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伐他汀单用及与安体舒通联用对兔ICAM-1、VCAM-1及MMP-9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31.05 KB
- 文档页数:3
• 260 *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Cerebrai-Vascuiar Disease Aug 2017. Vo! 17. No 4•论著•氣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ystain C、IL-10及mmp-9的表达及临r意义g增光[摘要]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H Cystain C)、白介素-lH interieukin-10,IL-1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H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 H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将90例冠心病患者,米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每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小剂量组加用40m g的氟伐他汀,大剂量组加用80m g的氟伐他汀,每日1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清Cystain C、IL40及M M P-9的表达水平。
结果两 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左心室每搏量(SV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E峰与A峰比值(E/A)均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降低,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
两 组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Cystain、IL40及M M P-9的表达水平降低,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
两组在治疗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头晕目眩、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
结论大剂量氟伐他汀应用于冠心病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ystain C、IL-10及M M P-9的表达水平。
[关键词]氟伐他汀;冠心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白细胞介素-10;基质金属蛋白酶-9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6X( 2017 )4-0260-03doi :10.3969/j. issn. 1009-816x.2017.04.05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Fluvastatin on Serum Cystain C, IL-10 and the Expression of MMP-9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ZHAO Zeng-gua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 f Neijiang, Sichuan641100, China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Fluvastatin on serum Cystain C, IL-10 and the expression of MMP-9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 Methods 9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low-dose group and high-dose gro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 number table.Each group had 45 cases and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low-dos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40mg fluvastatin while the high- dos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80mg fluvastatin once daily. The cardiac function,serum Cystain C, IL-10 and the expression of MMP-9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the SV> LVEF, E/A in both group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ile the LVDd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six-month treatment. The above indexes in high-do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low-dose group (P< 0.05 ).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Cystain,IL-10 and the expression of MMP-9 levels in both groups were a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six-month treatment. These indexes in high- dos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low-dose group as well( P< 0.05 ). 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nausea, vomiting,dizziness,liver and kidney dysfunction in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Conclusions High dose fluvastati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levels of serum Cystain C> IL-10 and the expression of MMP-9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Key words] Fluorine laval statin;Coronary heart disease;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s;Interleukin-10;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冠心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多存在着不同类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改变,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为炎 性因子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炎性细胞因子在缺 血性再灌注损伤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而基质 金属蛋白酶家族成员则可有效降解细胞外的基质,在 心肌间质间的重构与基质的降解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1]。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ACS的效果及对血清MMP-1、ET-1和APN水平的影响龙静;王竹文;马晓花【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予氟伐他汀40 mg/d和80 mg/d治疗,连续4周;另外选择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1组和2组临床疗效;测定三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内皮素(ET-1)和脂联素(APN)水平.结果治疗2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治疗1组(P<0.05).ACS患者治疗前血清MMP-1和ET-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PN 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ACS患者治疗后血清MMP-1、ET-1明显降低,APN 明显升高(P均<0.05),尤以治疗2组为著(P<0.05);血清MMP-1、ET-1与APN 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ACS效果确切,尤以高剂量时为著;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节MMP-1、ET-1、APN水平而减轻血管炎性反应和稳定粥样斑块.【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2(052)043【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冠脉综合征,急性;氟伐他汀;基质金属蛋白酶-1;内皮素;脂联素【作者】龙静;王竹文;马晓花【作者单位】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山东东营257000;东营市人民医院;东营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5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主要是由于冠脉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和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导致的心肌缺血、损伤以及坏死,在该病理过程中炎症反应引起的内皮损伤、纤维组织完整性破坏以及细胞外基质降解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
