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十三章 色谱分析法
- 格式:ppt
- 大小:3.86 MB
- 文档页数:51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是根据混合物中被分离物质的色谱行为差异,将各组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后再选择性对被测组分进行分析的方法。
因此色谱分析法是分析混合物的最有力手段。
色谱分析法分为:1、依据分离方式分类:可分为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2、依据分离原理分类:可分为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与分子排阻色谱法(凝胶色谱法)等。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方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2、测定法定量测定时,可根据供试品或仪器的具体情况以峰面积或峰高计算。
目前大多数以峰面积计算。
常用两种方法如下:内标法: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精密称定药物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制成溶液,各精密量取适量,混合制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
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
分别测量药物对照品和内标物质色谱峰面积或峰高,按式子计算校正因子f:式中,AS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AR为药物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CS为内标物质的浓度;CR为对照品的浓度。
再取各品种项下含有内标物在的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测量供试品中被测物质和内标物质色谱峰的峰面积或峰高,按式子计算含量:式中,AX为供试品中被测药物的峰面积(或峰高);cX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f为校正因子;A'S和c'S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和浓度。
采用内标法,可避免因供试品前处理及进样体积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外标法: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对照品和供试品,制成溶液,分别精密取一定量,进样,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中被测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式子计算含量:式中,AX为供试品中被测药物的峰面积(或峰高);AR为药物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CR为对照品的浓度。
外标法简便,但要求进样量准确及操作条件稳定。
由于微量注射器不易精确控制进样量,当采用外标法测定含量时,以手动进样器定量环或自动进样器进样为宜。
色谱分析法概述范文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分析方法。
它通过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来分离和测定化合物。
色谱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离和确定固、液、气相中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具有高灵敏度、选择性、重现性和快速分析速度等优点。
气相色谱(GC)是利用气体载气和物质在固定相上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GC常用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如石油化工中的燃料、溶剂和有机污染物等。
GC具有高分离效率和分辨率,可以快速分析多种组分。
液相色谱(LC)是利用液体移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LC可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两种类型。
正相色谱是指流动相为非极性溶剂,固定相为极性的固体材料,用于分离非极性有机物和极性无机物。
反相色谱是指流动相为极性溶剂,固定相为非极性的固体材料,用于分离极性有机物。
LC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药物等领域的分析。
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是一种液相色谱的高效率改进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使用高压强制液相通过色谱柱,提高分离速度和分辨率。
UHPLC主要用于分析复杂样品和需要高分辨率的分析。
离子色谱(IC)是利用离子交换柱对离子物质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IC主要用于分析离子荧光染料、水中无机离子、药物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等。
在样品前处理方面,色谱分析法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如提取、分离、浓缩、蒸馏等。
这些步骤有助于减少样品的复杂性和提高分析的灵敏度。
在仪器方面,色谱分析法需要使用高性能液相色谱仪(HPLC)、气相色谱仪(GC)和离子色谱仪(IC)等分析仪器。
这些仪器通过控制流动相和固定相的流动速度和温度等参数来实现样品的分离和测定。
总之,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高效、可靠和灵敏的化学分析方法。
它在科学研究、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药物分析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化学信息。
色谱分析方法
色谱分析是一种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化化合物的方法,它是化学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色谱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HPLC)两大类,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气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气相流动的分离技术,它适用于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
在气相色谱中,样品首先被蒸发成气态,然后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最后由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
气相色谱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液相色谱是一种基于液相流动的分离技术,它适用于非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
在液相色谱中,样品首先被溶解在流动相中,然后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最后由检测器进行检测和定量。
液相色谱具有分离效果好、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在生物医药、化工生产、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除了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色谱分析方法,如超临界流体色谱、离子色谱、毛细管电泳等。
