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测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3
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把少量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搅拌后,看不到了的是()。
A.食用油B.食盐C.面粉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天气一直不变B.不同地区,天气可能不一样C.同一地区的天气不能发生变化3.下列物质的变化,性质相同的一组是()。
A.水变成水蒸气蜡烛燃烧冒黑烟B.将易拉罐压扁将将火柴折断 C.燃放烟花将雪融化4.水、石块和空气三种物体中,能占据空间的是()。
A.水B.石块C.空气D.以上全是5.把一团纸塞进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扣入水中,()。
A.纸团不会湿B.纸团会湿C.以上都不对6.我们用注射器抽取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
A.活塞能够压到底B.活塞不能够往下压C.能够向下压一部分7.小明把打入30筒空气后的皮球放入简易天平的左边小桶中,再在右边小桶中放入绿豆,直到平衡;然后取出皮球,放掉空气,再把皮球放入左边小桶。
这时小明发现简易天平()。
A.左边的小桶往下沉B.右边的小桶往下沉C.仍保持平衡8.关于体温计、气温计和水温计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都运用了液柱热胀冷缩的的原理B.测量温度时可以随意使用 C.三种温度计的作用不同9.观测风向可以用().A.雨量器B.风向标C.温度计10.相同体积的热空气和冷空气相比,()。
A.热空气重B.冷空气重C.一样重二.填空题(共10题,共34分)1.制作()是我们长时间坚持观察记录天气的好方式。
2.当水的温度下到()℃就始结,水结后的体积会()。
3.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有时()。
4.降水量可以通过()来测量。
5.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
6.水是液态,冰是()的水,水蒸气是()的水。
7.生活中处处都有()的存在。
8.用手触摸冰块,温度()填[“很高”或“很低”],比较()[填“光滑”或“粗糙”]。
9.风向是风吹()的方向,通常用()个方位来描述。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红用简易雨量器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水的高度是16毫米,用量筒测得水共有60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A.16毫米B.38毫米C.60毫升2.正确测量水温的方法有()。
A.手拿温度计的下端B.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C.读数时温度计离开水面3.观测风向可以用().A.雨量器B.风向标C.温度计4.用打气筒搜集空气后要立即把口扎紧,这因为空气容易()。
A.爆炸B.结冰C.泄漏5.将圆筒里的水和油分别倒到长方体盒子里,它们都呈长方体,这说明()。
A.水比油流动快B.水和油没有固定的形状C.水和油的形状相同6.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0℃的水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水温度高B.冰水混合物温度高C.二者温度相同7.下面的容器中,适合作雨量器的是()。
A.不透明圆柱体B.透明圆柱体C.透明圆锥体8.大自然中的风是由()形成的。
A.雷电B.太阳C.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9.下列各组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A.味精、沙子B.碱、洗手液C.面粉、砂糖10.加快溶解的方法不包括()。
A.搅拌B.加热C.冰镇二.填空题(共10题,共28分)1.在研究“水的温度是否能加快*果糖溶解”的实验中,请选出你认为正确的做法。
()A.两杯水样多B.两杯水都是60℃C.一杯水60℃,一杯水20℃D.两块水果糖样大E.一块完整,一块弄成粉末状F. 两块水果糖同时放入水中G.两杯液体都不搅拌H.杯液体搅拌,一杯液体不搅拌2.用()冲咖啡可以使咖啡快速溶解。
3.()是指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4.把一团纸巾粘在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没被水浸湿,这个实验说明空气可以()。
5.水变成水蒸气后()。
6.冰是()的水,有一定的()和()。
7.雨过天晴,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干,这是()现象。
科学三年级上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植物生长需要哪些基本条件?A. 土壤、水分、阳光B. 土壤、水分、空气C. 土壤、阳光、空气D. 水分、阳光、空气2. 以下哪个不是动物的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够呼吸C. 能够生长和繁殖D. 不能自由移动3. 地球的形状是?A. 平面B. 圆形C. 椭圆形D. 不规则形状4.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什么?A. 心脏B. 肝脏C. 皮肤D. 大脑5. 下列哪个是植物的器官?A. 根B. 叶C. 花D. 所有选项都是6. 以下哪个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氧气B. 水C. 葡萄糖D. 所有选项都是7. 植物的种子由哪些部分组成?A. 种皮和胚B. 胚乳和胚C. 种皮、胚乳和胚D. 只有胚8.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物B. 非生物C. 生物和非生物D. 只有生物9. 以下哪个不是化石燃料?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10. 以下哪个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A. 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B. 不同物种的个体C. 同一物种的相同个体D. 不同物种的相同个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植物的根主要作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 动物的呼吸作用需要_________。
3.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_。
4.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
5.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2. 请解释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概念。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 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 论述为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
答案:一、选择题1. B2. D3. C4. C5. D6. C7. C8. C9. D 10. B二、填空题1.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固定植物体2. 氧气3. 24小时4.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5. 叶绿体三、简答题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可燃?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甲烷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以下哪种条件?A. 阳光B. 水分C. 二氧化碳D. 所有以上条件3.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青蛙C. 老虎D. 鹦鹉4.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什么?A. 森林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5.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周期是一年。
()2. 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温血动物。
()3. 光速比声速慢。
()4.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植物。