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有明显抗炎和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2]。
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们观察了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ACS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内皮素(ET-1)和脂联素(APN)水平的影响,旨在探讨氟伐他汀防治ACS的最佳剂量及可能机制。
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重构及MMP-9因子的影响常纯【摘要】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重构及MMP-9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7只Wistar雄性试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7只)、心梗组(9只)和心梗用药组(11只),对后两组建立急性心梗模型,并对心梗用药组大鼠给予氟伐他汀灌胃,其余两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观察三组干预4周后心功能、左心室指数以及MMP-9因子变化情况.结果:三组大鼠干预后LVEF比较,假手术组>心梗用药组>心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大鼠LVEDD、LVESD、IVS、LVMI、MMP-9比较比较,假手术组<心梗用药组<心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浆MMP-9表达水平,从而有利于逆转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为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9(032)006【总页数】3页(P781-782,793)【关键词】氟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MMP-9【作者】常纯【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保健医疗科,天津市 3004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一种进行性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也是发生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理基础,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造成心功能降低的重要原因[1]。
因此,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对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资料证实,他汀类药物对逆转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以及减低心肌梗死风险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作用效果[2]。
本研究以大鼠作为实验模型,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室重构及MMP-9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47只Wistar雄性实验大鼠为临床研究资料,47只大鼠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重200~300g,鼠龄4~5个月。
氟伐他汀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齐晓云;杨关林;林萍;赏楠;高敏;张丝微【期刊名称】《中华中医药学刊》【年(卷),期】2008(26)3【摘要】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
方法:将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6)、模型组(n=7)、氟伐他汀组(n=7)。
通过高脂饲料配合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建立兔动脉内膜损伤模型。
取腹主动脉下段,电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应用RT-PCR法测定原癌基因c-myc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
结果:氟伐他汀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减低;PDGF-BB 和IGF-1水平显著降低(P<0.05);c-myc和PDGF-BB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模型组相关系数为8.603(P<0.05),氟伐他汀组相关系数为2.467(P<0.05);而IGF-1与c-myc无相关性。
结论:氟伐他汀通过抑制PDGF和IGF-1的合成和分泌抑制VSMCs增殖,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c-myc表达实现的。
【总页数】3页(P556-558)【关键词】氟伐他汀;血管平滑肌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原癌基因【作者】齐晓云;杨关林;林萍;赏楠;高敏;张丝微【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相关文献】1.氟伐他汀抑制球囊损伤后兔的血管内膜增殖 [J], 林志鸿;吴可贵;李庚山;谢良地;蔺佩鸿;许昌声2.益气活血复方对兔颈动脉内皮损伤后血管内膜增殖的影响 [J], 刘会武;张艳;孙江波3.化痰祛瘀方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J], 齐晓云;杨关林;赏楠;林萍;高敏;张丝微4.氟伐他汀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内膜增生及其CD40表达的影响 [J], 方臻飞;祁述善;胡信群;周胜华;沈向前;许向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MMP-9
的影响
何茂莲
【期刊名称】《西南军医》
【年(卷),期】2010(012)001
【摘要】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I-9)水平的影响.方法 ACS 68例,随机分成氟伐他汀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氟伐他汀组血清hs-CRP、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间血脂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MMP-9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硬化斑块.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何茂莲
【作者单位】400054,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内三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J], 杨勇安;刘启明;郑春华;祁述善
2.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J], 蔡芹;朱俊泉
3.氟伐他汀短期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J], 马成彬;陈蓉
4.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朱连秀
