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棉花种植意向调查报告——意向植棉面积继续减少,减幅高达两成多,预计面积将下滑到7000万亩
- 格式:pdf
- 大小:114.01 KB
- 文档页数:2
棉业困惑作者:申剑丽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0年第02期棉花会成为下一个大豆么?在一份名为《2009年多哈回合谈判重启——中国棉业依然步履维艰》(征求意见稿)的报告中,作者判断,入世以来由于进口棉冲击,中国棉农已丧失一半左右市场机会,棉花有可能继大豆之后,成为下一个对外依存度高企的大宗农产品。
这是乐施会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刚刚完成的一份关于我国棉业发展的报告。
报告撰写者,乐施会“研究与倡导”项目官员刘源博士呼吁,有关部门应该在支持棉业和保护纺织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同时,他们还呼吁,改变WTO机制中双重标准的扭曲贸易体系,通过大幅度削减发达国家的国内支持,减少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面对的不公平竞争。
刘源和同事们近几年来的跟踪调研发现,加入WTO后,随着棉花进口的急剧增长,棉花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自给率明显下降;由于棉花生产和价格的剧烈波动,使得棉农收益整体下降。
入世后中国棉花进口急剧增长,2003年起成为世界第一大棉花进口国。
2008年进口额为219.3万吨,是2001年进口量的19.5倍,而此时期中国棉花出口量大幅萎缩。
进口额背后是不断增长的棉花消费需求,2002年至2007年国内棉花消费量以每年18.1%的速度增长,但是,“棉花消费量的大幅增长并未惠及国内棉农,巨大的国内需求并未引起棉花价格上涨,反而出现由国际棉价波动带来的国内棉价波动不定”。
而这背后的原因,正是进口棉大量涌入打压了国内棉农的利润空间。
出于遵守入世承诺,中国政府取消了大部分针对棉花的补贴,而美国等棉花出口大国,仍然施行较大力度的棉花等农产品支持政策,致使其产品价格竞争力增强,随之带来的是中国国内棉花新增需求近一半被进口棉所占领。
供给面被进一步切割的同时,定价权亦不能自主。
刘源及其研究团队发现,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我国国内棉价长期处于低价位,并进而带来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和农户收益的波动。
“2002年至2008年中国棉花收购价格年均波动幅度超过12%;2002年至2007年中国棉花产量年际间有4年波幅超过两位数,最低值和最高值间更是相差达40%。
龙源期刊网 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减少作者:孙彬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09年第26期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近日说,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下,农民继续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得到提高,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虽有所减少,但好于预期。
周声涛在2009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说,2008/2009年度,中国棉花实际总产量达到800万吨,是本世纪以来又一个丰收年。
但新棉上市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纺织业产销低迷,出口受阻,产品积压,需求减弱,导致棉花价格持续大幅下跌,企业不敢收,棉农“卖棉难”。
对此,有关部门迅速出台调控政策,对稳定国内急速下跌的棉花市场、减少棉农损失,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自去年12月以来国内棉价止跌回升,特别是新棉播种期间的4月下旬,棉价比年度最低点(去年11月20日)上涨了20%。
据周声涛介绍,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纺织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布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缓解纺织业困难,稳定纺织品服装出口,促进棉花消费。
但他同时表示,目前中国棉花生产仍出现萎缩,纺织品服装外部需求未得根本好转,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是一个产棉和用棉大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发展棉花生产只能走稳定面积、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和质量的路子,因此必须重点考虑棉农利益,让棉农有稳定的收益,同时在农工商三者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周声涛提出,要综合考虑粮棉比价、棉农基本收益、内外棉差价、纺织企业承受能力、流通企业合理利润空间等因素,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建立长效、灵活、积极的宏观调控机制,避免出现棉贱伤农、棉贵伤工的恶性循环。
