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24.50 KB
- 文档页数:29
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时数:1【学习目标】一、高考考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二、小高考考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知识结构】(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和的关系问题2、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 ,反之就是3、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标准.(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二是2、和的关系,贯穿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和 ,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自主体验】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
3、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的两个基本的派别。
【课堂巩固】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B、主观与客观的关系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唯物与唯心的关系的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B、是否承认思维反映存在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是否承认人能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3、下列说法中体现存在决定思维的是()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B、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存在即被感知4、“你最好接受你的长相。
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这段话坚持的观点是()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主观主义D、教条主义5、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A、不可知论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唯物主义6、“世界没有不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
教学设计案课题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材分析本课为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中的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框的内容。
课文包括三目,第一目: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意在全面阐述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内涵;第二目: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让学生从生活实践和哲学思想两方面认识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第三目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需阐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解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学生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能够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深刻领会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认知形成的不同哲学观点,自觉做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本课内容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通过接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和思维逻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哲学的内容和前三册教材的联系性较弱,并且本课需要涵盖所有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学生刚开始接触哲学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口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参与感。
从知识内容看,本课的理论性较强,但最终课程的落脚点是帮助学生在不同的哲学观点中找到正确的哲学,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因此,课程需要从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目标(体现学科核心素养)通过绘“龙”和“蛟龙号”深海探测,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通过学生活动,掌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通过案例问题的解决,坚定唯物主义立场,反对生活中的唯心主义,并在学习与生活中践行,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教学难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方法议题式教学、情景模拟、活动型探究、案例解决等。
教学活动过程教学教学步骤教学流程设计说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间15分钟导入学生活动+新授知识师:哲学是什么?题目里给大家卖了一个关子,今天就请大家先帮我解答这个谜语,再来一起探讨哲学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