5.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影响研究 [J], 姜翠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内皮素-1表达的影响刘宇宏;刘启云;曾秋棠【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8(37)6【摘要】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内皮素-1(ET-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术后6 h随机分为心力衰竭对照组和氟伐他汀组,另设假手术组.直接灌胃给药8周后行高频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心脏重塑指标、左室非梗死区心肌ET-1 mRNA表达的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力衰竭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E峰、E峰减速度、E/A、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右心室心肌肥厚指数、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CVF)和ET-1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均P<0.01),左室短轴缩短率(FS)和射血分数(EF)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心力衰竭对照组比较,氟伐他汀组的LVEDD、LVEDV、E峰、E 峰减速度、E/A、LVEDP和左、右心室心肌肥厚指数、CVF和ET-1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1),FS和EF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ET-1参与了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纤维化和心衰进展,氟伐他汀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和心衰进展的作用机制至少部分与其下调ET-1表达有关.【总页数】4页(P749-752)【作者】刘宇宏;刘启云;曾秋棠【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武汉,430022;武汉市第四医院心内科,武汉,43003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2【相关文献】1.氟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J], 刘宇宏;刘启云;曾秋棠;陈斌2.氟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Fas蛋白表达及心室重塑的影响 [J], 吴志勇;漆红梅;盛国太;葛郁芝;李华泰3.氟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白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J], 刘宇宏;曾秋棠;陈斌4.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J], 常纯;马兰;王旭红5.氟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MMP-9、MMP-10表达的影响 [J], 王士凯;褚亚丽;徐娟娟;梁江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局部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秦晋梅;杨波;李建军;陈莉;戴淑华【期刊名称】《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年(卷),期】2004(9)11【摘要】目的:研究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局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
方法:30只高脂喂养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组(n=10):缺血再灌注组;氟伐他汀组,缺血再灌注前3 h,氟伐他汀10 mg·kg-1口服给药;假手术组。
实验中监测心电图及心功能,实验完毕取心肌组织,Evans蓝及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心肌梗死程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心肌局部ICAM-1 mRNA表达。
结果:缺血再灌注后,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氟伐他汀组心肌局部ICAM-1mRNA表达降低(P<0.01),心肌梗死程度降低(P<0.01),心功能显著改善。
结论:ICAM-1mRNA表达增高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氟伐他汀短期预治疗可降低ICAM-1 mRNA表达,降低心肌梗死程度,改善心功能。
【总页数】4页(P1281-1284)【关键词】氟伐他汀;缺血再灌注;细胞间粘附分子-1;高脂血症【作者】秦晋梅;杨波;李建军;陈莉;戴淑华【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6【相关文献】1.氟伐他汀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影响 [J], 陈莉;杨波;李建军;戴淑华;秦晋梅2.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水平对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J], 司良毅;陈运贞;徐强;王国超3.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秦晋梅;杨波;李建军;陈莉;戴淑华4.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水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核转录机制的实验研究 [J], 唐旭东;姜建青;赁常文;刘宝玉;姜大春;顾大勇;王小平;李丽5.老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氧自由基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变化规律 [J], 何坪;司良毅;何有力;陈祖禹;崔凤容;江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常纯;马兰;王旭红【期刊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年(卷),期】2009(17)2【摘要】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他汀类药物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机制。
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47只,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用药组、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用药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心肌梗死用药组及假手术用药组饲氟伐他汀10mg/(kg·d),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和干预。
4周后测左心室血流动力学参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
结果术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和左心室舒张末压在假手术组和假手术用药组均较低,且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在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用药组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在心肌梗死组又高于心肌梗死用药组(P<0.05)。
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用药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压最大上升速率及左心室压最大下降速率均明显下降(P<0.05),且心肌梗死组较心肌梗死用药组下降更明显(P<0.05)。
各组左心室重量指数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氟伐他汀能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从而阻止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
【总页数】4页(P85-88)【关键词】氟伐他汀;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基质金属蛋白酶9【作者】常纯;马兰;王旭红【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二巯丙磺钠对百草枯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及其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mRNA表达的影响 [J], 韩国强;邱俏檬;卢中秋;贺晓燕;洪广亮;何飞;梁欢2.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血浆脑钠素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表达 [J], 纳涛;张正义;卢中秋;赵建洪;郝天袍;杜林林3.强力霉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型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J], 张沛;杨跃进;陈曦;阮英茆;周燕文;田毅;陈在嘉4.