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学习评价模式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65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J ou rnal of A nshan N or m a l U niversit y 2008208,10(4):77-79普通高校开设软式排球可行性实验研究薛志伟(辽宁科技大学体育部,辽宁鞍山114051)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统计法对排球课教学中传球、垫球、发球、扣球技术教学采取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与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所获得的不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排球课教学,采取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关键词:软式排球;硬式排球;高校;体育教学中图分类号:G 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篇号:100822441(2008)0420077203排球运动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传统运动项目.上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了软式排球,并于1994年传入我国.由于软式排球它的质地柔软、技术难度小,容易掌握,经北京体育大学的比赛实践效果良好.就排球项目而言,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是共容的,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许多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对传统的排球运动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排球运动由于受场地、器材、气候的限制,以及排球运动项目的特定条件及技术性的要求,学生较难掌握,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排球在学生中受欢迎程度日益萎缩,远远落后于篮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这一内在因素是妨碍其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1].如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并使之合理地运用到比赛中去,借以使排球运动在校园中得到更普及的发展,丰富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是摆在广大排球专项教师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因此,在排球教学中,以软排和硬排的先后结合教学,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软、硬排的教学时数.特别是根据其特点和本地区的具体实际进行教学,探索其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排球运动技术教学的研究很多,但把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相结合进行实验研究还尚少见.本研究对排球课教学在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辽宁科技大学03级本科排球选项班8个班学生.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排球教学资料及教学评价资料,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并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归纳处理.1.2.2 实验法 在辽宁科技大学03级本科排球选项课学生中,随机抽取8个班,共234名学生.其中4个班为实验班,4个班为对照班.实验班115人,对照班119人.对8个班学生分别进行实验前排球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测试.测试项目和评分标准均采用鞍山科技大学排球选项课考核项目和评分标准.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排球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无显著差异.经过1年的教学实验,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排球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再次进行测试,并对两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1.2.3 统计法 对实验前后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并进行T 检验.所有数据均在SPSS 10.0统计软件上进行处理和分析.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薛志伟(),男,吉林长春人,辽宁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2008-0-20:1974-.2 结果与分析2.1 影响排球课教学发展因素2.1.1 初学者的恐惧心理 由于排球球体本身比较坚硬,重量大、气压大,每次击球都是用手或前臂与球做相向运动,球作用于手或前臂的力量较大.对于初学排球技术的学生来说,传球技术掌握不正确,很容易造成手指关节挫伤;练习垫球和发球过程中,球击打在手和臂容易出现红肿、淤血、造成疼痛.特别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区,春秋冬三个季节,室外比较寒冷,风沙较大,在没有室内体育设施的情况下,在室外进行排球课教学,球体非常坚硬,更增加了学习排球技术的难度,学生对排球技术学习有更大的心理障碍.因此,造成了选排球课程的学生逐年减少[2].2.1.2 排球技战术要求高 排球运动是一项隔网对抗的集体项目,对于初学排球者来说,要求掌握的技术比较多,难度大;战术要求精确度高,各项技术环节失误率较高,连贯性较差,练习时枯燥,学生捡球时间比打球时间多,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由于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不仅要求个人技术精确,同时还需要同伴之间精确的默契配合.场上队员只要有一人失误,场上所有队员即进入间歇状态.由于初学者的传球、垫球、发球技术不过关,往往导致比赛时间远远少于比赛间歇时间,使比赛失去了对抗性、竞争性、游戏性.特别是青年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是喜欢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排球运动技术掌握不好,很难达到一定的对抗性.因此,难以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与锻炼的欲望,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1.3 教学方法不当 传统的排球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先学习基本技术,再进行教学比赛.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陈旧、单一,没有把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进到排球课教学当中来,导致学生对排球技术学习的逆反心理.特别是在女生排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育基础较差,意志品质薄弱,完成排球教学任务更增加了难度.2.1.4 排球运动的文化氛围 任何一项运动的开展与它的文化氛围都紧密相关,排球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中,重要的是先进的体育场地设施、优雅的谙练环境.在对学生的调查中,70%左右的学生认为: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会吸引他们进行体育锻炼[3].就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高校的体育室内设施还是比较紧张,大部分高校的排球课教学还是在室外场地进行,教学环境令人担忧.创造良好的排球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排球运动竞赛、排球文化欣赏、排球知识讲座等活动,都将对学生加深对排球运动的了解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东北地区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排球文化氛围.2.2 软式排球对高校体育课教学的作用2.2.1 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爱好与兴趣是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运动项目普及与提高的重要反应.