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朴的功效
- 格式:ppt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13
中药川朴的功能主治是什么简介中药川朴,学名为杜仲,属于杜仲科杜仲属植物。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川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拥有许多药用价值,被称为中药界的明星植物。
本文将介绍川朴的主要功能和主治作用。
功能川朴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补肾壮阳:川朴有很好的补肾壮阳作用,可以治疗肾阳不足导致的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2.健脾养胃:川朴能够健脾养胃,增强消化功能,改善食欲不振等脾胃虚弱症状。
3.活血散瘀:川朴具有活血散瘀的作用,能够疏通经络、舒筋活络,适用于气血不畅引起的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
4.健脾通便:川朴可以促进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改善便秘问题。
5.利尿通淋:川朴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对于尿频、尿急、尿少等尿路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主治川朴在中医药领域有广泛的主治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肾阳虚损:川朴可以补益肾阳,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不育等问题。
2.阴痿不举:川朴可以温阳助火,改善阴痿不举的症状。
3.腰膝酸软:川朴可以温肾壮腰膝,适用于腰膝酸软、腰膝无力等症状。
4.脾胃虚弱:川朴有健脾养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5.瘀血症状:川朴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适用于经络不通、瘀血停滞引起的疼痛、肿胀、瘀斑等症状。
6.尿路系统疾病:川朴对于尿频、尿急、尿少等尿路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使用方法川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使用:1.中药煎剂:将川朴研磨成粉末,加水煎煮后,可以口服服用。
2.川朴茶:将川朴研磨成粉末,用开水冲泡,可作为茶饮。
3.药膳烹饪:将川朴与其他药材一起炖煮,制作成药膳,具有补益作用。
4.药用外敷:将川朴研磨成粉末,用醋调成糊状,可以涂抹在瘀伤或疼痛部位。
注意:使用川朴时应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并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安全性川朴作为中药,一般情况下属于安全的药材,但在使用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孕妇慎用:孕妇应慎用川朴,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川朴的功能主治介绍川朴(学名:Magnolia officinalis),又称川芪、汉中芪,属木兰科,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它是川南地区的特产,也被广泛栽培于中国其他地区。
川朴的树皮和树皮下的部分是其主要药用部位,已经在中医药中使用了几千年。
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川朴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这项作用对于治疗一系列炎症性疾病如肺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具有重要意义。
镇静安神川朴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是川朴内酯,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它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因此,在中医中常常配合使用川朴来治疗失眠、焦虑等症状。
抗菌作用川朴中的成分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
这使得川朴成为一种理想的抗菌药物,在中医中常被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消炎止痛川朴被认为具有较好的消炎和止痛效果,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
这对于治疗关节炎、舒缓经期疼痛等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抗氧化作用川朴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带来的伤害,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主要功效和应用•改善睡眠:川朴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对于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有一定疗效。
•缓解焦虑:川朴可以调节中枢神经,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抗菌治疗:川朴具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减轻炎症反应:川朴的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适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
•缓解疼痛:川朴具有止痛作用,可缓解关节炎、经期疼痛等疼痛症状。
•抗氧化:川朴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方法川朴一般以干燥的树皮为药材,可制成药片、饮片或煎剂。
