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疗效分析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884.15 KB
- 文档页数:6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3.15.024·论著·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癌的效果赵静 孙洪敏 刘有生 张培芹作者单位:2571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赵静),外三科(孙洪敏、刘有生、张培芹)通讯作者:张培芹 E⁃mail:zhangpeiqin1706@ 【摘要】 目的 探讨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LATG )在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癌的疗效和患者免疫功能和CA19⁃9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行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 =47)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n =53)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情况、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 研究组围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小于对照组(P <0.05),2组淋巴结转移比例及淋巴结清扫数对比无差异(P >0.05);研究组治疗后CD4+、CD8+、CD4+/CD8+、IgA 、IgG 、IgM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CEA 、CA199、CA724、CA50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6%(2/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98%(9/43)(P <0.05)。
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癌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情况,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CEA 、CA199、CA125、CA50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局部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癌;免疫功能;CA19⁃9【中图分类号】 R 7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3)15-2341-04Efficacy of laparoscopy⁃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 on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carcinomas and its effect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CA 19⁃9level ZHAO Jing ∗,SUN Hongmin ,LIU Yousheng ,et al.∗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Dongying District People ’s Hospital ,Shandong ,Dongying 257100,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laparoscopy⁃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 (LATG )on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carcinomas and its effect on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CA19⁃9level.Methods A total of 100patients undergoing LATG from March 2018to April 2021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he study group (n =47)and control group (n =53).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TG and open radical gastrectomy ,respectively.The perioperative conditions ,immune function ,tumor marker level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perioperativ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time of first defecation ,time of first f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length of sta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oportion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and the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After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CD4+,CD8+,CD4+/CD8+,IgA ,IgG and IgM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 of CD8+was significantly lower (P <0.05).The levels of cancer embryonic antigen (CEA ),cancer antigen 19⁃9(CA19⁃9),CA724and CA50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 <0.05).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26%,2/47vs 16.98%,9/43,P <0.05).Conclusion LATG for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carcinoma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erioperative situation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reduce the levels of CEA ,CA199,CA125,and CA50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hich can be popularized.【Key words 】 laparoscopy⁃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 ;locally advanced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carcinoma ;immune function ;cancer antigen 19⁃9(CA19⁃9) 食管胃结合部癌(EGJ)首次提出在1987年,Siewert 将位于食管胃交界处范围5cm 范围内的肿瘤称为EGJ [1]。
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合理应用及临床疗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腹腔镜技术的进步使得腹腔镜手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地位逐渐增加。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合理应用和临床疗效究竟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指采用腹腔镜技术切除胃癌的手术。
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而且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精细化,腹腔镜手术已经能够完成包括淋巴结清扫在内的复杂手术操作,因此在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胃癌根治术的首要选择。
那么,什么样的患者适合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呢?患者必须是早期胃癌,即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浅表性胃癌。
患者的肿瘤应该是单发的,无明显溃疡和穿孔。
患者的身体状况应该良好,能够承受手术的创伤。
如果患者符合上述条件,那么就可以考虑进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如何呢?大量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患者中具有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
而且,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快,因此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更高。
腹腔镜手术在美容效果上也有明显的优势,因为手术切口小,术后瘢痕更小,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也更小。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也并非没有局限性。
由于腹腔镜手术操作的特殊性,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只有在医生具有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的情况下,才能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由于腹腔镜手术需要通过腹腔内插入器械进行操作,因此对于身材矮小的患者和孕妇等特殊患者进行手术时,操作空间相对狭小,手术难度也相对较大。
这些患者需要仔细考虑手术方式,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综合决定。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胃癌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术方式。
在符合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腹腔镜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明显的优势。