氟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环单核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J], 夏勇;李先进;杨煜;李东野5.Ghrelin对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J], 王丽;李桂琼;陈庆伟;柯大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伐他汀单用及与安体舒通联用对兔ICAM-1、VCAM-1及MMP-9的影响王维扬;黄怀宇【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0(014)017【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单用及联用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对兔颈动脉组织ICAM-1、VCAM-1及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饲养兔建立动物模型.96只新西兰兔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氟伐他汀处理组(氟伐他汀组)以及氟伐他汀与安体舒通联合处理组(联合处理组),每组24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CAM-1、VCAM-1、MMP-9表达量.结果氟伐他汀组和联合处理组ICAM-1、VCAM-1及MMP-9的表达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P<0.05),且在治疗8周和12周时降低较为显著(P<0.05).结论随着高脂饲养时间的延长,动脉组织中ICAM-1、VCAM-1及MMP-9表达量增加;他汀类药物可降低ICAM-1、VCAM-1及MMP-9表达量,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易损组织产生,联合醛固酮拮抗剂时此作用增强.【总页数】3页(P8-10)【作者】王维扬;黄怀宇【作者单位】江苏省荣军医院,江苏,无锡,214035;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通,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1【相关文献】1.氟伐他汀单用及与安体舒通联用对兔相关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J], 王维扬;黄怀宇2.氟伐他汀单用及与醛固酮拮抗剂联用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HS-CRP及MMP-9的影响 [J], 刘文华;黄怀宇;顾承志;黄志东;朱向阳;刘春3.氯沙坦对实验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清ICAM-1、VCAM-1的影响 [J], 朱连海;黄怀宇;顾承志4.高脂血症兔主动脉NF-κB、VCAM-1和VEGF的表达及氟伐他汀的影响 [J], 王春彬;高大中5.氟伐他汀单用及与安体舒通联用对兔ICAM-1、VCAM-1及MMP-9的影响 [J], 王维扬; 黄怀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MMP-9的影响(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
方法ACS 68例,随机分成氟伐他汀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MMP-9水平的变化。
结果治疗4周后,氟伐他汀组血清hs-CRP、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脂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氟伐他汀可降低ACS 患者血清hs-CRP、MMP-9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硬化斑块。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基质金属蛋白酶;C反应蛋白质;氟伐他汀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ffection of fluvastatin on the serum level of 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of matrix metalloprotease-9 (MMP-9)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Methods 68 cases with ACS were randomlydivided into 2 groups: fluvastati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4 cases in each; the changes of hs-CRP and MMP-9 of the patients in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serum level of hs-CRP and of MMP-9 of the patients in fluvastatin group we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P0.05) while the comparison of the blood-lipid changes between the 2 groups was of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s Fluvastatin can decrease the serum level of hs-CRP and of MMP-9 in patients with ACS, inhibit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nd stabilize atherosclerotic plaque.KEY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atrix metalloprotease-9 C-reactive protein fluvastatin冠状动脉局部或全身炎症在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炎症可促进斑块破裂,是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等急性冠脉事件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1]。
氟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NF-κB及ICAM-1表达的影响吕琳;鹿克风;罗静;朱兴雷【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5(43)4【摘要】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血管壁核因子-kappaB(NF-κB)活性及mRNA、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氟伐他汀抗As的作用机制。
方法:雄性新西兰家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饮食组、氟伐他汀组。
喂养12周后处死动物并留取主动脉标本,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NF-κB活性、ICAM-1表达,用原位杂交法观察NF-κBmRNA 表达。
结果:氟伐他汀组与高脂饮食组相比,As病变明显减轻(P<0.01);NF-κB活性由(40.3±5.9)%减弱为(17.3±2.4)%(P<0.01);NF-κBmRNA表达由(41.7±5.5)%减弱为(19.6±1.7)%(P<0.01);ICAM-1表达由(31.6±2.7)%减弱为(16.5±2.1)%(P<0.01)。
结论:氟伐他汀抗As作用与抑制NF-κB活性,下调ICAM-1表达有关。
【总页数】4页(P310-313)【关键词】氟伐他汀;动脉硬化;核因子-kappa;B;细胞间粘附分子-1;兔【作者】吕琳;鹿克风;罗静;朱兴雷【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R-332【相关文献】1.氟伐他汀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壁NF-κB表达的影响 [J], 吕琳;罗静;鹿克风2.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中NF-κB/IκB信号途径及ICAM-1、P选择素的影响 [J], 杜林林;王朝辉;程翔3.高脂血症兔主动脉NF-κB、VCAM-1和VEGF的表达及氟伐他汀的影响 [J], 王春彬;高大中4.氟伐他汀对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壁内膜增生及其CD40表达的影响 [J], 方臻飞;祁述善;胡信群;周胜华;沈向前;许向青5.吡格列酮对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ICAM-1表达的影响 [J], 许庆华;关瑞锦;韩莉莉;李小林;王洪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的影响赖鹏斌;张蕾;杨立勇【摘要】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32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治疗组、氟伐他汀小剂量治疗组及氟伐他汀大剂量治疗组,12周后称质量并计算心脏质量体质量比(H/B)和左室质量指数(LVMI),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MCP-1、纤维连接蛋白(FN)、Ⅲ型胶原(Col Ⅲ)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未治疗组H/B、LVMI增高;MCP-1、FN和Col Ⅲ的表达显著上调.氟伐他汀治疗能降低H/B(P<0.05~0.01)及LVMI(P<0.01);减少糖尿病大鼠心肌MCP-1、FN和Col Ⅲ的表达(均P<0.01),以上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氟伐他汀可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外基质积聚,MCP-1表达下调可能是其心脏保护的作用机制之一.