使用时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合适的剂量和途径,如内服、外用等。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女性和儿童慎用。
•请遵医嘱使用,在合适的剂量和途径下使用。
•对川朴过敏的人士禁用,注意过敏反应。
•存放时请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干燥。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_川朴的功效与作用川朴的简介川朴又称为川厚朴,姜厚朴,姜朴,厚皮,重皮,紫油厚朴,温厚扑,温朴,凹叶厚朴。
在陕西、甘肃、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现在有些地区已多栽培。
川朴的功效与作用1、富含物质厚朴树皮和根皮含β-桉叶醇(β-eudesmol),厚朴酚(magnolol)及和厚朴酚(honolkiol)。
根皮还含α-桉叶醇。
2、功效作用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3、临床应用3.1、《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3.2、《别录》:温中益气,消痰下气。
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及胸中呕不止,泄痢淋露,除惊,去留热心烦满,厚肠胃。
3.3、《药性论》:主疗积年冷气,腹内雷鸣,虚吼,宿食不消,除痰饮,去结水,破宿血,消化水谷,止痛。
大温胃气,呕吐酸水。
主心腹满,病人虚而尿白。
3.4、《日华子本草》:健脾。
主反胃,霍乱转筋,冷热气,泻膀胱,泄五藏一切气,妇人产前产后腹藏不安。
调关节,杀腹藏虫,明耳目。
3.5、王好古:主肺气胀满,膨而喘咳。
3.6、《本草正》:温降,散滞,除寒湿泻痢。
川朴的市场信息1、川朴的价格川朴的价格约为2元/50克。
2、川朴的选购方法落叶乔木,高5-15m。
树皮紫褐色,小枝粗壮,淡黄色或灰黄色。
冬芽粗大,圆锥形,芽鳞被浅黄色绒毛。
叶柄粗壮,长2.5-4cm,托叶痕长约为叶柄的2/3。
叶近革质,大形,叶片7-9集生枝顶,长圆状倒卵形,长22-46cm,宽15-24cm,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渐狭成楔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发绿色,被灰色柔毛。
花单生,芳香,直径10-15cm,花被9-12或更多,外轮3片绿色,盛开时向外反卷,内两轮白色,倒卵状匙形;雄蕊多数,长2-3cm,花丝红色;雌蕊多数,分离。
四物炖鸭功效与作用四物炖鸭是一道传统的中华料理,由红枣、当归、黄芪和川朴组成的药材与炖煮的鸭肉相融合,口感鲜美,汤汁浓郁,具有许多药膳的功效与作用。
据传四物炖鸭可以滋补养颜,调理气血,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补益精气神的作用,对女性来说还有调理经血的功效。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四物炖鸭的各种功效和作用。
首先,四物炖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红枣。
红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丰富的铁质。
红枣有养血安神、调理血脉的作用,常食用红枣可以预防贫血、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
同时,红枣还可以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缓解痛经和经前综合症等问题。
其次,四物炖鸭的另一个重要成分是当归。
当归在中医传统里被称为“女人的补品”,主要是因为当归有调理气血的作用。
当归可以活血化瘀,调节月经,减轻经痛等问题。
对于女性而言,经期过多、经期不调以及月经不来都是常见的问题,适当食用当归可以调节这些问题。
当归还有舒肝安神、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对于紧张压力大的人群也有好处。
再次,四物炖鸭的第三个成分是黄芪。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药材,具有补气益力、增加免疫力的作用。
黄芪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氨基酸,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常见疾病。
黄芪还可以调节体内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季节变化、气候多变的时候特别有用。
最后,四物炖鸭的最后一个成分是川朴。
川朴被誉为“活血益气圣药”,具有活血化瘀、健脾祛湿、调理经期等功效。
川朴通经活络、祛除湿邪,对于经期不调、腹痛、痛经等问题有很好的效果。
川朴还可以调理脾胃,帮助消化吸收,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食欲不振、腹泻等问题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四物炖鸭的功效与作用主要包括滋补养颜、调理气血、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调理经血等。
四物炖鸭是一道适合养生保健的料理,常食用可以起到预防和改善很多健康问题的作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四物炖鸭虽然有许多好处,但并不是人人适合食用,特别是一些体质虚弱、经期大量出血、感冒发烧等人群应慎重食用。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厚朴的功效: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主要治疗:1。
湿滞伤中,胸腹胀满,食少便溏。
2. 食积气滞,胸腹胀痛,大便秘结。
3。
痰饮咳喘。
厚朴的制法:厚朴: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晒干。
厚朴为弯曲丝条状,断面纤维性,外表面黄棕色,内表深紫褐色。
姜厚朴:取厚朴丝,照姜汁炙法炒干。
姜厚朴为弯曲丝条状,断面纤维性,呈紫褐色。
用法用量:燥湿除满炒用为佳。
止呕姜汁炒用。
降逆平喘生用。
内服煎汤:3--10克。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使用注意】本品辛苦温燥湿,易伤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
