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变化快慢 加速
- 格式:ppt
- 大小:241.50 KB
- 文档页数:14
高中物理公开课《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设计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公开课《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设计(共含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E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六十中学陈浩教学目标:1.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加速度概念和公式。
2.知道加速度单位的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某些物体作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3.理解并掌握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方向即速度增量的方向。
教学重点:加速度的定义及其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加速度与瞬时速度和速度变化的区别联系。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能判断加速度的方向,领会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符号正负的意义。
教学内容:一复习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强调瞬时速度能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个时刻(或某点)的运动快慢;而平均速度只能大致粗略的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快慢。
二举例引新课:大家看过赛车吗,大部份同学是在电视上看到过。
麦克拉仑车队的赛车最高时速可达231千米/小时;它从启动加速到60千米/小时需要秒,从启动加速到100千米/小时要秒。
伏特赛车的最高时速可达220千米/小时;它从启动加速到60千米/小时需要3 秒,从启动加速到100千米/小时要秒。
问:这两辆赛车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让同学尽可能多的讨论。
当提到伏特赛车速度变化比麦克拉仑赛车快时,引出加速度的概念: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用a表示再可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书上所举的列车,摩托车和子弹的速度变化快慢等等。
回顾速度的'概念: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物体位置变化快慢。
定义式v=Δs/Δt让学生猜测加速度的定义式是什么。
由学生得出加速度a=Δv/Δt。
即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也可以说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
让学生根据上式写出加速度的单位:m 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三什么是ΔV(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改变的大小,即末速度减去初速度:末速度用Vt 表示,初速度用V0 表示。
《速度变化快慢—加速度》计算入门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会遇到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的情况。
而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就是加速度。
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直观地感受一下速度变化快慢的概念。
想象一下,你在马路上看到一辆汽车启动,它的速度从零迅速增加到一定值;而旁边的一辆自行车,虽然也在加速,但速度增加得相对缓慢。
汽车和自行车速度变化的这种差异,就是速度变化快慢的体现。
加速度的定义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用公式表示就是:加速度(a)=(末速度(v₂)初速度(v₁))/时间(t)。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公式,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假设一个物体的初速度是 2m/s,经过 5 秒后,速度变为 12m/s。
那么它的加速度就是:(12 2)÷ 5 = 2m/s²。
这意味着每秒钟速度增加 2 米每秒。
再来看另一个例子,如果一个物体在 3 秒内,速度从 10m/s 减小到4m/s,它的加速度就是:(4 10)÷ 3 =-2m/s²。
这里的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在做减速运动。
在计算加速度时,需要注意速度和时间的矢量性。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当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即使速度的大小不变,也会产生加速度。
比如一个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它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不断改变,因此也具有加速度。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直线运动的情况。
这时,如果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就做加速直线运动;如果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就做减速直线运动。
让我们通过一道具体的题目来巩固一下加速度的计算。
题目: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5m/s,经过 2 秒后,速度变为 15m/s,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答: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 a =(15 5)÷ 2 = 5m/s²。
接下来,再看一个稍微复杂一点的题目。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要点一、速度v、速度的变化量Δv和加速度a的理解及比较1.速度(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指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其大小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即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2)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3)速度是状态量,与时刻或位置对应.2.速度的变化量(1)速度的变化量是描述速度改变的多少,它等于物体的末速度和初速度的矢量差,即Δv=v t-v0,它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变化的方向.(2)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v t>v0,Δv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v t<v0,Δv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3)速度的变化量Δv与速度大小无必然联系,速度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不一定就大.例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可以很大,但它在任何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均为零.(4)速度变化是过程量,它对应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3.加速度(1)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Δv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也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它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和变化的方向.(2)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多少共同决定,与速度本身的大小以及速度变化量的大小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快,并不表示速度大,也不表示速度变化量大.例如,小汽车启动时加速度很大,速度却很小,当小汽车高速行驶时,速度很大,加速度却很小,甚至为零.(3)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Δv的方向相同,它与速度v的方向没有必然的联系,a可以与v同向,也可以反向,还可以成一夹角.