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安波旅游经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 格式:docx
- 大小:499.64 KB
- 文档页数:6
大连市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对一地区进行旅游开发,首先需要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与了解,然后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开发,才能做出科学有效的旅游规划。
本文将对大连市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介绍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连旅游开发的策略。
本文中所指的资源是按照国家标准,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则是泛意的旅游,包括休闲等可以带来旅游行业收入的行为。
一、大连旅游资源的总体概况(一)资源调查方法获得数据:1、实地考察,到大连的周边各区县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一手资源,绘出旅游资源分布图。
2、通过网络、书籍等获取二手资料,本次调查受限于条件,采用的主要方法也是这种,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分析,并尽量以数据作为支撑,但由于知识水平所限,分析及评价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望老师订正。
分析数据:评价方法采用“三三六”评价体系(有问题) :开发之前三大价值,即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虽然这种方法有相当程度的上的不足与片面,但是作为量化的工具还是有其优点,所以仍然采用此种方法,对于其各指标的得分上可以采用加权的方式,但涉及权数时难免会掺杂主观因素,所以有句老话讲,两害相权取其轻。
还是采用“三三六”评价体系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资源总体情况大连区位优势明显,可进入性强,具有浓郁的海洋特色,是北方著名海滨城市,避暑胜地,有服装之城,足球城等美誉。
其主要旅游资源基本是位于“金石滩——大连市区——旅顺口区”一线,观光为主,参与性不强。
备注:大连3A-5A级景区AAAAA级景区: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老虎滩极地馆AAAA级景区:大连森林动物园,大连金沙滩国家旅游渡假区,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大连冰峪省级旅游渡假区,大连自然博物馆,旅顺白玉山景区等AAA级景区:大连仙峪湾度假旅游区,大连女子骑警基地,大连广播电视塔,大连安波温泉旅游渡假区大连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 尤其是海滨资源。
1072015年第2期第31卷□ 樊文斌“全域旅游”视角下大连旅游专项规划探析[摘 要]目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旅游业发展已成为带动区域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建设、美化环境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大连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在新机遇面前,创新性地提出了“全域旅游”的规划理念,打破行政界线的框定,将1.3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作为发展整体进行规划建设,建立起城乡一体、覆盖全域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加强制定“全域旅游”统筹的保障策略,保证下一层次区域旅游规划对整体发展理念、方向的贯彻落实,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形象进行推广,全面保障了规划的实施和效果。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规划;服务体系;产业体系;政策体系;大连[文章编号]1006-0022(2015)02-0107-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Dalian T ourism Planning From General T ourism Development Viewpoint/Fan Wenbin[Abstract] T ourism has become a pillar industry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urban rural integ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Being a major tourism destination, Dalian puts forwards gene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ncept. Dalian plans the whole 13,800 km2 administrative area for general tourism development, establishes a system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tourism service, en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concept in regional tourism planning, and markets Dalian city for integral tourism development.[Key words] General tourism development, T ourism planning, Service system, Industrial system, Policy system, Dalian0引言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将旅游业定义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大连海滨——旅顺口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摘要:大连作为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作为近现代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大连历经了摧残和洗礼,孕育了百年的成长;作为辽东半岛版图上的一角,大连拥有美丽的滨海风光和特有的地质地貌;作为北方明珠滨海旅游城市,大连也具有浪漫、开放、自由的性格和情怀。