同时也需要注意手术的局限性,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相信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临床疗效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孟剑【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on postoperative function of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Methods 100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 row esophagus jejunum Roux-en-y anastomosis )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 row"P"shaped jejunal loop esophagus jejunum Roux-en-y anastomosis),each with 50 plications, nutritional status of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mean operative time,blood loss were analyzed.Results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diarrhea,reflux esophagitis rate of the 2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however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dis-tention,dumping syndrome rate of the 2 groups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ALB,RBC,TP,HGB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mean operative time ,mea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ere(2.5±0.4)h,(317.5 ±32.6)ml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3.4 ±0.4)h,(318.1±33.0)ml,the operative time of the 2 groups had statisticaldifference ,P<0.05;bleeding of the 2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hape jejunal loops jejunum anastomosis of esophageal Roux en-y for laparoscopic assisted tot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s helpful for patients' rehabilitation.%目的探讨胃癌腹腔镜辅助全胃全切术后实施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与观察组(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术后营养状况;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及术后腹泻、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胀、倾倒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B、RBC、TP、HG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5±0.4)h、(317.5±32.6)ml,与对照组[(3.4±0.4)h、(318.1±33.0)ml]比较,其中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腹腔镜辅助全胃全切术治疗胃癌患者后实施"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有利于患者康复.【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7(032)001【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胃癌全切术;消化道重建术;消化吸收功能【作者】孟剑【作者单位】716000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专科病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临床上,胃癌是消化系统中常见恶性肿瘤疾病,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然全胃切除术是1种常用的胃癌根治术[1]。
探究腹腔镜下辅助全胃切除及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腹腔镜下辅助全胃切除及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了腹腔镜下辅助全胃切除及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该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4.34±41.8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375.45±23.78)ml,平均住院时间为(13.23±2.45)d。
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例,占13.33%,胰瘘5例,占16.67%,经过对症治疗及通畅引流后均痊愈,该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腹腔出血或吻合口瘘及肿瘤转移或死亡。
结论采用腔镜下辅助全胃切除及脏器联合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脏器联合切除;胃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采用腹腔镜治疗早期胃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近期疗效。
但腹腔镜下联合脏器切除术在治疗进展期胃癌方面并未得到广泛开展,总结原因可包括以下几点:腹腔镜胃癌根治联合脏器切除手术指征仍存在争议;手术难度较大,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远期疗效仍需探究等[1]。
为探讨上述方法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本院针对收治的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联合脏器切除术治疗,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全部患者均在本院行电子胃镜、超声胃镜等检查后确诊,本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9~74岁,平均年龄(63.4±4.3)岁,疾病类型:贲门胃底癌13例,胃体中上部癌13例,弥漫浸润型胃癌4例。
全部患者术前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后无异常,且无腹腔种植转移等情况[2]。
1. 2 治疗方法为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后,帮助患者摆放仰卧位,将两腿分开,给予常规五孔法,于脐下缘做一适当大小的切口插入气腹枕,放置10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建立CO2气腹,气腹压力为12 mm Hg (1 mm Hg= 0.133 kPa),将腹腔镜置入腹腔中,对肿瘤部位、大小及周围肝脏、腹腔、大网膜等器官进行探查,观察其是否发生转移。
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已经成为了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作为常见的胃癌手术方式,对于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就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胃上部癌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之一,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则是这一手术方式的升级版本。
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腹腔镜手术的进步也为术者提供了更为清晰、精确的手术视野和更为灵巧的手术操作。
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治疗胃上部癌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可以在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腹腔镜手术可以更为清晰地观察到癌组织的范围和位置,有助于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的制定。
并且,腹腔镜手术所需的切口更小,能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和术后疼痛,有利于术后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腹腔镜手术还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和感染的风险,对于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更为精准地控制手术范围和保护周围器官组织。
在传统的开放手术中,由于手术视野有限,往往难以准确掌握手术范围,从而容易给患者带来冗长的手术时间和大量的失血量。
而腹腔镜手术则可以通过放大的高清图像和精密的操作器械,更为精确地切除癌组织,保留正常组织,减少可能的神经和血管的损伤。
这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和生存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还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在腹腔镜手术中,医生可以通过摄像头和外部显示屏清晰地观察手术情况,及时发现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处理。
腹腔镜手术还可以通过更为精细的操作和更为准确的止血方式,降低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全胃切除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全胃切除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
方法:将在我院(2021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以胃癌为诊断的患者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10例,其中1组以腹腔镜权威切除手术为研究组,另1组以常规开腹手术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
