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塑料在加工制造、使用、废弃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以我所在的平面设计专业为例,我们专业经常会使用塑料制品进行设计制作,此文则是对塑料在加工制造、使用、废弃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说明。

一、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这里所指的生产过程主要是指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及其成型加工过程。

1.高分子化合物制备时的环境问题

在原材料方面,由于用来制造高分子化合物的某些单体是有毒的,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如氯乙烯、丙烯酸酯类等单体。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尽量避免单体的泄漏,减少高分子化合物中残留单体浓度。

在采用有毒原料的生产方法方面,方法不当也会造成环境问题。如采用界面缩聚方法生产聚碳酸酯(PC),原料之一的光气是剧毒的有机化合物,即使吸人微量也很危险。又如,以氰化法生产有机玻璃的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甲酯,采用剧毒的氢氰酸作原料,吸入微量也足以致人死亡。

在高分子生产时,产生的废液、废弃物也会引起环境问题。如溶液聚合法生产各种工程塑料时会使用大量有机溶剂,PVC悬浮聚合和ABS乳液聚合等过程则会使用大量水,为除去、洗涤、回收、处理这些废液,不仅需要高额的设备投资和昂贵的操作费用,而且还会带来环境的污染。树脂制备和加工时形成的废弃物,如黏釜物、过渡料、落地料、齐聚物等也是固体废弃物的一类。

2.加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加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包括:使用重金属添加剂,如PVC塑料中用作稳定剂的镉系,铅系等重金属化合物的毒性以及粉尘污染问题;使用氟氯烃做发泡剂引起的问题,氟氯烃是破坏地球高空臭氧层的罪魁祸首,但氟氯烃常被用作制冷剂和制备PU泡沫塑料等的发泡剂,我国已在有关国际公约上签字,承诺在2010年停止使用氟氯烃;使用增塑剂,如用于软质聚氯乙烯塑料及某些涂料中,加工时受热的增塑剂会以微粒形式飞溅到空气中,即使在使用过程中,增塑剂也会通过挥发、渗出等析出,使环境变坏,危及人类,影响作物生长。据报道,已经在大气、土壤、木材、食品和人体中检出增塑剂。专家分析认为,人体中增塑剂是通过饮用水、进食、呼吸和皮肤接触(如化妆晶、驱蚊油)等途径进入的。某些增塑剂虽属微毒和无毒,但由于难以生物降解,易于生物富集,经动物实验证明有致癌作用。

塑料包装物滥用随处丢弃造成白色污染

现在城乡结合部的道路两侧,树枝上飘满塑料袋和塑料薄膜,铁路沿线的路坡上、商业街、车站、码头、农贸市场周围各种废弃的塑料袋、快餐盒、饮料瓶随处可见。有关资料介绍,我国1995年塑料制品总产量已接近700万吨,其中用于包装的占25%(170万吨),其中有50万吨包装物将作为废弃物抛弃。据对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抽样调查,塑料包装袋18~25亿个,人均每日1个;每年一次性快餐盒1.5~2.2亿个,每天约50~60万个;农用薄膜每年约675万平方米及几亿个饮料瓶。虽然这些品种总重量全年在5~6万吨,是城市固体废弃物(垃圾)总重量的7%~10%,但由于量大、面广、质轻、回收价值低,大部分进入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另一部分是日常公众乱扔未能随垃圾处理系统处理的塑料包装物构成塑料垃圾,影响市容景观,构成白色污染的主要根源。由于其塑料垃圾的不可降解性,因此随意丢弃给环境景观、公共卫生、城市设施、生态平衡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塑料包装物随意丢弃或堆放管理不善给环境景观带来影响

由于此类物质质轻,因而随便丢弃会给城市及作者单位: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300204)旅游景点带来脏乱。在繁华街道、旅游圣地大量散落、随风飘扬的塑料包装物不是飘落在路旁绿地就是高挂到树枝上,给环卫工人造成麻烦并使得美丽的城市大煞风景,与文明整洁城市极不相称,因而治理白色污染是保持卫生城市及树立干净整洁世界大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

