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主题与传统的农耕文化

  • 格式:pdf
  • 大小:94.37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诗歌国度 !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 " 诗歌占据了辉煌灿烂的 一页 ! 从先秦的原始歌谣 # 诗经 # 楚辞 " 到汉魏六朝 的 乐 府 #古 诗 "再 到 隋 唐 五 代 #宋 元 明 清 的 诗 词 散 曲 " 犹如一条灿烂 的 星 河 " 横 亘 在 中 国 文 学 的 广 袤 星空 !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主题涉及社会生活的方 方面面 " 但各个时代都有共同的诗歌主题 ! 主要是 思乡主题 # 战争主 题 # 爱 情 婚 姻 主 题 以 及 怀 古 感 伤 的政治主题 ! 这些主题都是诗经 # 楚辞 # 汉乐府 # 古 诗以及 唐 诗 宋 词 # 元 明 清 的 散 曲 等 共 同 普 遍 的 主 题 ! 为什么古代诗人所处的历史朝代 # 历史背景不 同 " 但在古典诗歌的创作上却又表现出共同的主题 呢 $ 这是与产生于农耕文化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 的影响分不开的 ! 一 !思乡主题与安土重迁的传统国民文化心理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 ! 中国文化的独特 魅力 " 植根于深厚的农业文化的土壤之中 ! 处在半 封闭的温带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 # 农业型自然经济 和家国一体化的宗法社会背景中 ! 受地理环境影响 下形成 的 自 给 自 足 的 自 然 经 济 是 古 代 人 们 习 以 为 常的生活方式 ! 自然经济依赖于土地 " 而土地又是 无法移动的不动产 ! 因此 " 古代中国人必然选择了 植物固定型而非动物迁徙型的生存方式 " 这种生存 方式培养了古代人 民 安 土 重 迁 # 宁 静 平 和 # 不 事 扩 张的文化品格 ! 他们依照自然规律 " 在固定的土地 上 " 日出而作 " 日落而息 " 守 着 祖 先 的 遗 产 " 繁 衍 着 生命 ! 他们特别害怕由于战争 # 徭役以及自然灾害
收稿日期 "2005- 06- 10
等原因而造成的 离 乡 背 井 # 远 离 家 园 " 这 是 古 代 人 民最为痛苦的事件 ! 在前辈遗存的土地上 " 世世代 代 # 平平安安地 生 活 下 去 " 是 古 代 人 民 的 一 种 强 烈 的理想和愿望 ! 这种理想和愿望必然会在古典诗歌 中表现出来 " 成为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主题 ! 再由 于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 " 一些仕人为了谋取功名 长期飘泊在外 " 再加上寄人篱下 # 功业无成 " 必会产 生思乡之情 % 一些贫民百姓被国家征召远赴边关 " 戍守边防 " 战事不断 " 归期永远是个未知数 " 也会激 起士兵们的乡土情蕴 ! 人们之所以如此思念自已的 家乡 " 那是因为 家 乡 是 他 的 父 母 之 邦 " 是 他 祖 先 的 长眠之地 " 也是他将来的归宿 ! 家乡给了人们一种 历史延续感与生命的延续感 " 它使人们感到自已的 存在不是偶然和无意义的 " 而是生命之链上的一环 与历史长河中的一滴 ! 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 " 家乡 的一 切 都 已 成 为 人 们 生 命 的 基 因 渗 透 到 了 人 们 的 潜意识之中 " 故 乡 的 一 山 一 水 一 草 一 木 " 对 于 远 在 旅途上的人来讲 " 有一种熟悉感 # 安全感和亲切感 ! 当我们翻开 & 诗经 ’ 的时候 " 在 ( 国风 ) 和 ( 小雅 ) 的作 品 中 " 一 股 强 烈 的 思 乡 气 息 扑 面 而 来 " 象 & 采 薇 ’# & 匪风 ’#& 四月 ’#& 鸿雁 ’#& 卷耳 ’#& 草虫 ’#& 伯兮 ’ 等 众多的作品都有着眷恋故乡的共同主题 " 这不能不 说是孕育于农耕文化基础上的特殊的民族感情 " 这 种感情在 (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 " 雨雪霏 霏 ! )*& 诗经+采薇 ’,#( 海上生明月 " 天涯共此时 ) *& 望月怀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静夜 诗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何时明月照我还 )*& 泊船
2005 年 9 月
!文化研究