(4)加速度是一个状态量,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要点二、速度图象与位移图象的比较1.图象表示的信息比较2.(1)可直接读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2)可直接读出运动物体在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3)由图可求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4)可以判定物体的运动性质.例1 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例2.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例3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 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 )A.-20 m/s2 B.20 m/s2C.-100 m/s2 D.100 m/s2例4所示是某质点的v-t图象,则( )A.在1 s到3 s时间内质点静止B.前1 s质点做加速运动,后1 s质点做减速运动C.前1 s质点的加速度为3 m/s2D.3 s末质点的速度为3 m/s例5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试问:(1)图中AC、CD、AD段图线各表示什么运动?(2)t=2 s,甲、乙的加速度各是多少?(3)在什么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1.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小C.速度向东,加速度向西D.速度向东,加速度向北2.物体A的加速度为3 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B.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的速度变化快C.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D.物体B的速度一定在减小3.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在0~t1和t1~t2时间内( )A.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B.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C.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D.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4.甲和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1-5-3中的a和b所示,在t1时刻(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5.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 )A.静止不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做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6.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原来v>0,a>0,x>0,从某时间开始把加速度均匀减小,则( )A.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继续增大,直到速度等于零为止7.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总与初速度方向一致 B.总与平均速度方向一致C.总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 D.总与位移的方向一致8.甲、乙、丙三个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时刻甲的位移最大B.甲的加速度最大C.开始计时后,甲、乙、丙皆做匀变速运动D.开始计时后,乙先静止一段时间,然后做匀加速运动,并且乙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最大9.国家对机动车的运行有着严格的安全技术指标.例如,总质量小于4.5 t的汽车以30 km/h的速度行驶时,要求制动时间t<1.6 s,那么,这种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至少是多少?10.某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10 s内速度从5 m/s增加到25 m/s,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 s内速度减为零,求这两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2,对于任意1 s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B.某1 s末的速度比该1 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C.某1 s初的速度与前1 s末的速度相等D.某1 s末的速度比前1 s初的速度总是大6 m/s2.物体做直线运动,规定正方向后根据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C.v>0,a<0物体做减速运动D.v<0,a<0物体做减速运动3.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B.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大小与速度变化快慢在实质上是同一个意思C.速度变化的大小表示速度增量的大小,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D.速度是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物理量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大的物体,速度就一定大B.加速度越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得就越多C.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物体(a≠0),速度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物体(a≠0),速度一定发生变化5.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6.如图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运动B.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运动C.t2~t3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运动D.t3~t4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运动7.如图中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8.物体运动的初速度为6 m/s,经过10 s速度的大小变为20 m/s,则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0.8 m/s2 B.1.4 m/s2 C.2.0 m/s2 D.2.6 m/s29.有些国家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500g,g取10 m/s2)这一数值以警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的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判断:两辆汽车以54 km/h的速度相向而撞,碰撞时间为2×10-3 s,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10.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分析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阶段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第五节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一、速度变化率--加速度1、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定义式:a =Δv Δt =v -v 0Δt.(v 0:初速度;v :末速度)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m/s 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3、标矢性:是矢量,与速度变化量Δv 的方向相同。
4、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5、理解:①适用范围:任何运动。
②决定关系:加速度不是由△v 和△t 决定的,故不能说“a 和△v 成正比、a 和△t 成反比”;但加速度a 可由二者求出。
(加速度是由合外力和质量决定的)③速度决定式:v=v0+a △t 为速度的决定式。
④△v 和△t 具有对应性。