【鉴别用药】厚朴、苍术均为化湿药,性能辛苦温,具有燥湿之功,常相须为用,治疗湿阻中焦之证。
但厚朴以苦味为重,苦降下气消积除胀满,又下气消痰平喘,既可除无形之湿药,又可消有形之实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而苍术辛散温燥为主,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又可祛风湿。
【应用】1.湿阻中焦,脘腹胀满。
本品苦燥辛散,能燥湿,又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
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剂局方》)。
2.食积气滞,腹胀便秘。
本品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
常与大黄、枳实同用,如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
若热结便秘者,配大黄、芒硝、枳实,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即大承气汤(《伤寒论》)。
3.痰饮喘咳。
本品能燥湿消痰,下气平喘。
若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可与苏子、陈皮、半夏等同用,如苏子降气汤(《和剂局方》)。
若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漉漉,烦躁不安者,与麻黄、石膏、杏仁等同用,如厚朴麻黄汤(《金匮要略》)。
若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发者,可与桂枝、杏仁等同用,如桂枝和厚朴杏子汤(《伤寒论》)。
此外,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亦可取本品燥湿消痰,下气宽中之效,配伍半夏、茯苓、苏叶、生姜等药,如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川朴花的功效与作用川朴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叫做墨旱莲花、泽漆花等,是漆树科漆树属的植物。
川朴花在中草药中的应用历史悠久,被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它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一、川朴花的主要功效与作用1. 清热解毒:川朴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清除病毒和细菌,抑制炎症的发展。
它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糖尿病等疾病。
2. 止血散瘀:川朴花具有止血散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血淤、血瘀等症状。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3. 抗菌消炎:川朴花含有丰富的抗菌成分,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减少感染的发生。
它可以用于治疗皮肤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
4. 抗肿瘤:川朴花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减少肿瘤的体积。
它可以用于辅助治疗癌症,减轻病人的痛苦。
5. 抗氧化:川朴花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改善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6. 促进胃肠蠕动:川朴花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排便的次数,改善便秘问题。
它可以用于调理肠道,保护胃黏膜,缓解胃肠道的不适。
7. 养血润燥:川朴花具有养血润燥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贫血、阴虚、干咳等症状。
它可以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改善贫血状况,增强免疫力。
二、川朴花的用法与用量1. 冲剂:将川朴花捣碎,取适量放入杯中,用开水冲泡,盖上盖子,焖5-10分钟即可饮用。
每日2-3次,每次5-10克。
2. 茶剂:将川朴花加入沸水中,煮沸后焖煮5-10分钟,即可放入茶杯中饮用。
每日2-3次,每次5-10克。
3. 煎剂:将川朴花置于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4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每日两次,每次10-20克。
4. 口服片剂:将川朴花制成片剂,每次服用2-4片,每日2-3次。
5. 外用:将川朴花捣碎,制成糊状,涂抹于患处,包扎固定。
每日2-3次,每次适量。
三、川朴花的注意事项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川朴花。
农村常见60种野生中草药1.曼陀罗(大喇叭花、狗核桃)有毒,为镇静要药,可松弛肌肉,古代麻沸散和云南白药保险子主要成分,民间花、子、叶、根各有不同用法,分治不同疾病,子十粒嚼服可治疗失眠。
2.鬼针草(婆婆针)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
可疏散肝热。
3.苦菜(天香菜)云南人称青菜为苦菜,其实图中的才是苦菜,古本草列为上品,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4.葵菜(冬宛菜)有野生和家种两种,《本经》列为上品,是食之有益于健康的蔬菜,现在大部分地区不知道食用。
图为野生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治疗疮肿外敷有效。
5.荨麻(蜇人草、咬人草)药书或言有毒、或言小毒、或言大毒、或言剧毒。
实际上,民间过去多作药用,现在多作蔬菜食用。
其刺生时接触汗毛有刺痛感,煮汤或与鸡蛋煎味道都很可口。
可治疗小儿风咳,风火牙痛等症。
一患者云其根治疗荨麻疹有奇效。
6.龙葵(野海椒)清热治肿瘤,也是常用野菜之一,有保肝、健胃、明目之功。
7.黄萢(黄桑葚)黄萢,又名黄桑葚等。
产于云南南部,广西,贵州南部等地区的野生果实。
口感香甜可口,甜中有酸,酸中带香。
是在山野里口渴采摘的上等野果果实味美,开胃,柔肝缓急,小儿食之良。
8.何首乌(隔山撬)制用补养气血,气味平和,可常食用,生用解毒通便而不伤阴。
