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回望——浅析钟文音《在河左岸》中的原乡情结
- 格式:pdf
- 大小:400.99 KB
- 文档页数:5
方某某歌词中的民族元素一、《千年之恋》:谁在悬崖沏一壶茶/温热前世的牵挂,而我在调整千年的时差/爱恨全喝下,岁月在岩石上敲打,我又留长了头发,耐心等待海岸线的变化,大雨就要下,风狠狠地刮/谁在害怕,海风一直眷恋着沙,你却错过我的年华,错过我新长的枝丫/和我的白发,蝴蝶依旧狂恋着花,你却错过我的年华,错过我转世的脸颊,你还爱我吗/我等你一句话,一生行走望断天涯/最远不过是晚霞/而你今生又在哪户人家,欲语泪先下,沙滩上消失的浪花/让我慢慢想起家,曾经许下的永远又在哪/总是放不下/啊轮回的记忆在风化,我将它牢牢记下点评:历史的沉重,岁月的悲凉,情感的曲回,尽在歌词中。
其词如诗,意境深远,引人遐想。
“一生行走天涯〞之语,化用马致远《天净沙》“断肠人在天涯〞,唱出天涯游子的孤单:而“欲语泪先下〞,出自李清照《武陵春》“欲语泪先流〞,道出对伊人刻骨铭心的爱恋。
二、《花恋蝶》:幽幽岁月,浮生来回,屏风惹夕阳斜,一半花谢/一半在想谁/任何心事你都不给,油尽灯灭,如斯长夜/我辗转难入睡/柳絮纷飞/毕竟不是雪,感觉再也找不回,泼墨中的山水,你画了谁/我摊开卷轴上,人物描写,我从未拥有过你,一整夜,他却有你/手绘的体贴,落款中署名悔,你伤过谁/不忍看宣纸内/晕开的泪,你细腻触摸有他的一切,我在你的周围你没感觉/小桥流水/花恋蝶,风轻轻地吹,往事莫追,你了解/我等的是谁,梅雨时节,飘落叶,等满满的水位/全身而退/我不会/我等时间惭愧点评:中国元素:“泼墨〞、“卷轴〞、“宣纸〞、“手绘〞;中国语言:“花恋蝶〞、“小桥流水〞、“梅雨时节〞。
此歌非中国人不能唱;此诗非中国人不能写。
“柳絮纷飞,毕竟不是雪〞,令人想到东晋才女谢道韫咏雪:“未假设柳絮因风起〞;“小桥流水〞,那是马致远笔下的经典画面:“梅雨时节〞,解读了贺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此歌词“流行〞的是民族风格。
三、《东风破》: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人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点评:此歌以“我〞对“你〞遥遥寄语的方式,娓娓道出心声,丝丝缕缕,如泣如诉。
沸腾地流返原乡的血--钟理和《原乡人》的内在意蕴
王明文
【期刊名称】《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钟理和的短篇小说<原乡人>叙述看似冷静,实际上有着澎湃的热情.这篇小说虽短,但富有丰富的内在意蕴,值得进一步研究.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王明文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如何解读钟理和《原乡人》的原乡情结 [J], 赵泽福
2.试论钟理和的原乡意识 [J], 帅震
3.浅谈《原乡人》与"原乡"情结 [J], 杨攀;王霄
4.原乡体验与钟理和的北平叙事 [J], 张重岗
5.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民国时期台湾同胞恢复国籍往事 [J], 林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赏析我从遥远的时间回来我从孤单的地平线回来回到我原本在的地方,不再远行——这是我的家。
我不再追求幸福,我就是幸福我不再想象生活,我着手生活没你在时我想你,有你在时我看着你哦,原来这就是我吗每一件和你有关的小事情都让我心动当你和我说话,当你没和我说话我都掩饰不住心中莫名的欢乐诗歌就是生活,欢迎来到由封面新闻、成都广播电视台与《草堂》诗刊联合推出的“草堂读诗”,我是读诗人涓子。
刚刚大家听到的诗歌节选自海桑的《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海桑,原名王海桑,河南省辉县人,出版有诗集《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不如让每天发生些小事情》等。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诗歌背后的故事。
桑海出生在河南太行山区的一个小村庄。
上大学的时候,他就迷上了诗歌。
像许多有才华的文学青年一样,他对想象中的生活领域充满热情。
那时,写诗就像他的生命,或者说,他与诗为伴。
诗歌丰富了桑海的生活,但也将他的生活推得更远。
桑海看不到诗歌之外的世界,也不关注世俗的未来、柴米油盐等。
年少的时候,海桑为诗歌做过不少疯狂的事,他一个人孤独又自由地活在诗歌里,又像待在一间反锁的铁屋子里。
他辞掉工作,离家出走,去远方闯荡,以为可以看到世界,并写下无限。
后来,他两手空空、颇为狼狈地返回,接着遭遇了人生的一个大关:父母相继辞世,女友离去,海桑骄傲的世界轰然倒塌。
后来他去到太行深处的林虑山,在山顶的村子住了35天。