一、规划背景大连海滨-旅顺口风景名胜区设立于1988年,是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海陆总面积166.7平方公里,由大连海滨与旅顺口两个景区组合而成,由一条45公里长的旅顺南路相连。
景区拥有160余公里长的黄渤海岸线和8个各具特色的岛屿,此外,两处风景区都位于大连中心城区是其一大区位特点。
设区26年,是大连城市快速发展的25年,中心城区无论人口还是建设用地,一直呈增长趋势,2000年后尤为明显。
随一系列标志性城市建设事件的发生,建设用地在风景名胜区内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
1991年,旅顺开辟新港,92年,依托新港成立市级开发区。
2000年,大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大大连”,提出“西拓北进”的发展战略,西拓至旅顺,建设旅游区、临港产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大学园区,并带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傅家庄虎滩等地区开始了公园式建设、管理。
2006年,烟大火车轮渡通航,2009年国家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
2013年旅顺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所以,在此期间,城市发展背景、规模、产业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为适应不同的发展时期,城市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3部,2部获批,1部即将上报,而指导风景名胜区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只有1部。
导致两类规划脱节,无法约束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建设,近年来区内局部建设发展出现失控现象。
在2013年住建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执法检查中,该风景名胜区被提出有52个项目不符合风景区总体规划,限期整改,并明确提出“依法尽快启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协调处理好城市建设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的整改意见。
二、设计构思本规划是目标导向型,即首先确立“突出地质自然遗产和中国近代战争史遗产特色,打造国际知名的城市海滨风景区”的规划总目标,而后以“对区内风景名胜区内资源原真性的认知”为根本立足点,通过对上版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对区内现状建设项目进行分类分析,确立本次规划的三个重点与难点,即:保护好不可再生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地质资源;发挥好风景区在教育、科研等方面的作用;协调好与大连城市建设的关系。
大连市温泉旅游规划初探【摘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地方旅游发展政策,在大连全域城市化和辽宁建设温泉旅游大省的背景下制定大连全域性温泉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做到温泉开发和保护并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温泉旅游规划发展战略温泉旅游项目开发温泉资源保护中图分类号: q178.5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规划背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原本以土地经济为主的经济格局存在越来越多争议,转变经济格局,发展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
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将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休闲旅游市场爆发,进入国民休闲时代,大连逐渐成为东北及环渤海地区休闲后花园。
2010年辽宁省提出建设“中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和大连全面推进全域城市化战略,全域旅游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这种的背景下制定的,大连编制了第一个全域性温泉旅游发展专项规划。
二、规划思路规划首先在总结大连温泉资源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国内外温泉旅游态势。
结合国内外成功的温泉资源开发案例,确定符合大连实际的总体定位及功能定位。
其次,规划大连温泉旅游产业空间,系统布局温泉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同时围绕“滨海”和“温泉”两大主题,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策划温泉旅游项目,并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保障措施。
最终为大连温泉旅游产业向特色、全面、科学发展,提供指导性纲领。
三、现状分析截止2011年12月,大连辖区内已发现的温泉有47处,其中自涌泉25处、井眼(钻井)22处,已开发15处,正在规划建设32处。
近期(2012年内)拟打井20口。
资源总量合计达2000万亿焦耳,日出水量3万吨,属于我国东北部地热田分布较为集中地区。