苗有安神润血之功。
9.乌萢果实和黄萢同功,叶和嫩尖以红糖为引煎服,治肝急水泻有奇效,并且没有副作用。
10.野薄荷味道和作用和家种者相似,散风热,逐秽气,解鱼虾毒。
11.棕榈(棕树)棕毛、花、根入药,性收涩,可以止血,但妇科白带用之更为对症。
12.灰灰菜(野灰菜)一般不入药,古方用之制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积。
13.夏枯草(夏枯头)应节令而生,能和血,引阳入阴而治疗失眠。
味咸,能软坚散积。
无毒,嫩苗应该可作菜,但滇中一带蔬菜多,无人食。
14.车前草(猪肚菜)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此外,引肺热从小便出,可治疗咳嗽。
中药川朴的功能主治一、川朴概述川朴是中药材中的一种,属于木兰科植物。
川朴的学名为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又被称为川花椒、四川木兰。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四川、陕西、湖南、湖北等地。
川朴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川朴的树皮、花蕊、果穗等部位都可以入药。
在中药理论中,川朴属于具有辛温的药性。
它具有祛寒散寒、温中止痛的功效。
川朴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下面将详细介绍川朴的功能主治。
二、川朴的功效1.祛寒散寒:川朴具有辛温的药性,可以有效祛除寒湿。
在中医理论中,寒湿是导致人体不适和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川朴可以被用来治疗因寒湿引起的腹痛、腹泻、胃痛等症状。
2.温中止痛:川朴还具有温中止痛的功效。
中医认为,人体遭受寒冷刺激或过食寒凉食物时,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腹痛、胃痛等情况。
川朴可以温中散寒,促进气血运行,从而缓解腹痛和胃痛。
3.解毒散瘀:川朴还具有解毒散瘀的作用。
中医认为,体内积聚的寒邪和湿气会导致瘀血产生,长期积聚的瘀血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川朴可以祛除体内的寒湿邪气,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解毒散瘀的作用。
4.缓解哮喘:川朴还可以缓解哮喘症状。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肺经寒湿郁滞导致的。
川朴可以祛除肺经的寒湿邪气,缓解哮喘症状,并提高肺功能。
三、川朴的主治根据川朴的功效,我们可以总结川朴的主要主治如下:1.腹痛:川朴具有温中止痛的功效,可用于腹痛的治疗。
腹痛可以是由于消化不良、寒邪侵袭等原因导致的,川朴可以温中祛寒,缓解腹痛。
2.腹泻:川朴可以祛除寒湿,对于因寒湿引起的腹泻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川朴还可以调理脾胃,改善腹泻的症状。
3.胃痛:川朴可以温中散寒,对胃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胃痛可以是由于胃寒、胃湿等引起的,川朴可以祛除胃的寒湿,改善胃痛的症状。
4.哮喘:川朴可以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
哮喘是由于肺经寒湿郁滞导致的,川朴可以祛除肺经的寒湿邪气,缓解哮喘症状。
川朴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川朴简介川朴,学名为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r & E.H.Wilson,属于木兰科植物,是中国特有的药用植物之一。
川朴的根皮和花蕾是药用部位,常用于中药制剂和民间草药中。
川朴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2. 川朴的化学成分川朴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酚类成分(如容大柱芯)和挥发油(如β-香叶素、香树青烃等)。
其中,容大柱芯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
3. 川朴的药理作用与功能主治川朴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下面将分别介绍其常见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3.1 抗菌作用川朴中的容大柱芯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如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3.2 抗炎作用川朴中的容大柱芯对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能够减轻组织炎症反应和疼痛。
因此,川朴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等。
3.3 抗氧化作用川朴中的容大柱芯具有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这种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3.4 抗肿瘤作用川朴中的容大柱芯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临床研究发现,川朴能够作为辅助治疗药物,改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
3.5 镇静安神作用川朴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失眠等精神紧张症状。
川朴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心理压力大的患者。
3.6 消化功能川朴具有促进消化酶分泌和增加胃肠蠕动的功能,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症状。
3.7 其他功能主治川朴还具有其他的功能主治,如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压、降低胆固醇、抗过敏等。
4.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川朴常用于中药制剂中,如川朴饮片、川朴胶囊等。
根据具体疾病和需要,可以选用不同剂型和用法。