他的长诗《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的大部分章节都在这里完成的。
35天,无疑是海桑人生旅程中的一个界碑,他开始心平气和地进入生活,他的生活和诗歌不再对立,而是互相滋养、互相给予。
这样的平衡让海桑感到安定而幸福。
乡愁,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后现代乡愁》赏析后现代乡愁周国文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
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
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我们习惯了艳遇的邂逅,我们熟悉热闹的表情,我们喜爱虚荣的狂欢,我们热吻时尚的盛宴。
我们满足于坐在摩天大楼的落地玻璃窗后面欣赏街市摩肩擦踵的人流,我们愉快的目睹霓虹灯随着夜幕中买醉的俊男靓女的一声声欢歌把明天统统照亮。
我们已经多久没有欣赏过日出的壮观了,猜测下一次雪飘飘的迷乱又会是多么玄奥的幸福。
数字化时代,我们的理想还能透过那把青春期的木吉它唱出年轻时的浪漫与激情吗?我们大学殿堂的草稿纸还留有纯真的温度,而那把磨损了笔尖的钢笔还能题下爱的允诺与告白吗?我们足以自豪的晓风残月似乎已被灯红酒绿的夜生活撕碎了,我们漫步凭吊的阳光故道还会有英雄出关的回眸吗?才子死了,佳人也不知流落到何方,只剩伤心的故事还依稀在流传。
可堪玩味的心情之物是否也越变越孤独。
回到故乡,去采撷你多年不见的信物吧!桃花几朵,柳枝一段,荷叶片片,野菊满园。
我们的性情就像第一封情书初绽露出快乐的现场版,那时的感觉一定美丽极了。
可惜农村是愈加的回不去了,不是路途遥远行程不便,而是城市的点点滴滴让你我越来越忘了回家的路。
乡愁被不可救药的当成商品出卖,旅游线路图明确标示了乡愁的方向吗?摆在超市货架上的家乡米酿有少年离家那一晚的甘醇吗?站在桥头日复一日等待的小芳会迎来情歌的传唱却永远等不来远走的爱人。
农家饭庄的田园美食醉倒城里人却丝毫无助于我们对知青生活的爽朗回忆,因为这一切都是用等价交换的金钱换来的。
乡愁,或许是儿时越飞越高的风筝,或许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或许是长河秋月落日余晖,或许是征人此去忆君长安。
别样的旷味,一样的离愁别绪,它是在自我感悟中步步提升的一种直面人生的书写。
《河那边》隐藏的后现代主义高行健高行健,法籍华人,1940年出生于江西赣县。
免费论文,高行健。
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画家。
2000年10月12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灵山》、中篇小说《有只鸽子叫红唇儿》、戏剧《绝对信号》、《野人》等。
其中篇小说《河那边》潜藏后现代主义元素。
小说只有短短二十八页,其主线是:过河去在河那边短暂逗留过河回来。
过河去时,你碰见了一位渡你过河但不要钱的老舟夫;在河那边期间,你在隐居于山林之中的方书记家体味了截然不同的生活;回来时,方书记站在山坡上送行,你向他挥手,船走了好远,你看见年老的他依然站在山坡上,一动不动。
小说虽然不具有后现代主义的怪诞性和黑色幽默性,但解开文本的套子,不难嗅到其浓烈的后现代主义气味,本文将从语言游戏,高雅与通俗的融合,多元的解构,意识的暗流四个方面揭秘《河那边》的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和华人作家后现代主义〔potmodernim〕一词,阿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出现过,汤因比把兴起于1875年西方历史新循环作为后现代主义标志,但汤因比这一观点没有产生多少影响,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文论才走向综合,后现代一词成为许多文化、社会现象的代码,具有包容性。
后现代主义在几十年开展中得以定型并广为传播。
根据美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弗列德里克詹姆逊的文化分期三个阶段论,到了资本主义开展的第三阶段〔多国化的资本主义〕,后现代主义便登上了历史舞台。
在美国,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正式进入美国社会生活的。
它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思潮,对西方社会的整合、政治上的不平等和社会理想提出了质疑,并从哲学上、文艺理论和小说创作上对传统的思想意识和表达方法进行反思。
自1996年译林出版社推出美国后现代派丛书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引起了我国外语届的深切关注,翻开有关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方面的著作,几乎每本都安排有独立的章节来论述后现代主义,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外国文学》曾陆续评价了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家品钦、冯内古特、苏克尼克和库弗等人和他们的小说。