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术后胃肠道恢复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而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无差异(P>0.05)。
研究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胃癌患者的治疗中,以腹腔镜全胃切除手术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术后胃肠道恢复及住院时间,效果理想。
【关键词】腹腔镜;全胃切除手术;胃癌;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胃癌是全球消化道癌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癌症的8%,占全部癌症死因的10%左右[1]。
据统计,2012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约42.4万人,农村地区比城市高。
同时,疾病的就医负担依然十分沉重[2]。
对于胃癌患者来说,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对于开腹手术而言,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风险低、术后住院时间短是腹腔镜手术优势。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包括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在内的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能够获得与传统开腹手术同等疗效的证据越来越多。
为了明确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有以理想结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3]:经胃镜及组织活检检查为恶性肿瘤;可接受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既往胃肠道消化性疾病者;合并其他癌症;其他消化性疾病术后。
将在我院(2021年01月-2023年01月)收治以胃癌为诊断的患者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10例,其中1组以腹腔镜权威切除手术为研究组,男7例,女3例,年龄43.0~76.0岁,平均(62.58±3.81)岁,体质量指数(BMI):17.3~25.6 kg/m2,平均BMI(21.96±2.42)kg/m2。
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近期疗效评价【摘要】:目的:为了观察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96例患者,观察组50例,采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进行疗效对比。
结果:术后康复,对比两组术后进食、排气、住院、下床等时间,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时间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康复数据对比((±S,d);两年内治疗出现的并发症,两组通过术后的病发率以及生存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并发症较为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开腹全胃切除术,但是对于术后的并发症没有起到良好的改善,整体来说是值得推行的。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胃癌;开腹全胃切除术;疗效机器技术的全新时代崛起,在医疗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其中腹腔镜技术对于临床外科疾病的已被广泛使用,在整个临床效果中腹腔镜手术对于胃癌的治疗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成为胃肠术的首选。
实践证明,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在安全上具有一定的保证。
本文通过对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与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腹腔镜辅助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更具优势。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随机分配法选择医院收治胃癌患者96例,对患者进行术前胃镜病理活检进行诊断。
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其中观察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45~70)岁,平均(55.2±9.4)岁,平均体质量(23.8±3.2)kg/,术中麻醉评分(Ⅰ级29例,Ⅱ级15例,Ⅲ级6例),采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44~69)岁,平均(54.3±9.0)岁,平均体质量(22.9±3.8)kg/,术中麻醉评分(Ⅰ级30例,Ⅱ级16例,Ⅲ级2例),采用开腹全胃切除术进行治疗。
腹腔镜下全胃和近侧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观察韩成【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6(000)003【摘要】Objective Clinical efficacy of full stomach and near side of laparoscopic res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upper gastric cancer was analyzed.Methods 7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upper stomach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group A and group B), each had 37 cases, respectively adopt laparoscopic total gastrectomy and near side most gastric resection.Results The index and two groups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s,P<0.05, length of hospital stay,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gastrectomy upper stomach cancer treatment is signiifcant.%目的:对腹腔镜下全胃和近侧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将74例胃上部癌患者分为A、B两组各37例,分别采取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和近侧胃大部分切除术。
结果两组手术各指标及并发症对比,P<0.05,住院时间比较,P>0.05。
结论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效果更为显著。
【总页数】2页(P131-132)【作者】韩成【作者单位】028000 内蒙古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相关文献】1.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在胃上部癌治疗中疗效对比 [J], 孙振发2.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和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对比 [J], 刘全新3.腹腔镜下行全胃和近侧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疗效对比 [J], 于建平;韩晓鹏;刘宏斌;苏琳;李坤4.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近期与远期效果比较 [J], 赖光芒;陈志伟;黄宏伟5.胃体或胃上部癌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的短期临床效果观察 [J], 张国烈;郑子芳;陈洪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的疗效观察金志明【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05【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根据手术实施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及对照组(开放式全胃切除术),各30例.术后随访2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实施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年复发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疗效确切,患者2年生存率及复发率低,术后各机体功能更好更快恢复,并发症少,安全有效.【总页数】2页(P680-681)【作者】金志明【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人民医院外一科 06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6;R735.2【相关文献】1.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与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J], 李明生;张玲香2.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J], 孟剑3.腹腔镜辅助下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J], 季超;黄河;王梦桥4.不同手术方式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超重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沈云赋; 何永生; 周萃阶; 陆星石; 俞华敏; 曹立军; 王伟; 穆秦倩5.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与开腹全胃切除术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崔明明;林瀚;韩凤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其中胃上部癌更是其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
对于胃上部癌的治疗,手术依然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