在使用川朴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禁忌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一言本草之一1、公英(一)、一言本草公英:促进内焦能量上行。
(作用于细胞外部)(二)、临床作用四大功效:收、托、推、拉。
公英7克,味重能够增加下焦空间浓度、压力,促进下焦细胞撞击运动,起到补充下焦空间能量和促进下焦能量向上运动的作用。
故治疗便秘、便稀、肠炎、宫颈炎、前列腺炎等各种疾病。
公英7克增加丹田能量,功效类似于人参,补元气作用,人参等补气药能够增加热量,并且导致能量瘀滞不动,而公英无孔不入,喜动不喜静,对运行公转有利,所以选用公英替代补气药,应用于舌根大面空虚的舌苔。
公英能推动着元气向上运行,起到托住人体内脏下垂作用。
向上运动就能促进血液向上运动,促进回流,对尿血、便血、崩漏等下焦出血有止血的功效,这是公英收敛止血的作用。
推动人体元气向上运行,促进任脉能量上行,就起到推动脏腑功能恢复的作用,这都是公英7克的收、托、推作用,用于舌根大面积低洼的舌苔。
公英1克,能打开肺部与外焦(太阳区域)的通道,能使任脉能量上达到外焦,治疗感冒咽痛,起到拉动任脉能量向外焦辐射作用,用于舌尖瘀滞的舌苔。
2、独活(一)、一言本草独活:引外焦(太阳区域)能量下行。
(作用与细胞外)(二)、临床应用:第一:减少头部能量的压力;第二:补心;第三:补肾;第四:撞击膝、足。
独活起点在头,终点在足。
能促进外焦空间能量下行。
公英作用于任脉,独活作用于督脉,二药配伍能够促进公转循环运动。
独活起点在头部,通过外焦向下运动能量,所以能够减轻头部压力,治疗高血压、头晕、头痛等病症。
能量向下运动到后心部,就能起到后心部和前心的能量互相补充和辐射,能治心衰。
能量下达腰部,撞击腰部的细胞运动,故能补肾,治疗腰痛。
能量下达至足部,就能够补充足跟的能量,治疗足跟疼痛。
能量下行太过,会引起任脉能量上升不足,导致下焦能量过剩,出现腿沉,腿肿,还会引起上焦能量缺乏,出现心慌、头晕、乏力等症状,用于舌尖厚大,薄厚苔均可。
3、当归(一)、一言本草当归:促进胞内物质运动,增加胞内的水分。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文章目录*一、厚朴的简介*二、厚朴的功效与作用*三、厚朴的市场信息1. 厚朴的价格2. 厚朴的选购方法3. 厚朴的保存方法厚朴的简介厚朴,中药名。
又名紫朴、紫油朴、川朴。
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干;干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卷成筒状,干燥。
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主产于四川、湖北、浙江。
干皮:呈卷筒状或双卷筒状,长30~875px,厚0.2~17.5px,习称“简朴”;近根部的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625px,厚0.3~20px,习称“靴筒朴”。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
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
气香,味辛辣、微苦。
根皮(根朴) 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
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枝皮(枝朴) 呈单筒状,长10~500px,厚0.1~5px。
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主治功能: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1、抗菌。
体外试验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比黄连、黄芩更强。
2、解痉。
厚朴煎液能使实验动物离体肠管的紧张度下降,对横纹肌的强直收缩有轻度缓解作用,因其对横纹肌的运动神经末稍有一定麻痹作用,与箭毒作用相类似。
3、健胃。
刺激消化道粘膜引起反射性兴奋。
临床应用:为除胀和止泻的重要药物。
1、用于治疗腹胀。
主要用于实胀(腹胀而有不便黄短、大便干结、脉滑数有力),其中对谷胀(饮食过度而致消化不良)、气胀(因胃肠功能失调,而致肠内物质腐败发酵,气体产量过多而在肠内积聚,常见于肠炎、肝炎、胃肠神经官能症)尤为适宜。
川朴的功效与作用川朴别称厚皮、重皮、厚朴等,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和庐山厚朴的树皮、根皮和枝皮,常生于山坡山麓及路旁溪边的杂木林中,入药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对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川朴的功效与作用吧!川朴的药用功效【性味】味苦、辛,性温。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效】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等症。
川朴的用药禁忌孕妇慎用。
凡呕吐不因寒痰冷积,而由于胃虚火气炎上。
腹痛因子血虚脾阴不足,而非停滞所致。
泄泻因于火热暴注,而非积寒伤冷。
腹满因于中气不足、气不归元,而非气实壅滞。
中风由于阴虚火炎、猝致僵仆,而非西北真中寒邪。
伤寒发热头疼,而无痞塞胀满之候。
小儿吐泻乳食,将成慢惊。
大人气虚血槁,见发膈证。
老人脾虚不能运化,偶有停积。
妊妇恶阻,水谷不入。
娠妇胎升眩晕、娠妇伤食停冷。
娠妇腹痛泻利。
娠妇伤寒伤风。
产后血虚腹痛。
产后中满作喘。
产后泄泻反胃。
以上诸证,法所咸忌。
川朴的药用选方1、治腹满痛大便闭者:厚朴400克,大黄200克,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
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2、治久患气胀心闷,饮食不得,因食不调,冷热相击,致令心腹胀满:厚朴火上炙令干,又蘸姜汁炙,直待焦黑为度,捣筛如面。
以陈米饮调下10克,日三服。
亦治反胃,止泻。
3、治脾胃气不和,不思饮食:厚朴(去粗皮,姜汁涂,炙令香净)75克,甘草(炙)75克,苍术(米泔水浸二日,刮去皮)200克,陈皮(去白)125克,上四味,为末。
每服10克,水一盏,入生姜、枣子同煎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服之。
或杵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十丸,盐汤嚼下,空心服。