1.大连温泉具有较高医疗价值,开发条件良好大连地区各地热田水无色透明,以重碳酸型、氯化钠型为主,水温38-73℃,以中高温、中温温泉为主,水温大于42度的温泉资源占70%以上。
旅游区开发计划书5篇第1篇示例:旅游区开发计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概念的兴起,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我市决定开发一个新的旅游区,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二、发展目标1.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提升旅游品质。
2. 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3. 建设绿色环保旅游区,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规划1. 地理位置:新建旅游区位于我市郊区,交通便利,风景优美。
2.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约1000亩,包括景区大门、景点区、配套设施等。
3. 主要景点:景区内将建设传统文化展示区、自然风光区、休闲娱乐区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 设施建设:景区内将建设停车场、卫生间、休息区、餐饮场所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便利的服务。
5. 环保措施:景区建设过程中将重视环保,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绿色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项目投资与盈利分析1. 投资规模:估计总投资约1亿元,包括土地购置、建设费用、宣传推广等。
2. 盈利预测:根据市场调研结果,预计景区的年游客量可达100万人次,平均每人次消费约500元,年收入可达5亿元,净利润约2亿元。
五、项目推广与营销1. 宣传策略: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线上宣传,加强与旅行社、景区合作,进行线下宣传。
2. 营销策略:推出特色游览路线、打折优惠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口碑。
六、项目实施步骤1. 前期筹备:确定项目定位、规划方案、投资预算等。
2. 土地规划:完成土地购置手续及规划设计。
3. 设施建设:进行景区设施建设。
4. 宣传推广:开展宣传推广工作。
5. 营业运营: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进行营业运营。
七、项目风险与对策1. 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2. 技术风险:建设过程中需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大连创意农业博览城旅游总体规划1.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大连市旅顺口区三涧堡街道洪家村,距大连市区33公里,车程不足30分钟,距海边的直线距离5.5公里。
该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总占地面积约6300亩。
项目地目前主要分布有洪家村的民居、智能温室、温室大棚、村镇企业、学校等。
其中住宅主要集中分布在地块南端区域和旅顺北路(地块范围内)中部路东;智能温室主要分布于地块中部、丰园路东,已建设的28栋,未来规划210栋,占地块面积的1/3以上;现有温室大棚主要集中分布于地块东南角、散布于西南区域,由本地农民管理种植;村镇企业多分布于旅顺北路东侧沿线和北大河以北区域;学校分布于地块西南角。
地块资源整体呈现出农业资源优势明显、人文资源缺失的特征。
主要产业以第一产业农作物种植和第二产业加工生产为主,尚无第三产业出现。
2.总体定位——全国首个创意休闲农业博览城——全国第一个农业产业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创意农业旅游综合体3.创新模式3.1创新农业产业模式——基地生产+深加工+商贸交易依托现有智能温室基地,对基地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辅以参观体验,延伸产业链。
3.2创新农业博览模式——农业博览+休闲体验引入休闲农业体验产品,实现纯观光农业向休闲体验型农业的功能转变。
3.3创新度假社区模式——国际风情+高品质度假度假区和规划区域内社区一体化发展模式,达成旅游开发与地产建设双向并轨,力求度假设施与创意休闲农业的和谐统一。
3.4创意旅游综合体模式——创意农业旅游内核+综合性配套设施打造以农业为主题的创意旅游吸引内核,环创意内核开发复合多功能商业形态,形成创意内核+综合开发提高边际效益的最佳途径。
4.创意表达方式4.1创意之一——全新创意设计建筑设计:大型地标建筑、旅游小镇街区建筑创意奇特的外形创新取材景观设计:农业装饰、创意雕塑、创意绿植景观、创意设施(如休息椅、垃圾桶、音响等)4.2创意之二——更新创意产品博览度假:农业博览与旅游度假并轨,商旅互助发展。
大连安波旅游经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大连安波旅游经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项目位置: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
项目委托方:大连安波旅游度假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投资:285.8亿元
项目性质:区域规划
项目范围:246.1平方公里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地概况
大连安波旅游经济区包括普兰店市北部安波镇、同益乡、乐甲乡、双塔镇及星台镇五个乡镇,区域土地面积940平方公里,核心区18.8平方公里。
经济区内温泉地质资源景观特色鲜明。
景点相对集中,景观资源齐全。
文化资源在省内外同类资源对比中占有突出位置。
生态与休闲农业资源旅游价值高。
规划前项目地现场照片
2、项目分析
为贯彻落实辽宁省、大连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普兰店市温泉旅游业的发展实际,普兰店市成立安波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和国有独资企业大连安
波旅游度假发展有限公司。