这次会议由中国棉花协会、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共同主办,会议主题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中国与世界棉业可持续发展”。
棉花需求回升推动棉价继续走高佚名【摘要】@@ 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棉花价格高位运行,当前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为1.6364万元/t,与2009年同期相比涨幅约为30%.【期刊名称】《中国农业信息》【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1页(P47)【正文语种】中文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国内棉花价格高位运行,当前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为1.6364万元/t,与2009年同期相比涨幅约为30%。
业内表示,棉花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供需失衡的拉动,棉花产量减少,而需求却在逐渐增多。
未来随着全球及国内棉花期末库存的不断下降,棉价仍有望蓄势上行,更有人士预计2010年棉价有望突破1.9万元/t。
一、需求支撑棉价走高郑棉1101合约于4月26日在盘中创出两年来的新高1.688万元/t,最终微跌0.06%,收盘价1.676万元/t。
另一主力合约郑棉1009合约4月26日的收盘价也已达到1.712 万元 /t。
棉花现货市场的表现亦“不甘落后”。
3月份,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价格为1.6083万元/t,比2月上涨1 093元/t,结束此前连续4个月的相对稳定价位。
4月26日,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价格为1.6364万元/t,比4月初的1.6095万元/t上涨将近300元,与2009年同期相比上涨约30%。
2010年年初至今,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涨幅已经达到10%。
高级长绒棉的市场价格则高达2.4万元/t。
分析人士表示,国内棉花价格大幅攀升主要原因是市场预期棉花产量减少以及需求增加。
业内普遍预期,2009/2010年度我国棉花供需缺口将达到300万t左右。
但下游对于棉花的需求却在逐步回升。
2010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明显,国际经济形势继续好转,纺织行业生产及出口形势看好,价格回升,对棉花需求增加。
据统计,2010年一季度纺织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纺织品服装出口392亿元,同比增长15%;纱、布、服装产量同比大幅反弹,分别增长19.7%、17.7%和17.3%。
2009年棉花意向种植面积下降
佚名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目前,在江苏一些棉区进行的棉花种植意向调查显示,这些地区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总页数】1页(P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2
【相关文献】
1.农业部预计2014年棉花意向种植面积减7% [J],
2.2013年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将继续减少——2013年山东省棉花种植意向调查情况 [J], 孙玮琪;徐勤青;赵洪亮
3.2012年度全国棉花种植面积意向调查 [J], 杨子山
4.2008~2009年埃及棉花种植面积将大幅下降 [J],
5.棉花吸引力下降或影响下年度全球棉花种植面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春播结束不久,笔者从兵团有关部门获悉:兵团棉花播种面积在2009年压缩116万亩的基础上,今年又比2009年减少约30万亩。
这组数据说明,兵团终止了“九五”以来棉花面积不断上升之势,两年时间,已调减棉花面积近150万亩。
经济研究人士认为,棉花面积的调减从表层看,是棉花面积的变化,其实质是一次对兵团经济发展理念的冲撞和对结构调整的一次大考。
近年,国内外棉花市场行情变化较大。
尽管新疆棉花占了全国棉花总产量的30%左右,但对国内棉花市场的影响极其有限,新疆和兵团棉花播种面积总是随市场价格起浮而大幅波动。
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国内棉花市场价格一路上扬,到今年棉花播种期间,棉花价格已飚升到每吨一万六千多元。
之所以说从扩棉到减棉再到稳棉,是兵团经济发展理念的一次转折和对结构调整的一次大考,这是因为棉花市场剧烈波动,棉价大幅上扬,每当遇到这样的利好行情,当年兵团棉花播种面积必然会增加。
然而,尽管棉价上扬,今年兵团棉花播种面积不增反降,继续按照兵团既定的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稳步推进。