2005 年 7 月 第 3 卷 第 5 期 Vol.3 No.5 Sep. 2005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第 of 3 Economics 卷第5期
古典诗歌的主题与传统的农耕文化
彭书雄
摘 * 湖北经济学院 艺术与传播学院 " 湖北 武汉 !"#$%& ,
! ! ! ! 作者简介 " 彭书雄 %1965- &" 男 " 湖北鄂州人 "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 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研究 ’
Leabharlann Baidu
’()
彭书雄: 古典诗歌的主题与传统的农耕文化
瓜洲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 !" 等一系列诗句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 世界文学 史上 % 大概再没有 哪 一 个 国 家 的 诗 歌 % 能 象 中 国 古 典诗歌那样 % 思乡之情会成为如此重要的主题 ) 二 !战争主题与宗族伦理和宗国情感 战争主题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又一个共同 而又普遍的主题 )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 不是以奴隶制的国家去 取代氏族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宗法社会 % 而是由家 庭走向国家 % 以血 缘 纽 带 维 系 奴 隶 制 度 % 形 成 一 种 * 家国一体化 & 的社会格局 ) 由于农耕民族聚族而 居 % 必然形成宗法 文 化 % 每 个 村 庄 由 一 个 家 族 或 几 个家族组成 % 宗族 之 内 以 男 系 血 缘 为 基 础 % 采 取 嫡 长子继承制 % 提倡 尊 祖 敬 宗 % 有 严 格 的 上 下 伦 理 秩 序 ) 这样由家庭而家族 %由家族而宗族 %进而组成社 会 % 发展成为国家 ) 所以国家是建立在农耕 + 宗法 基础上的大家 % 君主就是大族长 ) 为了维系建立在 农耕经济基础上的小家大国 % 必然形成相应的伦理 道德 % 作为社会的精神支柱 ) 氏族社会的宗法制度 %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 % 由统治阶级及知识分子加以改 造 % 使之理论化 , 固定化 % 并由此铸造出一整套宗法 意识 % 从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和几千 年的文化 ) 处于宗法制度下的人们对自已的祖先顶礼膜 拜 ) 长期的朝夕相处 % 共同的祖先加深了人们之间 彼此的朴素感情 % 并且使他们在宗法血缘的旗帜下 联合起来 % 形成极 强 的 宗 国 意 识 % 共 同 建 设 自 已 的 家园 % 抵御来自外敌的入侵 ) 所以 % 尽管封建统治者 与农奴之间有着剥削与被剥削 # 压制与反抗的斗争 关系 % 但当外敌入侵 # 大敌当前之时 % 温情脉脉的血 缘关系仍会把他们 联 系 起 来 % 共 同 对 外 % 显 示 出 为 国分忧 # 保家卫国 的 宗 国 精 神 % 甚 至 不 惜 抛 弃 个 人 的安定生活与生命 ) 这种根植于故土 # 情系于亲人 # 升华为 爱 国 的 情 感 已 成 为 各 个 朝 代 诗 人 创 作 的 中 心主题 ) 再 加 上 产 生 于 黄 河 中 上 游 的 中 原 华 夏 民 族 % 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周边强悍的游牧少数民族的 侵犯 ) 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 封建统治者不断征兵 % 发 动保家卫国战争 % 在相同的宗族观念的旗帜下 % 人 们能同心协力 % 共御外敌 ) 这种眷恋乡土的宗国和 伦理情感贯穿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长河中 % 对于 正义的卫国战争 % 广大人民和知识分子积极支持 # 热情讴 歌 ) 但 对 于 统 治 阶 级 之 间 的 争 权 夺 利 的 战
要 "本 文 从 传 统 文 化 的 视 角 对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的 思 乡 主 题 !战 争 主 题 !爱 情 主 题 以 及 咏 史 怀 古 主 题 进 行
了文化角度的分析 " 为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文学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关键词 " 古典诗歌 $ 文学主题 $ 文化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