4、治因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痰涎郁结,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紫苏叶100克,厚朴150克,茯苓200克,半夏250克。
柴胡:清虚热中药,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
主胁肋胀痛;乳房胀育;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疼痛;嗳气吞酸,呕恶;经行腹痛;崩漏带下;胎动不安。
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元胡:为罂粟科植物,以块茎入药,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胃痛、痛经、跌打损伤等
焦三仙:消积化滞焦三仙
陈皮:理气开胃燥湿化痰治脾胃病
丹参: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
砂仁: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治疗胸脘胀满、腹胀食少等病症。
川朴: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白术: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坤草:祛痰止血。
适用于妇女产后恶露淋漓,涩滞不爽,量少,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
当归尾:补血药;调经药;止痛药
川断:补肝肾;强筋骨;调血脉;续折伤;止崩漏。
用于腰背酸痛;肢节痿痹;跌扑创伤、损筋折骨、胎动漏红、血崩、遗精、带下、痈疽疮肿。
酒续断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盐续断多用于腰膝酸软。
厚朴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拉丁名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 Et Wils.中文名厚朴拉丁科名Magnoliaceae中文科名木兰科厚朴药材保护级别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分布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桑植)、广西现状渐危种。
厚朴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在北亚热带地区分布较广,树皮供药用。
由于过度剥皮和砍伐森林,使这一物种资源急剧减少,分布面积越来越小。
野生植株,已极少见。
目前尚存的小片纯林或零星植株,多系人工栽培。
海拔下限(米) 500海拔上限(米) 2000形态特征别名大全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5米,胸径达35厘米;树皮厚,紫褐色,有辛辣味;幼枝淡黄色,有细毛,后变无毛;顶芽大,窄卵状圆锥形,长4一5厘米,密被淡黄褐色绢状毛。
叶革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20-45厘米,宽12一25厘米,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有白霜,幼时密被灰色毛;侧脉20一30对;叶柄长2.5一4.5厘米。
花与叶同时开放,单生枝顶,白色,芳香,直径15-20厘米;花被片9一12(一17),厚肉质,外轮长圆状倒卵形,长8一10厘米,内两轮匙形,长8一8.5厘米;,雄蕊多数,花丝红色;心皮多数。
聚合果长椭圆状卵圆形或圆柱状,长10一12(一16)厘米,直径5.5一6厘米;蓇葖本质,顶端有向外弯的椽;种于倒卵圆形,有鲜红色外种皮。
特性分布区年平均温14--20℃,1月平均温3--9℃,年降水量800--1400毫米。
厚朴为喜光的中生性树种,幼龄期需荫蔽;喜凉爽、湿润、多云雾、相对湿度大的气候环境。
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腐殖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生长较好。
常混生于落叶阔叶林内,或生于常绿阔叶林缘。
根系发达,生长快,萌生力强。
5年生以前生长较慢,20年生高达15米,胸径达20厘米,15年开始结实,20年后进入盛果期。
寿命可长达100余年。
花期5月,果期9--10月。
中药川朴的功能主治一、川朴概述川朴,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学名为“Magnolia officinalis”,属于木兰科植物。
川朴主要生长在我国的江苏、浙江、湖南等地。
川朴的药用部分主要是其树皮和花蕾。
二、川朴的药理作用川朴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1.活血祛瘀:川朴提取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液黏稠度,消除体内的淤血,从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2.抗菌消炎:川朴含有丰富的天然抗生素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
3.镇静安神:川朴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焦虑、失眠等症状。
4.改善消化功能:川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振、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三、川朴的主要功效川朴作为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主要包括:1.治疗胸闷胸痛:川朴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可改善心脑血管的供血情况,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胸闷胸痛的症状。
2.缓解情绪焦虑:川朴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情绪焦虑、紧张不安等症状。
3.抗菌消炎:川朴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
4.改善胃肠功能:川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腹泻等胃肠疾病。