这意味着什么?难道是兵团人对市场缺乏灵敏度,反应迟钝?结果恰恰相反,有关人士评论说,这是兵团人应对市场能力增强,更加稳健成熟的表现,是兵团人驾驭市场、把握市场能力显著提高的体现。
从扩棉到减棉再到稳棉是对兵团特殊体制能否适应市场经济的大考。
兵团的特殊体制国内独一无二。
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曾有人将兵团称为中国计划经济的“孤岛”。
这话的意思非常明白,就是说全国都进入了市场经济的崭新阶段,惟有兵团仍然按计划经济的轨迹运行。
不能不说,这是对兵团经济的讽刺。
2006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要求兵团处理好“三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要处理好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毋庸置疑,兵团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在市场经济面前没有任何特殊可言,必须完完全全地、不折不扣地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普遍性。
兵团的特殊管理体制要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兵团综合经济实力,这是兵团增强新时期屯垦戍边能力的需要,这是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这是兵团率先在西北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2008-2009年棉花市场分析与展望报告基本观点:2008年12月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显示,目前宏观经济正在迅速降温,纺织用棉需求将进一步减少。
但收储政策已对目前棉价形成有力支撑,随着国家收储成交数量的增加,市场上高品级棉花快速减少,棉花现货价格走势有望趋稳。
2009年上半年,市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消费方面,疲软的消费形势将压制棉价的反弹空间;2009年下半年,市场将重新关注供给方面。
虽然现阶段全球棉花库存充足,但市场对新年度植棉面积和单产的担忧有望引发阶段性的价格炒作,ICE期货市场很可能提前做出反应,投资者需要对此有所防范。
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认为2009年现货皮棉在10800-12600元/吨区间内变动的概率最大。
郑棉期货合约价格在10240元/吨的08年低点会有很强支撑。
但在12500-12800有较强压力。
受09年7月份国内商业库存棉花大量消耗影响,棉价可能出现重要的阶段性低点。
投资者应有两手准备,一是留心近日的市况变化,利用期货价格显著高于现货的时机,逢高卖出保值;二是把握7、8月份的季节性波动周期低点,伺机买入保值,博取09/10年度棉花合约价格合理回归带来的的价差。
一、2008 年郑州棉花期货合约走势!2008 年,郑州棉花期货价格走势波澜壮阔,呈现大幅冲高后逐波下行的走势。
08 年前两个月,郑棉运行格局平稳,3 月份开始,受美元持续回落,原油期货价格再创新高,以豆类为首的农产品大幅飙升影响,郑棉出现三个交易日的大幅度补涨行情。
随后,郑棉连续合约触及年内高价——15440 元/吨。
由于期现基差一度达到创历史纪录的2000 元/吨以上水平,郑棉受到卖出保值盘的冲击,展开了长达8 个月的漫漫熊途。
经历了 3 月中旬的快速下挫和11 月份上旬的加速探底行情,11月12 日最低下探到10180 元/吨,较同期现货价格低出100 元/吨以上。
整体上,2008 年郑棉走势分可为三个阶段:1月2 日至3月5 日为第一阶段,郑州棉花期货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震荡期之后,借助于当时美元指数下跌、石油价格暴涨带动的农产品价格飙升以及市场对新年度种植意向的关注,期棉价格涨幅高达1800 元/吨;第二阶段:3月6 日至11月12 日,郑棉与美棉联袂走低,震荡下跌的趋势一直没有逆转,棉价下跌的五大理由被炒作得沸沸扬扬。
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功能研究室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功能研究室市场信息简报2009年第14期(总第41期)2009年7月11日2009年上半年棉花市场形势分析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棉花市场整体陷入低迷。
棉花价格下滑,棉纺织品出口下降,棉花需求趋弱,纺织行业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为了稳定棉花市场,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从上半年棉花市场整体表现看,国家调控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籽棉价格稳步回升,植棉面积在籽棉价格的带动下较预计好转;棉花价格稳中略涨,棉花市场运行平稳,但纺织业形势由于外围市场不景气仍不乐观。
一、国内市场趋于平稳1.籽棉价格低谷回调,植棉面积较之前意向有所好转籽棉价格低谷回调,2008年度由于宏观经济环境恶化,籽棉价格从上市初就一路下滑。