目前高校传统排球项目的开展日趋萎缩,主要是排球运动技术性要求高与学生对排球技术掌握程度的反差,造成排球练习或比赛对抗性差,学生对排球运动失去兴趣.而软式排球受场地器材、气候因素影响较小,在击球过程中,即使击打位置不准确,对球的运行路线改变也不明显,球运行速度慢,练习者有充分时间处理球,出现死球现象少,比赛回合多,增加了对抗性[4].比赛规则简单,使比赛更具有对抗性与观赏性,所以日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2.2.2 有利于排球技术掌握 软式排球球体有类似海绵物填充,球轻质软,学生练习中不易造成伤害,使练习者心里感到踏实、放心,强化了练习者的触球感觉,为其把握最佳击球时机,掌握排球技术创造了极好的诱导因素,对掌握排球技术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5].排球传、垫球是最为常用的基本技术.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先上软排的传、垫球,然后过渡到硬排的传、垫球技术.由于软式排球球体柔软、体积大、重量轻,消除了初学者害怕挫伤手指、手腕的恐惧心理,有利于排球入门阶段的学习,正确动作容易形成和掌握.因此,在学生刚刚接触排球课的时候先用软排传、垫球容易掌握技术动作,教学效果好.排球发球比扣球相对简单易学.而软式排球由于规则限定,发球只允许下手发球,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发球难度,使学生发球成功率明显提高.尤其对于女生来讲,既容易发球成功又减少硬排发球的疼痛.这对于掌握发球技术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技术成绩统计表(X ±S )项目实验组对照组均差T 值P 传球80.8±4.4575.3±6.26 5.1 2.418<0.05垫球5±355±633<发球5±5±53336<扣球±±366>5有很大的帮助.扣球技术难于发球技术,扣球要求较好的身体协调性及空中击球动作.由于软排的球体轻、易变形、飞行中易下沉,给扣球者在判断上增加了难度对于初学者较难掌握,硬排的扣球效果要好于软排,见表3 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软式排球具有休87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第10卷77..771. 4.14.0.80.0181. 4.074..7.0.0.0174.0 4.870.8.2 4.0 1.40.0.1.2.2.闲性、观赏性、趣味性强的特点,受场地条件、气候条件限制相对较小,特别是在东北地区,根据季节、气候采用软式排球教学作为排球教学诱导,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技巧,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和判断力,增进健康,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 结论与建议3.1 结论排球运动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要使排球运动在东北地区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可持续开展下去,必须解决场地设施问题、教学方法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满足高校所有体育教学需要的情况下,重要的是解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问题.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相结合教学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3.2 建议3.2.1 加强东北地区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东北地区的气候给高校的体育课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特别是没有风雨操场的高校,正常的体育课教学无法保证,排球课教学受气候的影响更大一些,因此加强风雨操场建设是解决排球课教学的基础.3.2.2 结合东北气候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由于第一学期的后半段和第二学期的前半段气温较低,气候条件差,为适应此种气候条件,在这一时段采用软式排球能减轻学生打硬排造成的疼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对基本技术的掌握.采用软排教学,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对排球运动的认知、情感和态度为出发点,以学生积极参与、尽快掌握运用相关技、战术进行锻炼为目的,减弱了硬排运动的竞技性、专业性.以游戏的方式、采用软排进行教学比赛,具有健身性和娱乐性,同时由于软排的特点,在比赛中可以增加来回球的次数,加大了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技、战术的掌握.应用软排的教学比赛满足了学生通过排球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的预期效果,实现了体验成功和受益的愿望.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以及自身的身体条件,自己选择参与排球比赛,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3.2.3 创造良好排球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排球兴趣 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对该项运动的认知,进而达到吸引学生参加到该项活动中来的目的,因此,学校要为学生参与活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排球活动,推动学校排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排球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参考文献:[1]葛春林.对我国开展软式排球运动的回顾与思考[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2]王治刚.软式排球在我国学校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 ].体育导刊,1999,3(1):38-39.[3]白丽敏.关于鞍山师范学院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5(2):102-103.[4]林耀生.软式排球与影视排球的比较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8):55-56.[5]廉道明.软式排球运动[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Fea sib ility Resea r ch of Sof t Volleyba ll Teach i n g i n Un vi er sit i esX UE Zhi 2wei(D epa rt m ent of Physica l Education,U niversity of Sci ence a nd TechnologyL i a oning,Ansha n L iaoning 114051,China )Abstrac t:By way of consulting document data,expe ri m nets,statistics,this paper analyzes t w o volleyba ll teach 2ing methods:the tr aditional volleyball teachingm ethod including passing,serving,s m ashing technol ogy and the com bined m ethod of volleyball teaching m ethod and the s oft volleyba l teaching m etho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r e will be an active significance in the second m ethod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to boost the students ’enthusia s m and to i m p r 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Key wor ds:S oft volleyba ll;Volleyball;University;Physica l educati on(责任编辑:张冬冬)97第4期薛志伟:普通高校开设软式排球可行性实验研究。