废弃塑料包装物是蚊蝇和细菌的孳生地

由于废弃塑料包装物上的残留物质,如快餐盒的食物残渣、饮料瓶中的糖份等都会给蚊蝇和细菌提供生存和繁殖的温床,尤其是春夏季,一些常见微生物如芽胞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八叠球菌属、旧球菌属等都可

以在城市堆放或散落的塑料包装物上快速繁殖生长,同时也可引起大量蚊蝇孳生,危害城市公众的身体健康和影响环境卫生。根据对废弃塑料等固体废物堆放周围监测,其气挟微生物中细菌总数可达8542CFU/m2,蚊蝇大量孳生,因此为了我们生存环境要消除白色污染。

随意丢弃和堆放塑料包装物随风飞舞不仅有碍市容,还可给城市设施造成故障春天天津地区为多风季节,随风飞舞的塑料袋可缠绕到架空供电线上造成短路事故。据电业部门统计,1996年天津市全市供电网因此发生的停电事故不下十余次,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随意丢弃和堆放塑料包装物可导致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死亡在农村和一些自然保护区由于随意丢弃破碎的塑料包装物被家畜和野生动物误食或无意掺入食物中,会造成动物胃或肠梗阻,影响消化功能,严重的导致死亡。在城市动物园中也经常发生大型动物因食塑料制品导致死亡的事故,使得比较稀少珍奇的野生动物无谓死去,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

废弃塑料包装物掩埋处理对环境的影响

对废弃塑料或固体废弃物采用掩埋法处理是一项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处理塑料废弃物的技术。但是由于塑料包装物本身为高分子材料,坚固耐用,难以降解,被生物或日光分解速度较慢。美国国家地《环境与健康杂志》

理杂志曾报导掩埋多年的医院手术导管其中血液仍未凝固;掩埋40多年的报纸仍可清晰地看见其文字和图案[9],这是因为掩埋场覆土处理后以压密方式掩埋,在无光和空气和环境中微生物难分解有机物,微生物通常是在32~35℃、空气和湿度都适合条件下才能有效分解有机物。同时由于掩埋时空隙过多会产生地面不稳定。一些废弃的食品容器多是粘附着残留的食物,其残留食物腐败后产生恶臭污水也会严重污染环境。

废弃塑料包装物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影响

主要是来自塑料大棚、地膜的使用。农膜覆盖栽培技术自引进后发展迅速,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地膜的破碎乱丢对土壤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我国目前使用的农膜很难回收,在自然条件下又很难分解,而且我国地膜发展越来越薄,拉力小,使用后的薄膜老化后易破碎,不及时清理则形成大量残膜碎片遗留田间,对土壤形成阻隔层,使耕土层通风透气性降低,使耕地劣化,并阻碍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北京农业环保部门曾对农膜对土壤的危害进行了人工模拟实验和大面积的调查得出结论,现有碎膜的农田作物普遍比没有碎膜的产量低,低的幅度因作物而异,其中油菜低54.2%;大白菜低9.8%;小麦缺苗断垄多,总基数、颗粒重都大大减少,同时也指出在农田中残留碎膜量一般为使用量的三分之一。如果连续5年使用地膜,每亩残留碎膜可达32kg,在这种土壤上种小麦一般要减产26%~30%。对此有关专家呼吁:救救土壤,为子孙后代留下肥田沃土。

废弃塑料包装物焚烧处理对环境的影响

对固体废弃物焚烧是最根本解决污染的处理方式,但对塑料制品焚烧可能存在一些技术上尚不能解决的问题,因而会构成新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般塑料为有机聚合物,大多由碳、氢、氧等元素构成,因此具有高发热特性,单片塑料发热量每公斤在500~10000大卡之间。过高的温度使焚烧炉易烧坏炉蓖,而且熔融的塑料还可能堵住炉蓖的孔眼,由于对焚烧炉设计的最高发热量都有一定上限,过高的发热量会导致炉内耐火材料的熔融,影响焚烧炉的使用寿命和效能。

综上所述,在目前日益发展的工业化国家,塑料包装物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已对环境构成一定的危害。选择新型的塑料材料,包括光敏降解、生物降解等多种降解复合材料,以及选择各种设计、回收方法,根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根据这样的原则结合我国国情,走回收利用为主、替代为辅、区别对待、综合合理的保护环境的路子,使白色污染能够在短期内得以克服,保护我们美丽的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