3级籽棉价格从2008年9月份的2.8元/斤一路下降到12月份的2.3元/斤,下降幅度达到19%。
进入2009年,随着国家收储政策的开展,市场上棉花资源日渐减少,再加上新年度纺织企业补库积极性增强,籽棉价格有所回调。
3级籽棉月均收购价1-4月份从2.3元/斤分别上涨到2.4元/斤、2.5元/斤和2.75元/斤,环比分别上涨0.1%、4.4%、4.5%和10.0%。
但价格水平仍然大幅低于去年同期,同比分别下降24.7%、21.7%、19.5%和10.8%。
12008年由于棉花生产成本快速提高,籽棉销售价格大幅走低,农户植棉收入下降明显,严重挫伤了农户植棉的积极性。
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和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于2008年11-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查显示,各省区植棉意向较上年普遍下降,降幅在15-18%之间。
有些主产区县意向调查植棉面积下降30%左右。
但是随着国家收储政策的深入,籽棉价格回升,又带动了农户植棉的积极性。
4月份植棉期间,国内3级籽棉收购均价达到2.75元/斤。
棉花价格的回升带动了一些农户种植棉花的积极性,棉花种植面积较之前乐观。
201X年植棉意向面积调查报告201X年植棉意向面积调查报告调查调研201X年植棉意向面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面积意向3月底至4月初,中国棉花协会对内地12个省和新疆自治区310个县2930户棉农进行第三次植棉意向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清明节前,棉农陆续开始备播工作,由于气温条件不稳定,全国大部地区播种期有不同程度的推延。
全国棉农植棉意向与上月相比变化不大,其中新疆棉区有所回升,内地植棉意向延续减少。
被调查的2930户棉农中,预备减少植棉面积的棉农占43%,预备增加的棉农占3.58%,与上年持平的占45.32%,尚在徘徊的占8.09%。
与上月相比,徘徊户因播种在即有所降落,多数转为减少户,持平户,少数转为增加户。
依照被调查棉农植棉意向加权均匀计算,全国棉农均匀种植意向减少23.61%,减幅较上月减少0.61个百分点,以协会201X年面积为基数,预计201X年全国植棉面积4846万亩。
今年新疆地区均匀气温较历年同期偏低,棉花播种比往年略晚。
清明节前后,新疆部份棉区开始播种,南疆大部棉区气温、光热条件较好,有益于春耕备播,北疆部份地区受冷空气影响,春耕春播推延。
清明节后,国家有关部分公布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每吨19100元,固然价格比往年略低,但棉农基本可以接受。
3月,全区植棉意向面积降落6.77%.环比回升3.3个百分点。
被调查棉农中,预备减少植棉面积的棉农占14.8%,增加户占4.2%,与上年持平的占78.9%,还有2%的棉农仍在徘徊观看中。
清明节前,由于内地部份棉区棉花补贴还没有全部发放到位,201X年棉花生产扶持政策又不明确,棉花市场价格较低,前期徘徊观看的棉农,多数放弃植棉,少部份继续观看,植棉意向面积延续减少。
黄河流域,截止3月底交售进度不足八成,市场冷清,多数棉花无人问津,棉农植棉信心不足。
该流域植棉意向降落46.36%,较上月降落3.75个百分点,其中河南、河北、山东三省,面积降幅均超过45%。
09/10年度棉花市场分析报告一、棉花种植情况:在08/09棉花年度棉农植棉收益下降的背景下,09/10年度棉花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新年度国内棉花种植面积较上年度下降近12%,国内棉花总产也相应下降,全球棉花咨询委员会7月公布数据显示中国新年度棉花预期总产量为747万吨较上年度产量下降7%左右;9月初郑州商品交易所组织相关单位对山东、河北、河南三个主产省的部分主产区做了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其中2009年山东预期植棉面积为1300万亩,较上年将减少10%,实际减幅为2.4%,好于预期,若后期天气正常,总产量预计为95万吨左右,河北省09/10棉花种植面积约1026万亩,较去年同期下降7%。
而河南省种植面积下降幅度较大,主产区之一的扶沟县2009棉花种植面积下降50%仅达到19万亩,综合内地植棉情况来看,各主产区种植面积减幅差异较大,内地植棉面积下降10%较为真实。
另,新疆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也出现大幅下降,下降原因同样受植棉收益下降影响,自治区农业部近日统计新疆棉花播种面积为2200万亩,较上年度2560万亩种植面积下降14%。
二、纺织行业状况:1、目前仍然生产的棉纺织企业多数开机状况良好:平均开机率为85.8%,其中56%的企业全部开机,23%的企业开机率在80%-100%之间,21%的企业开机率低于80%。
2、纺企采购及配棉比下降:从调查情况来看,企业的当前原料库存平均为27天,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2.9%,最近几个月月均下降幅度达到9.4%;超过一半的企业配棉比较上年同期下降,最近几个月减少配棉的企业占到了被调查企业的三分之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打算进一步减少配棉的企业超过了一半。
3、棉纺织品销售情况不乐观,库存增加:有73%的被调查企业外单少于上年同期,22%的企业外单与上年同期相同,只有5%的企业外单比上年同期增加。