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作为现代胃癌手术的一种新技术,其在胃上部癌的治疗中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讨论。
一、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的定义和技术特点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是相对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而言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腹腔镜技术,借助辅助器械,通过腹腔镜通道完成对患者体内的观察和操作。
相较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愈合快、术后疼痛轻、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由于在手术中使用了高清晰度的摄像系统,使得手术操作更加精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和损伤。
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被认为是一种更为先进和更有效的手术方式。
针对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治疗胃上部癌中的临床疗效,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这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上表现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项由中国上海市胸科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共同进行的研究显示,对于38例胃癌患者进行了全腹腔镜胃全切除术,手术中未发生合并症,术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则发现,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术后恢复情况和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
在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治疗胃上部癌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其优越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使得这种手术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未来,随着手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医疗器械的不断创新,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的应用范围将会更加广泛,治疗效果也将不断提升。
《腹腔镜下贲门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对已发表的关于腹腔镜下贲门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旨在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综述了相关文献,采用严格的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一、引言贲门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贲门癌手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是两种常见的手术方式,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META分析。
二、方法1. 文献筛选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等数据库,收集关于腹腔镜下贲门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治疗的临床研究。
纳入标准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排除标准为非腹腔镜手术、非贲门癌患者等。
2. 质量评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Jadad评分法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价,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对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评价。
3. 数据提取与分析提取各研究中的手术方式、患者基本情况、手术效果等相关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对于计数资料,使用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CI)表示;对于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差(MD)及95%置信区间表示。
三、结果1. 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7篇,队列研究5篇,病例对照研究3篇。
经过质量评价,大部分文献质量较高,可进行META分析。
2. 手术方式及患者基本情况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在纳入的文献中均有涉及。
患者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
3. 手术效果分析(1)术后并发症:近端胃切除相比全胃切除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较低的发生率(OR=0.67, 95%CI: 0.54-0.83)。
其中,吻合口瘘、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近端胃切除组较低。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11-10T02:48:08.11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7期作者:刘睿杰[导读] 目的:本文主要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刘睿杰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医院普外科 813000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探讨了对其实施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择取的72例样本均来自到我院进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抽签法分为两个小组,并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两种治疗方案,将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施以研究组(n=36),将开腹全胃切除术施以常规组(n=36),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手术指标可知: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对于胃癌手术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降低其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关键词: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胃癌;手术治疗;效果分析在临床上,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1]。
现今,对于该病临床中通常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实施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极易在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会对其康复效果造成影响[2]。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相比与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来说具有术后康复快、微创、安全性高的优势,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
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了72例到我院进行胃癌手术的患者,并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样本,探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手术治疗中的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起止时间分别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次研究的72例样本均来自到我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并采用抽签法将这些样本分为两个小组,一个小组为研究组,另一个小组为常规组,每组有相同数量的患者。
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治疗胃癌的效果观察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治疗胃癌的效果,以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35例行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腹腔镜下行胃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全胃切除术8例,远端胃次全切除术12例,近端胃次全切除术15例。
所有患者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300±42)min,术中出血量(178±53)ml,切口长度(3.6±1.3)cm,清扫淋巴结(21.0±6.5)个,术后住院时间(12.5±5.6)d,术后2年无瘤生存率为91.43%。
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腹腔镜;胃癌;胃切除术1992年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首次被报道,直到1994年日本学者Kitano等[1]首次把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应用于临床。
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具有视野清晰、微创优势明显、利于淋巴结清扫、恢复快等优点,其短、中、远期疗效较好,得到发展及广泛应用[2-4]。