5.辅助治疗皮肤病:川朴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可用于辅助治疗湿疹、痤疮等皮肤病。
四、川朴的用法用量川朴一般可以制成药片、药粉、药酒等形式进行服用。
具体用法用量如下:1.内服:一般每次可选用川朴药片0.5~1克,每日3次。
也可将川朴药粉加入温水中冲服。
2.外用:川朴药酒可以用于外部涂抹,每日2~3次。
也可将川朴制成浸泡水,用于热敷。
五、川朴的禁忌与注意事项1.孕妇禁用:川朴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孕妇不宜服用川朴,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防止过量:在使用川朴时,要注意用量适中,避免超量使用,以免出现药物中毒的情况。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川朴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与抗凝药物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与镇静药物合用可能增加镇静效果等。
川太的功效与作用川太,又称川柏、水柏,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川太是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领域的一种草本植物,主要生长于我国的四川、贵州等地区。
它的功效与作用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川太的主要功效与作用。
首先,川太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川太入药后能够清热解毒,对于由于体内火热引起的一些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比如,对于喉咙发炎、扁桃体发炎等疾病,川太能够消炎利喉,缓解症状。
此外,川太还能够用于治疗疮痈肿疡、痈疽疮疖等皮肤病,具有较好的解毒作用。
其次,川太具有促进消化的功效。
川太具有理气调中的作用,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改善胃肠道的功能。
对于胃脘疼痛、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等症状,川太能够缓解不适,促进胃肠的蠕动,增强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此外,川太还具有治疗胃病、肠炎等疾病的作用,能够改善胃肠道的炎症,并促进其恢复健康。
再次,川太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川太中含有一种称为川太醇的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
川太醇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生长,对于多种常见的病原体有一定的杀灭或抑制作用。
因此,川太可以用于治疗因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咽喉炎、肺炎等。
此外,川太醇还能够促使伤口愈合,具有良好的创面消炎作用。
此外,川太还具有养肝护肝的功效。
中医认为,川太可以清肝火,缓解肝气郁结。
现代研究也发现,川太中的一些成分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能够抑制肝细胞的氧化损伤,减轻肝脏的负担。
川太还能够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促进有害物质的排出,降低肝损伤的风险。
因此,川太可以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具有良好的保肝作用。
最后,川太还具有祛湿化痰的功效。
湿气是中医认为引起一系列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川太具有祛湿化痰的作用,能够帮助排除体内的湿气,改善湿痰阻滞的情况。
川太能够用于治疗湿热重、痰气壅滞引起的各种疾病,如湿热黄疸、湿疹、咳嗽痰多等。
综上所述,川太具有清热解毒、促进消化、抗菌消炎、养肝护肝和祛湿化痰的功效与作用。
川的功效与作用
川是一种具有许多功效和作用的草药。
以下是川的主要功效和作用:
1. 改善血液循环: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2. 缓解疼痛:由于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川可以缓解疼痛,特别是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的疼痛,如关节炎、痛经等。
3. 抗炎抗菌:川含有一些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和抑制细菌的生长。
4. 改善消化功能:川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食物,减轻消化不良和胃肠疾病。
5. 抗衰老:川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减轻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延缓细胞老化,保护器官的功能。
6. 减肥:川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的分解和燃烧,帮助减轻体重和脂肪堆积。
7. 护肝:川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肝脏细胞,减少肝脏疾病的发生。
8. 改善睡眠:川具有镇静和安神作用,可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9. 提高免疫力:川含有一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活性成分,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10. 解毒排毒:川可以促进人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出,净化血液,帮助排毒。
需要注意的是,川尚未被科学界充分研究,因此具体功效和作用可能因个体差异而不同。
此外,川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等。
在使用川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