与上年同期相比,则有73%的企业产成品库存提高,15%的企业产成品库存降低,12%的企业保持不变。
20092010年度中国新体制棉花质量公告改革开展几年来,我国仪器化公证检验工作不断深入,检验量稳步上升,目前检验量已接近当年度国棉流通总量的40%,检验数据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我国棉花年度质量情况。
《2009/2010年度中国新体制棉花质量公告》以2009年度新体制棉花检验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为政府棉花管理部门和涉棉企业分析棉花形势、研究棉花政策、扶持棉花产业提供重要依据。
一、新体制棉花公证检验概况2009年度新体制棉花公证检验量达到1130.4万包255.2万吨,覆盖率(检验量占产量的比率,下同)为39.9%。
参与检验的加工厂共1459家、生产线1594条,平均每家加工厂送检1749吨。
(一)检验量年度变化情况自2006年度以来,参与新体制棉花公证检验的加工厂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52.4%,其中2009年同比增加20.6%。
自2006年度以来,新体制棉花公证检验量、覆盖率显著增加,检验量年均增长率为77.1%,覆盖率年均增长9.5个百分点。
受2008年度基数和2009年棉花生产、市场等因素的影响,2009年度检验量同比减少40.2%,覆盖率同比减少17.0个百分点。
(二)新体制棉花的地理位置分布2009年度全国共有14个产棉省参与了新体制棉花公证检验,其中新疆检验量最大,占全国检验量的71.2%。
内地各主产棉省按检验量大小依次为:山东(9.0%)、河北(5.5%)、湖北(4.5%)、甘肃(2.3%)、江苏(2.3%)、安徽(2.1%)、湖南(1.6%)、河南(0.6%)。
其他参与新体制棉花公证检验的产棉省份合计检验量约占全国检验量的0.9%,按检验量大小依次为:江西、浙江、陕西、天津、山西。
(三)新体制棉花检验周期的月份分布2009年度新体制棉花的公证检验从9月开始,至2010年5月基本结束,高峰期集中在10月、11月、12月、1月,合计检验量238.1万吨,约占全年度检验量的93.3%。
摘要:棉花产业对新疆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及信贷资金投放回笼均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反映了2009年新疆棉花种植效益及信贷资金支持情况,并提出了促进新疆棉农增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疆;棉花;效益;信贷;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1)05-0041-02①本文新疆棉花主产区是指阿克苏地区、巴州、博州、昌吉州、喀什地区、石河子市、塔城地区。
②本文的数据如无说明均为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调查数据。
③本文的农户调查数据是指对428户新疆棉农的典型调查数据。
同时,本文的棉花种植成本数据均来自对428户新疆棉农的典型调查。
收稿日期:2010-12-08作者简介:温波(1980-),男(回族),新疆人,经济师,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2009年新疆棉花种植效益及信贷资金支持情况调查温波(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乌鲁木齐830002)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Serial No.115No.5,2011总第115期2011年第5期近年来,新疆棉花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新疆的支柱产业之一,其总产值已占到全疆农业总产值的30%左右,全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的近20%来自棉花产业。
而棉花种植、收购资金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金融机构贷款。
棉花产业的市场供求情况、价格走势,对全疆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及信贷资金投放回笼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428户棉农进行典型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2009年新疆棉花种植效益及信贷资金支持情况。
一、2009年新疆棉花生产、信贷资金支持概况(一)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双双下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2113.97万亩,较2008年减少16.4%;棉花总产量为252.74万吨,较2008年下降16.4%。
(二)棉花种植贷款及其支持的农户数均增长较快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金融机构在新疆棉花主产区①累计投放的棉花种植贷款为127.7亿元,②较2008年增长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