⑤别称:“速度变化快慢”或“速度变化率”或“加速度”二、速度变化量1、定义:速度的变化。
定义式:Δv =v -v 02、单位:国际单位制:m/s ,其他还有km/h ,cm/s.。
3、性质:矢量,方向为速度变化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
说明:在直线运动中符合如下规则:△v>o :“+”即 A 、和所选取的正方向相同B 、在正方向上加速或在负方向上减速△v<o :“-”即 A 、和所选的正方向相反B 、在正方向上减速或负方向上加速注意:不能简单错误地认为△v>o 为加速,△v<o 为减速。
4、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大小及方向的物理量.5、注意:①速度变化量为一物理量,指速度的变化。
②速度变化量不是初末速度的差值,更不是初末速度大小的差值,。
③△v=a △t 为速度变化量的决定式,此时为矢量式。
④a 、v 、△v 三者无必然关系,在无限定条件下,不能说“一个量大,另一个量也大”;也不能说“一个量变大,另一个量也变大”。
⑤速度变化量和正方向的选取无关;如无特殊说明,一般选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无初速度则选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⑥比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速度大小的变化量”。
A 速度变化量的大小:B 速度大小的变化量:三、加速度对运动情况的影响1、加速度大小对运动影响:①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
《速度变化快慢—加速度》匀速加速辨分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物理学的世界中,速度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
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而速度正是用来描述这种快慢的物理量。
但仅仅了解速度还不够,当我们想要更深入地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时,就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加速度。
想象一下,你正在驾驶一辆汽车。
如果汽车以恒定的速度行驶,比如每小时 60 公里,这就是匀速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需要频繁调整油门和刹车,因为速度没有改变。
但如果汽车在加速,比如从每小时 0 公里迅速提升到每小时 60 公里,或者从每小时 60 公里加速到每小时 100 公里,你就能明显感觉到身体被往后推,这就是加速度在起作用。
那么,什么是加速度呢?简单来说,加速度就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变化很大,我们就说它具有很大的加速度;反之,如果速度变化很小,加速度就小。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加速度,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感受。
比如,短跑运动员在起跑的瞬间,速度从零迅速增加,这个过程中的加速度是非常大的。
而一架缓慢起飞的飞机,虽然最终速度很大,但在起飞的初始阶段,速度的增加相对较慢,加速度就比较小。
再来说说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的区别。
匀速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就像一个在传送带上平稳移动的包裹,它的速度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而在加速运动中,速度不断改变。
这就好比你骑自行车爬坡,你需要用力蹬踏板,让速度越来越快,这就是加速运动。
加速度的计算也并不复杂。
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发生这个变化所用的时间。
假设一个物体的初始速度是v1,经过一段时间t 后,速度变为 v2,那么加速度 a 就可以通过公式 a =(v2 v1) / t 来计算。
加速度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当速度增加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当速度减小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比如,一辆向前行驶的汽车在刹车时,速度在减小,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向后的。
高一物理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试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大B.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答案】D【解析】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大小是Δv与所需时间Δt的比值,并不只是由Δt来决定,故B错.加速度增大说明速度变化加快,速度可能增大加快,也可能减小加快,或只是方向变化加快,故A、C错.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为零说明速度不变,但此时速度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故D正确.思路分析: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公式只是a的计算式,并不只是由来决定, 加速度增大说明速度变化加快,速度可能增大加快,也可能减小加快,或只是方向变化加快,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为零说明速度不变,但此时速度可以很大,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加速度的理解,注意公式只是a的计算式,并不只是由来决定, 2.计算下列物体的加速度:(1)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运动,经10 s速度达到108 km/h;(2)高速列车过桥后沿平直铁路匀加速行驶,经3 min速度从54 km/h提高到180 km/h;(3)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 m/s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原速大小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2 s.【答案】a1="3" m/s2 a2="0.19" m/s2 a3="-100" m/s2【解析】由题中已知条件,统一单位、规定正方向后,根据加速度公式,即可算出加速度. 规定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对汽车v0=0,vt="108" km/h="30" m/s,t="10" s,="3" m/s2对列车v0 ="54" km/h="15" m/s,vt="180" km/h="50" m/s,t="3" min="180" s.="0.19" m/s2对小球v0 ="10" m/s,vt="-10" m/s,t="0.2" s,="-100" m/s2由题中可以看出,运动速度大、速度变化量大,其加速度都不一定大,计算结果a3="-100" m/s2,表示小球在撞墙过程中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方向相反,是沿着墙面向外的,所以使小球先减速至零,然后再加速反弹出去.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在一维运动中(即沿直线运动),当规定正方向后,可以转化为用正、负表示的代数量.应该注意:物体的运动是客观的,正方向的规定是人为的.只有相对于规定的正方向,速度与加速度的正、负才有意义.速度与加速度的量值才真正反映了运动的快慢与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vA ="-5" m/s,vB="-2" m/s,应该是物体A运动得快;同理,aA="-5" m/s2,aB="-2"m/s2,也应该是物体A的速度变化得快(即每经过1 s速度减少得多),不能按数学意义认为vA比vB 小,aA比aB小.思路分析:先规定正方向,根据定义求解,负值表明方向与正方向相反,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公式的应用,开始学习速度,加速度时,需要先规定正方向,养成良好的习惯,还需注意运动速度大、速度变化量大,其加速度都不一定大,负号只表示方向不参与大小比较3.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段时间内物体的初速度与末速度大小相等,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C.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物体速度一定在增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得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答案】D【解析】速度是矢量,初速度与末速度大小相等并不能表示速度变化量为零;加速度与速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的增减主要看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方向相同速度就增加;反之,加速度与速度反向速度就减少.