关S1拨至“2”,读出电压表示数U0;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
电学实验题专项考查容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三、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四、探究“通过电阻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五、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六、“伏安法”测量小灯泡或者未知电阻的阻值R X七、“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八、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九、自己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小刚和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两只小灯泡的规格不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
要求: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
(2)小刚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时,直接选用0~3V的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的操作方法应该是。
(3)他们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为零。
小刚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的电压,示数为电源电压,由此判断出L1处的故障是;L2是短路还是正常的?小丽在原电路中又添加了一个电学器材,就检验出了结果,她的方法可能是。
(4)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为了得出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普遍规律,他们还应当。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016·)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
在移动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3)测出A、B、C三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只写表达式)。
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
操作方法是:________。
(4)小海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
“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题型归类一、控制电压的影响因素例1.(2023年辽宁锦州中考题节选)小明利用4节新干电池,阻值分别为10Ω、20Ω、30Ω、40Ω、50Ω的定值电阻,铭牌上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等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1)小明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检查时发现电路中有一处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2)电路改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3)小明将10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4V,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示数;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把10Ω的定值电阻换成20Ω的定值电阻后,直接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4V,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原来基础上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再次达到4V,记录电流表的示数;(4)当小明将50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4V,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1)小明连接好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该电路有一处故障是:电阻与电流表并联了,该电流表应与电阻串联,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如下图所示:(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即图中最左端;(3)实验中,当把10Ω的电阻换成20Ω的电阻后,根据分压原理,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要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分压原理,要增大滑动变阻器电阻阻值,故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4)4节新干电池电压为6V,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U v=4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U滑=U-U v=6V-4V=2V,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0.5倍,根据分压原理,当接入50Ω电阻时,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滑=0.5×50Ω=25Ω,故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至少25Ω的滑动变阻器,而现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太小;控制的电阻电压不变,变阻器分得的电压过小,即电源电压太大了;故当小明将50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无法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4V,则原因可能是所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或电源电压过大;答案(1)见解答;(2)左;(3)大于;左;(4)所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或电源电压过大)。
中考物理电学实验经典题型1.(10分)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标有“2.5V”字样小灯泡的电阻,现有器材:电源(3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2A)、开关、导线若干。
(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调至________端。
(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可判断故障是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
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甲,为________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Ω(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I-U图象,如图乙。
根据图象可知:小灯泡两端电压越大,电阻越________;当滑动变阻器电阻与小灯泡电阻相等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W。
(6)小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滑片,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都无法调到0.5V。
现增加一个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和一个开关,对原电路进行改进,使小灯泡两端电压能在0.5V~3.0V之间变化,测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
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要求电路连接后不再拆接。
2、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中,小明猜想导体电阻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导体的材料B、导体的长度 C.导体的横截面积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用如图13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编号①②③是镍铭合金导体,④是锰铜导体。
(1)实验前开关应处于___________状态。
(2)选用①②两根导体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可验证清想__________(选填猜想因素选项“A ”“B ”或“C ”)。
(3)选用①④两根导体分别接入图中M 、N 两点间,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可知在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大小跟导体的__________有关。
(4)用②导体接在M 、N 两点间后,用电压表测出其两端电压如图13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_V ,此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则②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_Ω。
一.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1.用图1所示的电路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依据图1,将图中的器械连接成完好电路。
(电源电压为3V,R1的规格为“20Ω1A”,R的阻值约为10Ω。
)次数U/V I/A12345((2)连接好电路后,开关闭合前,应将滑片移至滑动变阻器的(选填“a”或“b”)端。
闭合开关,缓慢挪动滑片的地点,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且一直为3V,电流表示数一直为零。
可能是定值电阻R处发生了(选填“断路”或“短路”)故障。
