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控制室的建筑防火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2.15 KB
- 文档页数:5
消防控制室相关规范要求(附管理制度)一、《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6.2.7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的防火隔墙和 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h的防火隔墙和0.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3.4消防控制室3.4.1 具有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中应设置消防控制室。
3.4.2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设备应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消防电源监控器等设备或具有相应功能的组合设备。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显示本规范附录 A 规定的建筑物内设置的全部消防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动态信息和本规范附录 B 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应为远程监控系统预留接口,同时应具有向远程监控系统传输本规范附录 A 和附录 B 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
3.4.3 消防控制室应设有用于火灾报警的外线电话。
3.4.4 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
3.4.5 消防控制室送、回风管的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3.4.6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穿过与消防设施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
3.4.7 消防控制室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室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3.4.8 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2m。
1、一般规定
2 消防控制室
3 消防控制设备的功能
的手动启动为主,因为设置灭火系统的场所,都一定设置了火灾报警系统,消防中心的值班人员不可能在未去保护区进行火灾确认的情况下,就在控制室强制手动放气。
因此,本条没有要求消防控制室必须控制灭火系统的紧急启动。
管网气体自动灭火装置原理见图8。
图8 管网气体灭火装置原理图
6 在设置泡沫、干粉灭火系统的工程内,消防控制设备有系统的启、停装置,并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包括故障状态)是必要的。
7 对常开防火门,要求在火灾时应能自动关闭,以起到防火分隔作用,因此常开防火门两侧应设置火灾探测器,任何一侧报警后,防火门应能自动联动关闭,且关闭后应有信号送到消防控制室。
8 对防火卷帘,一般都以两个探测器的“与”门信号作为控制信号比较安全。
9 火灾发生后,空调系统对火灾发展影响大,而防排烟设备有利于防止火灾蔓延和人员疏散,因此本条规定了火灾探测器报警后消防控制设备对防排烟设施的控制、显示功能。
消防控制室的设置要求
1、门朝向
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2、设防火阀
消防控制室的送风管和回风管安装的时候,在其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3、线路布置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以及管路穿过。
4、周围布置
消防控制室的周围不可以布置电磁场干扰较强或其他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
消防控制室的控制功能
1、控制消防设备的启、停,并显示其工作状态。
这包括各种进入消防联动控制盘上的控制装置,其中最主要的是消火栓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气体固定灭火等系统的启、停控制和显示装置。
2、除自动控制外,应能手动直接控制消防水泵、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停。
这是自动消防系统的基本要求。
按照自动消防系统设计要求,对消防水泵等固定灭火设备和防烟排烟风机必须设置人工手动控制装置,由工作人员直接控制水泵和风机的启、停;为保证启、停安全可靠,其控制线路应单独敷设,不宜与报警模块挂在同一回路上。
3、可显示火灾报警、故障报警的部位。
4、应显示被保护建筑的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或模拟图。
5、可显示系统供电电源的工作状态。
高层民用建筑中设备室等特殊房间的防火要求注:1、有*号者表示相关电气规范或当地标准的要求。
2、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
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
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
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
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
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8、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
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
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
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
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
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
罚恶而不赏善,亦乱。
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
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
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
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
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
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
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消防控制室相关规范要求(附管理制度)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年版)6.2.7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防火隔墙和 1.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h 的防火隔墙和0.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3. 4 消防控制室3.4.1 具有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中应设置消防控制室。
3.4.2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设备应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消防电源监控器等设备或具有相应功能的组合设备。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显示本规范附录 A 规定的建筑物内设置的全部消防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动态信息和本规范附录 B 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应为远程监控系统预留接口,同时应具有向远程监控系统传输本规范附录 A 和附录 B 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
3.4.3 消防控制室应设有用于火灾报警的外线电话。
3.4.4 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
3.4.5 消防控制室送、回风管的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3.4.6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穿过与消防设施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
3.4.7 消防控制室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室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3.4.8 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1.5m ;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消防控制室相关规范要求(附管理制度)一、《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6.2.7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和0.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3.4 消防控制室3.4.2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设备应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消防电源监控器等设备或具有相应功能的组合设备。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显示本规范附录A 规定的建筑物内设置的全部消防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动态信息和本规范附录 B 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应为远程监控系统预留接口,同时应具有向远程监控系统传输本规范附录 A 和附录 B 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