《来自“原乡”的歌声》篇一在遥远的地方,有一片被称为“原乡”的土地,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
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歌声表达情感,传承文化。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来自“原乡”的歌声所蕴含的深意和价值。
一、原乡歌声的起源与特点原乡的歌声源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们以歌声传递情感,表达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向往。
原乡的歌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质朴真挚。
二、原乡歌声的文化价值原乡的歌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原乡人民的生存状态、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
通过歌声,我们可以了解原乡的历史、风俗、习惯和传统。
三、原乡歌声的传承与发扬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原乡的文化生态面临着诸多挑战。
然而,原乡的人们并没有放弃对歌声的传承和发扬。
他们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音乐比赛和音乐节,让更多的人了解原乡的歌声。
此外,他们还积极将原乡的歌声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特色的音乐作品。
四、原乡歌声的社会意义原乡的歌声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具有社会意义。
它能够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同时,原乡的歌声还能促进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结语来自“原乡”的歌声,如同一股清流,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它以独特的魅力,传承着千年的文化底蕴,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美好。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来自原乡的礼物,传承和发扬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来自“原乡”的歌声传遍世界,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六、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原乡的歌声将有更多的机会展示给世界。
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音乐人将原乡的歌声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音乐作品。
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原乡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中来,让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评钟二毛的《回乡之旅》作者:安静来源:《文学教育》 2014年第21期安静“回乡”是文学中一个伟大的词汇,也是一个沉甸甸的母题,有着无尽的想象和阐释空间。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慨,有“近乡情更怯”的慌乱,有“只道早还乡”的期待,有“天涯一望断人肠”的伤感,当然,还有无数的衣锦还乡。
在现代文学中,有鲁迅的“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的悲凉,总之“何人不起故国情”。
西方文学中也是如此,有奥德赛归乡的冒险,也有荷尔德林的“你梦寐以求的近在咫尺,已经与你照面”的忧心。
或许,小说家和诗人都得承受这般“忧心”。
然而,钟二毛的这篇《回乡之旅》却是如此的“另类”,他所呈现的是“近乡情更妙”,奇妙的情绪让归乡变成了过山车,离题的不断,边界的跨越,现实与往事的换挡,都使得这次归乡变成了一次自由的漫游,但漫游的清醒、幽默、美好、荒诞却是满满的。