%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s of fluvastatin on expression of monocyte chemo tactic factor-1 (MCP-1) in the myocardium of diabetic rats. Methods Thirty-two Sprague-Dawley ratswere randomized into four groups: normal control , untreated and STZ-induced diabetic rats, and diabetic rats treated with low-dose and high-dose fluvastatin. The ratio of heart weight to body weight (H/B) and the left ventricle mass index (LVMI) -was calculat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MCP-1 , Fibronectin(FN) , Collagen Ⅲ (Col Ⅲ)in the myocardium -w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after 12 -weeks interven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 the untreated diabetic group showed the increased H/B, LVMI and expression of MCP-1, FN, Col Ⅲ in the myocardium (all P<0. 01). Fluvastatin treat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rement of H/B and LVMI(P<0. 05~0. 01) , suppressexpression of MCP-1, FN, Coi Ⅲ in the myocardium of diabetic rats(P<0. 01). All these effects were in dose dependent way. Conclusions Fluvastatin treatment inhibits extracellular matrix(ECM) accumulation in the myocardium of diabetic rat, and the down-regulation of MCP-1 in diabetics may be an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fluvastatin in the cardiac protection.【期刊名称】《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46)004【总页数】4页(P245-247,265)【关键词】吲哚类;糖尿病,实验性;糖尿病并发症;心肌疾病;心肌;细胞外基质;趋化因子类;疾病模型,动物【作者】赖鹏斌;张蕾;杨立勇【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内分泌科,漳州,363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内分泌科,漳州,363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福州,35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R392.11;R587.102.2;R587.29;R977.6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和死亡原因。
氟伐他汀对内脏脂肪素诱导的内皮细胞MMP-1、TIM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高歌;郑丽丽;杨静;李志臻;叶启霞;华海婴【期刊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年(卷),期】2011(19)2【摘要】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内脏脂肪素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降脂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和内脏脂肪素共同孵育24 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内脏脂肪素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显著升高,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量下降。
氟伐他汀干预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较内脏脂肪素组显著降低,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增加。
结论氟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内脏脂肪素的活性,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由此稳定血管内皮环境,抑制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总页数】4页(P121-124)【关键词】氟伐他汀;内脏脂肪素;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细【作者】高歌;郑丽丽;杨静;李志臻;叶启霞;华海婴【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相关文献】1.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 [J], 梁斌;杨志明;张娜娜;杨慧宇;康玉明;肖传实2.心血康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的影响 [J], 孙惠文;梁绪国;潘其兴;张梅3.氟伐他汀对内脏脂肪素诱导的内皮细胞间黏附因子-1表达的影响 [J], 高歌;杨静4.氟伐他汀对内脂素诱导的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J], 高歌5.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NF-κB、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 [J], 李珊;郑丽丽;李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影响一、前言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缺血性心脏病特征症状持续发作、恶化或新发作导致急性心肌缺血或坏死的疾病综合征。
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三种类型。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是ACS的标志物,也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氟伐他汀是一种强效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本文将讨论氟伐他汀治疗ACS的疗效以及其对hsCRP和MMP-9的影响。
二、氟伐他汀治疗ACS的疗效近年来,氟伐他汀的疗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备受关注,许多临床试验对氟伐他汀治疗ACS的疗效进行了探究。
其中,一项名称为《Pravastatin or Atorvastatin Evaluation and Infection Therapy-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研究发现,静脉注射氟伐他汀治疗STEMI的患者能够显著提高心脏的收缩功能。
此外,氟伐他汀还能减少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相比之下,静脉注射普伐他汀的疗效则较弱。
此外,不仅是对STEMI的患者,氟伐他汀也在治疗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时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
在一项研究中,240例NSTEMI患者接受了氟伐他汀治疗,结果显示,氟伐他汀组患者的中位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
同时,氟伐他汀组患者的hsCRP水平也显著降低,而对照组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