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优化路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教学内容单一、过时的问题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现在的学生更加倾向于多样化、实用化的知识和技能,而传统的排球选项课内容往往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教学方法陈旧,缺乏趣味性和交互性,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不高,难以形成有效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技能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不够专业,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会限制选项课教学的发展空间。
我们有必要对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2 问题意义排球选项课教学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表现为,部分学校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内容陈旧乏味,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参与度低;师资队伍普遍水平不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也会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索优化路径,提升教学质量,对于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字数:218】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以推动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对问题意义的认识和研究目的的明确,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挑战和难点,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还可以促进高校排球选项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排球人才做出贡献。
通过优化路径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为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提供更加系统和有效的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优化路径,为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中“领会教学法”的实验研究摘要:将“领会教学法”运用于高校排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并进行了一年的教学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领会教学法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领会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技能均有良好的效果,但“领会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排球知识和基本战术,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基本的技战术,建议在排球选项课中推广此教学方法。
关键词:领会教学法排球选项课实验研究高校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广泛实施,终身体育思想的传播以及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中的定位,高校体育教学的重心逐渐向重健身、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重学生心理健康、淡竞技的方向发展。
“健康第一”也已成为高校体育主旋律,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系统中的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
本文将“领会教学法”引入到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的教学当中,将“领会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从中找到更有效、更适合于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愿意投身于排球运动中,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本文旨在拓展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的教学方法,并为其他球类选项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1 研究对象以天津理工大学2009级的排球选项班8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班40人,实验班40人。
1.2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校教育理论、运动训练学、体育教学改革、“领会教学法”和排球教学等方面的著作、论文等数十篇资料。
(2)实验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两个班级,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进行实验,每班均为40人,2个班级由同一教师授课。
为保证实验的效度和可靠性,实验前对实验对象进行了排球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测试,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如表1)。
(3)数理统计法:对实验所得数据利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79当代体育普通高中新课标背景下排球选项模块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王惠茹 吴舒文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众所周知,体育课程对于学生体质培养的作用非常重要,还能帮助学生掌握较多的运动本领,为接下来的体育训练及体育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
但是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高中体育教学一直无法获得较快的发展,尤其是高中生的体质状况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基于此,体育模块化教学成为了现阶段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最佳选项。
当然,在模块化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多的结合自身教育实际,不断调整模块化教学的策略,从而以更高的教学质量完成模块化教学的教学目标。
1 体育模块化教学的定义及意义《课标(2017年版)》强调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协调、全面发展。
学科核心素养思想下,不仅强调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学到什么,更希望学生能够通过系统的学习,将学到的理念、态度,内化为自己生活、学习的个人态度和习惯,最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因此在学科核心素养思想下,课程的实施必然有别于以往。
特别是必修选学项目10个模块划分,以及体能、健康教育模块的设计都需要从学科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角度重新思考。
体育教学中三年的模块分配、模块计划、教学计划、教案撰写等都需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中模块教学体系重新建构。
模块化教学相比较其他教学方式来说更具有技巧性,对于高中体育来说,教学效果也更好,可以更好的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
结合当今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目标,采用模块化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与基础知识,有效提升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
2 体育教学中实施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较为枯燥,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高,学生在学习体育时不够主动,无法达到培养学生体育爱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