回乡之路上到底有怎样的戏剧性?现实是此刻的,往事是彼时的,他们之间的穿越需要借助“边界”才能完成。
在《回乡之旅》中,一个边界接着另一个边界,正因如此,才引出一段段成长的往事。
如同小说中的作文跑题,关键之处就不会跑出边界。
听着天籁之音,郁闷的“我”准备开启一趟怀旧之旅。
在白水镇,“我”追忆自己对作文的渴望和跑题,还有漂亮的杨老师;在大路镇,“我”打捞起最好的朋友林波;进入县城,想起有雨的那个夜晚,自己与艳情片相遇的各种细节;在死人街,“我”念念不忘自己与王新蕾的甜蜜的鸡蛋饼时光,以及短暂的心驰荡漾和之后的重大冲突。
美好的往事让“我”忍不住感动,那逝去的青春仿佛在瞬间被找回,于是,“我”期待着记忆的喷涌,慢慢地享受这碎银时光,想与往事和解。
可,可刚写到酣畅处,“我”就被隔壁的噪音侵犯了,一整天积累的安宁和美好,荡然无存,内心隐伏的抒情愿望不得不戛然而止。
“我”在忍耐中爆发,“砰砰砰”,一场温情的回乡之旅在一场蛮架中结束。
生命的秘密也在不同的边界中呈现,越过一个边界,就会流露出新的异质。
洛夫-边界望乡边界望乡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手掌开始生汗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病了病了病得象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
而这时一只白鹭从水田中惊起飞越深圳又猛然折了回来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不冷?惊蛰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该不远了我居然也听懂了广东的乡音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喏!你说,福田村再过去就是水围故国的泥土,伸手可及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后记:1979年3月中旬应邀访港,十六日上午余光中兄亲自开车陪我参观落马洲之边界,当时轻雾氤氲,望远镜中的故国山河隐约可见,而耳边正响起数十年未的鹧鸪啼叫,声声扣人心弦,所谓“近乡情怯”,大概就是我当时的心境吧。
文章浅析洛夫,台湾现代派著名诗人。
其知名之作《边界望乡》以其古典而鲜明的意象承载起他独特而跳跃的思维,以突兀的诗句去撞击读者的心灵,以全新嗓门去唱响一曲古老的思乡之歌。
诗歌里自有诗人独特的姿态。
低调而自然的引入“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明明已是满腹涌动的思乡愁绪、激动与无奈、欣喜与失落,复杂与澎湃,却被一笔掩盖,淡淡引入,置一切皆于不经意间。
给此诗本身予一种平实的味道,无矫饰的胭脂味,毫无艺术成分可究,这是诗的语言吗?这不像诗的语言却毫无疑问是诗的语言,它权当整首诗的开头,却与之后的诗句形成一种不乏力度的跌宕,造就一种情感的猛烈撞击,有如瀑布上源水域的平静。
当然没有后来的起伏跌宕也就无此二句的价值所在,此开篇以“平”承“实”,诗歌多以缥缈为美,而此两句诗给我们的冲击——有如给看惯了穿白纱裙的佳丽的我们突来一阳刚汉子。
不仅仅是耳目一新。
虚与实的反复交错倒置一切依旧恬静:“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情绪开始涌动:“雾‘正’升起”。
新月下的故乡记忆XINYUE XIADE G U XIANG J IYI 张立国我心中有这么一种感觉,总认为夜里的思绪是有灵性坠落的。
而这坠落的灵性,当来自于静谧的夜空中躺着的那懒懒的一弯新月,正睁着满天的星星眼,透过广阔的天空温和地向下俯瞰,细数着旷野中的那属于故乡的点点灯火。
心中存念新月由来已久,年少时曾视她为苗条的少女,喜欢她散发出的淡淡的冰清玉润般的颜色;柔和似絮,轻匀如绢的浮云,簇拥着那个月牙儿清亮而温柔,把一些软光儿轻轻送到柳枝上,同时也把故乡里的一切,通通蒙在一望无涯的洁白朦胧的轻纱薄绡里,显得缥缈、神秘而绮丽。
冯德英曾在他的小说《苦菜花》中对新月有过这样的描写:“人们都说月亮是位最善良、最好伤心和最易受感动的姑娘。
谁有什么不幸和哀愁,她总是怜悯地注视着你,有时还会流下泪来!想必她这时是不忍心去看那不幸的人们吧?所以才掩住半个脸;但她那朦胧的淡光,还是同情地从窗户棂间射进来。
黑暗的屋子,也变得灰白起来。
”或许是受冯德英对新月栩栩如生的描写打动,近年来,亦或是年更岁长的缘故,在我对新月的诠释中,开始有了一种新的概念,心境也随之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每每当月牙儿像把梳子挂在半空,我都要陷入一种激动和不能忍耐的境况中,感觉在静谧天空中悠然行驶的这弯新月小船,一头系着故乡,一头牵着我,中间悬挂的风铃,在不停地晃、响着。
这种声音,让我心中有着一种苍凉的心痛,更犹如一截折断的枝,挑着无声的日子,在我的心中久久地存活着。
故乡,犹如记忆深处那一缕淡淡的炊烟,在我的心底悠然、缠绕。