氟伐他汀单用及与醛固酮拮抗剂联用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HS-CRP及MMP-9的影响刘文华;黄怀宇;顾承志;黄志东;朱向阳;刘春【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07(24)5【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单用及联用醛固酮拮抗剂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养建立兔颈动脉硬化斑块模型.将兔分为对照组、高脂组、氟伐他汀干预组(治疗1组)及氟伐他汀加安体舒通干预组(治疗2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9表达量,HE染色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构变化.结果高脂组hs-CRP及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8周、12周高脂组多于4周组(P<0.01).在治疗1组中12周组hs-CRP及MMP-9水平低于对应的4周组(P<0.01).在治疗2组中8、12周组hs-CRP及MMP-9水平低于对应的4周组(P<0.01).治疗1、2组与对照组、高脂组在各时间段组间比较hs-CRP及MMP-9水平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2组中8周与12周hs-CRP及MMP-9水平低于1对应组(P<0.05~0.01).结论随高脂饲养时间延长,血清中hs-CRP的含量及动脉斑块中MMP-9表达量升高;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hs-CRP的含量及MMP-9表达量延缓动脉硬化形成及易损斑块产生,联用醛固酮拮抗剂时此作用增强.【总页数】4页(P527-529,加页1)【作者】刘文华;黄怀宇;顾承志;黄志东;朱向阳;刘春【作者单位】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通,226001;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江苏,南通,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相关文献】1.氟伐他汀单用及与安体舒通联用对兔ICAM-1、VCAM-1及MMP-9的影响 [J], 王维扬;黄怀宇2.氟伐他汀单用及与安体舒通联用对兔相关炎症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J], 王维扬;黄怀宇3.氟伐他汀、贝那普利单用及联用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 郑琼;张道进;郭长江;陈晓建;赵健锋;陈利明4.氟伐他汀、贝那普利单用或联用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 郑琼;张道进;郭长江;陈晓建;赵健锋;陈利明5.氟伐他汀单用及与安体舒通联用对兔ICAM-1、VCAM-1及MMP-9的影响 [J], 王维扬; 黄怀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伐他汀钠对既往冠心病患者感染衣原体后动脉硬化危险因子影响邬小花;方波;袁晓旭【摘要】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钠对既往冠心病患者感染衣原体后动脉硬化危险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浙江省舟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且确诊的冠心病史衣原体感染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上予以氟伐他汀钠(20 mg/次,1次/天)治疗,共治疗4周为一疗程,于治疗前后采血测定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记录2组间不良反应状况。
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胆固醇( 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 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及血脂综合指数( lipid comprehensive index,LCI)水平较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 density lipid-cholesterol,HDL-C)水平较高,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较低,NO水平较高,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含量较低,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 interleukin 1 beta,IL-1β)、高敏C反应蛋白(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IL-6水平较低( 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仅为胃肠道轻微不良反应,2组间不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氟伐他汀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应戴淑华;蒋学俊;李建军;陈莉;秦晋梅【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06(022)002【摘要】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对心肌ICAM-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处理组(给予氟伐他汀10mg·kg-1·d-1喂服1周),所有动物在手术前检测血脂,对照组和处理组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活性.RT-PCR检测缺血区及假手术组对应区域心肌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动物在手术前1 d血脂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缺血开始后处理组各时点左室舒张末压(LVEDP)小于对照组(P<0.05),左室内压变化最大速率(±dp/dtmax)大于对照组(P<0.05);他汀组LDH-1、CK、CKMB活性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为P<0.01);他汀组心肌组织ICAM-1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假手术组表达最少.结论:氟伐他汀预处理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总页数】4页(P295-298)【作者】戴淑华;蒋学俊;李建军;陈莉;秦晋梅【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清华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100016;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2【相关文献】1.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与黄芪注射液配伍川芎嗪防治的研究 [J], 周苏宁;邵建华;鹿小燕2.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内皮细胞功能变化与参麦复方的干预效应 [J], 郭莲怡;金旭鹏;刘沛3.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局部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J], 秦晋梅;杨波;李建军;陈莉;戴淑华4.银杏叶提取物防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研究 [J], 阳世光;姚新生;袁国会5.氟伐他汀对正常血脂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戴淑华;蒋学俊;李建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单核细胞MMP-9的表达及活性的影响刘启明;周胜华;祁述善;沈向前;胡信群;郑春华【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04(014)015【摘要】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非调脂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加入氟伐他汀干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其MMP-9mRNA表达,酶原电泳法测定其活性.结果随着氟伐他汀浓度增加,单核细胞表达MMP-9mRNA水平逐渐降低,氟伐他汀浓度为0.1,1.0μmol/L时MMP-9mRNA光密度从90.0±10.5分别降至78.6±13.9(P<0.05),65.1±10.4(P<0.01),培养其中的MMP-9酶活性光密度从480.7±32.7降至330.6±31.6(P<0.05),202.8±29.8(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氟伐他汀在体外可抑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表达MMP-9,并降低其酶活性.【总页数】3页(P94-96)【作者】刘启明;周胜华;祁述善;沈向前;胡信群;郑春华【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湖南,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湖南,长沙,41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EMMPRIN基因沉默对巨噬/泡沫细胞中MMP-9表达及单核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J], 何清;王长谦;葛恒;张俊峰;何奔2.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及分泌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及诊断价值 [J], 谈介凡;方唯一3.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ystain C、IL-10及MMP-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J], 赵增光4.氟伐他汀对UUO大鼠肾间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J], 欧阳春;宁建平;周巧玲;刘伦志;刘纪实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环氧合酶2mRNA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作用 [J], 邓平;赵水平;白衡初;周宏年;聂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