()5. 水的化学式是H2O。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中,植物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______。
2. 地球上有三个主要的岩石类型:沉积岩、岩浆岩和______。
3.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帮助将死亡的生物体转化为______。
4. 人体内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5.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 描述植物根的主要功能。
3. 解释什么是温室效应。
4. 简述食物链的基本概念。
5. 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一个物体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它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行驶20公里?2. 某种植物生长需要光照8小时,如果你每天给它光照12小时,会发生什么?3. 如果一个水池的水温从10°C上升到15°C,这对水中的鱼类有什么影响?4. 一个人站在镜子前2米处,镜子里的像距离镜面是多少米?5. 如果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增加一倍,反应时间会怎样变化?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为什么在夏天,城市比乡村更热。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鳄鱼D. 鸟类2. 植物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哪个部位?A. 根B. 叶子C. 花D. 果实3. 下列哪种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最强?A. 糖B. 盐C. 沙子D. 油4. 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A. 一天B. 一周C. 一月D. 一年5. 下列哪种材料是导电的?A. 木头B. 塑料C. 金属D. 玻璃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在0℃时会结冰。
()2.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吸收氧气。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4. 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指动物。
()5.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八颗行星。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______和氧气。
2.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3.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和昼夜更替。
4. 生态系统中,______和分解者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5. 水的沸点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动植物细胞的区别。
2. 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对生物有什么意义?3.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现象。
4.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什么?5. 简述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实验室中测量了一杯水的温度,初始温度为20℃,经过加热后温度上升了15℃。
请问加热后水的温度是多少℃?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3. 小华家的花园里种了5棵苹果树,每棵树结了20个苹果。
请问小华家一共收获了几个苹果?4.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请问汽车行驶了多少公里?5. 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cm,求该三角形的周长。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为什么地球上有四季变化。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冰箱里的水慢慢结冰了,是因为()。
A.水凝固了B.水蒸发了C.水遇热了2.100毫升的水大约能溶解()的食盐。
A.20克B.35克C.100克3.水果糖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得最快的是()。
A.10℃B.100℃C.50℃4.有一种物质,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较轻,它是()。
A.水B.空气C.石头5.给饮料瓶灌水时,常常让瓶子倾斜着,给倾斜的饮料瓶灌水是因为()。
A.手里拿着方便B.防止灌入的水再流出去C.瓶子中的空气容易流出去,水才容易灌进来6.()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A.气象B.气候C.天气7.如果要想尽快冲一杯糖水,应该用()。
A.热水B.冷水C.冰水8.常温下,比较小苏打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样强B.小苏打强C.食盐强9.()的单位用毫米表示。
A.温度B.重量C.降雨量10.水通常会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
A.0℃B.100℃C.50℃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的踪迹。
2.气象预报通常以5℃~11℃这样的形式预报一天的气温,其中5℃是指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11℃是指()气温。
3.由北向南吹的风叫()风。
4.()、()、()等是我们常遇到的天气。
5.木头是()、水是()、空气是()。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
6.用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物质有()、()、()。
7.沙子会流动,沙子属于()(填“液体”或“固体”)。
8.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冰开始融化9.动植物需要(),()可以帮助火柴燃烧。
10.我们可以用()的方法分离沙子和水,可以用()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做泥塑或面塑时仅仅状态发生了变化。
()2.云是由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
()3.只要点燃蜡烛,就会形成风。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把注射器活塞拉至10毫升刻度处,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小孔后推压活塞,活塞被压缩到1毫升处,松开活塞的手,活塞又会弹回来,这说明()。
A.空气可以被压缩,也会扩散B.空气有固定的体积 C.空气有质量2.下列现象说明要下雨的是()。
A.松果鳞片打开B.蜻蜓低飞C.蜘蛛结网3.关于烧水时发生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发生了变化B.状态发生了变化C.水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变化4.冬天吹暖空调时,将出风口朝下,这样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
这是因为()。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会下沉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C.热空气受冷后体积缩小而上升5.在用注射器证明空气可以被压缩的实验中,怎么做可以证明被压缩的空气有弹力?()A.反复按压活塞B.用力向上拉活塞C.松开按压的活塞,观察活塞有什么变化6.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7.小华观察到红旗飘向北面,感觉到风从南面吹来,他初步判断此时吹的是()。
A.东风B.南风C.北风8.假如20筒空气是2.7克,那么100筒空气是()克。
A.1.35B.13.5C.1359.我们在使用酒精灯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①③B.②C.④D.①④10.将食盐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