(3)消除故障后,改变滑片地点,记录数据,如表一所示。
第4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A。
(4)解析数据可得:当电阻不变时,电阻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
该电阻的阻值为Ω。
2.在“研究电流跟电压关系”的实验中:(1)如图1所示,甲为,乙为。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2)用笔划线取代导线将图2中电路连接完好,要务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右向左挪动。
(导线不可以交织)(3)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保持不变,闭合开关时,调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做了三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依据该图表中数据在图3中进行描点连线。
实验次数123物理量电压U/V电流I/A(4)对实验数据进行解析,归纳出结论是。
3.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1)请在方框中画出可以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并可以同时丈量电压和电流的电路图(2)经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以下表所示R=10Ω实验序号123456电压U/V电流I/A对表中数据进行解析,你以为错误的数据是实验序号,消除错误数据,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3)假如想用此电路连续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每次更换电阻后,可以经过调节,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4.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可以研究经过小灯泡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实验中使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1)请依据图a,将图b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好;2)闭合开关S,当滑片从滑动变阻器的一端向另一端挪动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连续发生变化,于是可获得多组丈量值(U,I),依据丈量值画出小灯泡的I﹣U图象如图c所示。
电学实验题专项考查内容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三、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四、探究“通过电阻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五、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六、“伏安法”测量小灯泡或者未知电阻的阻值Rx七、“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八、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九、自己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小刚和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两只小灯泡的规格不同。
Li L2(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
要求: Li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
(2)小刚用电压表测量 L1两端的电压时,直接选用。
〜3V的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应该是 o(3)他们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为零。
小刚用电压表检测Li 两端的电压,示数为电源电压,由此判断出Li处的故障是----------- ;L2是短路还是正常的?小丽在原电路中又添加了一个电学器材,就检验出了结果,她的方法可能是 O(4)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
为了得出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普遍规律,他们还应当 O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精品文档,r(2016,河南)小海和小梅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选填“ A” “ B”或" C” )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
在移动的导线上画“ X”,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
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 _______ (选填" A” “ B”或"C” )处的电流。
(3)测出A、B、C三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 |(只写表达式)。
]小梅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
中考电路实验探究题归类
雨林
一、探究规律类
例1(2005的长春市中考题)在探究导体的导电能力与材料关系的实验时,某小组的同学选取了导电能力不受温度影响的材料甲和乙,它们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并分别测出了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它们两端的电压。
记录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材料甲
表2 材料乙
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实验中,通过材料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比值I/U 都相等,材料乙的比值也相等。
同学们把电流与电压的比值I/U 叫做“a ”。
(1)“a ”值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____________。
如果把材料乙均匀拉长,其“a ”值将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进一步归纳能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a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从材料甲、乙中选择一种做输电用的导线,你建议选择材料_________。
[解析]解本题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规律,然后去解决新的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否正确地归纳出规律是解决此类题型的关键,因为科学探究的目的就是寻找规律,而规律的本身与寻找规律的思维、实践过程同样重要。
让同学们经历思维探究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参考答案](1)“a ”值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
如果将材料乙均匀拉长,其电阻R 将变大,由于a R
1,所以“a ”值将减小。
(2)进一步归纳可知: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a ”成正比。
(3)选择“a ”值大的材料甲做输电用的导线。
二、探究方案类
例2(2005年黑龙江市中考题)小松在做“连接串联电路”的实验中,不慎把电路中一个灯泡的
玻璃外壳打碎了。
此时,她惊奇地发现:这个小灯泡几乎不发光,可另一个灯泡不仅没熄灭,反而更亮了。
小松对此产生了疑问:
(1)玻璃外壳碎了以后,小灯泡仍有电流通过,灯丝却几乎不发光,那么玻璃外壳究竟起什么作用呢?请说出你的看法。
(2)引起完好的小灯泡亮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请你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猜想、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让同学们动脑去构建新的问题和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方案,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参考答案](1)灯泡外壳破碎,由于散热更快使灯丝温度降低,达不到白炽状态而无法发光,所以玻璃外壳的作用是减少散热,使灯丝达到白炽状态。
(2)猜想:完好的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可能与损坏的小灯泡电阻的变化有关。
方案:a. 将外壳破碎的小灯泡与完好的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出电流I1,用电压表测出其两端电压U1,计算出外壳破碎的小灯泡的电阻为R1;
b. 用一个新的小灯泡(规格与外壳破碎的小灯泡相同)将其换下,采用与a相同的方法测出此灯泡电阻R2;
c. 比较R1与R2:若R1≠R2,则完好小灯泡的亮度与损坏的小灯泡电阻大小的变化有关;若R1=R2,则无关。
三、探究评估类
例3(2005年宜昌中考题)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与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小明同学选择的实验器材是:3节干电池串联作电源、两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一只电流表、一个开关和导线若干。
他的实验设想是:首先将实验器材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然后用电流表选择适当的量程分别测出A、B、C三点的电流,分析这次测量中三点的电流的数据,就得出干路与支路的电流的关系。
请你分析说明小明同学这一实验方案中存在哪些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探究方案的评价。
解答时应看到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又要考虑实验器材选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该实验存在三个不足:①电源的电压与灯泡的额定电压不相配;②只选择了一组规格相同的灯泡;③只根据一次测量数据得出结论不适当。
改进措施:①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②选用多组不同的灯泡做实验;③分析多次测量的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