3.4.3 消防控制室应设有用于火灾报警的外线电话。
3.4.4 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
3.4.5 消防控制室送、回风管的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3.4.6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穿过与消防设施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
3.4.7 消防控制室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室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3.4.8 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2m。
2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 3m。
消防控制室相关规范要求(附管理制度)一、《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6.2.7 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和0.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20133.4消防控制室3.4.2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设备应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消防电源监控器等设备或具有相应功能的组合设备。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显示本规范附录A 规定的建筑物内设置的全部消防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动态信息和本规范附录 B 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应为远程监控系统预留接口,同时应具有向远程监控系统传输本规范附录 A 和附录 B 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
3.4.3 消防控制室应设有用于火灾报警的外线电话。
3.4.4 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
3.4.5 消防控制室送、回风管的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3.4.6 消防控制室内严禁穿过与消防设施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
3.4.7 消防控制室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室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3.4.8 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 2m。
2 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 3m。
消防控制室规范要求GB25506引言消防控制室是一个重要的设施,用于监控和控制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系统等消防设备。
GB25506是我国针对消防控制室规范要求的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1. 概述GB25506是根据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建筑设计消防技术规范》(GB50045)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
其目的是确保消防控制室在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安全、可靠和高效的要求。
2. 设计要求2.1 空间布局消防控制室应具有合理的空间布局,包括工作区、操作区、监视区和会议区等功能区域。
各功能区域之间应合理设置隔离墙壁或屏风,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静和私密性。
2.2 照明与通风消防控制室应具备良好的照明与通风条件,以保证操作人员在工作时能够清晰地看到监控屏幕和设备面板,并获得舒适的室内环境。
2.3 设备布置消防控制室应合理布置各种消防设备,如火灾报警主机、喷水灭火系统控制器、排烟风机等。
设备之间的布局应符合操作人员的使用习惯,方便操作和维护。
3. 建设要求3.1 建筑材料消防控制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以提高防火性能。
同时,材料的表面应光滑易清洁,以方便日常维护和清洁工作。
3.2 防火分区消防控制室与其他区域之间应设置防火分区,并采取相应的防火门、防火玻璃等措施,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地隔离和扩散。
3.3 紧急出口消防控制室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紧急出口,并保持畅通无阻。
出口标志应明确可见,并配备应急照明设备,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4. 使用要求4.1 工作人员消防控制室的工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和资格认证,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熟悉控制室内的各种设备和系统,并能够熟练操作和处理突发情况。
4.2 日常维护消防控制室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消防控制室内的设备和通道应保持整洁有序,杜绝堆放杂物和妨碍安全的行为。
消防掌控室—建筑防火与消防设施要求消防掌控室的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要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消防掌控室通用技术要求》以及相关专业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
第一章设置要求及原则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需要联动掌控消防设备的建筑(群)应设置消防掌控室。
(8.1.7)二、封闭段长度超过1000m的隧道宜设置消防掌控室,消防掌控室的建筑防火要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1.7条和第8.1.8条的规定。
(12.4.5)三、设置两个及以上消防掌控室的保护对象,或己设置两个及以上集中报警系统的保护对象,应采纳掌控中心报警系统。
(3.2.1)四、掌控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3.2.4)1有两个及以上消防掌控室时,应确定一个主消防掌控室。
2主消防掌控室应能显示全部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掌控状态信号,并应能掌控紧要的消防设备;各分消防掌控室内消防设备之间可相互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相互掌控。
第二章独立建筑单独建筑的消防掌控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8.1.7)第三章附设建筑一、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掌控室,宜设置在建筑内首层或地下一层,并宜布置在靠外墙部位;(8.1.7)二、建筑高度大于250m的民用建筑,消防掌控室应设置在建筑的首层。
(第二十三条)三、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掌控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整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纳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消防掌控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纳乙级防火门。
(6.2.7)四、附设在汽车库、修车库内的消防掌控室、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排烟、通风空气调整机房等,应采纳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相互隔开或与相邻部位分隔。
(5.1.9)五、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掌控设备正常工作的房间相近;(8.1.7)六、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
本资料摘录GB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部分数据,图表建筑装饰保温材料防火通用要求一、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顶棚和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及其他装修应使用不低于B1级装修材料。