明确指示要充分利用安波温泉特色资源,整合普兰店市北部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温泉度假、高尔夫、滑雪为主体的温泉旅游系列产品,使温泉旅游资源能有效地发挥其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顶峰国际规划院受到委托方的邀请,进行安波旅游经济区总体规划的编制。
顶峰国际规划院通过实地踏勘认为,安波旅游经济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核心资源突出,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具备打造温泉养生、宗教文化、自然观光等多个著名品牌的旅游度假目的地条件。
不仅能满足外来游客的休闲度假需求,还将对安波镇、同益乡、乐甲乡、双塔镇及星台镇五个乡镇以及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旅游项目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加速安波旅游经济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同时,经济区的发展面临如下问题:
1.经济区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明确
2. 温泉产品升级难度较大
3. 区内建筑风貌缺乏控制
4. 核心区城镇化建设与旅游度假区发展的矛盾
5. 生态环境保护与度假区建设的矛盾
6. 对外交通制约问题
二、项目定位
(一)战略定位
1. 全域城镇化战略:以全域旅游战略促全域城镇化。
2. 温泉名镇品牌战略:以东北亚品牌战略促远东温泉名镇建设。
3. 产业集团化战略:以集团化战略培育温泉龙头企业。
4. 多产业融合战略:以产业融合战略促产业升级。
4. 民生工程战略:以民生工程战略促经济发展。
5. 低碳生态战略:以低碳生态战略促和谐发展。
(二)功能定位
1. 核心功能定位:温泉度假
2. 融汇功能:游乐观光、休闲农业、运动健身、商务会议、宗教文化、康复
养生。
(三)形象定位
亚洲名泉安波神汤
从温泉水质功效和文化内涵两个层面进行提炼,全面概括了安波温泉的内涵和特质。
形成简洁明快、主题突出的宣传用语。
备选定位
安波神泉东方汤城
东方汤城辽宁一号
(四)目标定位
1. 国际化目标:东北亚生态温泉名镇
远景发展目标:东北亚生态温泉名城
2. 区域目标:
安波温泉旅游经济示范区
大连市旅游产业新的增长极
3、国家资质目标: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远景目标AAAAA)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国家地质公园
三、项目规划
(一)功能分区
根据安波旅游经济区内资源品质、目标市场定
位、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旅游产业总体布局应
打破乡镇行政界线,统筹资源,按照功能特点可
确定为六大功能区,即:安波温泉旅游区、同益
生态休闲旅游区、乐甲满族风情旅游区、星塔历
史文化旅游区、碧流河水利风景旅游区、四平现
代农业休闲旅游区。
(二)空间结构
一核一带两区四组团
一核:安波生态温泉镇。
一带:兴唐线旅游经济发展带。
两区:环安波生态温泉镇重点发展区和联动辐射区。
四组团:俭汤组团、乐甲组团、老帽山组团和巍霸
山组团。
四、项目建设情况
顶峰国际规划编制的安波旅游经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经市旅游局及专家委员会多次讨论,最终获得通过,并获得甲方的高度认可。
项目分三期建设完成,近期实现大连市重点旅游目的地、国家4A级旅游景
区目标。
中期发展目标是国内著名旅游胜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远景至2030年,安波旅游经济区将成为东北亚著名旅游胜地、东北亚生态温泉名城。
安波打造中国达沃斯温泉小镇链接:
/20130711/n381309124.shtml
安波—绿色北方温泉名镇链接:
/news.asp?id=170
元旦温泉滑雪游火爆链接:
/List_View.aspx?id=1171
大连安波旅游度假区旅游开发一期工程建设项目贷款资金开始发放链接:
/List_View.aspx?id=1100
大连普湾新区布局28个大项目投资113亿元
/news/2012-03-26/1869205.html
大连市普兰店市安波镇温泉旅游度假区
/qmzx/wq/lvdjq/201201/t20120106_786967.html
五、项目总结
顶峰国际在对安波旅游经济区的规划中,策略及理念上重点把握六个“度”,即宽度(开发原则及发展规模)、高度(产业高度和空间坐标)、深度(项目主题及文化底蕴)、亮度(思路突破及产品创新)、实度(空间格局及产品载体)、进度(发展分期及近期重点),通过对区内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发挥温泉主打资源的优势,并根据资源及市场研究、经济区产业发展定位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要求,按照重点突出、功能完善、体系丰满的原则,打造九
大产品体系,构建以温泉度假为核心,融合游乐观光、休闲农业、运动健身、商务会议、宗教文化、康复养生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经济区。
顶峰国际规划编制的安波旅游经济区总体规划项目规模大、投资多、起点高,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将其列为重点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本项目现在已经成为大连的温泉胜地、大连市重点景区,通过多方努力必能早日实现“东北亚生态温泉名镇”的目标。
备注:
1、客户诉求
(1)明确安波旅游经济区的发展方向。
(2)对区内主打的温泉资源的开发方式进行升级。
(3)整合除温泉以外,农业、民俗、历史文化等其他旅游资源。
2、项目创新
(1)提出了“东北亚生态温泉名镇”的目标以及“亚洲名泉安波神汤”的形象定位,为经济区明确了发展方向,并确立了形象宣传载体。
(2)温泉开发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温泉旅游七大产业链,并设计“安波温泉七日养生菜单”,为温泉旅游的升级找到了突破口。
(3)旅游产业总体布局打破了乡镇行政界线,结合旅游区内资源禀赋、目标市场定位、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等进行板块划分,有利于资源的深度开
发和发挥聚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