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技术含量高、操作过程复杂,对医生手术水平要求高,这限制了a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的发展应用,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开展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的医院不多。
本院开展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患者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2~76岁,平均(55±12)岁;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被确诊为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胃病史,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乏力、消瘦及贫血症状;术前临床分期:T1N0M0~T1N1M0为早期胃癌,T2N0M0~T3N1M0为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为手术最佳适应证;术前均行电子胃镜与常规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证实病变部位,其中肿瘤位于贲门及胃底部6例,胃角8例,胃体下中上部共13例,胃窦及幽门部8例;肿瘤直径0.6~5.3 cm,平均(2.5±1.2)cm;根据丁卫星等[5]总结的选择标准:胃癌明确确诊,术前行常规心电图、肺功能、B超及CT等检查无明显胃周组织器官侵犯,CT检查显示癌肿直径<5.5 cm,患者身体评估均可耐受腹腔镜手术。
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治疗胃上部癌患者中的作用。
全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给胃癌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文章从手术优势、操作步骤、临床研究结果、并发症预防、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全腹腔镜手术具有明显优势,术后患者生存率较高。
结论部分重点探讨全腹腔镜手术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展望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
本文旨在为胃上部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手术、全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效果、手术优势、手术步骤、临床研究、并发症、术后生存率、生活质量、意义、发展方向、研究重点、临床应用、前景。
1. 引言1.1 胃上部癌的治疗挑战胃上部癌是指发生在胃贲门和胃底交界处的恶性肿瘤,由于其位置特殊,临床上治疗困难性较高。
胃上部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忽视,导致晚期诊断,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由于胃上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切除范围较大,传统的开腹手术容易造成术后疼痛、恢复慢、并发症多等问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胃上部癌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治疗难度加大,提高了术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1.2 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技术在胃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在腹腔内插入腹腔镜和其他手术工具,通过腔道进行手术操作,实现对患者病变部位的切除或修复。
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医学界开始探索腹腔镜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腹腔镜手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成为治疗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主流手术方式。
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手术设备的改进和精细化,手术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以及医生培训和技术转移的推广。
现代腹腔镜手术已经能够实现对病变组织的精确切除,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量,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摘要】胃上部癌的治疗一直是一个挑战,全腹腔镜及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本文首先介绍了胃上部癌的治疗困难和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应用。
在详细探讨了手术方案选择、手术过程及技术优势、手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与生存率以及临床研究结果。
结论部分指出全腹腔镜及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胃上部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手术方式为胃上部癌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对临床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全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胃上部癌、治疗效果、手术方案、手术过程、技术优势、并发症、术后恢复、生存率、临床研究结果。
1. 引言1.1 胃上部癌的治疗挑战胃上部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胃贲门和胃底部。
其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胃上部癌常常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导致患者容易忽视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由于其位置相对特殊,容易侵犯邻近器官和组织,一旦发现已达晚期,治疗难度和风险会明显增加。
胃上部癌的治疗方案选择也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不同阶段的胃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放疗等,而对于胃上部癌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更需要考虑到其特殊位置和功能。
胃上部癌的复发率较高,患者术后需长期密切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复发病灶,以提高生存率。
而且,胃上部癌患者常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等,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胃上部癌的治疗挑战在于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方案选择复杂和复发率较高等因素,需要医疗团队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2 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应用腹腔镜手术技术的应用在胃上部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腹腔镜手术技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在腹部进行小切口,将腹腔镜插入体腔内进行手术。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研究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90例胃癌患者,其中46例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44例患者行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与开腹全胃切除术组比较,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后红细胞比容增加,手术失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饮食时间、手术镇痛药用量和手术后住院时间均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8,P>0.05)。
结论: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没有很好的改善,但其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开腹全胃切除术,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治疗研究在我的经济体系不断地壮大下,在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科学医疗中。
有许多的技术应用到不同的领域中。
其中,最为明显是腹腔镜的使用被人们所认可。
成为胃肠外科发展的方向。
经过研究调查表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安全有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和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差异,以评价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在治疗胃癌中的优势,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选取典型医院中的患者进行研究。
选择2011年9月~20134年9月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85例。
全部的患病的人员在手术治疗前都经做了胃镜检查得到确实的病例。
包括41例患病的人员利用腹腔镜的辅助功能进行的手术,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了一次讲解,告诉患者家属及本人仪器的治疗有哪些优缺点和手术产生的费用做出对比,最终都是由患者做决定。
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组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7~72岁,平均(57.2±9.8)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4.1±3.4)kg/m2术中麻醉评分(Ⅰ级28例,Ⅱ级14例,Ⅲ级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