二、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门厅的顶棚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装修材料。
无自然采光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三、挡烟垂壁挡烟垂壁的作用主要是减缓烟气扩散的速度,提高防烟分区蓄烟以及排烟口的排烟效果。
防烟分区的挡烟垂壁,其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四、变形缝这里所指变形缝,是指建筑物在墙与墙、板与板等结构构件之间为防止建筑物因受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地震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形等现象而设置的缝隙.建筑内部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温度伸缩缝、抗震缝等)两侧的基层应采用A级材料,表面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五、消火栓门建筑内部消火栓的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消火栓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
六、配电箱为了防止配电箱可能产生的火化或高温金属熔珠引燃周围的可燃物和避免箱体传热引燃墙面装修材料,建筑内部的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
七、灯具和灯饰照明灯具的高温部位,当靠近非A级装修材料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灯饰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
灯饰应至少选用B1级材料,若由于装饰效果的需要必须采用B2或B3级材料时,应对其进行阻燃处理使其达到B1级的要求.八、饰物公共建筑内部不宜设置采用B3级装饰材料制成的壁挂、雕塑、模型、标本,当需要设置时,不应靠近火源或热源。
表2—10—5 单、多层民用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允许放宽条件(一)局部放宽考虑到一些建筑物大部分房间的装修材料都可满足规范的要求,而某一局部或某一房间因特殊要求,需采用可燃装修材料,且该局部又无法设置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时,允许那些面积小于100㎡,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甲级的防火门窗与其他部位分隔的房间的装修材料在表2—10—5的基础上降低一个等级.(二)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放宽现在很多建筑物内安装了自动灭火与报警系统,这些设备的使用大大增强了建筑物抵御火灾的能力。
消防控制室的建筑防火设计消防控制室是建筑消防系统的信息中心、控制中心、日常运行管理中心和各自动消防系统运行状态监视中心,也是建筑发生火灾和日常火灾演练时的应急指挥中心。
一、消防控制室的建筑防火设计
设有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有消防联动功能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排)烟设施的建筑,应设置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隔墙和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3)消防控制室送、回风管的穿墙处应设防火阀;
(4)消防控制室内严禁有与消防设施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5)不应设置在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可能影响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附近。
二、消防控制室的功能要求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设备应包括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消防应急广播控制装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控制装置、消防电源监控器等设备,或具有相应功能的组合设备。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显示表3-9-7规定的建筑物内设置的全部消防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动态信息和表3-9-8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应为远程监控系统预留接口,同时应具有向远程监控系统传输表3-9-7和表3-9-8规定的有关信息的功能。
消防控制室应设有用于火灾报警的外线电话。
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
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消防控制室时,应确定主消防控制室和分消防控制室。
主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设备应对系统内共用的消防设备进行控制,并显示其状态信息;主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应能显示各分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的状态信息,并可对分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及其控制的消防系统和设备进行控制;各分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设备之间可以互相传输、显示状态信息,但不应互相控制。
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的消防设备应为符合国家市场准入制度的产品。
消防控制室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消防设备组成系统时,各设备之间应满足系统兼容性要求。
1.消防控制室资料
消防控制室内应保存下列纸质和电子档案资料:
建(构)筑物竣工后的总平面布局图、建筑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建筑消防设施系统图及安全出口布置图、重点部位位置图等;消防安
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急灭火预案、应急疏散预案等;消防安全组织
结构图,包括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专职、义务消防人员等内容;消防安全培训记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值班情况、消防安全检查情况及巡查情况的记录;消防设施一览表,包括
消防设施的类型、数量、状态等内容;消防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系统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设
备运行状况、接报警记录、火灾处理情况、设备检修检测报告等资料,这些资料应能定期保存和归档。
2.?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
消防控制室管理应实行每日24h专人值班制度,每班不应少于2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气压水罐等消防储水设施应水量充足,消防泵出水管阀
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上的阀门常开;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等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柜开关处于自动(接通)位置。
消防控制室的值班应急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接到火灾警报后,值班人员应立即以最快方式确认;在火灾确认后,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同时拨打“119”报警;还应立即启动单位内部应急疏散和灭火预案,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3.?消防控制室的设备布置
消防控制室内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
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
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设备面
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在
与建筑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应集中设置,
并应与其他设备之间有明显的间隔。
4.消防控制室的控制与显示功能
(1)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
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应能用同
一界面显示建(构)筑物周边消防车道、消防登高车操作场地、消防水源位置,以及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建筑面积、建筑高度、使用
性质等情况;应能显示消防系统及设备的名称、位置和动态信息;
当有火灾报警信号、监管报警信号、反馈信号、屏蔽信号、故障信
号输入时,应有相应状态的专用总指示,在总平面布局图中应显示输入信号所在的建(构)筑物的位置,在建筑平面图上应显示输入信号所在的位置和名称,并记录时间、信号类别和部位等信息;应在10s内显示输入的火灾报警信号和反馈信号的状态信息,100s内显示其他输入信号的状态信息;应采用中文标注和中文界面,界面对角线长度不应小于430mm;应能显示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报警信息、故障信息和相关联动反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