我曾重温多年前在故乡的旧梦,有时虽有断了的思绪,亦似乎又被某种意识而链接成串……是啊,故乡那青灰的屋瓦下,搁置一片岁月深处的静好,那一份安详,在多年后想起,仍然清晰,一如额头逐渐老去的痕迹深深地刻在了心底。
还有那些曾经带着时光色泽的厚重木门,经受过多年风雨的洗礼,已然失去了光鲜的颜色,留下的只是层层古老的印迹斑驳着岁月的光影。
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钟肇政《台湾人三部曲》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作者简介钟肇政,笔名有九龙、钟正、赵震、路加、路家等。
用心倾听故乡的回声作者:高娟娟来源:《贡嘎山》2019年第05期雍措是一位康定藏族80后女作家,目前主要专攻散文创作,作品散见于《十月》《民族文学》《青年文学》《中国作家》《青年作家》《西藏文学》等。
2015年,雍措凭借散文《滑落到地上的日子》获得了“孙犁文学奖”单篇二等奖。
2016年8月,雍措因散文集《凹村》而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从雍措目前总的创作情况来看,她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集《凹村》。
这是一部乡土题材散文集,主要呈现了作家雍措对故乡风土人情的细腻刻画,以及个人对回忆中的生活、情感经验的寻找与呼唤。
雍措久经辗转,最终踏入文坛,她怀着一颗虔诚的心,用文学来表达积聚在心底深处对故乡的爱。
在雍措的文学世界里,书写故乡是她为自己选择的责任与使命。
对于雍措而言,《凹村》是她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扎根之地,同时也是激发她不断创作的充满活力的源泉。
随着时间的推移,雍措的离开和回归都让她对故乡有了更深的理解。
作家雍措拨动记忆的弦,重返记忆中故乡现场,借助文学传达出她内心对故乡人、故乡事以及故乡情等的深刻体悟。
一、书写故乡,吟唱浓浓乡愁古今中外,故乡在文学中仿佛是作家心目中一首唱不完的歌,一首写不尽的长诗,故乡在作家的灵魂深处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例如,莫言曾写道:“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
”对故乡的难以割舍的情愫常常萦绕在作家的心头,通常作家选择将这种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在纸上,形成文学作品,与更多的读者一同来分享这种情感体验。
作家雍措的散文创作正是她书写故乡,表达对故乡的关切与留恋的真实写照。
《凹村》是一部由康巴作家雍措以“姑咱时济村”为背景创作的,极具文学审美价值的散文集。
在散文集《凹村》中作者雍措并没有单纯地将视角定位在“姑咱时济村”,而是延伸到整个大渡河流域的村落。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雍措的散文集《凹村》“是大渡河流域生活文化的产物,是高原农村文化的小小缩影”。
暖色中原何频眼前都过了小雪节气了,本该掉光叶子的树木还端着架子,大模大样,并没有迅即出局的势头,柳树也处处柳色正壮。
此刻,郑州和南方似的,犹是晚秋模样。
我并非特别喜欢冬寒,只是觉得这几年秋天的尾巴延长了。
当院的一棵大乌桕,每年霜红之后,一过小雪,无论下雪与否就赤裸无叶了。
可今年延后多日,它秋叶还多,就连旁边的栾树与梧桐,也跟着乌桕耍大牌,赖着不肯下课。
园里的青杨树,竟然和国庆节额济纳的胡杨一样,满树金黄连片金黄。
银杏的叶子由青黄而明黄,再变深黄,轻盈的泛起浅醉模样。
法国梧桐,则大面积变成了金红色。
法桐是街树里的伟丈夫,最宜广场和操场,眼前这排山倒海漫天金红的阵势颇雄壮。
这场面不多见,个中原因,要归功于一夏天的好天气,加之城市小气候湿润涵养,这才有满眼法桐好颜色!在门口,看树叶变色十分从容,大家都看不够,而我感触更深,这彩叶久违了,这不是浮皮潦草地发黄,而是树木很健康地发黄,是应季而变得红黄,此刻,树木仿佛不仅是树木,更似我们在老家的父母或祖父母,他们微笑的模样,和颜悦色,从容憨厚而又慈祥。
初冬的树色是暖格调的,市场里的色彩更丰富,更丰厚,俨然包罗万象。
仿佛开了天眼,我发觉一年四季,包括鲜衣怒马的夏秋两季,它们都没有眼前这一刻的水果蔬菜品类齐全。
单说郑州市场上橘子的品种,就比苹果、梨的都多。
此刻没局限,地不分南北,季节的门槛拆除了,简直是四季物产之大交汇、大博览,满满的水果蔬菜总动员。
正是大白菜大葱雪里红上市之际,野外这时下霜了,但苦霜还没下来,露天的菠菜、蒜苗、芫荽正嫩正肥绿。
饮食男女,一大早上街喝大碗羊肉汤,本地人要么放葱花要么放芫荽,白生生的大葱和鹦哥绿的芫荽,蒙霜湿和露水之后滋味最长。
根茎类蔬菜,远不止传统的萝卜胡萝卜、芥疙瘩苤蓝、生姜洋姜、山药红薯、茭白莲藕。
只要有效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如最正宗的手工打烧饼,高炉芝麻烧饼两元一个,比普通烧饼翻倍,可照样食客排队。
于是,本地芦笋,南方的莴笋和冬笋,也争先恐后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