A.用滤纸过滤B.用筛网分离C.用蒸发的方法分离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水蒸气是()的水,没有()的形状和体积。
2.在两个杯子中倒人同样多的、冷热相同的水,并分别放入质量相同的食盐,其中A杯中的水不动,用小棒不停地搅拌B杯中的水。
()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
此实验说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有关。
3.水结冰后,重量不变,()变大。
4.一个地方长时间的天气平均状况叫()。
5.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冰三态()共存,水的状态变化与()有关,水的三态之间可以()。
6.为了准确地知道某一时间段的气温,我们可以用()进行测量。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试卷及答案科学三年级上册复大全之一(填空题)1、一片完整的树叶是由______和______两部分组成的。
2、植物的茎分为两大类,象松树的茎是______,象狗尾草的茎是______。
3、动物和植物都是______。
它们都是有______的物体。
4、蚂蚁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头上有______对触角,有______对脚。
5、蜗牛是用______爬行的,蚯蚓是用______爬行的,金鱼是用______游泳的。
6、通过观察,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_,蚂蚁喜欢生活在______,鱼喜欢生活在______;蜗牛喜欢生活在______。
7、______材料能够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的性能。
8、不同的材料,他们在______、______等方面都存有差别。
9、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______好。
10、我国的造纸术是东汉时期______发明的。
11、材料分红两大类,一类是人造材料,另外一类是______。
12、水是一种没有_______,没有______,没有______,______的物体,像水如许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___;像石头、铅笔如许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像氛围如许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称它为______。
13、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液体。
14、拿水与空气比较,相对较轻的是______,流动性较好的是______。
15、物体的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
16、我会用工具,能够用______来协助我们比力大树的粗细,能够用______来协助我们测量液体有几何毫升。
17、比较物体的______时,我们能够用划痕的方法。
18、观察一个物体,我们能够用_____看、用_____摸、用_____听、用______闻,还能够借助______来测量。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水》(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水沸腾的条件:( )和( )。
2.水温下降到( )℃,水就变成了冰;水在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 )℃不变。
3.水有三种状态:( )的水,( )的水蒸气,( )的冰。
4.常用的( )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
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 ),( )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
6.摄氏度可以用符号( )来表示。
7.我们可以用加热、( )、( )等方法加快奶糖溶解的速度。
8.液体体积一般是用( )或量杯来测量的,液体体积的单位一般用( )来表示。
二、选择题9.把一杯浓盐水放在窗台上,让杯里的水蒸发。
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会()。
A.不会蒸发,会留在杯底B.不见了,跟水一样蒸发了C.不见了,被杯子吸收了10.加热时,能使蒸发皿内物体均匀受热的是()。
A.三角架B.烧杯C.石棉网11.我们可以通过()的方法分离出沙和食盐。
A.过滤B.沉淀C.蒸发12.下面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A.做完加热实验后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B.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C.做加热实验时可以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13.下列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14.熄灭酒精灯时用()。
A.嘴吹灭B.灯帽装水浇灭C.灯帽盖灭15.下列方法可以使嘴中的糖块溶解得更快的是()。
A.用舌头翻动B.把糖块咬碎C.把糖块咬碎并咀嚼16.一般情况,水会在()时开始结冰。
A.-4℃B.0℃C.4℃17.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
在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该怎样做?()A.用电扇吹B.马上跑C.用湿抹布扑灭。
18.小苏打在20℃同样多的水中溶解能力最弱的是()。
A.小苏打B.食盐C.糖三、判断题19.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可以无限制溶解。
听障班科学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
1、()是科学家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2、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中。
3、一个完整的凤仙花的身体包括( )、( )、( )、( )、( )、( )。
5、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要受到()。
二、判断
1、空气有一定的体积,也有一定的形状。
()
2、纸飞翼的翼面越大,下降得就越慢。
()
3、肉类食品中含维生素比较多。
()
4、转基因的西红柿比我们常见的普通西红柿容易腐烂。
()
5、强强认为保持健康不仅是要求身体的健康,还要注意心理的健康。
()
6、大的马铃薯在水中会沉下去,小的马铃薯在水上会浮上来。
()
三、选择题
1、下列自然土壤中最肥沃的是()
①砂土②红壤③黑土
2、在我们体内约占体重大半的是什么物质,我们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它。
()
①维生素②蛋白质③水
四、标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五、连线题。
眼睛分辨出物体的冷热、轻重、粗细
手听清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
耳朵看见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远近
舌头闻出物体的气味
鼻子尝出食物的味道
六、用感官观察水。
观察到的水有什么特点?
水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简答题。
1、我们周围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浮力?
答案
一、填空
1 观察2阴暗、潮湿3根、茎、叶、花、果实、种子4浮力河床升高、
湖泊变浅、土壤肥力衰减、旱涝频繁5浮力6水量多、水位高、水流快
7 100份97份3份2份1份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选择题
1、③
2、③
四、简答题(30分)
1、我们周围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答:动物:猪、狗、牛、羊、马、蚂蚁、蜗牛、蝴蝶、蜜蜂、猫------
植物:树类、花类、草类--------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浮力?
答:轮船、游泳圈、救生衣、煮饺子等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
3、狂风吹得人睁不开眼,沙尘暴更是不得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风减弱下来,变成我们喜欢的风。
植树种草,绿化荒山,禁止乱砍滥伐,保护土壤,保护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