速度为零,速度变化量不一定为零,即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所以正确选项为D.思路分析:初速度与末速度大小相等并不能表示速度变化量为零;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速度为零,速度变化量不一定为零,即加速度不一定为零.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4.速度为24 m/s的火车,制动后20 s停止运动,求火车的加速度.【答案】火车的加速度是-1.2 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解析】由加速度的公式可得:-1.2 m/s2思路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分析解题,加速度是负值表明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公式的应用,需要注意的是加速度是负值表明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5. 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 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 s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 s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 m【答案】C【解析】在速度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可知b的斜率大于a的斜率,因此物体b的加速度大于物体a的加速度,A错.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在40 s时两物体速度相等,故相距最远,B错.40 s时物体a运动的位移为1 300 m;物体b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0 s运动的位移为400 m;因此a、b两物体相距900 m,D也错.同理,C正确.思路分析: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图像的理解,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点.用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是:(单位:cm)8.78、16.08、21.87、26.16、28.94.由此可求出2点的即时速度v=_____m/s,打4点时的速度是_____,物体的加速度a=_____m/s2,物体做_____运动.(所标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答案】 0.6545 0.3535 ﹣1.5 匀减速直线【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1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由于每相邻两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得:;;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得:由上可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7.在《利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1)下述器材中不需要的有_____(用代号表示).①220V交流电源②电火花打点计时器③秒表④小车⑤带滑轮长木板⑥纸带⑦天平⑧刻度尺(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B.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有滑轮的一端C.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D.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6V以下交流电源(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实验中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取计数点为1、2、3、4、5、6、7,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测得:s1=1.42cm,s2=1.91cm,s3=2.40cm,s4=2.91cm,s5=3.43cm,s6=3.92cm.a.打第2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2=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填“大”或“小”).【答案】③⑦ A 0.17 0.50 大【解析】(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可以直接记录时间,不需要秒表,在该实验中,不需要测量质量,所以不需要天平.可知不需要的器材为:③⑦.(2)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选项A正确;打点计时器应放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选项B错误;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C错误;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220V交流电源,选项D错误;故选A.(3)a.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b.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如果当时电网中交流电的频率是f=49Hz,则实际的周期大于0.02s,而测量周期为0.02s,则测量的周期偏小,根据a=知,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大.8.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频率为50Hz的______电源时(填直流或交流),每隔__________ s打一次点.(2)在某次实验中,物体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未画出。
德钝市安静阳光实验学校第5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理解领悟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一物理课较难懂的概念,要结合具体实例加深理解。
要注意区别“速度快”、“速度变化大”与“速度变化快”的含义,理解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1. 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的概念?教材中列举了小型轿车和旅客列车不同的加速情况:小型轿车起步时可在20s内速度达到100km/h,它的速度平均1s增加了5km/h;而旅客列车由静止开始达到100km/h的速度,大约要用500s,它的速度平均1s只增加0.2km/h。
小型轿车的速度增加得比较快,这说明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有快有慢。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图1-27描述了汽车的加速过程和制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的情况。
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质量优劣的一项重要标志,汽车的制动距离也是反映汽车性能的一项指标。
可见,研究速度变化快慢是有意义的,需要引入一个物理量——加速度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2. 如何定义加速度?要比较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速度变化量的大小,速度变化量大,速度变化得快;另一种是速度变化量相同,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时间短的,速度变化得快。
物理学中用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这就是加速度。
如果在时间△t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是△v,它的加速度就可以表示为用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比较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事实上是采用了前一种比较方法,即比较相同时间1s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
3. 对加速度的进一步理解在加速度的定义式中,△v是速度的变化量,它是运动物体的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差,即△v=v t-v0。
因为速度本身是矢量,所以其差是矢量差。
对于直线运动而言,速度可用带有正负号的代数量表示,因此其差等于末速度与初速度的代数差。
△t是速度改变△v所经历的时间,必须注意两者的同一性。
因为速度是矢量,所以加速度也是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