这些方法在不
同的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满足不同化合物分析的需求。
色谱分析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样品的性质、分析的目的、分离的
要求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色谱分
析方法,并结合适当的检测技术进行分析。
同时,还需要对色谱分
析方法进行优化,以提高分离效率、减少分析时间、提高灵敏度等。
总之,色谱分析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手段,在现代化
学分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改进,相信色谱
分析方法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色谱法基础一、填空题1.色谱分析法首先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然后进行定性和定量。
2.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方法,在分离的基础上可进行分析和制备。
3.按流动相的聚集态可将色谱法分为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
4.色谱分离的基础是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
两个组分是否能够分离以及分离的好坏还与柱效(动力学因素)和容量因素(因子)有关。
5.由塔板理论可以导出,板高(H)还可以作为表达 (色谱峰)谱带扩张的指标。
6.速率理论认为,谱带扩张是由于色谱动力学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这些动力学因素主要有两类,即扩散和传质阻力。
7.对同一组分,检测器的响应值与进入检测器的(组分的)量成正比,这是色谱定量的依据。
8.由于检测器对各个组分的灵敏度不一样,故色谱定量时往往要使用校正因子(f) 对色谱峰的峰值进行校正。
9.计算理论板数或分离度时,如果t R的单位是min,而W的单位是mm,这时应通过走纸速度进行换算,将二者单位统一。
10.完成下表:11.完成下表:12.完成下表(共2分)13.完成下表(共2分)二、选择题1.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 D )A:保留时间B:相对保留值C:半峰宽D:峰面积2.色谱法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 A )A:保留时间B:分配系数 C:半峰宽D:峰面积*3.气相色谱法中可以利用文献记载的保留数据定性,目前最具参考价值的是( D ) A:调整保留体积B:相对保留值C:保留指数D:相对保留值和保留指数4.Tswett用石油醚作冲洗剂分离植物色素时采用的方法是( B )A:LLC B:LSC C:SEC D:IEC5.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C )A:分离度B:容量因C:分离因子D:分配参数6.柱色谱法中直接表示组分在固定相中停滞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 A )A:调整保留时间B:保留时间C:相对保留值D:保留指数7.用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C )A:外标法B:内标法C:归一法8.以下定量方法中,不使用校正因子(f)的是( A )A:外标法B:内标法C:归一法9.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 C )A:分离度B:容量因子C:塔板数D:分配系数三、计算题:(5分)1. 在一只理论板数为9025的色谱柱上,测得异辛烷和正辛烷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10s和825s ,计算分离度R.44.08108258108252902521212=+-=+-=R R R R t t t t n R2.GLC 分离正戊烷和丙酮,得到色谱数据如下:丙酮,正戊烷70.237.0137.075.035.575.045.2,,====--=''=正丙烷丙酮再正γαγE R R t t3.计算完成下表:5.72508.11log 11.25log 08.14log 32.16log 7100=⎪⎪⎭⎫⎝⎛--+=甲苯I4.用内标法测定环氧丙烷中的水分含量。
化学中的色谱分析方法色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通过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并测量其相对含量,可以确定样品的组成和纯度。
在化学领域中,色谱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研发、环境监测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化合物在气相载体中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主要由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在气相色谱法中,样品首先被蒸发成气态,然后通过进样系统进入色谱柱。
不同化合物在色谱柱中的停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了它们的分离。
最常用的检测器是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它可以对大多数有机化合物进行检测。
液相色谱法(LC)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化合物在液相载体中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主要由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在液相色谱法中,样品首先被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进样系统进入色谱柱。
不同化合物在色谱柱中的停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了它们的分离。
最常用的检测器是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器(UV-Vis),它可以对吸收紫外或可见光的化合物进行检测。
离子色谱法(IC)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基于化合物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行为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主要由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在离子色谱法中,样品首先被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进样系统进入色谱柱。
不同离子在色谱柱中的停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了它们的分离。
最常用的检测器是电导率检测器,它可以对带电离子进行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将气相色谱和质谱两种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主要由气相色谱系统和质谱系统组成。
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中,样品首先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离,然后进入质谱进行检测。
质谱可以提供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从而对化合物进行鉴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是将液相色谱和质谱两种技术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